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家庭用药有问必答
13358200000051

第51章 自我药疗除百病(28)

滴眼时,病人坐于避风静处,头部仰起,双目上视,将下眼睑向下掰开,使所点药液滴入睑内1~2滴,轻轻将上睑提起,同时放松下睑,使药液均匀分布于眼内,令病人用手指压住大眦泪窍处,闭目仰面数分钟,待药力已行,再渐渐睁眼。点眼药的次数及时间也有讲究。普通炎症一般每天滴4~6次;淋菌性结膜炎、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则应每半小时点药1次。青光眼患者滴降眼压药时,则要根据眼压高低及24小时眼压波动情况,确定具体给药时间。

盲目滥用眼药水不仅延误治疗,甚至还会产生不良后果。如慢性结膜炎患者长期滴用可的松等激素类眼药水,可导致固醇青光眼;角膜炎患者使用激素可延缓溃疡愈合,严重者可导致角膜穿孔。因此,眼药水也应对症选用。

值得提醒注意的是,眼药水虽是人们经常用的,然而,几滴眼药水却可能使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加重,甚至发生危险。因为眼药水可经鼻泪管吸收进入血循环。由于这一吸收途径绕过了肝脏代谢,会使药物在血浆中的浓度增高。老年人滴用眼药水的频率较高,要特别注意下列几种眼药水:拟肾上腺素药、噻吗心安、拟胆碱能药和抗胆碱能药物。

过敏性鼻炎如何防治?

过敏性鼻炎,中医称之为“鼻鼽”,或称“鼽嚏”。这种患者常在遇到异味、植物花粉或冷空气侵入时,呈突发性鼻痒、酸胀不适,继则喷嚏频作,伴有咽痒、鼻窒、失嗅、流涕、眼痒等症状,感冒时加重。其特点是起病急,来去迅速,症状消失后,则如常态,但常反复发作,故病程一般较长。

本病多发生于特异性过敏体质者,如肺脾气虚,卫外不固,抗邪之力不足,感受外邪则一触即发。过敏性鼻炎内治应补益肺脾之气,可用温肺止流丹或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加减;配合服用补中益气丸有增强免疫力、抗感染及改善变态反应体质的作用。下面介绍几则简易外治法。

鼻腔涂药法。药用鹅不食草适量,研成粉末,加入凡士林调成10%的药膏,涂入鼻腔,每天2~3次。

吹鼻给药法。药用鹅不食草15克,川芎15克,细辛3克,辛夷花3克,青黛1.5克,研成细末,吹鼻,每天数次。

中药熏洗法。方一:药用桑叶9克,菊花9克,薄荷5克,蔓荆子10克,苍耳子10克,川芎6克,辛夷6克,白芷9克,每天1剂,水煎2次,趁热熏洗鼻腔(头上盖毛巾,使热气聚集于内,熏后,用消毒纱布蘸药水清洗鼻腔),每次10~15分钟。可连续用15~20天。方二:药用辛夷15克,金银花15克,蒲公英10克,紫花地丁10克,防风10克,蝉蜕5克,黄芩10克,丹皮8克,菊花8克,白鲜皮10克,白附子8克,桂枝8克。将药物煎熬后取500毫升药液,趁热用药液蒸气熏鼻,熏蒸时患者应尽量深吸气使药蒸气进入鼻腔内。待药液变温后可用其冲洗鼻腔,每天可熏洗3次左右。

此外,西药可用伯克钠喷鼻,口服开瑞坦;同时可用斯奇康治疗液调节身体本身的免疫功能。据报道,采用舒喘灵气雾剂、丙酸培氯松气雾剂、酚丙喘宁等用于支气管哮喘的药物喷鼻,也可治疗过敏性鼻炎。

如何巧用中药闻吸疗鼻炎?

