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教师必备的哲学基础
13360000000021

第21章 关心学生进步——发展(1)

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观是唯物辩证法中的一个基本观点,发展的哲学观点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是如此,不能一直用静止的观点去看待学生,这样就看不到学生的进步,自然也就不会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冲动。学生正处于由不稳定向稳定、不成熟向成熟的转变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表现出多变、善变、快变三种交错的形态。而这也恰恰说明了他们是不成熟的人,是正在成长和发展的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经常会忽视学生正在成长的特点,刻板地要求学生完美无缺,对学生求全责备,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观是相对立的,也是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

古今中外有过无数用静止眼光看问题的例子:爱迪生小时候经常考试不及格,教师生气地称其为“不折不扣的糊涂虫”;再比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小时候也很笨,在经过校长的一番劝说之后,奋起直追,终于有所成就。

这两个例子告诉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发现学生的进步,并鼓励他们不断前进。因此,教师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平时表现不好的学生,一定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他们,更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他们。而是要在平时多关心他们,多表扬他们,让他们始终感觉到教师在关心自己的进步和成长。要努力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更多地表现自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有克服困难、战胜挫折、走出学习误区的勇气。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时刻意识到发展是每个人必经的阶段,应该注意学生的每一次进步,哪怕是很小的进步,应该深刻认识到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应该尽一切力量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学生从刚进入学校,开始接受义务教育,到最后离开学校,走向社会,他们走过的每一步路都是进步,都应该得到赞扬。教师应该时刻有这样的一种意识,每个学生都在发展,每个学生都在进步,每个学生都在努力。教师要做的就是看到他们的发展,发现他们的进步,鼓励他们的努力。教师要时刻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意识到学生的每一天都不一样。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例子:为了提高班级成绩,督促学生写作业,我在班里专门成立了几个学习小组,每天都让学生在班里写作业,写完了才能回家,每天小组长向我汇报做作业情况。班里有个淘气的学生,经常不在班里写作业,一放学就往外跑,想到外面去玩。小组长管了几次都没用,把他的情况给我说了,我说没事,只要他不惹事,不要管他。可是有一天他坐在教室里把作业写完了,小组长告诉我这件事,我感到很惊讶。第二天刻意在班里进行了一次作业检查,当看到他写的作业后,我表扬了他的认真,并希望他以后也能坚持这样做,等做完作业再去玩。他默默地听了我的话,从此之后他一直坚持写作业,不知不觉间成绩也有提高。

这位教师就是在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注意到学生的一次进步,重点予以表扬。从这个例子中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发:

一、要看到学生的每一次进步

在班级内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其目的有两个:一方面是便于对班级的管理,每个小组内的成员会形成一定的向心力,相互监督,不容易出现差错;另一方面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促进共同学习目标的实现。以一个组长为首,可以开展多样的学习计划,促进学生能够按时完成作业的同时也帮助后进生能够快速的提高。

英国教育大师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指出:“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可见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引导人,发展人,成就人。而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学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没有这个环节,人类的知识得不到延续,人自身也无法获得进步与发展。在人类继承知识和发展自身的过程中,学校教育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掌握、领会;父母在家中对孩子进行监督、指导;在社会上学生可以向其他人学习,这些都是教育塑造人的手段,但最主要的,也是最关键的教育还是学校教育。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学校教育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得了知识,让他们在相互交往中学会了人情;让学生在教育教化中懂得了尊重和理解,这些,除了学校教育之外,其他教育方式是不可能办到的。家长要想让自己的孩子接受全面、系统的教育,要想让孩子得到健康的发展,要想让孩子交往更多的人、对自己更有自信,就应该把他们送到学校来,让他们接受学校教育。

按时完成作业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孔子曾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里的温故,就是指对旧知识的学习,实际上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做家庭作业。教师所布置的家庭作业,要有针对性,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必须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

我们都已知道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但在很多时候这个要求往往很难做到,学生有话要说却不会说,不想说,甚至不敢说,只能等着教师问到的时候学生才根据情况将自己的想法说一下,这样的教育很明显是滞后的,它不可能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心中想法以及对课堂知识的授受程度;更不可能认识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在教育过程中容易将学生塑造成一个模式,而不是因材施教,创造出多样的学生,学生的潜力自然也就无法充分发挥出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时刻关注他们,给他们提供一个发挥自己才能的舞台,是教育应该起到的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

哲学家詹姆士曾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学生受教育的阶段,正处于“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青春年少之时,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有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有对胜利的渴望,争强好胜,期待着表现自己。一次测验中成绩考到前面,会让他们兴奋得睡不着,在比赛中得奖,他们更渴望着能被人知道。好胜之心是青少年所具有的一种心态,这种心态的表现就是不服输,实质就是希望得到肯定和赞美。

