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经验:课本上学不到的100条人生经验
13365000000016

第16章 识人经验(2)

握手时只用手指抓握对方,而掌心不与对方接触。这种人个性平和而敏感,情绪激动,他们心地善良,且极富同信心,胸怀宽广。

握手时抓紧对方的手,上下不断摇动。这种人极为乐观,对人生充满希望。他们的积极热诚使他们经常成为中心人物,受人爱戴。

有些人从不愿意与人握手,他们个性内向羞怯、保守,但却真挚。这种人不轻易付出感情,但只要建立起友谊之后,便会情比钢坚。对朋友如此,对爱情亦然。

6.从谈话速度和语气

看性格与心理

谈话速度是了解心理状态的关键。

谈话速度快的人,大多性子比较急;而那些说话慢条斯理的人,多是慢性子,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总是不紧不慢,反应相对迟钝。

不满对方或怀有敌意时,言谈的速度就会放慢;相反,心里有鬼或想欺骗他人时,说话的速度大都会加快。

一个平时沉默寡言的人,假如一时变得能言善辩、喋喋不休,则表明其内心有不欲为人所知的秘密。

由交谈时的语气、节奏变化可以了解人的心理。

充满自信的人,谈话时多用肯定语气;缺乏自信者,或性格软弱者,谈话的节奏多慢慢吞吞、有气无力。

喜欢小声说话者,不是对事物缺乏自信,就是性格转为女性化;那些说起话来没完没了,希望话题拖长的人,其内心潜在着惟恐被别人打断和反驳的不安,惟有这种人,才能以盛气凌人的架势谈个不停。

喜欢用暧昧或不确定的语气、词汇作为结束语的人,害怕承担责任;经常使用条件句的人,如“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这不能一概而论”,“在一定意义上”、“在某种情况下”等等,大多属于神经质。

听人谈话时的动作、习惯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性格。

听他人讲话时,如果听者眼光不集中,东张西望或玩弄手指头,则表示对谈话者感到厌烦;频频重复对方的话者,表示有高度的耐心和好奇心。

听话时不停地大幅度点头的人,表示在认真听对方讲话;虽然听话时常点头示意,可是视线却不集中地在对方身上的人,表示对对方的话题没有产生共鸣;点头次数过多,或者胡乱附和的女性,多半不了解谈话的内容;一面讲话,一面自我附和的人,大都不容许对方反驳,而且也极顽固,这种人不能与听者进行交流,一人唱独角戏,径自下结论。

7.学会从言谈中能推断一个人的出身和来历

日常,我们谈话的时候,最讨厌有人不顾别人的谈话,突然将毫不相干的话题插进来。这种人的支配欲和自我显示欲都特别强,他们根本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而完全摆出我行我素的态度;还有一类人喜欢在人多的场合,滔滔不绝地谈个没完。其实,这表示他很担心主导权落在别人手里,自始至终都想占据优势地位。

倘若一个人总谈些没头绪的话,或者不断改变话题东拉西扯,说明他思路不清晰,思想正处于支离破碎的状况。与其说这种人话题非常丰富,还不如说他缺乏缜密的思索。

还有一种人,在与他人面谈时,很少谈及自己,反而将从对方那些引出来的话题扩大,不断地从对方那里吸收许多知识或情报。

在面谈中,有的人善于集中精力倾听对方谈话,并通过对方的谈话加深了对对方的理解,也捕捉到许多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从性格上讲,这种人具有宽容精神,显现的是真正的君子风度。

有句俗话:“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其实,生活中反用这句俗话的例子并不算少,那便是“听者无意,说者有心。”有时对方会察觉自己言谈中下意识造成的失误,急着自行“更正”。这时,便给你提供了一个机会,可借此探查对方的真正动机。

日本某公司有一位颇具信心、声望很高的科长。有人问他:“贵公司有几位科长呀?”他不假思索地答道:“只我一个?选”接着,他又慌忙更正:“不是的,不是的,共有五位科长。”

原来,这位科长性情高傲,常常自诩:“除我以外,没有一位名副其实的科长?选”

