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习惯好性格成就好孩子
13353200000012

第12章 好习惯成就好孩子(1)

著名教育学家孙云晓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孩子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将会使孩子终身受益。孩子养成好习惯,才会有好性格,才会在习惯的支配下走向成功。

让孩子懂得尊敬老人

父母箴言

尊敬老人是一种美德,尊敬老人也是在尊重自己的未来。父母要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会老的,今天我们不尊敬老人,以后当我们老时,别人也同样会嫌弃我们。

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但现在我国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孩子在家中的地位也逐渐地比老人要“尊贵”许多,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多孩子慢慢地就把尊敬老人这个传统美德给抛到了脑后。

父母要针对这种现象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孩子知道,尊敬老人是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事情。然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发现不少孩子对待老人不够尊敬,如:顶撞老人,不服从管教;用生硬的态度命令老人为他做这做那。这样的孩子就需要父母教育一番了。

让孩子尊敬老人,首先父母要给孩子做出榜样。有的父母,只会教育孩子要孝敬父母,却不会孝敬自己的父母,连带孩子也对老人不尊敬。父母这样的行为是孩子效仿的对象,父母不尊敬老人,孩子当然也不会,长大之后,让孩子孝顺父母也是一种奢望。如果父母想让孩子从小养成尊敬老人的习惯,那么就需要在孩子做出不礼貌行为的时候,予以及时的纠正。比如:当孩子对老人大吼大叫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处罚孩子,让孩子对老人道歉;在吃东西的时候,如果孩子抢先拿了东西自己吃,父母要适时教育孩子。如果父母能够在一些小事情上稍加注意,孩子就会养成尊敬老人的好习惯。

当然,想让孩子孝敬老人,还是需要让孩子形成习惯,只有形成了习惯才能够长久保持下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必须处处留意,对孩子从“小事”入手,加强培养。比如:经常让孩子帮老人做事情,用礼貌语言与老人交往(常用“您好”、“再见”、“谢谢”、“请慢走”等),关心、慰问生病的老人等等。多次训练,日积月累,孩子的良好习惯便会逐渐养成。

父母还可以多和孩子讲一些尊敬老人,孝顺父母的故事,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尊敬老人的习惯。

《三字经》里说:“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说的是后汉小黄香孝敬父母的故事。

后汉时期的黄香,自小便是在父母的钟爱下度过的。可是当他九岁的时候,慈爱的母亲突然染病身亡。黄香一时接受不了这个事实,于是,日夜思念母亲,形容日见憔悴。因母亲不在,黄香小小年纪就得操持家务。非但如此,他还恭敬地侍奉父亲,极尽孝道,天天给父亲做饭、洗衣,千方百计也要让父亲吃好穿暖。

夏天天气格外炎热,为了能让父亲睡个安稳觉,每次父亲睡觉前,小黄香都用扇子为父亲将枕席扇凉;寒冷的冬天,他总是先钻进被子,用自己的身体给父亲暖热被褥,随后才叫父亲上床歇息。后来,太守得知了他的孝行,非常惊讶,对他进行了表彰,并将他树为榜样,号召全郡守的孩子都来向他学习。

积极引发、培养孩子的兴趣

父母箴言

孩子只要智力正常,就非常容易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兴趣。因此,父母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从小开始积极引发、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兴趣。

最开始引起孩子兴趣的往往是与他的生存有关的,能够在生理、心理上得到满足和快感的事物,如可口的食物,适度的光亮,宜人的温度,对皮肤轻柔和抚摩等,这些能够直接使人愉悦的外界刺激,都能引起孩子的兴趣。

随着生活经验不断丰富,孩子会对一些与愉悦刺激有关的事物或经验,以及能引起他联想的事物产生兴趣。如:孩子喜欢玩玩具,当他知道有些玩具是可以用手工制作的,他便会对手工制作产生兴趣。

孩子对具体事物或经验的兴趣,可能会随着孩子知识的丰富,能力的增强而发展成对某类事物或经验的兴趣。比如:孩子刚开始的时候可能只会对于听故事有兴趣,后来逐步发展到对故事书产生兴趣,进而将兴趣扩展到其他文学作品的阅读乃至文学创作方面的。

那么,作为父母,该怎样积极引发、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兴趣呢?

