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教师必备的哲学基础
13360000000003

第3章 当教师遇上哲学——存在(2)

那么教育是什么?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是指能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这些活动对人们都具有教育和引导的作用。狭义的教育则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主要是学校教育。

片面强调教育个体社会化的一面,强调个体发展需要和社会需要的无条件一致,而忽视对个性心理的培养和个性品质的发展,只是抱着把学生变成千人一面的目的,用灌输式方法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其结果必然是从学校教育中走出来的人在社会规则的钳制下,缺乏个性,不会发现和提出问题,也不可能独立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更不会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同样,如果过分强调个性心理和个性培养,而忽略了社会对人的基本道德规范和约束,就会产生个人本位主义,会使学生藐视一切社会规则,学生规范,从而崇拜极端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导致个体在教育生活中随心所欲,无法管束。对教育本体论片面或错误的认识,只会使教师以教育的名义戕害学生,并最终损害学生的正常发展。

如果我们不对教育改革进行本体论的深层思考,课程改革就可能变成假改革,走上形式化、伪科学、商业化和市场化的不归路。目前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这一观念是对的,但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严重的失误和偏差,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时,就出现了为开展“探究性学习”而开展“探究性学习”、为展示所谓的课程改革成果而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现象。整个活动过程流于形式,甚至将应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学习内容转变为以探究性学习为主,严重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之所以会产生这些问题,是因为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教育的本体论在教学活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没有从本体论的高度来认识探究性学习的意义。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指在学生学习某种科学知识时,采用科学家的探究精神和思维方式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其主要特征是对真理的不断探求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培养,体现了现代科学精神和理性人文精神的统一。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进行探究学习时,教师必须精心设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既要有活动有体验,也要有方法有过程,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究,最终走向成功,以培养其理性精神和科学态度。只有对探究性学习有了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教师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和探索,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意识,才能促进学生不断地成功和进步。

第二,认识教育价值论的必要性

认识和理解了教育问题本体论的重要性,我们还要了解如何保障和判断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认识是否正确,这就是对教育本体论的认识价值进行判断,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这样的问题。

首先,如果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对事物的认识就会模棱两可,行动起来就会优柔寡断,拿不定主意。如对教育目的的价值判断,如果我们一直游离于社会本位主义和个人本位主义之间,那么我们培养出的人可能既没有独特的个性也缺乏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人权观念的不断增长和完善,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开始受到人们的日益重视,如果再不关注自我的价值实现,社会发展和进步就毫无意义。秉承这一价值理念,只有适应当代的社会发展趋势和潮流,教育方法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革,才能培养出富有个性、拥有创新精神和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意识的当代优秀人才。

其次,如果没有形成对教育教学的正确价值判断,就不可能具备高瞻远瞩的眼光,会引发很多教育中的“近视”行为。在教育过程中,工具理性主义的日益膨胀,使得其在短时期内披着合理合法的外衣,却潜移默化地歪曲和异化着受教育者的心灵。工具理性是指人们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对现实目的、理想而起着重要作用的手段、工具、途径以及具体方法等格外重视的思维方式和态度。也就是说,工具理性作为一种主观理性,强调手段以及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功利性关联。这意味着,决定一项活动是否合情合理,要看它是否为一个目的去服务。由此可见工具理性具有功利、实用的特征。

虽然工具理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工业文明的飞跃,但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是以牺牲人的存在价值和长远利益为代价的。在教育领域内,工具理性为了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分数,不惜以牺牲学生的人文素质、身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代价。如为了完成高分数和升学率这样的功利目标,从初一开始,就逼迫学生上早自习、晚自习,给学生布置多得难以做完的家庭作业,让学生感到学习的痛苦和压力。这种逼迫式的“疲劳教育”能产生多大的效果?换来多少高分?又有多少人真正反思过?“教育意味着教师、儿童以人的身份去参与教育过程,使教育过程本身不至停留在工具的层次上,而是提高到人类学的层次上,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自我价值。”

让人惊喜的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所追求的精神价值取向,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教育制度的公平、强化基础教育的公益性等均体现了这种终极情怀,它必将有利于人的自我完善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反映了对教育应然问题的态度,在理论界,特别是在实践领域,这类问题不但引不起思考兴趣,还经常受到责难和贬低。”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对人性真善美的呼唤,是给人理性光芒和智慧果实的一种启蒙。从一定意义上说,对教育问题研究的欠缺是当前教育学的病症之一。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教育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所追求的是理想的教育方法和模式,是一种探询教育的价值应然学说,它通过思想的引导而促进人们对追求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教育工作者如果没有对这种应然特征的强烈追求和对绝对真理的敬畏之心,以迎合现实的现代科学技术等教学工具展开教学,而对精神的感化和道德的教化持排斥和不屑的态度,将教育中的对“人性”的关怀边缘化,最终也就得不到学生的尊敬和认可,当然也无法教出优秀的学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