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资本:完美人生的十大资本
13364600000019

第19章 完美人生的财商资本(1)

良好的财商可以提高生存能力

到底富人拥有什么特殊技能,是那些天天省吃俭用、日日勤奋工作的上班族所欠缺的呢?富人何以能在一生中积累如此巨大的财富?答案是:投资理财的能力。

美国知名财经杂志《福布斯》日前公布最新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其中32人不到40岁,年龄最小的是29岁的丹尼尔·齐夫。538位上榜的亿万富翁平均年龄62岁,平均资产净值32亿美元,如果将他们的资产全部结合起来,共计17300亿美元,超过法国一年的国内生产总额,是真正的“富可敌国”。

到底富人拥有什么特殊技能,是那些天天省吃俭用、日日勤奋工作的上班族所欠缺的呢?富人何以能在一生中积累如此巨大的财富?答案是:投资理财的能力。民众理财知识的差距悬殊,是真正造成穷富差距的主要原因。理财致富只需具备3个基本条件:固定的储蓄、追求高报酬以及长期等待。

从现在开始你如果能够定期每年存下1.4万元,如果你每年存下的钱都能投资到股票或房地产,并获得每年平均20%的投资报酬率,如此持续40年后,你能积累多少财富呢?正确的答案是:1.0281亿。这个数据是依照财务学计算年金的公式得出,公式如下:1.4万×(1+20%)×40=1.0281亿。而按同样的程序把钱存进银行,按享受平均5%的利率,40年后你仅可以积累1.4万元×(15%)×40=169万元。与投资报酬率为20%的项目相比,两者收益竞相差70多倍。更何况,货币价值还有一个隐形杀手——通货膨胀。

一个25岁的上班族,如果依照这种方式投资到65岁退休时,就能成为亿万富翁了。投资理财没有什么复杂的技巧,最重要的是观念,观念正确就会赢,那些理财致富的人,只不过养成了一般人不喜欢、且无法做到的习惯而已。

诺贝尔基金会的成功就归功于理财有方。1896年,诺贝尔捐献980万美元作为诺贝尔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但是每年发布的奖项必须支付高达500万美元的奖金。到1953年基金会只剩下300多万美元。也就在这一年,基金会将原来只准存放银行与买公债的理财方法,改变为应以投资股票、房地产为主的理财观。这样到1993年,基金的总资产竟然滚动至2亿多美元。

和信企业集团是台湾排名前5位的大集团,由和信企业集团会长辜振甫和台湾信托董事长辜潦松领军。外界总想知道这叔侄俩究竟谁比较有钱。有钱与否其实与个性有很大关系。

辜振甫属于慢性子,而辜潦松则是急脾气。辜振甫的长子——台湾人寿总经理辜启允非常了解他们,他说:“钱放进辜振甫的口袋就出不来了,但是放在辜潦松的口袋就会不见了。”因为辜振甫赚的钱都存到银行,而辜潦松赚到的钱都拿出来投资。而结果是:虽然两个年龄相差17岁,但是侄子辜潦松的资产却遥遥领先于其叔辜振甫。因此一个人一生能积累多少钱,不是取决于你赚了多少钱,而是在于你如何理财。

理财致富是“马拉松竞赛”而非“百米冲刺”,比的是耐力而不是爆发力。对于短期无法预测,长期具有高报酬率的投资,最安全的投资策略是:先投资,等待机会再投资。

有一些人认为理财是富人、高收入家庭的专利,事实证明影响未来财富的关键因素,是投资报酬率的高低与时间的长短,而不是资金的多寡。以那个神奇的公式所讲述的方法为例,若你已经拥有36万元,则你可以减少奋斗10年;若你已有261万元,则可以减少奋斗20年,而只需20年就可以成为亿万富翁。要想有更多的本钱,不妨去借。投资理财的最高境界也正是“举债投资”。要想成为富翁,一要有理财能力上的独具慧眼,善于从平常之事中,大部分人并未认识到的领域中捕捉大机会。二要熟悉理财之道,懂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合理、合法、合规地赚钱,并赚得心安理得。三要懂得利率、懂得货币的时间价值,利用利率空间以及货币的时间差来捕捉差价机会。四要有良好的投资心态,胜不骄,败不馁,不计较蝇头小利,善于在市场激烈波动中去寻找机会。五要有超越的金钱观念,人不能成为金钱的奴隶,而要让金钱来为人工作,为人钱生钱,同样是钱,其财商低的人和财商高的人观念是不一样的。六要有清晰的投资组合理念,管好钱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优秀的投资组合既可让人规避投资风险,又能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智商反映人的知识能力,情商反映人的社会生存能力,而财商则是理财的智慧,作为经济人在社会上要提高生存能力,那么就需要良好的财商。

