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板与老子的对话
13363300000041

第41章 后记

对称哲学与和谐经济

贯穿老子思想的基本线索是对称:无和有的对称、有限和无限的对称、静和动的对称、柔和刚的对称、阴和阳的对称、上和下的对称、进和退的对称……老子的哲学就是对称哲学,老子的辩证法就是对称辩证法。

对称哲学是和谐社会、和谐经济的哲学基础,也是老子和老板对话的基础。要研究老子思想对老板的现实意义,必须研究对称哲学。

对称辩证法可以扬弃矛盾辩证法同系统论何者为高的悖论。

作为世界观,辩证法当然高于系统论;作为对矛盾的扬弃,系统论当然高于矛盾论。这样,就必然会出现矛盾辩证法和系统论你在我之上,我在你之上的悖论。

对称辩证法确立了辩证法的世界观地位,对称辩证法是系统论的本质。对称辩证法高于系统论。

对称范畴同矛盾范畴的本质区别:

在对称中,同一性、统一性是绝对的,斗争性、分离性是相对的。在矛盾中,斗争性、分离性是绝对的,同一性、统一性是相对的。只有“对称”才能合理解释五度空间及其相互转化,“矛盾”范畴不具解释能力。所以必须用对称辩证法代替矛盾辩证法。

“天人合一”不仅是理论问题,而且是实践问题。中国是“天人合一”的理论发源地,西方是“天人合一”的实践者。这根本上是由于社会结构的不同。中国的封建社会结构限制了“天人合一”。西方的资本主义社会结构促进了“天人合一”。

从分别来看,中西各自的思维结构、实践结构、社会结构之间是不对称的,从整体来看,人类的思维结构、实践结构、社会结构之间是对称的。只有用五度空间的方法才能完整把握这种作为人类整体的对称结构。

中国的思维理论同中国的思维实践也是不对称的。“天人合一”需要用五度空间的方法来完整把握研究对象,而注经式的研究方法、考证方法则破坏了这种完整性。

中国近代科学不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西方近代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中国没有。西方之所以更早进入资本主义,是由于西方的海洋性地理环境更适合于开展国际间的贸易。没有国际贸易,就没有商品的社会化大生产;没有商品的社会化大生产,就没有创业的基础,没有创新-创造-创业,就没有真正地做到“天人合一”。这里,思维结构、社会结构、生产结构、地理环境是对称的。

中国的天人合一的思维结构是周易以来就有的;而中国科学不发展是近代以来才有的。说明中国科学不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结构而不是思维结构。在这里,因果关系必须对称。

把中国近代以来才有的科学不发展的现象,说成是周易以来就有的天人合一的思维结构造成的,是一种时空错位、因果关系的错位。

以西方哲学为模本,注释、定位中国哲学,中国哲学成为西方哲学的特例,中国哲学的研究之路将越来越窄,最后连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都会受到怀疑,使中国的哲学的研究与发展进入死胡同。

西方哲学的“正统”地位,源于西方逻辑的“正统”地位,西方逻辑的“正统”地位,源于传统逻辑的“正统”地位,传统逻辑的“正统”地位,源于传统逻辑的惟一性、普适性的绝对性。只要把传统逻辑的普适性的绝对性否定掉,建立起思维内容与思维形式、思维观点与思维方法、思维主体与思维客体、思维层次与思维对象相对称的对称逻辑,那么西方逻辑和哲学的“正统”性就将被否定掉,具有对称逻辑和对称哲学的雏形的中国哲学的正统性就将确立。

必须另辟径,重新定位中国哲学在人类哲学中的地位。

中国哲学是对称哲学,才有可能做到内在的“超越”。只有中国哲学才是严格意义上的“辩证”哲学——思维与实证统一的哲学。

中国哲学之所以是对称的哲学,是因为中国哲学是

天与人的对称;

阴与阳的对称;

无与有的对称;

理与气的对称;

动与静的对称;

道与德的对称;

道与物的对称;

义与利的对称;

一与多的对称;

名与实的对称;

心与物的对称;

体和用的对称;

忠与恕的对称;

诚与明的对称;

显与微的对称;

内与外的对称;

出世与入世的对称;

天道与人道的对称;

共相与殊相的对称;

问学与德性的对称;

成己与成物的对称;

内圣与外王的对称;

形式与内容的对称;

过程与结果的对称;

理想与现实的对称;

目的与手段的对称;

理论与实际的对称;

事实与价值的对称;

科学与技术的对称;

意识与物质的对称;

主观与客观的对称;

形上与形下的对称。

世界本身是对称的——

物质与反物质的对称。

能量与暗能量的对称。

科学本质与客观本质的对称。

科学规律与客观规律的对称。

感性认识与客观现象的对称。

时间、空间、层次的对称。

宇宙是对称的。

社会是对称的。

主体发展是对称的。

哲学发展是对称的。

经济发展是对称的。

矛盾之所以是矛盾,矛盾存在的理由与依据,既在于斗争性。斗争性是矛盾的本质属性。而同一性是宇宙的本质属性,所以矛盾只是宇宙的局部现象。矛盾的普遍性是相对的,而以同一性为本质属性的对称则是绝对的。宇宙的本质是对称而不是矛盾。只有对称,才会同一性是绝对的,斗争性是相对的。

走出“矛盾论”,既是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又是辩证法的发展逻辑。

“统一体”不等于“同一性”,前者是实体,后者是属性。任何矛盾都要以一定的统一体为产生、存在的实体依托,不等于矛盾的同一性是绝对的。矛盾的解决方式是有融合、消解一种,但融合、消解是矛盾解决。矛盾解决了,矛盾也就不存在了。把矛盾不存在或矛盾解决的一种特殊方式说成是矛盾的本质属性,是“矛盾”的悖论。这个悖论说明:“矛盾同一性是绝对的,斗争性是相对的”这个命题不成立。

矛盾之所以是矛盾,就应该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在这个前提下,同一性和斗争性二者各自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既然“矛盾同一性是绝对的,斗争性是相对的”这个命题不成立,那么以“矛盾”为核心范畴的矛盾辩证法就不能作为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作为和谐社会哲学基础的只能是对称辩证法。

老子的辩证法就是对称辩证法。

老子的哲学就是对称哲学。

老子的对称哲学源于世界本身是对称的。

要建设和谐社会,建立和谐经济,进行和谐经营,必须用对称哲学武装老板的头脑。

所以,老板和老子必须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