1.善于发现和了解孩子的兴趣

人与人之间的兴趣是有差异的,父母要善于发现和了解孩子的兴趣,在兴趣的稳定性上做些工作,要从繁忙的工作和家务中抽出一定的时间与孩子在一起交流、玩耍、学习,成为他的伙伴和朋友,“蹲下来”与之交谈。

2.及时加以引导

当发现了这种潜在的兴趣亮点时,父母就要不失时机地把它挖掘出来,创设各种情境或条件加以引导,有意识地去培养。对于爱拆拼的孩子,父母应多买些拆拼玩具,如积塑、插片、变形金刚等,有艺术细胞的孩子,最好去学琴学画,对数字感兴趣的孩子,可以和他玩数学游戏,如利用扑克牌比大小、排序、加减的游戏。

3.在实践中诱发兴趣

生活中的很多日常活动和游戏都能让孩子学到不少知识,实践出真知。如:与孩子一起玩扑克牌,进行数字游戏,使孩子对数学产生兴趣;和孩子一起看电视新闻,培养其关心国家大事的兴趣;一同收看气象节目,培养他对天文学的兴趣;带孩子观看道路施工、架设桥梁了解工程问题等;和孩子一同种花,了解植物、阳光、空气的关系,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这样孩子的兴趣广泛了,知识面扩大了,学习能力也提高了,为今后的学习不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且提高了他的学习热情,形成了学习动力,使学习真正成为一种乐趣,一种需要。

4.创造自由广阔的空间

给孩子创造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更能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不要给孩子太多的限制,要减轻孩子过重的学习负担,留一些时间让他做自己喜欢的事,不要把孩子的课外时间排得满满的,从而扼杀了孩子的兴趣。

5.培养自身兴趣,成为孩子的榜样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并伴随孩子一生。因此,要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兴趣,父母自身也要有一定的兴趣,以身示范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6.营造爱的家庭氛围

没有爱就是没有教育,没有爱,就培养不出孩子的兴趣。在一个充满温馨、充满爱的家庭里,孩子的心情是愉快的,心灵是纯净的,性格是开朗的。在这样的氛围里,父母无限的关心与尊重、理解,会给予孩子创设出无限的兴趣发展空间,在他们的快乐世界里,展开自由的翅膀去探索世界,发现奥秘,在无限的乐趣中快乐成长。

7.强化巩固孩子的兴趣

培养一项兴趣不易,巩固一项兴趣,使之长久,更不易。孩子的注意力短暂,兴趣容易转移,“朝三暮四”是常有的现象,这时父母就要开动脑筋,不断变换方式,创造多种环境,以巩固延续这种兴趣。比如,数学是很枯燥的,可以玩比赛豆子游戏来数数,利用散步时间即兴出几道简单加减应用题让他做,用积木学几何形状等等。生活中的教育方式随处可见,关键是父母要做一个有心人。

教孩子学会积极参与

父母箴言

很多孩子看见大人们做什么,就吵着也要做什么。这既是孩子有参与意识的表现,也是孩子开始出现独立意识的表现。这时,父母应尽力协助,给予孩子自由发挥的机会。虽然,孩子很可能还做不好这样的事情,但能不能做好与孩子的参与意识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孩子在两三岁的时候有“我自己来”的心理需求,但这时他们往往什么也干不好。有的父母图简单省事,对孩子的这种主动性和表现欲采取不理睬的态度,仍像原先那样包办一切,结果阻碍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孩子要求“自己来”的时候,父母应因势利导,教他们一些自我服务的技能。其实,这种教育是很简单的,只要父母端正态度就可以了。一般来说,从身边的事情教起:比如穿衣服、脱衣服、吃饭、洗手、收拾玩具等。教这样的孩子不要急于求成,每件事都可以分解成若干小步,每次做到一两个小步,逐渐达到熟练的程度就可以了。