采用中药闻吸治疗鼻炎疗效甚佳,介绍如下。

急性鼻炎(鼻塞)用生麻黄、辛夷、苍耳子、各3克,川芎1.5克,葱白1节。风寒型加白芷3克,风热型加薄荷1.5克。上药加凉水浸泡30分钟,煮沸后取药液趁热作蒸气吸入,早晚各1次,每次10~15分钟。一般用药1~3剂可治愈。对慢性鼻炎用药10剂左右,也能收到消肿止痒而通畅鼻窍的功效。

过敏性鼻炎多为风寒外袭,肺卫不宣所致。多表现为鼻塞、流清涕、打喷嚏,甚则水样分泌物从鼻道流出,伴咽部不适等。治以疏风散寒、宣肺通窍为主,可取桔梗、杏仁、防风、荆芥、羌活、藁本各10克,蝉衣、细辛、辛夷各8克,牛蒡子、薄荷各12克,生姜3片,葱白、甘草各6克,水煎后用鼻闻吸,每次15分钟,每天3次,连续3~5天。

肥厚性鼻炎属中医“鼻窒”范畴,多由单纯性鼻炎迁延而致,经久不愈,常使患者苦恼不已。临床表现为持续性鼻塞流涕,有时流脓性分泌物,或黄水与脓性分泌物交替出现;头痛以前额为甚,伴嗅觉减退、耳闷感、听力下降等。治法:取薄荷、牛蒡子、蝉衣、菊花、柴胡各20克,黄芩、生地黄、连翘、鱼腥草各15克,辛夷、细辛、苍耳子、白芷各2克,生甘草6克,水煎后闻吸,每次15分钟,每天3次,10天为1疗程,连续2~3个疗程。

萎缩性鼻炎实际上是鼻腔及鼻旁窦的慢性炎症,属中医“鼻渊”范畴。临床表现如鼻内干燥,咽干,鼻塞,鼻腔有臭味,嗅觉消失,且反复鼻出血、头痛、耳鸣等。以清热凉血,滋阴润燥,通窍解毒为治。

药用当归、赤芍、银花、红花、贝母、桔梗、黄芩各等量,加水煎煮,取药液制成灭菌水溶雾化剂,10毫升为1治疗单位。通过雾化管将药液吸入鼻腔,每次15分钟,每天1~2次,10天为1疗程。

用玄参、川乌、草乌、白芷、金银花、柴胡、薄荷、钩藤各15克,同放入沙锅内,加水2000毫升,煎至1000毫升,倒入面盆中,趁热先以鼻部熏吸;后洗头部,早晚各1次。

取沙参、麦冬、知母、生地黄、生石膏各30克,丹皮、玉竹、白及、赤芍各15克,羌活、白芷、川芎、细辛、辛夷各10克,甘草5克,煎取药汁,趁热如上法闻吸,每次20分钟,每日3次,15天为2疗程。连续5~7个疗程后以千柏鼻炎片或藿胆丸等巩固疗效。

如何对付“酒渣鼻”?

“酒渣鼻”俗称“红鼻子”,术语上称“玫瑰痤疮”,是见于鼻部的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主要表现为鼻部,特别是鼻尖、鼻翼两侧的皮肤上,有明显的毛细血管扩张,或有绿豆大小突出的丘疹、脓疱。酒渣鼻的皮肤损害由轻到重,可分为红斑期、丘疹脓疱期和鼻赘期等三期,一般发展缓慢。合理用药治疗可阻断病情发展并达到治愈目的。

酒渣鼻

过去治疗酒渣鼻的药物主要有四环素、甲硝唑等,局部治疗多用甲硝唑软膏、替硝唑软膏、苯甲酸苄酯乳剂(BBE)等外用药剂;中药类制剂可用10%硫黄软膏。据报道,甲硝唑治疗酒渣鼻有一定疗效。方法1:口服甲硝唑0.2克,每天2次;外涂20%甲硝唑硫磺软膏,每天1次,2周为1个疗程。方法2:硫磺洗剂100毫升加甲硝唑粉2克,摇匀后涂患处,每天2次,6周为1个疗程。

现在有一种“新肤螨灵霜”的新药,它具有杀螨抑菌、消炎止痒的功能。该药对酒渣鼻的有效率高达94.96%,其中对丘疹脓疱期的疗效最佳。值得提醒的是:净螨、杀螨的产品一般应在晚上使用,因为此时螨虫活动较多,治疗效果较好。

中医能治“红鼻子”吗?