原来如此,先前不假思索地回答的那一句“只我一个”,正是他真实心声的自然流露。后来的更正,虽然符合事实,却掩饰了他的真实感情。

由此可见,倘若一个人说错了话,接着又急忙更正。这种“过错”大多是有点原由的,也许,在他最初的言谈里,会有真正的感情在内。

在谈到性方面的问题,不论在任何地方,都含有禁忌的意义,特别是在东方国家里,更是如此。但这并不等于对性的问题,人人都无兴趣。

有意思的是,一些假的道学家却常常自我标榜,非但不感兴趣,而且还深恶痛绝。如果是这样,你可借助心理学的分析,撕下他的假面,识透他的心理。

8.细节之处常能体现一个人的真面目,以下是细节识人的技巧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往往是不经意的细节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素质和行为的倾向。从细节识人,观其习惯,知其修为,察其先兆,知其后果,察其已知,推其未知,则窥一孔而知全貌,高素质的用人者不妨使用此法。

1.从吃饭看人的个性

杨磊到了找女朋友的年龄,他母亲给他讲了条经验:“如果一个女孩子跟你去吃西餐时,点了‘全餐’,起初上来的开胃菜、面包、汤、沙拉,她全吃光了,等到后面的主菜和甜点上来时,她已经吃不下去,你可别怪她。她这绝不是浪费,只是不会点西餐,甚至可能没吃过‘全餐’。但你哪天要是遇见一位小姐点了全餐,而且从头到尾,每道菜只碰一点点,可就得小心了。那是真浪费,只怕你将来养不起?选”

2.从小动作看人的个性

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往往通过自身的细小动作等表现出来,如:那些快言快语、举止简捷、眼神锋利、易冲动的人,往往是情绪急躁的人;那些直率热情、活泼好动、喜欢交往的人,往往是性格开朗的人;那些表情细腻,眼神稳定,说话慢条斯理,注意分寸的人,往往是性格稳重的人;那些出口狂言,自吹自擂,好为人师的人,往往是骄傲自负的人;那些懂礼貌、讲信义,实事求是、心平气和、尊重别人的人,往往是谦虚谨慎的人。对于这些不同性格的人,一定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3.从小习惯看人

①轻易许诺他人的要求,看起来似乎很爽快,其实不可能实现自己的诺言,是个不守信用的人。

②对什么事都认为很简单的人,看起来似乎很能干,其实真正做起来却困难重重,没法办到。

③前进迅速的人,看起来非常迅猛,其实来得快,退得也快。就像孟子所说:“其进锐者,其退速”。这种人干事情不会坚持到底。

④处理事情习惯大声喝斥的人,看起来似乎明察秋毫,其实会使事情越弄越糟。

⑤喜欢暗中给人施舍小恩小惠,看起来似乎是给与恩惠,其实会增加人的物欲,最终将一事无成。

⑥表面上对你唯唯诺诺的人,看起来似乎忠诚可靠,也许会在背后给你一剑,这种人最可怕。

4.从无意识中看人

一次郊游,小陈姑娘发现了一个出类拔萃的男孩。到达目的地之后,他立刻忙着起火、烧水,忙得汗流浃背。小陈混在众多女孩子里面,一会儿向他要水喝,一会儿到处借镜子整理头发,一会儿又高谈天下之事,绝不放过任何机会……结果呢?他始终不搭理她。

待打道回府的时候,小陈百般无奈,垂头丧气地收拾地上的果皮纸屑……突然,他走到小陈身边道:“嘿?选这年头能不声不响做事的人真是太难得啦?选”

半年后,他以自己良好的行为获得小陈的好感,成为小陈的丈夫。

5.兴趣和爱好可以让你了解一个人的真实想法,让你完全认识他

知人所喜,可知其情趣;知人所欲,可知其心喜。心理识人,了解的是一个真切的世界;心理知人,感知的是一个全方位的人。

1.从人的爱好看人

看一个人属于哪种人就是看他平常亲近谁。如果他富有,看他资助谁;如果他做官掌权,看他推荐谁;如果他不得志时,看他不愿干什么;如果他贫困时,看他不贪什么。这样才能了解一个人的品德。

人的喜好和欲望有以下七种方式:

