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语言的突破(励志大师传世经典)
13364100000017

第17章 演讲中的有效说话(4)

在演说开始的时候,为什么不引用几句名人金言?因为名人说过的话永远具有警人注意的力量。因此,适当的时候引用一句名人说过的话,可以说是演说开端的好方法。后面一段,就是讨论事业成功的演说的开端。著名的心理学家郝巴德曾说:“全世界都愿意赠金钱和名誉为最优奖品,只赠给一件事,那就是创造力,创造力是什么?简单地说,其实就是无须人家指示而且能够做出极确当的事。”这一段演说的开头是有几个特点值得我们称道的,因为他在第一句话就引起了听众的好奇心,让听众能够愿意听下去,再多知道一些。演说者如果说完“只赠给一件事”的后面,能够十分技巧的把话略为停顿一下,那更会使人迫不及待地要问“世界上最优等的奖品赠给谁?快说,也许我们以为不然。”他的第二句话就把我们引进了题目的中心。第三句是问话,更可以引起听众的思索,并非让听众自愿来共同讨论。第四句给创造力下了一个定义……下面接着演说者举了一件有趣的事实,来证明创造力的可贵。读者朋友们,如果当你批改起卷子,这样巧妙的开端你看应不应该把他列入甲等呢?

“在演说开端讲些足以引起听众兴趣的话。”这一句话是演说者人人都应该熟记的成功秘诀。在有些地方曾听人家演讲按期检查身体的必要,他一开始就讲“延年学会”的历史和组织,以及其他各种工作情形,这真可笑,听众们哪里会有兴趣留意这种学会的历史呢,他们最关心的人只有他们自己。这位演说者为什么不先说这个学会和听众有着极大的关系呢?为何他不这样开始:“诸位,你们知道要是按照人寿保险的表格,你这一生还能够活多少岁吗?跟据寿险统计学家说:你的寿命,还有你现在的年岁与80岁之差的三分之二,好比你现在是35岁,那么你现在年龄和80岁之差是45岁,那么,你的寿命就是还有45岁的三分之二。换一种说法,就是你还能活30年。还能活这样一些年龄够了吗?不,不够,无论是谁他都想多活几岁。然而,这样的表格,那是根据几百万人的精确记录制成的,绝对不会有错。那么,你我不能希望逃过这个数字了吗?不,不,只要你小心谨慎的保养适当,肯定会达到这个目的。你第一步应该做的就是你得常常有一个详细的体格检查……”从这以后,我们如果再详细地讲述为什么有按期检查体格的必要,听众自然会对这种延年学会的工作发生兴趣了。

我再来举一个例子:就在上一季节,听一个学生讲述保护森林的切要,那是因为美国的森林,经常会被火烧起来,每年这样的损失不下千万。他是这样开端的:“我们美国人,对于我们国家的无限资源,应当引以为光荣。”随后就说出我们每年浪费不计其数的木材。他这样的开始太空洞了。他没有显示他的题目和我们有着多么重大的关系。那一天,在座的听众当中,有一位印刷家西普帕先生,在业务上是与木材的浪费,有着重大关系;还有一位银行家苏尔,因为浪费木材,影响全国人民财富极大,而且对这问题也有切身关系。他如果在开始的时候说:“现在我要讲的题目,对于西普帕先生的营业,以及苏尔先生的业务都有极大的关系。而且,对于我们大家生活上必需的食品的价格,以及房屋的租金也都会发生重大的关系……”不是更好吗?也许你要疑心这种方法未免对于保护森林的重要性过分夸大了,其实,一点也没有夸大,那是因为这话正是依照心理学家郝巴德所说的:“把图放大了,可使人们更加注意。”

如果你在演讲当中讲一个笑话,不但能够增加演讲的趣味性,还可以让演讲的内容更为生动形象,更加具有吸引力。从而迅速攻占对方的心。

某警官学校举办一场大型的演讲比赛,校长应邀在开幕式上演讲,校长见参赛的人一个个都绷着脸,神情紧张,有的人低头看着讲稿,有的嘴里念念有词,根本没有几个人在认真听他的演讲。因此,他这样说道:举办这次演讲比赛,目的是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只要大家知道,如果警察没有好的口才的话,在工作中就有可能会遇到很多障碍。但是,参加比赛我们都要以平常的心态来看待它。我曾经听说有一位警察上山打猎,他看见一只野兔一溜烟儿地跑入灌木丛当中,于是就持枪匍匐在地上等着它出来。没过多大一会儿,他终于见到兔子的耳朵露出来了,他的一颗心就像现在的各位一样,都快要跳出来了。当兔子跑到空地上的时候,忽然,这位警察跳了起来,持枪瞄准兔子,大叫一声:“不许动!我是警察!”还没有等校长说完,会场上就已爆发出阵阵笑声。那些参赛的同学笑过一阵之后,显然没有那么紧张了,上场之后也表现的非常自然。校长用了一个简单的小笑话,就能够让学生们缓解了紧张情绪,并且吸引了学生听讲的注意力,取得了预期的演讲效果。在演讲当中讲笑话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不能不顾演讲主题,刻意生硬地添加笑话;笑话安排要注意效果,开始时可平淡无奇,但是重点放在结尾处,只有这样才可以引起更加强烈的反差效果,才能够迅速攻占对方的心。

