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礼仪修养
(1)礼仪修养的概念
礼仪修养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社交目的,按照一定的礼仪规范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礼仪的品质、意识等方面所进行的自我完善和自我改造。
现代礼仪修养在继承传统优秀修养理论的基础上,认为礼仪修养不但包括依照现代礼仪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而进行的自我反省、自我检讨、自我批评和自我解剖,而且也包括在现代礼仪实践中形成的礼仪品质。由于把礼仪修养与具体的礼仪实践联系起来,这就使得礼仪修养具有了科学的内涵。
(2)礼仪修养有哪些重要性
礼仪修养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规范礼仪行为
行为是人类活动的特征,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生存方式。
人类的行为,具有复杂的表现形式和多样的层次结构。礼仪行为,既可以被看作是人类行为的一个独立层次,同时,它又渗透在人类的其他行为之中。因此,礼仪行为,就是人们在一定的礼仪意识的支配下,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
礼仪行为的基本特征是个人和组织对他人、社会礼仪需要的自觉认识自由选择的表现。
一方面,礼仪行为必须是基于对他人和社会礼仪需要的自觉认识而表现出来的行为。在交往过程中,人们要使自己获得他人和社会的尊重,达到交往的目的,首先要尊重别人,按照一定的礼仪原则和规范进行行动,自觉地认识这种礼仪关系,并付诸行动。
另一方面,礼仪行为必须是行为主体自由选择的结果,也就是说,作为一种礼仪行为,必须是由行为主体根据自己的意志所做出的抉择。
②培养礼仪品质
礼仪品质是指一定社会的礼仪原则和规范在人的思想和行动中的体现,是人在礼仪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一般说来,礼仪品质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礼仪品质和礼仪行为密切联系,离开了一定的礼仪行为,就不能构成礼仪品质。
礼仪品质是自觉意志的行动过程。人的礼仪品质不仅仅是一种礼仪习惯或习性,更重要的还是一种自觉的意志行动过程,是认真地凭借意志的选择而得的习惯。
礼仪品质是在礼仪行为整体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一个人的礼仪品质,不但在他的某个持续进行的行为中,而且更充分地体现在他的一系列行为所构成的行为整体中。即:礼仪品质就是一个人的一连串礼仪行为,是一个人在礼仪行为整体中所表现的稳定的特征和一贯的倾向。
礼仪品质的形成不是先天的。礼仪品质的形成,既不能离开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物质生活条件,也不能离开人们的生活实践和主观修养。
(3)礼仪修养有哪些特征
礼仪修养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①同时性
人们的礼仪品质,主要是由人们对礼仪的认识、情感和行为习惯等基本要素构成的。这些基本要素,并不是彼此独立、互不相干的,在实际的礼仪修养过程中,这些基本要素往往同时起作用。人们的礼仪修养必须是在提高自己对于礼仪认识的同时,培养自己对于礼仪的情感,并进而养成自己的礼仪行为习惯。
②多端性
对于礼仪的认识,是整个礼仪修养过程的前提,没有对礼仪的认识,就无所谓礼仪修养。但是,从整个社会来看,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因而在交往过程中碰到的礼仪问题也会呈现出复杂的状况。初学礼仪的人可以把日常礼仪规范作为自我修养的重点;参加工作的人可以把公务礼仪作为自我修养的重点;参加商业工作的人可以把商务礼仪作为自我修养的重点,如此等等,这便是礼仪修养的多端性。
③重复性
礼仪修养不但要使修养者对礼仪的认识自觉化并形成一定的礼仪品质,而且还要求实现礼仪行为上的自觉。一个人要在言谈举止上符合礼仪的规范要求,必须经过反复学习和实践。
④实践性礼仪修养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因为:
礼仪修养必须适应当时社会实践的客观状况和客观要求。现代礼仪要求,是在承认人与人之间平等协作关系的基础上,提倡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尊敬、关怀、真诚。
礼仪修养必须注重使自己实际践行礼仪规范。礼仪修养不能只停留在主观的范围内,只有亲自经受礼仪实践,才能使自己的礼仪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⑤渐进性
每个人的礼仪水平都是可以通过礼仪修养来提高的。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循序渐进,才会逐渐提高礼仪水平。最后使自己成为一时时处处都恪守礼仪的人。
(4)加强礼仪修养的方法
在礼仪修养方面,强调实践的作用。主要是指:
①注重交往
人们只有在相互交往所形成的礼仪关系中,才能改造自己的礼仪品质。也就是说,一切礼仪修养必须结合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来进行。要克服自己的非礼行为,培养自己的礼仪品质,也必须依赖于交往实践。
②身体力行
礼仪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说要身体力行。在礼仪修养中,人们就要把这些原则、规范立即运用到自己的交往实践、生活和工作中去,并对照检查改正自己思想中一切与礼仪不符的东西,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礼仪修养。
③反复实践
礼仪修养是一个从认识到实践的不断反复过程,通过反复,不断提高。要使自己成为一个知礼、守礼、行礼的人,就必须把对礼仪的认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化为实际的礼仪行动。如此不断循环,从而达到提高礼仪修养的目的。
总之,实践在礼仪修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实践的方法是礼仪修养的根本方法。
(5)礼仪修养的目的
礼仪修养的目的是使个人的言行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与自己的身份、地位、社交角色相适应,从而被人理解和接受。
社会角色是指在社交活动中,处于某社交关系状态的人。社会对于不同的社交角色提出了不同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
在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随着主客关系和社交对象的变化,角色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一个人扮演的不是一个社交角色,而是几个社交角色。按照一个人在社交中角色扮演的时间长短看,有些角色是与生俱来的。有些角色是凭借个人的社会生活获得的,这类角色中有些扮演时间比较长,而有些则比较短。
不同的社交角色,所应遵循的礼仪要求也就不同。不同的角色,其礼仪要求是有差别的。正式场合和非正式场合的礼仪要求也是有差别的。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中,社交成功的重要标志是个人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和社会的期望相符合,社交角色的实现,是建立在个人对自己角色的认识基础上的。
在社交中,要把角色扮演得恰到好处、礼貌有加、事事得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每个人一方面要重视社交角色的定位,增强角色意识;另一方面要加强自己的礼仪修养,以适应多种角色的不同的礼仪要求。
(6)礼仪修养的作用
美是人们创造生活、改造世界的能动活动及其在现实中的对象化。作为一个客观的对象,美是一个感性、具体的存在,是包含或体现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律,能够引起人们特定情感反应的具体形象。
美的客观社会性,是建立在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这个感性现实的客观社会性活动的基础之上的,不通过人的感性物质的客观社会性的活动,美也就不可能产生。所以,美的客观社会性,实质上是来自社会实践本身的客观社会性。
礼仪也是一种美。礼仪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交往过程中为了保持社会的正常秩序而形成的一种规范,它又体现在人们的实践过程之中。良好的礼仪能使人感到人生的完美,使人产生兴奋的情绪,并进而产生积极的心态和行为;良好的礼仪也能使人们感受到美,从而容易使交往对象产生认同感,获得交往的成功。
礼仪的美主要是通过仪表美、精神美、言行美、环境美等等表现出来,构成了礼仪美的整体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