唤醒你沉睡的理财能力

美国“财商”专家罗伯特·清畸坦言,“我承认我确实会特别对待我那些有钱的朋友,我的目的不是他们拥有的钱财,而是他们致富的知识。”

1.给自己一个超现实的理由

你可以充分地设想“想要”,想自由自在地周游,想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想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想获得财务自由以不被金钱问题困扰……由此发掘出源自内心深处的精神动力。

2.每天做出正确的选择

即选择如何利用自己的时间、自己的金钱以及头脑所学到的东西去实现我们的目标,这就是选择的力量。

3.慎重地选择朋友

美国“财商”专家罗伯特·清畸坦言,“我承认我确实会特别对待我那些有钱的朋友,我的目的不是他们拥有的钱财,而是他们致富的知识。”

4.掌握一种模式

学习一种新的模式。在今天这个快速发展的世界,并不要求你去学太多的东西,许多知识当你学到手往往已经过时了,问题在于你学得有多快。

5.首先支付自己

致富并不是以牺牲舒适生活为代价去支付账单,这就是“财商”。假如一个人因为买下一套高级公寓,而每月必须支付令自己喘不过气来的金钱,这在财务上显然不明智。

6.给经纪人以优厚报酬

能够管理在某些技术领域比你更聪明的人并给他们以优厚的报酬,这就是高“财商”的表现。

7.用来购买奢侈品

用希望消费的欲望来激发并利用自己的财务天赋进行投资。你需要比金钱更精明,金钱才能按你的要求办事,而不是被它奴役。

8.先予后取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力量比我们所谓的能力更强,如果你有这些力量的帮助,你将更容易成功。所以对自己拥有的东西大度一些,也一定能得到慷慨的回报。

钱要花在刀刃上

每月要用收入的5%买书报,这样更能提高生活质量。

许多人在有一点积蓄时,喜欢大手大脚地消费,不顾及以后,不会利用自己的资金,建议您不妨用以下几点方法来改变生活。

1.“有钱不买半年闲”,不是常用的东西,最好不买。

2.不要被商家的“大甩卖”迷惑,再好看的东西,只要你一时半会儿用不着,不要去买。

3.手头留一些现金,以备应急之用。

4.基本生活费每月留出来后,可以按4个星期来分别使用,尽量做到均衡。

5.每月要留下收入的10%-15%用于休闲和娱乐。

6.每月要用收入的5%买书报,这样更能提高生活质量。

7.要舍得花钱买时间,比如定期用钟点工做家务,节约时间用于学习和工作。

8.花钱要有目的。每一笔花费你都要知道它能给你“买”来什么。

你有多少财商的资本

成为富翁有很多因素和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财商,每个人的财商是不同的,你有多少财商?

测试你的财智,请回答以下问题,选择答案:

1.如果额外得到1000美元,你会:

A.存入银行;

B.投资新的共同基金;

C.购买热门高科技股票。

2.当有新工作机会时,你会怎样考虑:

A.通过提升和奖金,一年能挣多少钱;

B.收入是否与职务相称,还有什么其他福利;

C.工作是否有趣,工资多少不成问题。

3.对每天都记账的看法:

A.完全必要;

B.在提款时脑子里粗略地合计一下就可以了;

C.精打细算是必要的,但是我没有时间。

4.对你而言,理财方面的冒险意味着:

A.承担30年抵押贷款这样大的一笔债。

B.投资于养老保险账户中活跃的共同基金;

C.买一件特别贵的古玩或是名画。

回答完了,计算一下分数:选择A得1分;选择B得2分;选择C得3分。

保守型:总分为3到4分。如果你的家庭年收入在35000美元,你的理财方式完全符合你的经济状况。不能太冒险,储蓄是首选。

中间适度型:总分为5到7分。你有做风险投资的倾向。如果家庭年收入是35000美元,你可能入不敷出;如果是45000美元,投资前一定留足以备不时之需的钱;收入在75000美元,那就可以适度去冒险了。对你的年龄来说,你现在的投资状况是不是够“冲”了呢?

