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健康快乐枕边书
13358800000022

第22章 养生与健康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黄帝内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此为健康四大基石。(洪昭光)善养生者,慎起居,节饮食,导引关节,吐故纳新。(苏轼)慎起居,避风寒,调饮食,适劳逸。

基本吃素,坚持走路,劳逸适度,精神宽舒。(孙毅)静以养身,俭以养性。(《南史陆慧晓传》)所谓“养生之道”,其本质当为“平衡之道”。从生理到心理失去“平衡”的人便呈“病态”,一旦恢复“平衡”,就可大胆地向前迈进了。(张冰隅)养生之道,以不损为要,延命之术,以有补为先。(施肩吾)人怎样才能长寿,这并非完全决定于医学。人对生理卫生的知识,也是最好的一种保健药品。(培根)生活规律记在心,早睡早起养其神;坚持锻炼是根本,少车多步健其身;自我保持心境稳,宁神静坐养其心;合家共餐不孤独,饮食规律热净熟;多醋细软少糖盐,多菜多果少肉蛋;多水多茶少烟酒,清淡少食胃自安;须发勤理修仪表,衣着清洁多洗澡;足热头冷保持好,少欲少药自记牢;知足乐施常安泰,精神焕发乐陶陶。

加强道德修养,有益养神增寿。

多用脑,可防老。

盈缩之期,不尽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曹操)戒暴怒以养其性,少思虑以养其神;省言语以养其气,绝私念以养其心。(胡文焕)人之有生,惟精与神,精神不蔽,四体常春。(程仲龄)戒豪饮,豪饮伤神;戒贪色,贪色灭神;戒厚味,厚味昏神;戒饱食,饱食闷神;戒多动,多动乱神;戒多言,多言损神;戒多忧,多忧郁神;戒多思,多思扰神;戒久睡,久睡倦神;戒久读,久读枯神。(《修身进德嘉言录》)众人大言而我小语,众人多烦而我少记,众人悸暴而我不怒。(《养性延命录》)善会长寿,恶必早亡。

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

只要头暖肢不寒,其他部位自安然。

一年之内,春防风,又防寒;夏防暑热,又防因暑而致感寒;长夏防湿;秋防燥;冬防寒,又防风。(《理虚元鉴》)食不过饱,饮不过多;冬不极温,夏不极凉;早眠早起,日有定时;均其劳逸,有作息之则;调和筋骨,有运动之方。(高树帜)少酒多茶,少肉多菜,少车多步,少怒多笑,少烦多眠,少糖多果,少盐多醋,少欲多施。

爽口物多终作疾,快心事过反为殃;与其病后能加药,孰若事先便自防。(邵雍)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管仲)凉食热肢寿命长。

节食则无疾,择言则无祸。(何坦)

一不赌力,二不赌食。

一曰节饮食,二曰慎风寒,三曰惜精神,四曰戒嗔怒。(程国彭)如果一个人能像爱护自己的坐骑一样爱护自己的身体,那么他就能免除许多严重疾病。(迈蒙尼德)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丘)认识了生活的全部意义的人,才不会随便死去,哪怕只有一点机会,就不能放弃生活。(海涅)惟有适度才使生活富有魅力。(里克特)

应认自己错,莫论他人非;他非即我非,同体名大悲。

病人的本能就是病人的医生,医生是帮助本能的。(希波克拉底)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丹溪心法》)无求便是安心法,不饱真为祛病方。(张之洞)不会管理自己身体的人,就无资格管理他人;经营不好自己健康的人,又如何经营好他的事业?(希尔泰)爱美的人心不衰,善保养的人身不老。

养身者以练神为宝,安国者以积贤为道。(范晔)春暖秋冻,到老不病。

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听,莫强食饮,莫大醉,莫大愁忧,莫大哀思,此所谓能中和,能中和者,必久寿也。(陶弘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若想身体安,三分饥和寒。

健康对人类是宝贵的,健康不能靠高科技,不能靠药物,如果您想健康,有两句话比药物重要:第一,吃饭七八分饱;第二,上楼走路时慢跑。

衣帽好抵不了容颜美,三层单抵不了一层棉。

一场秋雨一场寒,一场秋雨快穿棉。

有钱常吃药,不如常洗脚。

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黄帝内经》)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黄帝内经》)由于人们对健康的追求,讲求“养生之道”的人越来越多。

但为了能更好地讲究养生,首先应该明确生命现象。生命现象是物质和精神的结合,即作为形体的人加上他所具备的功能作用。祖国医学把它们概括为阴阳两方面。两者结合,从而产生人的感觉思维、语言运动等诸多的生命活动现象,构成了一个完整而有生命力的人。人体的阴阳是相辅相成、相对平衡的,不论哪方面过剩和不足,都要引起人体的失衡,失衡则会导致疾病。

科学而合理的养生,则能有效地保持人的这种相对阴阳平衡,也是人们保持健康的根本措施。

1.调节情志,陶冶情操 有人说忧郁是健康的敌人,实际上,所有的情志刺激都对人的健康有害。为了避免忧郁、愤怒、悲哀和愁苦的发生,人们应该用现实的眼光、超然的姿态、理智的推导、深透的洞察去观察、分析、处理身边发生的许多事情,不去想那些令人消极、苦恼的事,对自己的事业前景要有一个客观的勾画,这样才不至于期望值过高,影响健康。

2.工作和休息 休息与活动要有相辅相成、互为交替的规律,要逐步养成自身良好的作息习惯,工作和休息必须有度,保证一定的时间强度,超过和不足都不利于健康。

3.改善不良习惯 许多人因常年生活环境的影响,使自己养成一些不良习惯,有的甚至为恶癖,有伤风化,如抠鼻孔、抠脚趾、吸毒等,既不文明,又有损健康。

4.运动保健 掌握合理的运动保健方法以保持健康,防止疾病,是人们所关心的。各种健身方法门类虽多,但总以动静结合为要,动功包括行步功、五禽戏、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等,以有节奏、有规律、动作规范的锻炼方式为主。静功指的是卧功、坐功、站桩功等,静功不完全静,而是外静内动的一种相对的运动。一般体质较弱、久病方愈、运动受限、老年体衰者,多选择静功进行锻炼,而体力强健者多选择动功。

5.忌口 “爽口物多终作疾”,饮食没有节制、酒食无度会给人们带来疾病。忌口是指患者在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不论急性病患者还是慢性病患者,都应注意忌口。但是忌口一事,应注意不能一病即忌,一忌到底,这样会使患者得不到所需热量,抗病能力减弱,以致正气不能战胜邪气,于健康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