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语言的突破(励志大师传世经典)
13364100000004

第4章 打牢语言表达的基础(3)

2.正确运用修辞手法

耶稣在解释“天国”时,采用了一种非常好的方法,那就是运用人们熟悉的东西来说明他们不熟悉的东西。比如,他说:

“天国就像酵母,人们把它放到玉米粉里面,它就会全部发酵完毕……”

“天国就像寻找珍珠的商人……”

“天国就像撒入大海中的网……”

在这里,“天国”可能不是人们所熟悉的,而酵母、商人、鱼网则是为大家所熟悉的东西。耶稣采用了这样一种巧妙的方式,运用两者类似的地方进行比较,就更加容易让人明白。

你是不是有时候也会这么去做?当你想要对方快一点的时候,你可能会对他说:“希望你弄完的时候,我还不至于变成‘木乃伊’!”你和对方都知道,你至少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不可能变成“木乃伊”,但是你却很明显地夸大了事实。事实上,在说话的时候,如果你想要强调某一点,适当地运用一些夸张将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而如果你想说明某人的做法可能会产生严重后果的话,你也许会说:“你这样做,就好像是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而他肯定也知道你说这种话的意思。

如果你现在正在跟一个古希腊人辩论,你的好处就是在这里没有令你讨厌的律师;而不好的地方就是你必须自己捍卫你自己的观点。正是因为这样,如果想要在辩论中取胜,你必须采用各种各样类似上面所举的例子那样的方法来改善自己的话语,以使它更有分量,使人们更加信服你。而这种方法就是通常所说的修辞。如果你注意了的话你就会发现,律师之所以能言善辩,正是因为经常用到它。

上面所举的两个例子是两种十分常见的修辞方法,耶稣用的那种是比喻,而你在说自己变成“木乃伊”时所用的是夸张。修辞方法除了上面的两种外,还有许多种。你不用因为需要掌握这么多修辞方法而烦恼,实际上,正是因为它多,才使你的说话变得更有说服力。

引用是我们演讲最常用到的修辞方法。我就经常在本书里大量地引用著名演讲家——比如林肯——和学员的故事来说明我的观点,事实证明,这样的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有时候,我们并不打算引用一个冗长的故事,而只选择了某人说过的某一句话,甚至某一个词。还有这样一种情况,我们有时候引用一句古话——比如中国的古话——或俗语来说明我们的观点,这样也非常有效。引用不仅简单有效,而且会使你的话更有说服力。

反复的含义是以相同的节奏重复同一个意思。重复的好处在于,你不仅能够把听众的注意力吸引住,从而让他们知道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而且能够将你的主要思想与整个演讲融为一体。比如,一个演讲家在谈论某个部门的时候说:

“这个系统,它有着糟糕的公众服务,政府雇员的数量却远远超过了工厂。这个系统,它有着一个好管闲事的政府,每时每刻都准备插手你的商业事务和私人生活。这个系统,它吞噬了整个国家将近一半的财政预算。”

通过反复,他让听众相信,这个部门确实存在很多问题而亟需改革了。

对比是指同时列出两个相反或者相对的事物。我们先看查尔·狄更斯在《双城记》里是如何巧妙地运用对比这种修辞手法的:

“那是最美好的年代,也是最糟糕的年代;那是智慧的时代,也是愚蠢的时代;那是信仰的时期,也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也是绝望的冬天;在我们前面,堆积如山,也一无所有;我们全都奔向天堂,也全都走向地狱……”

听起来如何?是不是很打动人?你也非常希望如此优美、能说服人的句子会出现在你的话里吧!

对比确实能够使原本平淡无奇的话变得精彩,使你变得很雄辩。不用去管为什么会这样,这些问题可以留给语言学家或心理学家去解答,你只要知道它有用并尽量去用就行了。比如,你在鼓励大家尽快完成任务的时候,可以说:“让我们停止空谈,开始行动。”

而当你在提醒大家不要浪费粮食的时候,你可以说:“你现在的确吃得很饱,但是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正在挨饿的人。”如果你需要更多的例子,你可以自己去发现和总结。

当你在表达一个观点的时候,你可能会说:“难道不是这样吗?”一方面,你认为事实明明就是这样的;另一方面,你可能并不需要听众回答这个问题。这时候,反问只是为了吸引听众对你的问题的注意,它常常被用在结论和过渡中。

但是有时候,反问可以表达更多的意思。如果你想说服一个人,最好的方法就是举出例证反问之,这样比正面辩论要有更大的说服力。

有一次,伟大的拿破仑骄傲地对他的秘书说:“布里昂,你将永垂不朽,你知道吗?”布里昂并没有明白他的意思,问拿破仑为什么这么说。

拿破仑说道:“你不是我的秘书吗?”

布里昂明白后,不甘示弱地对拿破仑说:“请问,亚历山大的秘书是谁?”

拿破仑没有答上来,他赞扬布里昂说:“问得好!”

你明白这段对话的奥妙吗?拿破仑的意思是,因为布里昂是他的秘书,所以会扬名。但是,布里昂却表示自己不愿意靠别人出名,所以反问了拿破仑这么一句话。他问拿破仑那句话的意思是,伟大人物的秘书不一定就会出名。但是,因为拿破仑是他的主帅,他不能直接反驳拿破仑的观点,所以用反问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3.用语要通俗易懂

因为职业的关系,我听了无数次演讲。其中一些演讲因为演讲者的大意而失败了。他们失败的原因不在于他们的专业知识不牢靠,而是他们显然完全不知道一般听众对他们的特殊行业缺乏了解,而他们却只管大谈专业。这样的结果如何?虽然他们高谈阔论,大量使用工作中常用的词汇,却使得那些外行听众根本不了解他们所说的话。

并不只是在演讲中存在这种情况,实际上,几乎所有牵涉到从事不同行业的谈话者的谈话,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这种不经意的忽略使谈话失去了本来应该有的效果。所以,如果你想使你的说话更能够被大家理解,你就必须学会使你的语言通俗化,使你的语言成为人人能懂的语言,这样你就算是达到了说话的最高境界。

在做到说话通俗这一点上,你面临的最大问题可能是需要使用一些专业词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术语”。这些词汇只有与某项工作有关或者某个特定研究领域的人才能够真正理解。另外,有些行业可能会创造一些只有本行业人员才懂得的缩略语,这些语言通常是仅由首字母组成的。对不熟悉它们的人来说,运用这些词汇的时候,他们可能并不知道你说的究竟是什么意思。而由于很多原因,一般人是不会站起来说明他没有听懂的。所以,他们很可能会微笑,然后带着困惑离开。由此可见,我们要确保我们的术语能被他们听懂。

有一次,我去听一位证券经济商的演讲,听的人都是一些家庭妇女,她们想了解一些关于银行和投资的知识。这位演讲者一开始就使用了简单通俗的语言和幽默轻松的方式,以使她们放松下来。他把她们所关心的问题都说得清清楚楚,更加重要的是,他把一些专业术语,比如“票据交易所”“课税”和“偿付”等,都用简单通俗的话解释得非常清楚。结果,这场演讲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人们对他非常感激,并且都主动找他咨询投资方面的事情。

在面对英语是其第二语言或者对英语可能没那么熟悉的人时,不要过多地使用英语俚语或比喻的方法。语言有千差万别,而语言的表达方法也会各不相同。最好的做法是,用最通俗的语言表达你的观点,而不是用许多母语或者想当然的表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