冒险型:7分以上。敢于冒险投资,要能承担得起损失。如果年收入是50000美元,不用太胆小,可是要做好长期规划;如果75000美元,而且还不到40岁,若经济形势保持强劲势头,你尚有回旋余地;否则,大环境不佳,做任何投资都要谨慎。

投资理财的禁忌

投资于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不了解当市行情,自身实力不具备,贸然投资,极易让自己误入迷宫,坠入云雾。

1.暴利。非公平竞争、欺诈暴利只能得逞一时,皆难长久。做生意要眼光长远,“在点滴赢利中求发展,在持久坚挺中谋大利”当是从商者的座右铭。

2.违法投资。有的人财迷心窍,一听有高息集资就倾囊而注,也不想想那个企业有偿还能力吗?如果弄到法院,这种“驴打滚”的高利贷,法院会支持吗?

3.盲目跟“风”。道听途说投资某项目赚钱,不加分析调查便盲目跟“风”,十个有九个要失败。

4.优柔寡断。市场瞬息万变,最佳投资机会往往会稍纵即逝。犹豫不决、观望徘徊,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发财。所以正确地把握时机,看准了便当机立断,是成功投资者的一种不可缺少的素质。

5.与“亲戚”做生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投资是一种“以利润为目标”的经济行为,没有“照顾”,不讲“面子”。如果投资行为过多地夹杂着温情,兼顾由来已久的情面,不但有可能赚不到钱,而且还有可能把挺好的亲戚关系弄得很僵。

6.跟不熟的人合作。与人合作投资,必须了解对方的从业经历、经济实力、个人素质、品德修养。如果糊里糊涂地与其合作共事,难免上当受骗。

7.目标比天高。不同领域不同时期的投资回报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制定投资目标时,一定要纵横比较,切实可行,否则就难免“永不知足,永无宁日”。

8.投资于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不了解当市行情,自身实力不具备,贸然投资,极易让自己误入迷宫,坠入云雾。此时有两种解决方案,一是赶紧抓住机会抽逃,二是从头学起争做行家。

9.把钱投在一处。最稳妥的办法莫过于分散投资,这样就可以避免万一遇险全军覆没的悲惨结局。

如何规避理财风险

人们通过集邮、炒股、收藏、集币、炒汇等途径想方设法让钱财保值升值。但现实生活中又大量存在着由于各种人为的原因而白白损失浪费钱财的事情。

现在,人们通过集邮、炒股、收藏、集币、炒汇等途径想方设法让钱财保值升值。但现实生活中又大量存在着由于各种人为的原因而白白损失浪费钱财的事情,以下所列举的是人们在理财中常犯的一些小毛病。

不要懒惰

王刚看中了一套总价32万元的两室一厅住房,付了10000元订金,一个月后交了第一笔房款,半年后又交了第二笔房款。就在朋友向他祝贺乔迁之喜并讨教心得的时候,他却皱着眉头说:“我这一犯懒,丢了好几百块钱!”

原来,交款要到售楼处指定的银行。他为了方便,把到期和不到期的存款一次性取出来都存在一个全市通兑的活期存折上,他说也想过把那些钱再存上3个月,可又觉得存存取取的太麻烦。

结果,当他交款后结清活期账户时仅得到了190多元利息。不算提前支取存款损失的那部分利息,仅是未将第二笔房款存成3个月定期的利息就损失了712.8元,难怪他说白白丢了好几百块钱。

严禁好面子

刘闻的亲戚下岗后搞水产销售。有一天,他对刘闻说为了扩大经营,想买一台小型冷藏车,并提出借两万块钱,到时候不仅还本付息,还有分红。刘闻夫妻都是机关的普通公务员,虽然有房和各种劳保待遇,但并没有太多的积蓄,可碍着亲戚的面子,还是将刚刚到期的两万元存款借给了他。

谁知,买卖并不像预想的那么好做。结果一拖再拖,一晃过了3年多。刘闻后悔不迭地说:“甭说利息和分红,只要能将本钱还给我们就行,当初要不是爱面子,推说自己没钱也就少了今天这份麻烦。”

切忌盲目冲动

郭先生买电脑时,市场上那种通过话筒可以语音录入文字的机型还不多,它的价位比缺少这一功能的同类型电脑贵1500多元,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脑子一热就买了一台。谁知,搬回家后发现语言录入并不好用,写作速度远不及手敲键盘。但花钱买了新产品而不利用未免显得太愚蠢,只好耐着性子用。

后来,电脑出了毛病,他对维修人员说语言录入功能不好用,还占那么些内存,不如删掉算了。结果,1500多元在修理人员的轻击一键之下化为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