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资本:完美人生的十大资本
13364600000005

第5章 完美人生的才学资本(2)

明代李时珍在中外医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他不仅对医学、药学,而且对文学也深有研究。

对普通人而言,拥有达·芬奇的知识结构有没有现实意义。比尔·盖茨的文学知识未必专深,音乐知识也仅限于能听懂爵士乐,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世界首富。可见,一个在现代生活的人终其一生,如果能在一个门类里,在二三个学科有重大建树,那么就是大师、巨星了。现代是只出行业巨星和专业大师的时代。

一个人获取知识的渠道越多,他的知识涵盖面就会越广。但是,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他不可能将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集于一身,那样的人即使在神话世界里也不可能出现。有才能的人必定是在某一方面有专长的人,面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财富,他知道选取自己最有用的东西,以武装自己,找到适合于自己做的事业并获得一定的成就,是幸福的关键。现在学校教育遭受抨击最大的一点就是:他们把所有可能的知识都塞给学生,而不注重按学生特点为他们建立合适的知识结构。

天下最可悲的事,莫过于一个人不能发现自己一生所要从事的真正事业,或者发现自己随波逐流或为环境所迫,从事不合志趣的职业。这一切,都源于他们没有在学校学习期间按自己的特长来发展自己,摄取知识。所以,学习的前提是先为自己规划合理的知识结构。

福尔摩斯虽然是个假想人物,但他的知识结构却是柯南道尔为19世纪侦探家精心设计的。这样一个知识结构,如果凭空摆在那里,就会使人感到不伦不类,但如果同某一特定的职业(侦探)联系起来,就会使人感到这是一个侦探家的最佳知识结构。

在这个知识结构中,侦探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正是这样一个知识结构,使得福尔摩斯创造性地侦破了许多案件。

但同样是这个知识结构,如果换一个职业的话,不仅不是最佳的,而且根本不能胜任工作。所以,稳固精深的专业知识必须要围绕着一个中心建立。形成一个宝塔形的结构,既有平面,又有立体。

中国著名科学家茅以升说:“专业是分工的结果,分工越细,专业越精,专精是需要的。专精不能孤立,专业越精,发生关系的方面也越多。如同建宝塔,塔越高,则塔的基础愈扩大。专精需要广博的知识。”

博采众长是成大事者的资本

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取长补短、中西合璧的方式,可以在建树合理知识结构的过程中,使自己尽可能地缩短在黑暗中摸索的时间,为早日实现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杨振宁在西南联大读书期间,特别赞赏和偏爱爱因斯坦、费米与狄拉克三位物理大师的研究风格。在芝加哥大学直接接触费米之后,进一步深化了他在西南联大时对费米所做的判断。

到达美国之后,杨振宁从费米、泰勒等导师处又学到了另一种学习、研究方法,这就是归纳法,就是从物理现象引导出数学表示的方法。

杨振宁进而发现,费米以至整个美国的科学、教育界,从总体上来说,教学与研究的方法与中国有很大的区别。中国的传统教育方式是让学生啃大量的书本,做大量的习题,学生学习很刻苦,基础打得比较扎实。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种按部就班的方法,其内涵注重的是一种演绎的方法,从物理学来说,是从数学推演到物理的方法。

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取长补短、中西合璧的方式,可以在建树合理知识结构的过程中,使自己尽可能地缩短在黑暗中摸索的时间,为早日实现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后来,杨振宁多次谈到,他很幸运地掌握了中国传统的学习、研究方法,又掌握了与中国传统完全不一样的西方学习、研究的方法,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在治学生涯中,杨振宁巧妙地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成为他克服一个又一个难关的杀手锏。

中国新文学运动中一位重要人物——胡适,既无诗才,又写不出鲁迅《狂人日记》那样的小说,虽写过一部《终身大事》的剧本,但艺术水准极低。他初到北大任教时,常为那些学问高于自己的学生而提心吊胆。

