书城科普两栖爬行动物的风姿
13365500000001

第1章 终生有尾——有尾目(1)

娃娃鱼——大鲵

中文学名:大鲵

英文名:giant salamander

别称:娃娃鱼、人鱼、孩儿鱼、狗鱼、脚鱼等

分布区域: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涧溪流中

大鲵又叫娃娃鱼,虽然名字里有个鱼,但实际上它却并不是鱼。它长着一副古怪的样子:头扁而阔,眼睛很小,皮肤润滑,没有鳞片,背上有成对的疣瘤,从颈部到体侧都有皮肤褶,腹面颜色比较淡;四肢很短;前肢4指,后肢5趾,四只脚又短又胖;皮肤上腺体发达,当受到刺激的时候这些腺体就会分泌白浆状黏液。大鲵口大,上下颌上有细小的牙齿。一般有棕色、红棕色和黑棕色3种体色。因为它的叫声像婴儿啼哭,所以俗称娃娃鱼。大鲵身体扁平,外形与鲶鱼很相像,难怪人们认为它是“鱼”。

大鲵一般栖息在海拔100~1200米的清澈山谷溪水中,喜欢在夜间活动,以鱼、蛙、虾等为食。大鲵靠隐蔽和突然袭击的技巧来捕食。因为它的身体很笨拙,游得不快,所以它无法去追捕猎物。它之所以能够靠隐蔽的方式捕食,是因为它有一身很好的保护色,与溪流中的卵石或河床下的沙石很相配。当它静静地伏卧在自己的洞口或石头下边时,游弋的鱼、蟹等动物很难发现它的踪迹。以至猎物临近,它便来个猛烈突击,张开大口,连吸带吞,大鲵的牙齿又尖又密,而且咬住了猎物是绝然不会松口的,所以猎物很难从其口中逃脱。大鲵也很耐饥,它的新陈代谢很缓慢,在缺少食物的情况下,有时甚至两三年不喂食也不会饿死。

大鲵虽然不怎么怕冷,但它也有冬眠的习性。每年由初冬到来年开春,约有四五个月是卧在洞内休眠的时期。这期间它可以不吃不动,但在受到袭击时仍能作出反应。到了4月份,它就会爬出洞穴,开始努力捕食,以弥补冬眠时身体的亏空,由此可见大鲵既善于忍饥耐寒,又能暴食暴饮。

大鲵的产卵期是在5~8月,体外受精,卵球形,由胶带包裹,呈现念珠状。它的繁殖很有趣,产卵前雄鲵会用头、足和尾把“产房”清扫干净,这个时候雌鲵才会进去。产卵的时间大多是在夜间,一次可产数百枚。卵由雄鲵负责监护,而雌鲵产完卵后就算完成任务就此离开了。

雄鲵对自己的孩子的照顾非常尽心尽力,它常把身体弯曲成半圆形,将卵围住,或把卵带缠绕在身上,以防被水冲走和敌害的侵袭,直到孵出的幼鲵能分散独立生活后才离开。一只小鲵长成成体,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这是因为大鲵的生长期非常长,3年的时间才长能到20厘米长、100克重。大鲵在两栖类中体型是最大的一种,可长到2米左右,最重可达100千克。

大鲵分布于我国的山西、陕西、河南、四川、浙江、湖南、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日本本州南部及四国、九州也有。在我国有很多人有捕食大鲵的习惯,所以资源受到严重破坏,仅以中国湖南为例,曾经在湘西地区出现过大量活跃繁衍的大鲵,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种种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现在已经很少能见到娃娃鱼的踪迹了。整个中国大鲵产区的资源状况也大体如此。如果人们还不保护这种珍稀动物,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将会面临一个残酷的现实:我们几乎无法再从自然界获得珍贵的大鲵资源了。大鲵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小四脚蛇——新疆北鲵

中文学名:新疆北鲵

英文名:Ranodon sibiricus

别称:小四脚蛇

分布区域:中国新疆和哈萨克斯坦两国的阿拉套山和天山的局部泉涌地区

新疆北鲵是新疆惟一存活下来的一种有尾两栖动物,它叫水四脚蛇,也是距今3~4亿年前最原始的两栖动物物种之一。新疆北鲵的栖息地极度狭窄,中心地带约为500平方千米,数量稀少,分布面积狭窄,这在动物界极为罕见。只有在中国新疆和哈萨克斯坦两国的界山——阿拉套山和天山的局部泉涌地区才能看见它的踪迹。

新疆北鲵,头扁平,头的长度要比宽度大。尾基圆,向后极侧扁。吻宽圆,鼻孔位于吻侧。上唇后部有显著的唇褶,犁骨齿两短弧形,位于内鼻孔之间;前后肢贴体相对时,指、趾重叠;指、趾扁而宽,仅基部具蹼;指4,趾5,掌、蹠部无角质鞘。内外踱突明显或外蹠突不明显。尾长略大于头体长;尾部向下方略呈弯曲状,背鳍褶不发达,无腹鳍褶。

