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家庭用药必读
13358100000148

第148章 附录(14)

(7)雪梨去皮、核,切成碎块,罗汉果洗净,二者共放锅中,加适量水,煮30分钟即可饮用。

(8)取金银花15克,生甘草3克,煎水含漱,可治咽喉炎。甘草250克,桔梗250克,麦冬250克,怀牛膝500克,青果100克。制法:将以上药共研成粗末,每10克为1包,用塑料袋封装备用,饮用时放在保温杯里,用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饮服1~2包。

(9)金银花、连翘、元参、麦冬、桔梗各10克,乌梅、甘草各6克,胖大海3枚水煎服。

鼻窦炎

鼻窦黏膜的炎症。在各种鼻窦炎中,上颌窦炎最多见,依次为筛小房、额窦和蝶窦的炎症。鼻窦炎可以单发,亦可以多发。最常见的致病原因为鼻腔感染后继发鼻窦化脓性炎症。此外,变态反应、机械性阻塞及气压改变等均易诱发鼻窦炎,牙的感染可引起齿源性上颌窦炎。

急性鼻窦炎常在感冒后出现鼻堵塞,脓性鼻涕增多,嗅觉减退和头痛。前组鼻窦(上颌窦、额窦、前筛小房)发炎头痛部位在前额部;后组鼻窦(后筛小房和蝶窦)发炎为头顶部或后枕部头痛。不同鼻窦炎头痛的表现亦不同,例如额窦发炎者多在早晨起床后不久前额部头痛,并逐渐加重,下午则减轻。急性鼻窦炎病人可伴发热及全身不适症状。用鼻镜或鼻内镜检查可见鼻黏膜充血肿胀,中鼻道或嗅裂处有脓性分泌物,各相应鼻窦区有压痛,鼻窦X线拍片有助于诊断。可全身应用抗生素和磺胺治疗,同时鼻内滴入血管收缩药,理疗及中药治疗均有一定效果。上颌窦蓄脓者可作上颌窦穿刺,冲洗出脓液并注入消炎药物。

慢性鼻窦炎鼻部症状似急性鼻窦炎,但无全身症状,病程长,可以有头痛,也可以没有头痛。鼻腔检查见中鼻道或嗅裂处有脓性分泌物,中鼻甲及中鼻道黏膜增厚或息肉样变,鼻窦X线拍片对诊断有很大帮助。鼻内滴血管收缩药有利于鼻窦的通气和脓涕引流,亦可同时配合口服中药。对多发性鼻窦炎可作阴压置换疗法,对化脓性上颌窦炎可作上颌窦穿刺术。有鼻息肉、中鼻甲肥大、鼻中隔偏曲、腺样体肥大等机械性阻塞因素者,因妨碍鼻窦的通气和引流,使炎症难于治愈,可采用手术疗法,如鼻息肉摘除术、鼻中甲切除术、鼻中隔矫正术、腺样体切除术等。严重的难以治愈的慢性鼻窦炎可用鼻窦手术疗法。

上颌窦、筛小房、额窦和蝶窦的黏膜发炎统称为鼻窦炎。

本病相当于中医学“鼻渊”等范畴。其病是因外感风寒、肺经风热,胆腑郁热、脾经湿热、肺脾气虚等所致。临床常见的证型有:

(1)肺经风热型:证见鼻塞,鼻涕黄或黏白、量多,发热恶寒,头痛,咽喉不利,舌质微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2)胆腑郁热型:证见鼻塞,鼻涕黄黏稠如脓样、有臭味、嗅觉差,头痛及患处疼痛剧烈,并有发热,口苦咽干,烦躁,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3)脾经湿热型:证见鼻涕黄而量多,鼻塞重而持续,嗅觉差并见发热,头重如裹,体倦肢重,胸闷腹胀,食欲缺乏,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濡数或滑数。

(4)肺脾气虚型:证见鼻塞较重,鼻涕黏白或黄稠量多,嗅觉差,头晕头胀,短气乏力,咳嗽痰白,食少腹胀,便溏,舌质淡红,苔白,脉细弱。

(5)瘀热互结型:症见鼻塞,流浊涕有腥臭味,量多色黄,不闻香臭,伴头痛、口干不欲饮,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验方如下。

(1)中药烟熏法:辛夷花、白芷各10克,薄荷、细辛、菊花各5克,择净,捣成碎绒,制成卷烟抽吸。每天数次。此法简便,易于坚持,患者乐于接受,尤其适用于吸烟者。

(2)中药熏蒸法:取苍耳子、辛夷花、白芷、细辛、鹅不食草、薄荷、金银花各等量,择净,研为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物10克,置于沸水中拌匀,趁热熏蒸双鼻孔。每天2次,每次10~30分钟,连续治疗2个月。白芷、防风、薄荷、升麻、苏梗、木通、蔓荆子、辛夷花、苍耳子、茶叶水煎取汁熏蒸亦可。

