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近视与弱视防治必读
13360500000013

第13章 怎样确诊患了近视与弱视(2)

(4)14岁以上的患者一般可先用显然验光法,检查结果如果为单纯近视患者,可以不用睫状肌麻痹剂验光法,但屈光度数较低的,应注意到假性近视,否则配镜后症状会更加重。其他各种屈光不正,尤其在14岁以下的都应该用睫状肌麻痹剂验光法,40岁以上的患者,一般在测量近点及调节作用后,可做显然验光,确定所需镜片,开眼镜处方。

(5)睫状肌麻痹后,即可在暗室内进行检影验光,验毕可将检影所得结果用主观法试验,以确定最后应当配戴的镜片。如为儿童或智能低者,则不必做主观试验。

(6)有的患者,特别是有散光、高度远视或近视的患者,于睫状肌麻痹作用消失后,应做后试验,以决定适宜的镜片。

(7)必要时用电脑自动验光仪等。

最后在开眼镜处方时,必须考虑患者的年龄、戴眼镜的历史、隐斜的程度和验光的结果,并需在处方上注明右眼或左眼。

(8)镜片制成后,应检查镜片是否合适,因为有时镜片磨制不当,患者不能配戴,以致不能解决患者的屈光问题。如检查镜片的质量,散光轴的方向是否正确;镜片的光学中心点是否在所要求的地方;镜片的大小是否与面部的宽窄相称;镜片的位置是否前后合适等。

得了近视,往往需要验光配镜来矫正视力。

屈光检查即验光有两种方法:主观检查法(自觉屈光检查法)和客观检查法(他觉屈光检查法),前者是靠被检者主观感觉判断为准而决定屈光性质和程度,故检查对象必须是能和检查者合作者;后者则不需要被检者的答问,只凭检查者的客观检查而决定屈光性质和异常程度。临床上客观检查(检影),主观检查(镜片矫正),两种方法所得结果互相验证,最后正确地决定眼镜处方。

屈光的主观检查依用具之不同而有很多方法。镜片矫正法(插片法)是其中最主要的方法。检查时一般先不用睫状肌麻痹剂,只用适当度数的镜片置于被检眼前,根据主观视力进步情况,决定最适宜的矫正镜片度数。此法对散瞳验光来说称为显然验光法,也叫主观验光。这种验光方法不散大瞳孔,一般在眼镜店验光,都是采用这种方法。它的特点是比较简单,速度快,当时就可以验出来,并配上眼镜。这种方法,是根据病人自觉视力好坏来决定屈光度的。

客观检查法指不需被检者的知觉能力来确定屈光不正的性质及程度,而由检查者进行测定,适用于聋哑人、婴儿、文化程度低、文盲以及不合作的病人,故可说检影法是最简单及最有益的客观屈光状态检查法。此法稍经训练即可掌握,为临床眼科医生最常用的重要的屈光检查法。散瞳验光,也叫客观验光。这种验光方法,要散大瞳孔,一般要在医院里验。验光前用散瞳药把瞳孔散大,14岁以下的小孩用1%阿托品眼药膏,1日3次,连续3~5天。14岁以上的人,用复方托品酰胺眼药水滴眼,5分钟1次,滴4次,瞳孔散大到对光反应完全消失,说明眼部调节作用已完全麻痹,就可以进行检影验光了。

阿托品:麻痹睫状肌力量最强,可去除所有调节紧张。用于14岁以下病人(包括婴儿及儿童)、功能不正常的成人。阿托品可区别眼疲劳痉挛的和心理的原因,真性及假性近视,内斜视的调节性及非调节成分。作用达两周,甚至更久些,因虹膜色素、年龄、滴药次数及方法、流泪程度及合并用药的种类均可影响睫状肌麻痹的功能回复。阿托品类散瞳药对正常眼压无明显影响,但对闭角型青光眼或浅前房患者,应用阿托品点眼后可使眼压明显升高,有激发青光眼急性发作的危险。因此,对闭角型青光眼或可疑青光眼患者和40岁以上病人不应使用阿托品类散瞳药点眼。阿托品还可造成全身毒性反应,包括皮肤、黏膜干燥,口干、面红、流泪、恶心呕吐、甚至心动过速、血压降低、幻觉、循环性虚脱,最后死亡,亦有报道造成中毒性精神病。故用药时必须压迫泪道1~2分钟,以防中毒。没有药可抵消阿托品麻痹睫状肌的作用。

复方托品酰胺产生散瞳和调节麻痹作用,起效快,维持时间短暂,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散瞳、调节麻痹药。

散瞳验光的优点是:14岁以下小孩的眼睛调节作用很强,如果不散瞳,验出来的度数误差很大;青少年不注意用眼卫生,调节痉挛容易引起假性近视,如果散了瞳,调节作用消失了,假性近视也就恢复了。

