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教育孩子的80种美德
13360100000014

第14章 品性篇(1)

32.自立

妇人是伟大的,她不仅有一颗善良的心,而且还教会了乞丐做人,让他明白,劳动如此幸福,劳动比什么都快乐,是她成就了乞丐的成功。

一个乞丐来到一个庭院,向女主人乞讨。

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过,碰上谁,都会慷慨施舍的,可是女主人毫不客气地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捉弄人呢?”

女主人并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用一只手搬了一趟,说:“你看,并不是非要两只手才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眼光看着妇人,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了两下,终于他俯下身子,用他那惟一的一只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四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几缕乱发被汗水濡湿了,贴在额头上。

妇人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和脖子擦了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妇人又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接过钱,感激地说了声:“谢谢你。”

妇人人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的工钱啊!”

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这条毛巾留给我作个纪念吧!”

说完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这里乞讨,那妇人又让他把以前搬到屋后的砖搬到屋前去,可乞丐却以身体有残疾、不能动为由,拒绝了妇人的要求,不屑地走开了。

妇人的孩子不解地问母亲:“上次你让那乞丐把砖从屋前院到屋后,为何这次你又让这人搬到屋前呢?”

母亲对他说:“砖放在屋前屋后都一样,可搬与不搬对他们却不一样。”

若干年后,一个很体面的人来到这个庭院,他西装革履,气度不凡,美中不足的是,这个人只有一只手。他俯下身,对坐在院中的已有些老态的女主人说:“如果没有你,我还是个乞丐,可现在我成了公司的董事长。”

老妇人只是淡淡地对他说:“这是你自己干出来的。”

有些孩子好逸恶劳,游手好闲,生活上处处靠着父母,离开了父母,就不能自食其力,最终成为一个废人。

乞丐如以残疾为由,以乞讨度日,不肯劳动就不能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妇人是伟大的,她不仅有一颗善良的心,而且还教会了乞丐做人,让他明白,劳动如此幸福,劳动比什么都快乐,是她成就了乞丐的成功。

所以,天下的父母们要给孩子留下空间,让孩子证明自己行,一切要靠他自己。在孩子成长的舞台上,父母要充当观众,为孩子的成功而喝彩!

33.做真实的自我

只是羊自己清楚自己的底细,它一辈子都是豺狼虎豹的口中食,一见到这些猛兽就会胆战心惊,以至于它此刻根本就忘了自己还披着老虎皮。

有一只山羊,在森林里与那些跟它一样弱小的动物们生活在一起。平时它们都集体外出,走路都格外小心,就连吃草的时候也还得随时东张西望,提心吊胆地警惕着猛兽的侵袭。

山羊觉得自己活得太委屈了,自己要是能像虎豹那样威风该多好。

一次,山羊独自走到森林边上,忽然发现地上有一张虎皮,也不知是哪一位猎人丢下的。开始,山羊还有些害怕,不敢上前去捡这张虎皮。

几经犹豫后,山羊壮了壮胆,拾起了虎皮,它觉得挺有趣的。突然它灵机一动:要是我穿上这身虎皮,不也会很威风吗?谁会发现我是一只假虎呢?于是,山羊把虎皮披在自己身上,在森林里走着。

当山羊走到自己的住地的时候,那些和自己一样弱小的动物突然看到“老虎”来了,都吓得跑的跑、躲的躲,四处逃窜。山羊见此情景,心里觉得自己果然很了不起。现在,自己再也不用提心吊胆地过日子了,山羊一边这样想着,一边向一片草地走去。

山羊停在草地上,原来那些伙伴都不认识它了,一个个离它远远的。于是,披着虎皮的山羊自由自在地在草地上吃起草来。

正当山羊香喷喷嚼着青草的时候,突然一只豺狼朝它走来。披着虎皮的山羊猛地吓得浑身颤抖起来,连那只已停下脚步,迟疑不前的豺狼都有些莫名其妙。

是豺狼已看出来这是一只假虎吗?显然不是。只是羊自己清楚自己的底细,它一辈子都是豺狼虎豹的口中食,一见到这些猛兽就会胆战心惊,以至于它此刻根本就忘了自己还披着老虎皮。

徒有虚假外表而无真正本领的人,是经不住实际检验的,一旦让他们面对考验,空虚的内心很快便使他们败下阵来。如有些同学平时总是爱吹牛,可一到考场上,就原形毕露了。所以,趁着年轻,还是学点真本事吧,要不将来有哭的时候!