2.给听者诚实的赞赏

演讲中若对听众进行赞赏,那就一定要有100%的真诚。没有诚意的话语,或许偶尔会骗过一个人,却永远骗不了听众。在赞扬时如果表达不出真诚的赞赏,就一点作用也没有。

听者系由个体构成,因此反应亦如个人。公然批评听众必导致愤懑;对他们做过的值得称赞的事表示赞美之意,你就已经赢得通往他们心灵的护照。这是需要你自己去研究一番的。例如,我给一个“经营管理班”的学员讲课时,开场白是这样说的:

“各位朋友们,以往我走上讲台之前,都是充满自信的。然而今天,上台之前,看了一下大家的登记表,诸位都是高学历、高职务,面对智商如此高的学员,尤其看到你们个个精神饱满,充满自信的表情,让我这个做老师的暗自下决心,还应当比你们更自信。你们有信心学好,我更有信心教好。大家说,是不是?”“是。”最后的问话引起了学员的热烈反应。

我这样说的巧妙之处在于,把对听众的赞赏隐含在了此时此景之中,既是赞赏他们,又让他们觉得合情合理,所以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与听众融为一体

与听众融为一体,这也有助于讲演者很快进入角色,缩短与听众之间的距离。最好是在演讲一开始便指出自己与听众之间有某种关系。如果觉得很荣幸能应邀发表演说,那不妨照实说,这样便会在第一时刻拉近与听众的距离。

哈罗德·麦克阿兰在印第安纳州的德堡大学向毕业班发表演说时,就使用了这一方法。

他在开头第一句话就说:“我很感激各位的热烈欢迎,身为英国的首相,应邀前来德堡大学,实非寻常之事。不过我认为,各位盛邀本人的主因,恐怕不是我当前的政府职位。”接着,他提到自己的母亲是美国人,出生于印第安纳州,而父亲则是德堡大学首届毕业生之一。他接着说,“我可以向各位保证,我深以与德堡大学有关联为荣,并以重温故乡的传统为傲。”

毋庸置疑,这是开场演讲的一段话:哈罗德·麦克阿兰提到美国学校,以及他母亲和身为先驱的父亲所知悉的美国式生活,即刻便拉近了与听众沟通的距离,替自己赢得了友谊,也使自己很快进入了演讲角色。

要注意的是:如果要在讲话里用上在座的名字,这些名字是为了这个场合经由询问而得知的,就必须确定它们正确无误;必须确实而完全地了解自己使用这些名字的原因;只能以一种友好的方式来提到它们,并且使用它们应有节制。

有一次,我在宴会上坐在主讲人的旁边,很纳闷儿主讲人对大厅里的每个人都非常好奇。终其一餐,这位主讲人不停地向宴会主人打听,某一桌上穿蓝色西装的人是谁,或那帽子缀满花朵的女士芳名是什么。等他起身说话时,我纳闷儿的原因就立即显露出来了。只听这位主讲人非常机巧地把刚才得知的名字编入自己的讲话里,我观察到名字被提到的那些人脸上有明显的快乐,而且也感觉到这个简单的技巧已为讲话人赢得了听众温暖的友情了。

然而这个技巧也是有一定的风险的,那就是如果要在演说里用上奇特的名字,且这些名字是为了这个场合经由询问而得知的,那么就必须确定它们正确无误,必须了解自己使用这些名字的原因,并只能以一种友好的方式来提到它们,否则很容易出现不必要的尴尬状况。

另一种可以一直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方法,就是采用代名词“你”而不要用“他们”。这种方式可以使听众维持在自我感觉的状态中。这一点对于演说者把握听众的注意力和兴趣是不容小觑的。在演讲中,巧妙地使用“你”,容易把听众嵌入图画之中,并因而维持听众热情不辍的注意力。但是,演讲的情况都会有一些差异,有些时候使用代名词“你”是很危险的。它可能不是在听众和讲演者之间建立桥梁,而是造成分裂。这种情况常会发生在那些以行家自居而居高临下地对听众讲话或说教时。这时最好不要说“你”而要说“我们”。