有以下情况的,不能做散瞳验光:青光眼病人如果散瞳验光,会引起眼压增高,因此不能做散瞳验光。所以,在散瞳验光以前,必须详细询问病史,检查眼底,必要时测一下眼压;40岁以上的人,一般不要做散瞳验光;角膜上有薄翳、斑翳、白斑的,瞳孔粘连,晶状体混浊,玻璃体混浊的,就没法做散瞳验光了。

病人散瞳以后,有看书模糊,眼睛怕光等现象。用阿托品散瞳的,一般要过两个星期瞳孔才能恢复原状;复方托品酰胺散瞳的,6个小时瞳孔就恢复了。

验光后,等瞳孔恢复原状,再验光1次,这叫后试验。用阿托品散瞳的,在验光后3个星期复查,复方托品酰胺散瞳的,可在次日复查。经过试验,最后确定屈光度,病人就可以根据这个屈光度去配镜了。

弱视眼不应有器质性改变,弱视眼必须用有麻痹睫状肌作用的散瞳药物即阿托品散瞳验光。客观验出的屈光度,不一定是孩子最适宜接受的处方。所以,要在瞳孔和调节力恢复正常后复验1次,医生根据检影和试镜结果,以及是否存在斜视而开出合理的处方。

二、检查有无痛苦和危险

首先视力检查、一般检查对全身与局部无害,并且无痛苦。至于验光检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在纠正幼儿异常视觉时,首先应当请眼科医生或验光技师做散瞳验光,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实而确切的证据,才能配戴合适的眼镜。散瞳后,晶状体调节作用暂时消失,会有怕光、看近物模糊等情况。散瞳时使用的散瞳剂对健康幼儿的全身和眼睛都不会造成损害,而且可以多次使用。

瞳孔是眼球的一扇圆形的小窗,一般情况下,其直径大小约为2.5~4毫米,在黑暗中能够扩大,明亮光线下直径缩小。在人的一生中,婴幼儿时期直径较小,青壮年略大,到了老年复又变小。瞳孔直径大小的变化是瞳孔括约肌和扩大肌(分别由副交感和交感神经支配)相互拮抗而又协调的结果。

为了配一副准确的眼镜,必须做验光检查,凡是40岁以下的人,最好把瞳孔放大。用散瞳药后,瞳孔括约肌麻痹,表现为瞳孔扩大,便于检影验光时观察影动,更主要的是在瞳孔括约肌麻痹的同时,也麻痹了睫状肌,睫状肌一旦麻痹,眼的调节作用就消失了,屈光不正状态也就暴露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所得到的检查结果相当精确。

滴用散瞳药后,由于瞳孔放大,会出现眩目畏光和视物轻度模糊的症状,如果用的是睫状肌麻痹剂,还会引起调节麻痹,不能看书和看不清近处的东西,就像老花眼那样,等到药物作用消失,瞳孔大小和调节力就自然恢复,对眼本身丝毫没有害处。

但是,如果患有或可能患有某些类型青光眼的人是不能滴用散瞳药的,瞳孔散大后往往容易诱起青光眼急性发作。因此,在医生决定进行散瞳验光之前,已经深入了解了患者的病史,同时进行了眼前部和眼底的详细检查,排除了引起青光眼的可能因素,最后做出散瞳验光的处置。

有些家长不甚了解散瞳验光的目的,对散大瞳孔顾虑重重,往往耽误了及时诊断和治疗。用麻痹睫状肌的药物散瞳,是因为孩子调节力很强,若睫状肌不松弛,检影就不稳定,验光度数忽高忽低,结果就不准确。用这类散瞳药可使调节放松,甚至消失,验出准确的光度,配上合适的眼镜,达到治疗弱视、近视的目的。

三、病人怎样配合检查

检查近视和弱视,除了医生的指导外,更需要家长、孩子及幼教人员、小学教师积极配合,否则不仅事倍功半,而且功能半途而废。

首先,家长对弱视、近视眼要有足够的重视,应及时带孩子就诊。3岁半以上的孩子,经过训练后,一般能认识E字视力表,大多数能配合查视力,也就是说,早期发现幼儿的弱视是可能的。所以,孩子到了3岁左右,家长就可以从书店买一张标准视力表,挂在光线充足处,教孩子识别,经多次训练后,可让孩子站在5米远处,分别遮挡一眼检查左右眼视力,若视力不能达到0.9以上,可带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所以要重视幼儿的视力检查,早期发现弱视。如有可能,各幼儿园应将视力检查作为入托、升班的一项检查,也应作为幼儿园体格检查的常规项目之一。除此以外,每年至少普查视力1~3次,及时发现问题,并与家长联系。