34.农夫抬车

向自我潜能发起挑战时,才会发现生存的意义。向自我潜能挑战而使得潜能得以充分发挥,能使人感到无比愉悦,而此种愉悦,又会随着能力的开发,进一步让人感受到更大的生存意义。

人的潜能犹如一座待开发的金矿,蕴藏无穷,价值无比,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座潜能金矿,但是,由于没有进行各种潜能训练,每一个人的力量没有能够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一位农夫在粮仓面前注视着一辆轻型卡车快速地开过他的土地,他14岁的儿子正在开着这辆车。由于年纪还小,他还不允许考驾驶执照,但是他对汽车很着迷,似乎已经能够操作一辆车子,因此农夫准许他在农场里开这辆客货两用车,但是不准上外面的路。农夫眼看着汽车突然间翻到水沟里去了,他大为惊慌,急忙跑到出事地点。他看到沟里有水,而他的儿子被压在车子下面,躺在那里,只有头的一部分露出水面。

据说,这位农夫个头并不很高大,他有170公分高,70公斤重,但是他毫不犹豫地跳进水沟,把双手伸到车下,把车子抬了起来。足以让另一位跑来援助的工人把那失去知觉的孩子从下面拽出来。

当地医生很快赶来了,给孩子检查一遍,只有一点儿皮肉伤,其他毫无损伤。这个时候,农夫却开始觉得奇怪起来了。

刚才去抬车子的时候根本来不及想一下自己是否抬得动,由于好奇他就再试了一下,结果根本就动不了那辆车子。

由此可见,一个人通常都存有极大的潜在体力,这一类的事还告诉我们另一个重要的事实,农夫在紧张情况时产生一种超常的力量,并不只是身体的反应,他还涉及到心志的精神的力量。当他看到自己的儿子快要淹死的时候,他的心智反应是救自己的儿子,一心要把压在儿子身上的卡车抬起来,而再没有其他的想法,可以说是精神上的肾上腺引发出潜在的力量。据专家认定,潜意识的力量是有意识力量的3万倍。

科学家发现,人类贮存在脑内的能量大得惊人。人平常只发挥了极小的大脑功能,要是能够发挥一大半的大脑功能的话,一点儿也不夸张地说,就可以轻易地学会40种语言,背诵整本百科全书,拿12个博士学位。这种描述相当合理,任何成功者都不是天生的,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开发了人的无穷无尽的潜能。只要你抱着积极的心态去开发你的潜能,你就会有用不完的能量,你的能力就会越用越强。相反,如果你抱着消极心态,不去开发自己的潜能,那么只有叹息命运不公,并且越来越无能!当压力存在时,为了更好地生存发展下去,惧者必然会比其他人更用功,而越用功,跑得就越快。适当的压力犹如催化剂,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体内的潜能。

向自我潜能发起挑战时,才会发现生存的意义。向自我潜能挑战而使得潜能得以充分发挥,能使人感到无比愉悦,而此种愉悦,又会随着能力的开发,进一步让人感受到更大的生存意义。

人类生存智慧的重大命题之一,即真正地认识“天生丽质难自弃”的规律。不论你的生存条件如何,都不要自我磨灭自身潜藏的智能,不要自贬可能达到的人生高度,要锲而不舍地去克服一切困难,发掘自身的最佳生长点,扬长避短地、踏踏实实地朝着人生的最高目标坚定地前进!

35.换位思考

古人说,子非鱼,安知鱼乎?

一个学生来访,抱怨班里有某人特讨厌,总喜欢跟他比,影响了他的学习。

老师问这学生:“你喜欢吃苹果吗?”

学生愕然,但还是回答说:“不喜欢,但喜欢吃雪梨。”

“你不喜欢吃苹果?”

“对!”

“那有没有人喜欢吃苹果?”

“当然有!”

“那你不喜欢吃苹果是苹果的错吗?”

笑笑,“当然不是!”

“那你不喜欢它是它的错吗?”

……

“你喜欢吃雪梨?”

“对!”

“如果你的好友来了,你会请他吃吗?”

“会啊!”

“你怎么知道他爱吃呢?”

“问呗!”

“那还好,但很多人就不是这样,觉得自己喜欢就以为他人也喜欢。”

自己喜欢雪梨,以为鱼也会喜欢,所以当鱼饵放在钓钩上要钓鱼,鱼儿总是不上钩,于是就埋怨,这鱼儿怎么回事。

古人说,子非鱼,安知鱼乎?