4.让听众参与讲话

让听众参与演讲,会帮助自己尽快地进入演讲角色。并且在演讲时,用一点小小的表演技巧,便可使听众亦步亦趋地注意你讲的每个词。在你挑选听众来协助你展示某个论点,或将某个意念戏剧化地表现出来时,听众对你的注意便会显著地提高。当听众被演讲者带入“表演”中时,听众们便会很敏锐地觉察出所发生的事。有一位演讲者就很聪明地运用了这一方法。他在说明汽车在使用危在刹车以后还会行驶多远才能够停住的观点时,请了前排一位听众站起来帮他展示汽车在不同速度之下,这个距离会有怎样地改变。这个听众当然也非常地配合“表演”,他握着一条钢制卷尺的一端,顺着走道把它拉出45英尺。听众看着这个过程,便会全神贯注于讲演之中。在这里,那条卷尺所起到的作用,有两点,生动地展现讲演者的论点,另外,它还起到了沟通的作用,它是沟通听者与讲演者之间的桥梁。若不是用上这么一招表演术,听众们关心的恐怕还是晚饭吃什么,或者晚上的电视节目是什么哩!

要让听众积极地参与演讲,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之一便是提问。请听众站起来跟着重复一句话,或举手回答某个问题。帕西·H.怀亭有本书:《如何在演讲和写作中加入幽默》,其中就听众参与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忠告,它建议让听众表决一些事情,或邀请他们帮助解决一个问题。事实上,你若能使听众参与,便是把合伙的权利送给听众了,听众当然就会参与到你的演讲中。

5.讲话时应采取低姿态

当然,在讲者与听者的关系里,真诚是无可替代的。讲话者欲得听众的爱戴,最佳的方法之一,便是采取低姿态。

穆斯基在缅因州参议员任内,曾对在波士顿的美国辩论协会上讲话,其中便展示了这种技巧。

“今天早晨我来履行自己被派定的这项工作,不禁疑虑重重,”他说,“首先,我深知听众皆具有专业知识,不免自问:班门弄斧,在各位锐利的眼光面前暴露自己的愚拙,是否明智。其次,这是个早餐会,是一个人一天当中警觉性最高的时候,而在这方面失败,对于一位政论家而言,后果会是很严重的。最后,这是我的题目——辩论在我身为公仆的生涯里发生的影响,由于我在政坛上的活跃,在我的选民里头,对这个影响的好坏,很可能会有尖锐的意见分歧。”

“面对这个怀疑,我觉得自己很像一只蚊子,无意间闯入了玻璃罐,简直不知从哪儿开始好。”

穆斯基参议员以不知从哪儿继续讲下去为开场白,发表了一次很好的讲话。

激起听众敌意的原因,是指出你自认在他们之上。当你讲话时,就如同展示在橱窗里,你个性中的每一面都一览无遗,稍有自夸的显示便功败名裂。而就另一方面言之,谦虚可以激发信心与善意。只要显出自己是决心要尽力讲好,就不怕略提自己才识有限,听众会喜欢你、尊敬你的。

美国电视界年年得以成功的主持人之一,是苏利文。他不只是电视业的专家,而且是个新闻从业人员。他在竞争激烈的电视园里自认为是个业余者。他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只认定自己是业余的。他在镜头前那些不自然的举动,换上任何人都会成为一种缺陷。他手握下巴,弓起两肩,拉扯领带,说话结巴。可是这些缺陷都于他无害,人们批评他这些缺陷,他也不以为然。每一季,至少有一次他要请一位模仿高手上电视屏幕,让他模仿自己,他模仿得惟妙惟肖,把自己的缺点夸大渲染。面对着演员的逼真模仿,苏利文也情不自禁地像别人一样,毫无矫饰地哈哈大笑起来。他欢迎批评,观众就喜欢他这一点。观众都是喜欢谦逊的言行的,他们厌恶自大的卖弄者。

4.赋予演讲丰富的生命力

卡耐基金言

我在雇用演讲班当演讲者及指导老师时,首先注意的就是他们是否拥有活力、活泼、热诚等优点。

热情、自信和活力,是演讲者吸引人的关键所在。

生命力、活力和热情这三样,我一直都认为是讲演者必须首先具备的条件。

历来雄辩的最大吸引力,都出于个人深切的信念和感觉。

对讲演者而言,首先要具备的条件就是“生命力、活力、热情”。并且,听众的情绪完全受讲演者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