皮肤光滑有光泽,体背面有痣粒,尾部有细小疣粒。颢部和枕部上方有5条纵行肤沟。体侧有肋沟12~13条,并延伸至腹部;口角后缘有一个大而扁平的隆起似耳后腺;颈褶明显;体侧在前后肢之间有一纵行肤褶。生活时体灰绿色。卵鞘袋粘滑而致密,呈纺锤形。

它通常栖息于在海拔2100~3200米的高山泉水小溪、湖泊浅水处,溪内多为石底、急流,有瀑布,水清澈。新疆北鲵昼伏夜出,白天在日落之前,一般隐蔽在水底石头下;夜晚,从石头下面出来在水底游泳或爬行,以水生昆虫为食,有的还捕食小虾。

新疆北鲵的繁殖季节在6~7月初,其配对行为是雄鲵先产出精包附着在流溪中石块底面,然后雌鲵产出卵鞘袋也附着在同一石块下,并行体外受精。每一雌鲵产出2条卵鞘袋,共产卵50粒左右。

去过新疆北鲵自然保护区的人,都想看一看这东西到底是个什么模样。新疆北鲵怕热、怕光,在白天,它通常会躲在石块下,晚上才出来觅食。白天,翻动石头,才能看见它的身影。

如果想在白天看到新疆北鲵的话,就要去翻动石头,但是翻动石头就好比掀了北鲵居住的房屋。自从发现北鲵以来,外地人都想到保护区内观看北鲵。

新疆北鲵与恐龙同处一个发展年代,距今3.2亿年前的古珍稀动物。属两栖纲,有尾目,小鲵科隐腮鲵亚目。新疆北鲵数量稀少,种群数量6000尾左右,处于濒危边缘,被列为国际重点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1840年,俄国探险家普热津瓦斯基在新疆和俄国首次发现北鲵,此后一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对此物种再无文字记载。1994年6月,我国新疆首次人工繁育北鲵成功。

由于近几年来人为的破坏因素,违法捕捉,其他动物踩踏,再加上栖息地生态环境恶劣,饵料贫乏,所以导致新疆北鲵日趋濒危,数量急剧下降。在1989年,专家对新疆北鲵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新疆北鲵的种群密度仅为0.12,约有600尾,1990年7月再次考察时仅有约200尾。1993年考察时约有150尾,1996年考察时不足100尾,种群密度已经下降到只有0.02了。

1997年底,新疆在温泉县苏鲁别珍建立了面积为1000公顷的新疆北鲵自然保护区。这是为了为加强对北鲵的保护。虽然成立了保护区,但三年来保护区仅得到上级拨款20万元经费,无法加强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根本没有钱进行人工驯养繁殖研究。新疆北鲵各栖息地相隔远,面积小,种群数量少,各种群间无法进行基因交流,而且种群生存能力也比较弱。即使是在保护区,北鲵也不是处于完全没有威胁的环境之中,苏鲁别珍是天然牧场,常年放牧,牲畜饮水时常踏死北鲵,对北鲵栖息地有极大破坏作用。

由于新疆当地气候干旱降水少,这对北鲵的生存环境也会造成严重威胁。人为、自然的诸多因素,导致新疆北鲵的栖息范围逐渐缩小。当地环保部门的有关人士发言:如果不进一步加强保护北鲵,北鲵将会遭受灭顶之灾。

性情温顺——贵州疣螈

中文学名:贵州疣螈

英文名:Tylototriton kweichowensis

别称:苗婆蛇、土哈蚧、描抱石

分布区域:中国贵州、云南

贵州疣螈有着红色的背嵴棱,体侧有连续的红色纵线。背脊、头后侧及指、趾端均为桔红色。头部扁平、头宽要大于头长,顶部微微凹陷,;吻短,吻端钝圆,突出于下唇,在头的两侧有显著的骨质棱脊,吻端的联结处有不太明显的凹陷;鼻孔比较小,位于吻前端,颊部略向外倾斜,眼睛不大,位于头的两侧,口角位于眼后角后下方,犁骨齿“八”形;长椭圆形的舌头约占口腔底部的一半,前后端与口腔底粘连,两侧略游离。四肢粗短,前肢和后肢差不多长,前肢贴体向前时,指端可超过鼻孔,达到吻端,前后肢贴体相对时,指、趾末端相遇;指、趾端钝圆,前肢有4指,后肢5趾,指间没有蹼。尾巴的长度要比身体长短短。

皮肤粗糙,头背、体躯及尾部布满了大小不同的疣粒。体侧延至尾前段各有一系列略呈方形密集的瘰疣,连续隆起。有比较光滑的腹面,细皱纹间有小疣粒。头背部及体腹部呈深黑褐色,吻及上下唇缘色相对较浅;颈后呈土黄色,背脊部及体两侧沿瘰疣部位有三条土黄色宽纵纹,在尾基部会合,整个尾部土黄色;体侧腋至胯部或多或少有土黄色斑纹;生活时指趾端的背腹面为桔红色。