作为学校里的一名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的进步,要在适当的时机把这些闪光点指出来,让学生在赞扬中扬帆前进。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要带着发展的眼光去看每一个人。要相信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取得自己想要的优异成绩。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赞美,让他们时时感受到关心和爱,觉得自己是被老师、同学所认可的,这样一天天坚持下来,就会让他们有一个质的飞跃,在学习成绩和思想品质上有很大的提高和进步。这样积少成多了,就是一个质的飞跃。

总之,教育工作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学生,不吝惜自己的赞美,当看到他们的进步时,要给予鼓励性的言语,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关心,促使他们去努力学习,提高自己。

教育方式要体现时代特色

教学过程,也就是教学活动展开的过程,是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促使其客观地认识世界、获得知识的过程,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教学过程也有了明显的改变,它更多地运用信息传媒、幻灯片等现代媒体来开展教学,使教学过程日益变化,成为一个融信息传播与信息控制为一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三个基本的要素:信息拥有者、传播媒体和信息接受者。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认为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是信息拥有者和传播者,学生是信息的接受者和学习者,那么教学手段则是传播教学信息的载体。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被动的知识接受变为主动的知识吸纳,从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我国,教学手段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旧有的深印在每个人记忆中的传统教学手段,二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兴起,尤其是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而出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手段有时也称传统教学媒体,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主要是指一本标准的教科书,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一个模型标本,一副挂图等等。是靠教师在课堂上把知识讲解给学生,通过课下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通过考试来检验其效果的一种教学手段,其中实物和语言是最古老的教学媒体。

二十世纪后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教学工具开始多了起来,语言这一古老的教学媒体虽仍在起着作用,但人们更多的用无线电传播技术来实现知识的讲解,而且还可以通过录音和制作视频的方法把自己的教学传到网络上,使更多的人看到,扩大了知识的传播范围;文字的载体已由纸张向现代化的胶片、磁带和集成硅片发展;黑板仍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新近出现的投影仪、幻灯片等逐渐代替了黑板,在教学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电影、电视、语言实验室等这些靠电声波、电光波、电磁波传递教育信息的手段,即为电教手段,也在现代教学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在运用传统教学手段的同时,现代化教学手段也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青睐,把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起来,相互渗透,必然出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1、形象感知,促进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接受心理这一角度来讲,分为感知新知识、理解新内容、课后练习巩固、课下运用提高几个阶段。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形成生动、完整的表象是促进理解、深化认识的必要前提。

化学中涉及到许多微观世界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受其想象力的局限,比较难于掌握。计算机却可以利用其功能,根据化学原理,模拟性地将微观世界放大地、立体地、多方位地、动态地表现出来。

例如在讲高中化学“电解电镀”一节课时,使用计算机模拟一个电解池的装置,在电解池内的氯化铜溶液中绘出几个带有颜色的圆球,蓝色的代表铜离子、绿色的代表氯离子,然后让这些圆球动起来,先是离子的无规则运动,继而是通电后的阴阳离子向两极的定向运动,紧接着是离子到达电极上的放电过程,氯离子失去电子变为氯原子结合成氯分子,电极上产生了气泡,铜离子得到电子变为铜原子,屏幕上显示析出铜的电极颜色逐渐变为红色且不断加深,当氯离子失去的电子通过导线移向另一个电极时,发出“嘟嘟”的响声,十分形象、生动,学生看了会兴趣十足,印象深刻。

利用计算机的模拟化小为大、化远为近、化快为慢,使微观看不见的变为看得见、看得清,抽象的变为具体的,从而使学生很快地理解了电解电镀的原理,很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突出了重点。

对所感知的材料越明确,越丰富,所得到的概念就会越深刻,越明晰。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能够将抽象的事物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可以有更深刻的感知。

2、发展智能,促进思维和想像能力的培养

先进的视听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可以使视觉形象和书本语言同时作用于大脑,有利于对课文上一些描写的理解,有利于记忆力的加深和巩固,有利于培养观察、思维和想像力。

例如教师在讲解《望庐山瀑布》一诗时,可以用视频的手段展现庐山瀑布的壮美雄奇,汹涌而至的流水,奔泻千里的气势,恢宏壮观的景象,让学生从形、声、色、势上对庐山瀑布有一个整体的印象,然后再对课文进行讲解。全文紧紧围绕一个“望”字展开,也就是诗中所说的“遥看”二字,也只有遥看这两个字,才能看到如此的景象,气势磅礴,山鸣谷应。如同银河倒悬,壮而奇,写出了瀑布的气势,也展现了作者的才气。

电影、电视、录音等视听工具具有再现、展示和还原当时场景的重要作用,可以造成景、情、声相互交融,相互配合的特点,用这些现代媒体来营造教学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觉、触觉等多种器官同时参与,可以再现教材的意境,拓展课本中的形象,激发和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他们输送更多的积极情感的“粮食”,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得到陶情冶性。

二、多媒体组织教学的探索

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教学媒体在教学上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当然,从长远的眼光来看,提高教学效果,进行教学改革必须以现代教学媒体的应用为突破口,将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教学媒体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师、学生、媒体三要素之间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优化合理结构,形成以多媒体组合教学为主,以传统讲授知识为辅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