我们在平日与人交往中,不应该以一己好恶而弃人,应凡事都站在他人的角度,多替别人着想。

我们不喜欢甚至讨厌冒犯了我们的人,这也很正常。但我们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这人就不是好人或一无是处等等。不要因为自己的好恶,而影响对人评价的公正。在人际交往中,相知难,相互理解、相互接受更难。相互认识、理解、接纳,是一种在交往中伴随始终的心理过程,因而如何达到彼此的认同和理解,避免误会和偏见,这是保持人际关系和谐的最基本条件。它要求人们能够做到换位思考。

什么叫做换位思考呢?简单地说就是凡事多替别人想一想,善于从对方的角度和处境理解对方的观念,体会对方的情感。这样就能够真正理解对方,从而找到相处的最佳途径、解决问题的恰当方法。

当我们只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去看待一切,思想就会变得狭隘,就会产生怨气,也就体会不到工作、生活的快乐;当我们让角度、位置转移,情况就会大相径庭。将心比心,快乐才会紧随。

36.退让

给人让路,也是给自己选择了一条路,这条路上到处充满友善与爱。

绅士过独木桥,刚走几步便遇到一个孕妇。绅士很礼貌地转过身回到桥头让孕妇过了桥。孕妇一过桥,绅士又走上了桥。走到桥中央又遇到了一位挑柴的樵夫,绅士二话没说,回到桥头让樵夫过了桥。

第三次绅士再也不贸然上桥,而是等独木桥上的人过尽后,才匆匆上了桥。眼看就到桥头了,迎面赶来一位推独轮车的农夫。绅士这次不甘心回头,摘下帽子向农夫致敬:“亲爱的农夫先生,你看我就要到桥头了,能不能让我先过去。”农夫不干,把眼一瞪,说:“你没看我推车赶集吗?”话不投机,两人争执起来。

这时河面上浮来一叶小舟,舟上坐着一个胖和尚。和尚刚到桥下,两人不约而同请和尚为他们评理。和尚双手合十,看了看农夫。问他:“你真的很急吗?”

农夫答道:“我真的很急,晚了便赶不上集了。”

和尚说:“你既然急着去赶集,为什么不尽快给绅士让路呢?你只要退那么几步,绅士便过去了,绅士一过,你不就可以早点过桥了吗?”

农夫一言不发,和尚便笑着问绅士:“你为什么要农夫给你让路呢,就是因为你快到桥头了吗?”

绅士争辩道:“在此之前我已给许多人让了路,如果继续让农夫的话,便过不了桥了。”

“那你现在是不是就过去了呢?”和尚反问道:“你既已经给那么多人让了路,再让农夫一次,即使过不了桥,起码保持了你的风度,何乐而不为呢?”绅士满脸涨得通红。

人生旅途中,我们是不是有过类似的遭遇呢?其实给别人让路,也是在给自己让路啊!人生就应少一些争夺与计较之类的不良之举。因为它们会搅乱那美好的旅途。

记住:给人让路,也是给自己选择了一条路,这条路上到处充满友善与爱。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需要有一种以退为进的智能。当你与人发生矛盾或冲突时,只要不是什么原则问题,你完全可以放弃争强好胜的心理,甚至甘拜下风,就可能化干戈为玉帛,避免两败俱伤。

但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人为微不足道的小事恶语相交,这些人即使年过花甲,依旧缺乏做人的美德!忍让和退缩不是懦弱,而是一种刚强,是一种有效的以退为进的方法。它表面是软弱的退缩,实质是进攻,退是为了更好地进。

37.善良的心

世界上最美丽的花往往开在无人知晓的地方,华丽的外表固然能包裹我们的心灵,但小小的善行更能让我们的心灵开花。

路边一对衣衫褴褛的父子站在骄阳下,父亲架着拐杖吹笛子,儿子吊着绷带吹竽,脚下放着一块方桌大的有点发黑的白布,白布上写着:

因家乡发生水灾,家中上有80岁的老母多年卧病在床,下有子女因无钱上学辍学在家,今路过贵地,请各位好心人多多帮助。

行人纷纷驻足观望,有的人扔了一元硬币,有人悄悄说肯定是一对骗子,世风日下这样的人见多了。

下午在一个广场口,一个失去双腿的老人坐在简单的木轮椅上说快板,诉说自己艰辛的人生,旁边围了一帮人。

这时,一个少年扶着一个拄拐杖的人挤了进来,正是中午卖唱的父子俩,那位父亲从自己的贴身口袋中摸出一张十元纸币,毕恭毕敬地放在老人脚下的铁罐里,然后悄无声息地走了。

世界上最美丽的花往往开在无人知晓的地方,华丽的外表固然能包裹我们的心灵,但小小的善行更能让我们的心灵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