雄性的特征表现为肛孔纵裂较长,肛部呈丘状隆起,隆起的部位又大又短,肛裂内壁有乳头状突起。雌性肛裂略呈圆形,较短,肛部隆起比雄性小,而且内壁没有乳突。卵是圆形的,卵只有2毫米大小。卵胶膜呈白色透明状,而且具有弹性。幼体头扁平,眼比较大,有发达的上唇褶,其两侧盖于下唇褶,背鳍褶相对较宽,起于近头部。往体后逐渐加宽,至尾中段最宽;尾巴的长度为9毫米,有16条肋沟;三对显著的外鳃,颜色较深,最长鳃丝达第五肋沟。黄褐色的头和体背面,腹面黄白色,体背及背鳍褶上分布着一些黑褐色斑点。身体全长67毫米,当幼体的尾巴长到31毫米时已经是次成体了,这个时候次成体和成体就已经很像了。身体背部有小疣粒,外鳃萎缩,但是还能看出腮的痕迹;颈褶在尾基部比较显著,躯干部的背鳍褶已消失,这个时候肛部会呈隆起状;体背分布着三条浅黄色纵线,体躯背腹面褐色,指、趾端及尾部浅黄色。

贵州疣螈一般栖息在海拔1800~2300米的山区。它们喜欢生活在有阴湿草坡,多石缝、土洞,水中富于藻类与水生植物的水域附近,水深1米以下。大多数陆栖,白天隐蔽在阴暗潮湿的上洞、石穴、杂草和苔藓、树根下。每当遇到雷雨天气,地面积水较多时,也会有多数跑出来活动,它们喜欢在夜间的草丛中活动,以昆虫,蛞蝓,以及小螺、蚌和蝌蚪等小型动物为食。平时活动觅食的地方多在水域附近,繁殖季节才进入水中。

每年的4~7月是它们的繁殖季节,这个时候雄性和雌性会进入山区各种浅水中,进行交配产卵,它们也会把卵产在水域边上的大石块或大石块下的潮湿泥土表面。“小宝宝”会在大约22天后孵化出来。幼儿会一直生活在水中,真到完成完全变态之后才进入陆地生活。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以及环境污染等,贵州疣螈的数量越来越少了。贵州疣螈是一种性可知温顺的蝾螈。它们不仅能在水中游泳,也能在水域附近的陆地上爬行。但是,平时多喜欢在水域附近阴湿的地方活动觅食。

自出一家——蓝尾蝾螈

中文学名:蓝尾蝾螈

英文名:Blue--tail Cynops

分布区域:中国云南、贵州

蓝尾蝾螈是我国的特有动物之一,资源量丰富。蓝尾蝾螈是尾目蝾螈科。雄螈一般85毫米左右,雌螈100毫米左右。头部扁平,吻端钝圆;唇褶在口角前缘较显著;上下颌具细齿,犁骨齿“∧”形,前端会合。前肢细弱,指细长;后肢较粗壮略长;前后肢贴体相对时,雄螈指、趾末端略重叠,雌螈指、趾端相遇或不相遇;外掌突明显;有外蹠突。尾长短于头体长,尾基侧扁,尾鳍褶平直;肛孔长裂形。

蓝尾蝾螈的皮肤较粗糙,体、尾背面满布痣粒;枕部“V”形隆起与背嵴棱相连;耳后腺不明显;颈褶较明显;咽喉部有细痣粒,胸腹部较光滑。

蓝尾蝾螈是我国的特有的品种,仅存在于我国大陆西南地区,在它的身体腹部有橘红色的斑纹,背部和体侧大部分为黑褐色,有不规则的深色斑点分布在上面,尾部有蓝色的色彩,所以它被人们称之为称为蓝尾蝾螈。蓝尾蝾螈仅分布在我国贵州和云南地区。它的颜色变异较大,多数个体背面为蓝绿色,有的为黑色、黑褐色或黄褐色,颜色较浅的则有分散的黑斑点;眼后角下方和口角后方有两个醒目的橘红色斑;头体腹面橘红色,散有不规则的深色斑纹;肛部的色斑均在其前半段为橘红色,后半段为灰黑色;尾腹鳍褶橘红色;在其上缘深色波纹状斑纹。

蓝尾蝾螈生活在永久性静水水域及其附近。水域内一般有水生草本植物,附近林木繁茂,杂草丛生,石缝、土穴多,地面阴湿。在产地数量众多,是当地两栖动物的优势种。一般不远离水源,白天多隐匿在岸边潮湿阴暗的洞穴中,晚上入水觅食。在繁殖期间,白天多在水中活动。冬日民期此蝾螈一般静伏于水域附近的石穴或土洞等潮湿环境中。

蓝尾蝾螈纳精1次或数次,可多次产出受精卵,直到过了产卵的季节为止。雌螈在产卵的时候会游到水面,将卵产在水草上面。每次产卵多为1粒,然后游到水底,稍作片刻休息之后再游到水面继续产卵;一般每天产3~4粒,产卵多的可达27粒,平均每年产220余粒,最多可达668粒。一把在15~25天这些卵会孵化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