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嗨!我最喜欢的常识故事
13353600000019

第19章 俗语故事(3)

唐朝时,有一个地方官为了表达对皇上的敬意,派了一个叫“缅伯高”的人,到长安给皇上送一只非常漂亮的天鹅。

因为是给皇上送礼,缅伯高格外小心谨慎。他一路跋山涉水,十分辛苦。路过沔阳湖时,他看到天鹅因经历一路风尘,身上特别脏,就想给它洗一下。不料,他刚刚解开天鹅,用手抓着准备洗时,天鹅趁他不注意,挣脱了他的手掌,飞走了。他急忙伸手去抓,可只抓到一根天鹅的羽毛。

缅伯高拿着天鹅的一根羽毛,不知如何是好。他想,给皇上进贡天鹅,结果让天鹅跑了,这么大的罪过怎么能承担得起呢?他想,何不把这根鹅毛献给皇上,并向他说出实情,也许能够得到宽大处理。

他到长安后,就把鹅毛献给了皇上,并写了一首诗:上复唐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皇帝听了他讲的情况,看了他写的诗,深为其忠诚和深情所感动。不但没有怪罪他,而且还赏赐他许多礼物。

后来,人们就用“千里送鹅毛”比喻礼物虽轻,而情意深厚。

134

临时抱佛脚的由来

临时抱佛脚是一句俗语,意思是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或仓皇求救。这句俗语是东汉时由外族人传入中国的。

古时候,在云南的南面有一个外族建立的小国家,这个小国家的民众都是信仰释迦牟尼的佛教徒。

有一次,一个被判了死刑的罪犯在深夜挣断了锁链和木枷,越狱逃跑了。第二天清晨,官府发现后即派兵丁差役四处追捕。那个罪犯逃了一天一夜后已精疲力竭,眼看追兵已近,他自知难以逃脱,便进了一座古庙。

这座庙宇里供着一座释迦牟尼的座像,佛像高大无比,罪犯的肩头正好和佛像的脚面取平。罪犯一见佛像,心里悔恨不已,抱着佛像的脚,号啕大哭起来,并不断用磕头表示忏悔:“佛祖慈悲为怀,我自知有罪,请求剃度为僧,从今往后,再也不敢为非作歹!”不一会儿,他的头磕破了,弄得浑身上下都是鲜血。

正在这时,追兵赶到。兵丁差役见此情景,竟被罪犯的虔诚信佛、真心悔过的态度感动了,便派人去禀告官府,请求给予宽恕。官府听后,不敢做主,马上禀告了国王王,国王笃信佛祖,赦免了罪犯的死罪,让他剃发当了和尚。

后来,当这个国家的一些和尚到中国传播佛教时,将这个故事和所产生的惯用语“临时抱佛脚”带入中国,成了人们常用的俗语。

135

鲤鱼跃龙门的由来

很早以前,龙门还未凿开,伊水流到这里被龙门山挡住了,就在山南积聚了一个大湖。

居住在黄河里的鲤鱼听说龙门风光好,都想去观光。它们从孟津的黄河里出发,通过洛河,又顺伊河来到龙门水溅口的地方。但是,龙门山上无水路,上不去,它们只好聚在龙门的北山脚下。

“我有个主意,咱们跳过这龙门山怎样?”一条大红鲤鱼对大家说。“那么高,怎么跳啊?”“跳不好会摔死的!”伙伴们七嘴八舌拿不定主意。大红鲤鱼便自告奋勇地说:“我先跳,试一试。”只见它从半里外就使出全身力量,像离弦的箭,纵身一跃,一下子跳到半天云里,带动着空中的云和雨往前走。一团天火从身后追来,烧掉了它的尾巴。它忍着疼痛,继续朝前飞跃,终于越过龙门山,落到山南的湖水中,一眨眼就变成了一条巨龙。

山北的鲤鱼们见此情景,一个个被吓得缩在一块,不敢再去冒这个险了。这时,忽见天上降下一条巨龙说:“不要怕,我就是你们的伙伴大红鲤鱼。因为我跳过了龙门,就变成了龙,你们也要勇敢地跳呀!”鲤鱼们听了这些话,受到鼓舞,开始一个个跳龙门山。可是,除了个别的跳过去化为龙以外,大多数都过不去。凡是跳不过去的,从空中摔下来的鲤鱼,额头上就落一个黑疤。直到今天,这个黑疤还长在黄河鲤鱼的额头上。