但是,胡适的长处在于对各个具体领域都知之不深,而思路开阔,敢于创新,能适应变革时代的需要,去开辟新的领域,或者在旧的领域拓出一条新路,呈现一种新风貌。他对中国不同时代的专家了解甚少,但惟有他第一次写出了《白话文学史》和《中国哲学史大纲》;他的考据功夫决然达不到前辈的水平,但惟有他第一个知道怎样用考据这门工具去解决他自己从新的角度提出的新问题;他没有文学天赋,却是他第一个从欧洲文学的发展进程中参悟到白话代替文言的必然性,成为一代文学大师。

早于胡适半个多世纪的龚自珍,也曾用一句诗来概括自己的事业:“但开风气不为师。”胡适对这句诗可谓“深得吾意”。在20世纪初的中国学术文化思想史上,略通中西的他,以广泛的兴趣和浅尝辄止的开创者风貌,在各个领域,都从凤尾反为鸡头,建树起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胡适把这套构建知识结构的宝典,即他标榜的“金针”,传给了他的学生们。这些学生又以他们远高于老师的素质、学养和天赋,以此“金针”开道,写下了现代文化史上一页又一页灿烂的篇章,且以感激的心情无限怀念、永远敬仰着他们的导师,把荣誉的桂冠戴在他的头上,众口一词地称赞他是那个时代里最杰出的人物。

培根说过:“书并不以用处苦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观察什么呢?要认真观察成功者,更要注意观察失败者,观察别人归根到底还是为了观察自己,认识自己。”

人们在知识海洋中吸取营养应该紧紧围绕着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目标。凡是与自己目标关系密切的,或关系比较大的知识要统统吸收,相反,那些与此无关的知识,则不必顾及,任他风流千百度,只堪冷笑一两声。

当你立志要像鲁迅一样广博时,你的知识结构就要以文学为中心,以生活、民俗学、社会学和人学为知识网络四大关节点,还要懂点武术、运动、绘画、科技、法律、美食什么的,总之,是生活知识越丰富越好,当然,文学大师首先是语言大师。

你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领域内,博采众长构建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你必然会成为那个领域内的出类拔萃的帅才。

优秀的品质令你更完美

对一个人来说,诚实敬业、尽善尽美地去做好每一件事,是他在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一种广告。

乔治·格雷厄姆是伦敦一个很有名气的钟表商。一天,来了一位顾客,在他的铺子里精心挑选了一块手表,但仍然不放心,就问格雷厄姆,手表的精确度怎样。

“先生,这块表的制造和对时都是我亲手完成的,”格雷厄姆回答他,“你只管放心拿去用。7年以后你来找我,如果那时候时间误差超过五分钟,我一定把钱退给你。”

过了7年,果然,当年的那位先生从印度回来了,他又来到格雷厄姆的铺子里找他。

“先生,”他说,“我把你的表带回来了。”

“我记得我们的条件,”格雷厄姆说,“把表给我看看。哦,怎么了?有什么地方不好?”

“是这样,”顾客说,“我已经用了7年,它的走时误差超过五分钟了。”

“真的?如果是这样,我就把钱退给你。”

“除非你付给我10倍的价钱,”顾客说,“不然我不退。”

“不管你开什么条件,我都不会食言的。”格雷厄姆回答。

他把钱付给了那位先生,换回了那块表,留着自己校准时间用。

格雷厄姆先生的手艺是向塔彼温先生学的,塔彼温先生是当时伦敦——也许是全世界——做工最精细的机械师。一座时钟上如果刻上了他的名字,那就是质量优异、走时准确的标志。有一次,一位顾客拿了一块刻了他名字的坏表找他修理,表上虽然刻了他的名字,但实际上却是冒牌货。塔彼温二话不说,拿起锤子把表砸了个粉碎。看着顾客目瞪口呆,他拿出一块自己制作的手表递给他,说道:“先生,这才是我的产品。”

格雷厄姆先生一生有很多发明,他发明的太阳系仪、司行轮、水银钟摆等,后人一直都在使用,到现在几乎也没有什么改进。他为格林威治天文台制作了一台大钟,到现在走时已经超过150年还是性能良好,只是每走15个月需要调时一次。由于塔彼温和格雷厄姆的工作达到了尽善尽美的至高境界,最后他们都葬在了威斯敏斯特教堂。

“给我做一柄最好的锤子,要那种你能做得最好的,”在纽约州的一个小村庄,一个木匠对铁匠说,“我们有6个人来这里干活,却把锤子忘在家里了。”“我能做得出最好的锤子?”