(3)中药洗鼻法:苍耳子15克,择净,加入清水100毫升,煮沸,先熏蒸双鼻孔,待药物温度下降时,以消毒棉签蘸药液搽鼻腔。每天2次,2天1剂,连续治疗1~2个月。

(4)中药滴鼻法:取辛夷花、菊花、苍耳子各10克,加入清水100毫升,浓煎取汁,置于滴鼻瓶中滴鼻。每次每侧2~3滴,每天2次,连续治疗1~2个月;或鲜鱼腥草捣烂取汁,每天滴鼻3次,每次4~5滴(对慢性鼻窦炎或萎缩性鼻炎有效);或白萝卜、大蒜头各等份,捣烂取汁,每次1毫升,早晚2次滴鼻,7天为1疗程,连用2~3个疗程。

(5)中药吹鼻法:冰片、细辛各3克,丝瓜络24克,共研为细末,装瓶备用。

使用时先将鼻涕去除,或事先行体位引流,再取药末适量,以纸筒纳药末吹鼻。

每天2次,连续治疗2个月。行吹鼻法时要屏住呼吸,以免吸入药末引发呛咳,或打喷嚏时将药物喷出;或苍耳子(炒)10克,辛夷花、白芷各15克,薄荷3克,研细,每次取药粉少许,吸入鼻中,每天5~7次,每剂使用1周为1疗程。

(6)中药塞鼻法:炒栀子30克,冰片10克,择净,研为细末,装瓶备用。

使用时每次取药末少许,用纱布包裹,或用消毒棉球及冷开水浸湿后蘸药末塞入患侧鼻孔,并留1线头在外,以便取出棉球。每天2次,每次20~30分钟,连续治疗2个月。

(7)中药热熨法:辛夷花、白芷、薄荷、细辛、菊花、苍耳子、生姜、葱白各适量,水煎服汁,并以纱布蘸药液,选取印堂、阳白、迎香等穴位局部热敷,或直接颜面部热敷。每天2次,每次10~30分钟,2天1剂,连续治疗10~15剂。

(8)中药贴敷法:大黄适量,研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5~10克,用醋或清水适量调成稀糊状,外敷于双足心涌泉穴及肚脐孔处,纱布包扎,胶布固定。每次贴敷24小时,每天1次,连续治疗1~2个月。此法可引热下行,有一定疗效。

(9)炙黄芪6份,白芷6份,炒白术3份,防风3份,辛夷3份,石菖蒲1份,细辛1份。上药共研为极细末,每次以0.5克药末吹入鼻腔,每日3次,5日为1疗程。适用于小儿鼻窦炎,表现为鼻流浊涕、鼻塞,或见头昏头痛。亦可用炙黄芪6克,白芷6克,苍耳子6克,炒白术3克,防风3克,辛夷3克,石菖蒲1克,细辛1克,冰片1克,共研为极细末,混匀,每次0.5克药末吹入鼻腔。

每日3次,5日为1疗程,用途同前。

(10)菌灵芝5克,麻黄6克,荆芥6克,苍耳子10克,细辛3克,辛夷花6克,蝉蜕6克,防风5克,甘草5克。每日1剂。水煎两次,去渣取汁混匀,均分3份,分3次温服。服药期间注意防寒保暖,忌烟、酒、生、冷、寒物以及海鲜等食物。用于过敏性鼻炎。

(11)金银花、苍耳子各20克,大蓟12克,辛夷、菊花、黄芩各10克,白芷、炙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30天为1疗程,必要时连服2~3个疗程。

具有清热解毒、化痰通窍功效,主治急性鼻窦炎、鼻流浊涕、鼻塞不通、头痛等。

(12)混合法:玄参、川乌、白芷、金银花、柴胡、薄荷、钩藤各16克,加水2000毫升,煎至1000毫升,置脸盆中,使蒸汽吸入至口呼出,重复数次至药液不烫时洗头部,每天早晚各1次,每剂可熏洗2天,2剂为1疗程。

(13)黄芪10克,乌梅10克,诃子肉10克,地龙10克,柴胡3克,防风6克,豨莶草6克,蜂蜜30毫升(和服),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用。适用于脾肺气虚型过敏性鼻炎。

附:治疗鼻息肉验方

苍耳子、白芷、辛夷、川芎、杏仁、甘遂、细辛、鹅不食草各20克,麻油毫升,液状石蜡500毫升,冰片1.5克,薄荷霜1克。先将前8味药与麻油同放锅内,浸泡24小时后,加火,药炒至黑黄色为度,然后离火除去药渣,再加石蜡、冰片(待冰片熔化)、薄荷霜搅拌均匀过滤,分装在空眼药瓶内备用。仰头滴鼻,每次1~2滴,每日2次,或用棉球蘸油塞入鼻内,每日2次。

睑腺炎(麦粒肿)

睑腺炎,是指睑板腺或睫毛毛囊周围的皮脂腺受葡萄球菌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以局部红肿、疼痛,出现硬结及黄色脓点为主要临床表现。

治疗验方:

(1)全蝎50克,焙黄,研末,1日1次,1次0.3克,口服。

(2)樟脑1.2克,加入红霉素眼膏调匀,外涂睑腺炎处。1日2次。

(3)威灵仙,用鲜叶捣烂,搓成小团块,置于患者对侧内关穴位上,用胶布固定,再揉按穴位处半分钟,40分钟后去掉,1日2次。

(4)蛇蜕,将完整的蛇蜕置于陈醋内浸泡,数日内取出剪成约6毫米×8毫米的小块,贴敷患处,上盖浸有醋酸的棉片,固定。1天换药1次,直到痊愈为止。

(5)鸭跖草,用鲜鸭跖草茎1枚或1段,洗净。手持斜度约45°于酒精灯上燃烧上段,顷刻间下段即有小珠泡液体沸出,即将沸出液体滴于睑结膜缘(睑腺炎肿胀局部及周围)。趁热涂睑皮表面效果更好。滴药前睑结膜先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涂药后患者有症状减轻的舒适感,无须冲洗药液或做任何处理。

(6)如意金黄散,取凡士林70克,羊毛脂10克,加温熔化,速将如意金黄散30克加入搅拌均匀,继将冰片(或樟脑)2克用95%乙醇少许溶化后加入再搅匀,待冷即成金黄散油膏。敷贴方法:将患眼局部清洁后,于结膜囊内先涂入抗生素眼膏,以保护角膜不受刺激,再将金黄散油膏平摊于敷料上,外贴患眼,用胶布固定。

(7)取野菊花30克,红花10克,水煎服,每日1~2次。

(8)取丝瓜藤30克,鲜荸荠30克,茶叶6克,水煎服,每日2~3次。

(9)取石榴叶10克,绿豆30克,水煎服,每日2~3次。

(10)取黄瓜1根,苦参20克,水煎服,每日2次。

(11)取鲜薄荷30克,捣烂外敷,每日2次。

(12)取鲜蒲公英30克,绿豆芽30克,共捣烂敷患处,每日1~2次。

口腔疾病

(1)牙痛:取公丁香10粒,研为细末,储瓶备用。牙痛时将药末纳入龋齿内或牙隙处。重者连续使用2~3次。

(2)牙周脓肿:取冰片、细辛、花椒各等量。将药研末,置器具中加热,取病内表面升华末备用。使用前以3%过氧化氢冲洗患牙周袋,取探针蘸少许丁香油,再蘸上药散,送入牙周袋中,可以重复放置。

(3)智齿冠周炎:取石膏40克,黄连、白芷、川芎各20克,细辛3克。将上药研为细末,过7号筛,混匀,以5克1小瓶分装密封保存。每日3次,每次3~10克,温开水送服,5日为1疗程。服药期间每天用生理盐水或3%过氧化氢冲洗局部1次。孕妇、产妇忌用。

(4)小儿口疮:取猪苦胆1个,白矾适量。将明矾研为细末过筛,猪苦胆上部剪一小口,将白矾沿口塞入猪苦胆内,以塞满为度,用线把猪苦胆开口扎紧,悬吊于房檐下自然晾干。待猪苦胆表面出现1层白霜时(约需1年),取下研为极细末,装瓶备用。用时将药粉撒于口腔患处,每日2次。

(5)小儿鹅口疮:取细辛30克,研为细末,用食醋适量调为稀糊状,涂敷于双足心涌泉。每晚1次,连续用药3~5日。可引火下行,适用于小儿口颊、舌边溃烂、红肿热痛、啼哭不止、吮乳困难者。或硼砂、玄明粉各15克,朱砂1.8克,冰片1.6克,将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次在哺乳半小时后涂药,疮面大者涂0.5~1克,小者0.3克,每日3~4次。

(6)治口腔溃疡:取吴茱萸适量,研为细末,用醋调为糊状,涂敷于双足心涌泉穴,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晚换药1次。

(7)急性牙髓炎:取仙人掌30克,洗净后去刺,将其捣烂呈稀糊状,加入冰片适量,均匀地涂在纸张上,贴于炎症部位,每日换药1次。

(8)牙本质过敏:将大蒜捣碎,取一小块置于牙过敏点(酸痛点),用牙科充填器在酒精灯上烧至微红,迅速烧牙面上的蒜泥,稍压几分钟,痛感顿失。

(9)牙龈出血:取芦根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用。

(10)口腔黏膜病:取白及40克,研成细末后加入白糖60克搅拌均匀备用。

用时,患处先用过氧化氢,再用盐水洗净,然后擦涂白及糖粉,用棉球压迫15~30分钟。涂药后短时间内不能咳嗽或进食。

(11)口角糜烂:取鲜芭蕉叶数片,火烤趁热贴敷于患处(热度以能忍受为宜),每日2~3次。

增生性关节炎

增生性关节炎也称骨性关节炎、肥大性或退行性关节炎,临床以休息痛、关节肿胀、关节活动受限及畸形为主要症状,是中老年人及重体力劳动者的常见病。

其特征是关节软骨发生原发性或继发性退行性变,并在关节边缘有骨赘形成。病理变化以软骨变性及软骨下骨病变为主。增生性关节炎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我们这里重点介绍原发性骨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多发于负重较大,活动较多的关节,如颈椎、腰椎、膝、髋等大关节。增生性关节炎就其临床特点,与中医之痹证相似,临床治疗多以“痹证”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