后来,唐朝大诗人李白专门为这件事写了一首诗:“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后人经常以“鲤鱼跃龙门”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还用作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136

有眼不识泰山的由来

“有眼不识泰山”中提到的泰山,并不是指山东省境内的那座名山,而是我国古代的一位著名竹匠。

据说,春秋时代著名的木匠鲁班,曾经招收一批徒弟。鲁班十分珍视自己的声誉,每隔一段时期,就要从徒弟中淘汰个别“不成器”的人。鲁班徒弟中有个名叫泰山的年轻人,学了好长时间,技艺也没什么长进。为了维护“班门”的声誉,鲁班毅然辞掉了泰山。

事隔数年,一次,鲁班带了几个徒弟去闲逛集市,忽然发现货摊上摆着许多做工非常讲究的竹制家具,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顾客争相抢购,“请问,这些竹制家具是谁做的?”爱才的鲁班很想结识一下这位竹器高手,便向摊主打听。“他是鲁班大师的徒弟,赫赫有名的泰山!”摊主提高了嗓门回答。

鲁班听了,不觉大吃一惊。想想当初自己把泰山辞掉,而今泰山却如此大有作为,鲁班深感惭愧,长叹一声道:“唉,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

后来,人们便用“有眼不识泰山”比喻自己的见识太少,有名望的人在自己眼前也认不出来。

137

一不做二不休的由来

小朋友经常可以接触到“一不做二不休”这个词,其意是:不做则已,做了就索性做到底。这个词出自唐·赵元一《《奉天录》第四卷:“光晟临死而言曰:‘传语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

张光晟是陕西周至人,唐代中期北方军人。公元755年,唐朝的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叛乱。在与叛军的一次交战中,朝廷方面的大将王思礼坐骑被箭射中倒毙。就在他处境危急的时刻,张光晟把马让给他,使他脱离了险境。

安史之乱平定后,王思礼升了官。但是,他没有忘记张光晟的救命之恩,和张光晟结为兄弟,并一再向朝廷保举。从此,张光晟的官越做越大。

当时在位的唐德宗试图削夺拥兵自重的地方藩镇节度使的权力,引起了各地节度使的不满。建中三年(782年),卢龙节度使朱滔自称冀王、成德王武俊称赵王、淄青李纳称齐王、魏博田悦称魏王,“四镇”以朱滔为盟主,联合对抗朝廷。

建中四年(783年)10月,唐德宗准备调往淮西前线平叛的泾原兵马途经长安时,因为没有得到梦寐以求的赏赐,加上供应的饭菜又都是糙米和素菜,士兵发生了哗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泾师之变”。唐德宗逃到奉天。

兵变获得了暂时的成功,叛军推立太尉朱酢为帝。张光晟以为唐朝气数已尽,便依附了朱酢,做了他手下的节度使。

次年,唐军将领李晟等率领大军迫近长安,攻打朱酢的军队。朱酢将5000精兵交给张光晟,命他驻扎在九曲一带抵御唐军。

张光晟见朱酢大势已去,对自己当初背叛德宗深悔不已。于是,他暗中派人与李晟取得联系,希望归降朝廷。李晟表示欢迎,同时指挥军队猛攻长安。张光晟作为内应,劝朱酢赶快离开长安,并亲自护送他出城。待朱酢逃远后,他返回长安,率领残部向李晟投降。李晟答应奏告朝廷,减免他叛变投敌的罪行。

此后,李晟每次举行宴会,总要邀请张光晟参加,并且奉为上宾。宾客们对此非常反感,有的当众发作,表示不愿与反贼同席。李晟见众怒难犯,只得将张光晟看管起来,等待朝廷发落。不久,唐德宗颁下诏书,处死叛逆张光晟。李晟无法再为张光晟说情救命,只好执行,将张光晟押赴了刑场。

临死时,张光晟悲哀地说:“把我的话传给后世的人:第一不要做,第二做了就不要罢休!”这就是一直沿用至今的“一不做二不休”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