其次,家长对弱视要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充分认识到它的严重性,切不可抱无所谓的态度。在治疗过程中,家长要做好督促工作,使训练能持之以恒,并及时复诊。有些家长常因为工作忙,或担心影响孩子的功课,而将看病时间一拖再拖,以至使视力迟迟不能提高。弱视治愈的重要因素是年龄,若错过了大好时机,不仅事倍功半,有时甚至导致治疗无效,所以不能光顾眼前,要为孩子的长远利益着想,况且学龄儿童弱视复诊是1个月左右1次,对孩子功课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有些家长一味溺爱孩子,孩子不愿戴眼罩就不再坚持,甚至觉得成天戴眼罩会把孩子“闷坏”,这种顾虑是不必要的。

在做弱视治疗时,视觉刺激训练和精细训练是重要的,但整个训练过程很漫长,而孩子年龄小,耐心差,总做一件事容易产生厌烦情绪,所以家长必须正视这一点。可喜的是,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出的增视产品充分考虑到以上因素,汇集各种传统弱视治疗产品的优势,借助高科技手段,使弱视儿童在使用该产品时更有兴趣、更乐意坚持训练,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父母训练的负担。

对于有斜视的儿童,更应抓紧时间,积极治疗,切不可轻信“等长大了,做个手术更漂亮了”的错误说法。斜视是引起弱视的常见原因之一,斜视患者成年后,虽然手术能矫正其眼位,但弱视无法治疗,立体感也不可能建立,手术仅起到改善外观的作用。

当幼儿配戴了合适的眼镜后,家长和教师都不要怕麻烦,要督促幼儿经常戴眼镜,按时带幼儿去医院复诊,协助医生监督幼儿完成规定的作业和训练任务,强迫病儿用弱视眼看东西,这样才能更快地提高弱视眼的视力。孩子配戴眼镜,要注意经常保持镜片清洁透明,镜框要合适,因幼儿鼻梁较低,镜框经常下滑,而造成镜片中心移位(正常时应该是镜片中心对准瞳孔中心),幼儿从镜片的上半部往外看,这样会消弱戴眼镜应有的作用,幼儿视力的提高和斜视的矫正就会不理想,所以应该注意让幼儿从镜片中心看东西,眼镜腿也可以用松紧带代替,应该让幼儿坚持戴眼镜。

孩子戴了眼罩及眼镜后,小朋友及同学们常会以此来取笑起哄,甚至起绰号,使弱视孩子感到自卑,从而不能坚持治疗,或在家父母面前戴上,出门就摘,这常是疗效不好的原因,对这种情况,家长一方面要做好孩子的工作,让他知道利害关系,说服他坚持治疗。另一方面,要及时与老师取得联系,争取老师的帮助,督促孩子戴好眼镜、眼罩,同时也在同学中宣传弱视防治的意义,不许他们取笑起哄。

配镜时应该散瞳验光,以检影验光为好。验光后将合适的镜片让孩子试戴,看孩子是否有头痛、眩晕,走路不稳,视物倾斜等症状,直至孩子无任何感觉,方可配镜。必须十分清楚孩子的矫正视力是多少?如矫正视力是1.0以上,可配戴眼镜即可,1年后重复验光。如果视力低于0.9,说明有弱视,需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家长应帮助孩子选一副合适的镜架,注意别戴过大过重的镜架,应以轻巧、美观、实用为宜,最主要的是要注意医生处方上的瞳孔中心距离与您挑选的镜架2个镜片中心距离相符合。家长给孩子配上眼镜后,也不能万事大吉,更要注意用眼卫生。

(1)要注意科学采光,阅读、绘画或写字时,应有充足的光线。光线应从左侧射来,以免出现暗影遮光。注意不要在日光直射下或过暗的地方看书、绘画,过强或过暗的光线以及纸暗字小的图书等,都能使眼睛很快疲劳影响视力。阳光中的紫外线还能损伤眼睛。

(2)看书、写字、绘画、看电视等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坐姿要端正、背直、头正;眼与书的距离保持33厘米为宜,看电视要离电视1.5米以上,最远不得超过5米,这样眼睛不需要做紧张的调节工作。正确的姿势与适当高度的桌椅有关。此外,看书与体力活动要交替进行,使眼睛得到休息,看电视时间不宜过长。如幼儿3~4岁看电视每次不得超过10~15分钟,5~7岁每次不超过25~30分钟。

(3)培养幼儿不用手揉眼,不用别人的手绢和毛巾,注意预防眼病的发生。

(4)教师要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辨色力,据科学家测定,绿色、蓝色对眼睛最有好处。此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注意适当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也很重要。

所以,在幼儿时期,对视力不足1.0者,应查明原因,及时给予矫治。因为婴幼儿时期是视觉器官发育的关键时期和可塑阶段,也是预防和治疗视觉异常的最佳年龄,如果在这段时间内,不能及早地发现或纠正幼儿的视觉异常,就会给幼儿造成终身不可弥补的损失,所以家长和幼教工作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了眼病,应及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