①性格刚强的人喜欢发愤图强,建功立业。

②正直善良的人喜欢督察行政事务,考订规章制度。

③有才能的人喜欢治理动乱的局面。

④有谋略的人喜欢出谋划策。

⑤能言善辩的人喜欢盛气凌人地质问别人。

⑥贪婪的人喜欢聚敛财富。

⑦得到上级宠幸的人喜欢显示他的权势。

2.身处安乐时看人

从身处安乐的态度方面可以来看一个人的作为。遇喜不可忘忧,这是有作为的态度。宋真宗时,陈晋公陈恕作三司使,总揽天下财计。宋真宗命令他将宫廷内外府库中的钱财、粮食全部统计一下上报给他。陈恕当即答应,但却未统计上报。真宗屡次催促,陈恕还是没有上报。真宗命令宰相去质问。陈恕回答说:“天子还很年轻,如果他知道府库这样充实,我怕他会生出奢侈之心。”陈恕报忧不报喜,确有远见。

3.身处满足时看人

古人说:“美好者,不祥之器”。意思是说事物过于完美往往会被毁坏。如果位居高官,又住居豪华,肯定会招来嫉妒陷害之心。因此,要防患于未然,目的是不给嫉妒陷害之人以机会,这是一种明智之举。

懂得防患于未然的人们,常常能从各种灾祸的征兆中看出不祥的苗头。唐代时,李义琰曾为唐朝宰相,没有像样的房舍,他的弟弟为他买了建房的木料。李义琰知道这件事后,对弟弟说:“让我担任国家的宰相,我已经感到非常惭愧,怎么可以再建造好的房舍,从而加速罪过和祸害的到来呢?”其弟说:“凡是担任地方丞、尉官职的,尚且扩建住宅,你位居宰相,地位这么高,怎么可以住在这样狭小低下的宅舍中呢?”李义琰回答:“人们希望中的事情很难完全实现。两件事物不可能同时兴盛。已经处于显贵的官位,又要扩展自己的居室宅舍,如果不是有美好的品行,必然遭到祸害。”他最终没有答应建房。

4.由表及里地识人,更能

详尽地窥视他人的内心世界

从一个人的外表去辨别人,须细辨其天性、品德、心理、心地、胸怀、修养。有此一招,则人莫能欺。

穿着识人法

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从服饰和仪表上得来的,因为穿着打扮往往可以表现一个人的身份和个性。

1.平时不修边幅的人,一般不尊重别人。

2.穿得整齐的人可以依赖。

3.衣冠不整、蓬头垢面多为失败者。

4.成功人士的衣着一般都符合身份。

5.活泼、鲜艳、随意的服饰,富有生活情趣。

6.对工作负责的人不会胡乱穿衣。

7.过分修饰打扮的人缺少自信心。

仪态识人法

1.心质诚仁的人,仪态温柔随和。

2.心质诚勇的人,仪态严肃庄重。

3.心质诚智的人,仪态明智清楚。

4.心性正直的人,仪态刚正不屈。

5.心性善良的人,仪态进取严谨。

6.有条不紊的人,仪态泰然自若。

7.美善的人仪态是兢兢业业、小心谨慎的。

8.有德的人仪态是严肃认真、气势高昂的。

观眼识心法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心胸纯正,眼神就清澈、明亮;心胸不正,眼睛就昏暗,有邪光。从一个人的眼睛,可以清清楚楚地分辨一个人的品质高下。

具体来说,观眼识人包括下列内容:

1.眼睛闪闪发光,表明精力充沛。

2.目光呆滞黯然,说明缺乏斗志。

3.目光飘忽不定,表示此人三心二意。

4.目光忽明忽暗,说明工于心计。

5.目光炯然,表明有胆识且为人正直。

6.主动与人交换视线,说明心胸坦荡。

7.不敢正视或回避别人的视线,表明内心有所隐藏。

观声识人法

1.在发言或演讲开始时清喉咙者,多为内心紧张。

2.说话时不断清喉咙,可能有某种焦虑。

3.有时清嗓子的人对问题迟疑不决,需要继续考虑。

4.故意清喉咙是对别人的警告,表达一种不满的情绪。

5.口哨声有时是虚张声势,掩饰内心的不安。

6.不诚实的人,说话支支吾吾,是心虚的表现。

7.声音阴阳怪气的人,心怀鬼胎。

8.内心平静则心平气和。

9.内心畅快时,声音明亮而舒畅。

10.内心偏向一端的人,言语就会偏激。

11.心中疑惑不定的人说话总是模棱两可。

12.心地善良的人说话不多。

13.浮躁的人一说起话来喋喋不休。

14.好诬蔑人的人闪烁其词。

15.丧失节操的人说话吞吞吐吐。

16.叛变的人说话总带几分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