中医治疗酒渣鼻,多以凉血解毒、杀虫止痒为原则。验方可用生地、赤芍、元参、当归、川芎、黄芩、山栀、虎杖、川连为基本方,嗜酒者加制大黄、苦参;鼻部瘙痒难忍者,加白鲜皮、地肤子;肝胆火旺,加龙胆草、夏枯草等,每天1剂,水煎服。同时内服防风通圣丸,每次6克,日服2次。疗程1~2个月。外治方药有以下几种。

硫黄25克,轻粉6克,大黄30克,杏仁去皮27个,共研为细末,加凡士林100克,调匀成膏,每天局部涂1~3次。

白蔹、白石脂、杏仁各等份,研末,睡前与鸡蛋清调匀涂患处,次日早晨洗去。

密佗僧30克,玄参15克,硫黄15克,轻粉12克研成细末,用蜜调成糊剂,早晚各擦1次,每次在患部搓擦约5分钟。

硫黄30克,轻粉、密陀僧、白矾各3克,用凡士林调成20%的软膏,涂敷患处。此方有杀虫止痒,敛疮护肤之功。但有毒,切勿入口。

取乳香、硫黄、巴豆、轻粉各等份,同研为极细末,用蜂蜜调匀成膏,涂敷患处。注意:此药有毒,切勿入口。

生大黄30克,净芒硝30克。先将大黄研成极细粉,再与芒硝共研匀,瓶装备用。用法:于每晚临睡前取药粉适量,用鸡蛋清调如糊状,涂于患处。翌晨先以温开水润透再洗去。每天涂搽1次,直至鼻尖赤色消退为止。

生大黄、硫黄、荞麦炭各等量。先取荞麦适量烧成炭,待冷研成粉;再与大黄、硫黄共研成极细粉瓶贮备用。用法:于每晚睡前取药粉适量,用冷开水调成糊状,涂于患处,翌晨用温开水洗去。每晚1次,直至鼻尖赤色消除为止。

大枫子仁6克,榧子仁6克,轻粉2克。将三药研烂成膏状,瓶贮备用。用法:每晚睡前取药膏适量,涂于患处,外以消毒纱布覆盖,胶布固定,翌晨去掉。通常连续涂搽2~3周可愈。注意:大枫子仁和榧子仁,均宜选择未走油者,其药效才佳。

在用药的同时,要特别注意面部皮肤的清洁防护。油性皮肤的人可用硫黄皂清洁面部,敏感肤质的可用硼酸进行面部的清洁,中性皮肤的人则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

如何用药治鼻出血?

鼻出血中医称之为“鼻衄”,可由鼻腔局部和全身疾病引起。发生鼻出血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发现相关疾病要积极治疗,但在出血时都要遵照“急则治其标”的原则,使用各种止血方法。

滴鼻疗法:香墨浓研,滴入鼻中。亦可用滴鼻灵或1%~3%麻黄素液滴鼻。

填塞疗法:可用明胶海绵或凡士林纱条填塞出血一侧的鼻腔;或用蘸有止血药水(如肾上腺素、麻黄素、云南白药)的棉花,填塞于鼻腔内。

吹鼻疗法:用血余炭、马勃、百草霜、田七末、云南白药等具有止血作用的药末吹入鼻腔,黏附于出血处。

外敷疗法:以大蒜(紫皮独头蒜为佳)去皮捣烂如泥,做成直径约4厘米,厚度约0.5厘米的圆饼,贴于足心,然后以纱布固定。左鼻孔出血的贴左足心,右鼻孔出血的贴右足心,双鼻孔俱出血者贴双足心,鼻血止后,即拭去蒜。对习惯性鼻出血者,可在鼻出血或未出血之时,贴双足心,蒜泥面积可稍大(大若鸡蛋);敷蒜时间依病人之耐受力而定,至少应持续四五个小时。随着敷蒜时间的延长,足心皮肤会起一大疱,无须用药处理,可以消毒纱布敷盖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