铁匠戴维·梅多尔满腹狐疑地问,“你会出那么高的价钱吗?”

“会的,”木匠说,“我需要一柄好锤子。”

铁匠最后交给他的,确实是很好的一柄锤子,也许从来就没有哪柄锤子比这柄更好。锤头的孔比一般的锤子要长,锤柄可以深入模的孔里,这样,在使用的时候锤头就不会脱柄飞出去。木匠对这项改进赞不绝口,不住地向同伴炫耀他的新工具。第二天,他的那些同伴都跑到铁匠铺,每个人都要定制一柄一模一样的锤子。这些锤子定做好以后,又让他们的包工头看见了。于是,包工头也来给自己定了两件,而且要求比前面定制的都好。“这我做不到,”梅多尔说,“每次我做什么的时候,都是尽可能把它做好,我不会在意主顾是谁。”

一个五金店老板一下子定了两打,这么大的定单,梅多尔以前从来没有接过。纽约的一个商人来村子里兜售他的货物,看到五金店老板已经定制好的锤子,把它们全部买走了,还留下了一个长期定单。梅多尔其实只要按照已有的工艺标准做下去,很快就能发大财;但在整个漫长的工作过程中,他总是在想办法改进每一个细节。尽管这些锤子在交货时并没有什么“质量优秀”的标签,但只要在锤子上刻有“梅多尔”几个字,就意味着它的质量达到世界顶级水平。

对一种商品来说,质量好、性能优越是世界上最好的广告。

善于自嘲

无论是生活、工作、爱情,我们都会有许多不如意,但是我们不能就此放弃,从而陷入低迷颓废的状态之中而不能自拔。我们需要一种解脱与超越,用自嘲来帮助你把心情变好。

人的一生,总会有很多不如意、失落,甚至会有那么几次感到绝望。每一个人也难免会失误或存在缺陷。而最佳的方法是——嘲笑自己。

美国著名演说家罗伯特,头秃得很厉害,在他头顶上很难找到几根头发。在他过60岁生日那天,有许多朋友来给他庆贺生日,妻子悄悄地劝他戴顶帽子。罗伯特却大声说:“我的夫人劝我今天戴顶帽子,可是你们不知道光着秃头有多好,我是第一个知道下雨的人!”这句嘲笑自己的话,一下子使聚会的气氛变得轻松起来。

有了自卑感的人,心理就容易失衡,但是我们从不少人身上发现,人有了自卑感,同时也会产生一种不断地弥补自己的弱点的本领。往往自卑感越强的人,这种补偿作用也就越明显。

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从小就有自卑感,他就是通过自嘲来克服自卑,培养自己的自信的。

大家都知道林肯长相丑陋,可他不但不忌讳这一点,相反,他常常诙谐地拿自己的长相开玩笑。在竞选总统时,他的对手攻击他两面三刀,搞阴谋诡计。林肯听了指着自己的脸说:“让公众来评判吧,如果我还有另一张脸的话,我会用现在这一张吗?”还有一次,一个反对林肯的议员,走到林肯跟前挖苦地问:“听说总统您是一位成功的自我设计者?”“不错,先生。”林肯点点头说,“不过我不明白,一个成功的自我设计者,怎么会把自己设计成这副模样?”

一个人生理缺陷越大,他的自卑感也就越强,正是这种自卑感推动林肯走向成功,而自嘲就是他超越自我的工具。

某国一位领导人最爱讲一个有关他本人的笑话:“一位总统有100个保镖,其中一个是恐怖分子,但很不幸,他不知是哪一个。”接着他嘲笑自己改革经济所做的努力,“而我有100个经济专家,其中有一个是很聪明的,但很不幸,我却不晓得是哪一个。”

无论是生活、工作、爱情,我们都会有许多不如意,但是我们不能就此放弃,从而陷入低迷颓废的状态之中而不能自拔。我们需要一种解脱与超越,用自嘲来帮助你把心情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