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功学全书(励志大师传世经典)
13363700000028

第28章 多一些付出(2)

在一个多雨的午后,一位老妇人走进费城一家百货公司,大多数的柜台人员都不理她,但有一位年轻人却问她是否能为她做些什么。当她回答说只是在等雨停时,这位年轻人并没有推销给她不需要的东西,虽然如此,这位销售人员并没有转身离去,反而拿给她一张椅子。

雨停之后,这位老妇人向这位年轻人说了声谢谢,并向他要了一张名片,几个月之后这家店东收到一封信,信中要求派这位年轻人往苏格兰收取装潢一整座城堡的订单!这封信就是这位老妇人写的,而她正是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的母亲。

当这位年轻人打包准备去苏格兰时,他已升格为这家百货公司的合伙人了。这个例子是报酬增加律的最佳写照,而报酬增加原因,就在于他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关心和礼貌。

二、增加与别人的比较

多付出一点点,就像一盏大灯一样照着你自己,并使你有机会和他人进行有益的比较。

一位极富创意的橱窗设计师,有一次在橱窗内,布置了许多漂亮的领结,并在橱窗中央放了一面全身镜。驻足观赏橱窗的客人们,在赞叹领结之余还可以照照镜子。相比之下,他们的领结显得既寒酸又难看,于是许多人便进入店内,买了一些漂亮的新领结,这就是比较的力量。

我们总是会对事物做一番比较,并且会注意事物的不同之处。如果你能提供比别人更好而且更多的服务时,你自然就会站出来和别人比较一番。

聪明的雇主对于比较的威力都抱着高度的警觉,并且会给予那些表现较好的员工鼓励和奖赏。有些雇主会忽视比较,并且只从员工的额外服务中获利,却不给予员工任何奖励。但是比较的效果是如此的耀眼,致使这些雇主的竞争对手,迟早会发现那些表现较好的员工。由于愿意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的员工并不多见,所以如果你是其中之一,那必定会引人注目。

三、利于个人进取心的培养

个人进取心是不需要别人提醒,而能主动去做需要做的事情。虽然这是美国人的各种个性中最优秀的一项特质。但却也是许多人忽视的一项特质。多付出一点点可培养你的个人进取心,因为你不是在等待事情的发生,而是主动使事情发生。

当你在工作上一直致力于要求最佳表现时,就必须洞察每一种情况。无疑的,在工作中必然会出现一些超乎寻常的事情,你的努力有一部分就在完成这些较特别的工作,而这就是意味着你在工作中,已注入个人进取心的力量。

有些人终其一生提供额外服务,但最后却住进救济院,这些人都具备诚实可靠的个性,但这些个性却给别人欺骗和利用的机会,而他们也不会对这些欺骗和利用做出什么反应,因为他们缺乏进取心。

把面包丢进水里是一回事,而假装没有看到它湿漉漉和泡涨了的样子,又是另一回事。你必须运用你的个人进取心,查明你的努力是否用对了方向。你应确定你的老板是否诚实而且值得为他效力,确定他是否将面临倒闭,而且没办法付你薪水。如果你觉得受到欺骗,那就换一份工作吧!个人进取心并不是为别人利益而培养的。

四、增加自己的信心

多付出一点点使你确信你正在做正确而且有益的事情,它使你更能对自己的良知负责并且给你信心。

有的时候我们会觉得最难相处的人其实就是自己,试着和自己说说话,向自己说明自己所订定的计划和目标并寻求合作,拟定你提供额外服务的大纲,并倾听你对自己的回答。如果你不觉得有疑问的话,那就得再多花一些时间来推销你自己了。

有一次一个伞兵教练说:“跳伞本身真的很好玩,让人难受的只是‘等待跳伞’的一刹那。在跳伞的人各就各位时,我让他们‘尽快’度过这段时间。曾经不止一次,有人因幻想太多‘可能发生的事’而晕倒。如果不能鼓励他跳第二次,他永远当不成伞兵了。跳伞的人拖愈久愈害怕,就愈没有信心。”

“等待”甚至会折磨各种专家,变得神经兮兮,《时代标志》曾经报道美国最有名的新闻播音员爱德华·慕罗先生。他在面对麦克风以前总是满头大汗,等开始播音以后,所有的恐惧就都没有了。许多老牌演员也有这种经验,他们同意,治疗舞台恐惧症唯一的良药就是“行动”,立刻进入情况就可以解除所有的紧张、恐怖与不安。

有一次,我去拜访一个朋友。去拜访一个朋友,他5岁的小男孩已经上床半小时了,突然放声大哭。小男孩刚才看了一部科幻片,害怕片中的绿色妖怪闯进来抓他。他父亲的做法特别。他并不说:“不要怕,孩子。没有什么好怕的,回去睡觉吧。”他反而用一种积极的做法来消除他的恐惧。他装模作样表演了一阵,然后走到每一扇窗户跟前看看关好没有,最后又捡一把玩具手枪放在枕边说:“毕里啊!这把手枪给你以防万一。”小家伙听了很放心,几分钟就睡着了。

当然,多付出也可以帮帮助你克服拖延的坏习惯。当你以渴望而且欢愉的心情做事时,就不会延误做事的时机,事实上,你可能不愿意“等待”开始。你是否曾经对于那些著名的人,在极不适当的时间起床,开始工作而感到惊讶呢?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份渴望,而他们之所以成功也是因为这份工作的渴望。当你需要行动时就开始行动,便可自然而然地驱除拖延的时间,有谁会去哀悼那些已逝去的不良习惯呢?

五、利于自己的成功

当我还在乔治城大学就读法律系时,就已接受安德鲁·卡耐基委托出版一本关于成功哲学的书。除了从卡耐基那儿得到一些旅费补助之外,其他一切费用都由我自行负责。

我对这份工作的奉献,使自己承受了不少的负担,我必须赚钱养家,而且许多亲戚都嘲笑我。但尽管有这些阻力,我还是为这项任务工作了20年,在此期间我拜访过知名企业的总裁、发明家、创始人以及著名的慈善家,由于这些人通常都不知道他们的成功原则(因为他们只是去做而已),所以我必须花许多时间来观察他们,并确定我原先假设能发挥功效的力量,是否真的在发挥功效。除了赚取生活费之外,我还必须为这些人工作。

处在亲戚们的嘲笑和辛苦工作之间,有时真的很难保持积极心态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有时当个人待在无聊的旅馆房间里时,甚至会觉得我家人的想法才是正确的。支持我向前迈进的力量,使我确信,我不但能完成这本著作,而且当我完成它时会为自己的成功感到骄傲。

有时候,当心中出现希望的火苗时,我必须运用我手边所能运用的资源把它再煽大一点以免熄灭,而使我坚持信念和理想,并且帮助我度过难关的就是我从无穷智慧所获得的信心。

二十多年来不断地多付出,并且忍受工作的艰辛,才有这样今天这样的成就。

现在就去增加你的付出

积极主动的人与被动的人之间的差别,从小地方就看得出来。积极主动的人计划好一个假期,就真的会去度假;而被动的人也计划好一个假期,却拖延到明年再打算。积极主动的人认为应定期参加教堂的各种聚会,结果他真的做到了。被动的人也认为应该定期到教堂聚会,但他会找出各种办法来拖延。积极主动的人认为应该写一封信给一个人来恭贺他的成就,他真的写好并立刻交寄;被动的人却找了一个好理由来拖延,结果一直没有写。

两种不同的态度产生不同的结果有许多被动的人平庸一辈子,是因为他们一定要等到每一件事情都百分之百的有利、万无一失以后才去做。当然,我们必须追求完美,但是人间的事情没有一件绝对完美或接近完美。等到所有的条件都完美以后才去做,只能永远等下去了。

吉恩快四十岁了,他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一份稳定的会计工作,一个人住在芝加哥,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早点结婚。他渴望爱情、友谊、甜蜜的家庭、可爱的孩子以及种种相关的事。他有几次差点就要结婚了,有一次只差一天就结婚了。但是每一次临近婚期时,吉恩都因不满他的女朋友而作罢。

有一件事可以证明这一点。两年前吉恩终于找到梦寐以求的好女孩。她端庄大方、聪明漂亮又体贴。但是,吉恩还要证实这件事是否十全十美。有一个晚上当他们讨论婚姻大事时,新娘突然说了几句坦白的话,吉恩听了有点懊恼。

为了确定他是否已经找到理想的对象,吉恩绞尽脑汁写了一份长达四页的婚约,要女友签字同意以后才结婚。这份文件又整齐,又漂亮,看起来冠冕堂皇,内容包括他所能想象到的每一个生活细节。其中有一部分是宗教方面的,里面提到了哪一个教堂、上教堂的次数、每一次奉献金的多少;另一部分与孩子有关,提到他们一共要生几个小孩、在什么时候生。

他把他们未来的朋友、他太太的职业、将来住在哪里以及收入如何分配等等,都不厌其烦地事先计划好了。在文件末尾又花了半页的篇幅详列女方必须戒除或必须养成的一些习惯,例如抽烟、喝酒、化妆、娱乐等等。

准新娘看完这份最后通牒,勃然大怒。她不但把它退回,又附了一张便条,上面写道:“普通的婚约上有‘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一条,对任何人都适用,当然对我也适用。我们从此一刀两断!”

当吉恩先生告诉我这段奇遇时,还委屈地说:“你看,我只是写一份同意书而已,又有什么错?婚姻毕竟是终身大事,你不能不慎重其事啊!”

吉恩真是大错特错。他可能过分紧张,过度谨慎,但不论是婚姻,或是任何一件事情,你都不能过于吹毛求疵,以免你所订的每一种标准都偏高了。

吉恩先生处理婚姻问题的做法,跟他对工作、积蓄、朋友的交情,甚至每一件事情都很象。

成功的人物并不是在问题发生以前,先把它统统消除,而是一旦发生问题时,有勇气克服种种困难。我们对于一件事情的完美要求必须折衷一下,这样才不至于陷入行动以前永远等待的泥沼中。当然最好是有逢山开洞、遇水架桥那种大无畏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