可以专门为孩子准备一些小工具,如小喷壶、小围裙、小拖把等。这样既能教会孩子技能,还可以给自己添个小帮手。

孩子有参与意识绝对不是什么坏事。很多孩子,特别是小孩子,常常看见大人们做什么,就吵着也要做什么。男孩子看见哥哥或父亲骑自行车,就会哭着要骑自行车――虽然他的脚还踢不着踏板,却总是跃跃欲试。女孩子看见母亲洗衣,有时也哭着要洗衣。这既是孩子有参与意识的表现,也是孩子开始出现独立意识的表现,他们希望像大人一样有事可做。

因此,如果孩子出现这样的要求,父母不要随便给他们泼冷水:“你人才比车子高一点,就想骑车子,别把车子摔坏了。”“人小小的,就想洗衣,不要把衣服洗脏了!”等。

这样的冷水是很容易伤害孩子自尊心的,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不利。孩子可能确实是太小了,还不能做这样的事情,可是能不能做这样的事情与孩子的参与意识相比,前者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孩子有了参与意识,有自己尝试的意愿,父母就应该尽力协助,给予孩子自由发挥的机会。这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孩子如果成功了,父母要加以鼓励。如果没有做好,不应责备,更不应该从此以后不让孩子做这样的事情,因为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学习和熟悉的过程。

当孩子们要求做某种尝试时,即使我们知道会有许多困难,或者不会成功,也还是应该给孩子一个尝试的机会,让他们去考验自己的才能。有时孩子可能会想出父母想不到的办法,产生超乎寻常的构思。如果事先就以肯定会失败为由而不许孩子尝试,那么孩子内心潜伏的无限可能性就无法得到发挥。这种害怕失败的心理状态,会使孩子不敢轻易尝试新的事物,容易养成保持缄默和消极被动的习性。

而事实上,任何人走向成功通常都要经历多次的探索与失败。任何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都有一个学习与实践的过程,而且开始通常也都是做不好的。通过不断的实践,才由做不好达到做得好。就以洗衣服这样一件简单的事而论,孩子初次洗衣服时肯定洗得不干净。因为他没有洗过,没有经验,不知道怎样才能洗得干净。做饭也是一样的,很多人第一次做饭,不是少放了水,把饭煮得过硬,就是多放了水,把饭煮得过稀。这是不足为怪的。因而,如果孩子第一次做什么事,做坏了,父母不要过于责备,而应帮助他总结经验,找出没有做好的原因,下次加以改进,可能就会做好了。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没有失败,哪里会有成功?!

不过这个道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事实上并不容易。我们发现,有些父母看见孩子没有把事情做好,就干脆自己过来代劳。他们的说法是:“我自己动手省事得多。”这种越俎代庖的做法,对教育孩子是大为不利的。

对孩子的选择和决定,父母既应监督,也应检查。必要时,还应给予帮助,帮助和启发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是因为孩子的选择有时不一定完善,可能会有不够妥当和欠缺的地方。只要没有什么不良的后果,父母就应尽量不插嘴,让他们自己去总结,并从中吸取教训。这样,孩子可能会获得更大的进步。

当然,在此过程中,父母的态度一定要平和,目的要明确,不要使用犹豫、不耐烦及粗暴的口吻。一句话,就是要让孩子明白父母到底要他做什么。比如父母要带孩子出门,不能说“快,走了”这样很笼统的话。而应该蹲下去,正眼看着孩子,很和气地说:“把外衣穿好,帽子戴好,我们要出去了。”孩子如果按照要求做了,父母就应该抓住这机会进行表扬,强化孩子的这种行为。

具体地说,父母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父母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要让孩子参与,就要给孩子相应的权利。有的父母错误的认为,孩子如果有了适当选择的权利,就会产生占了上风的感觉。因此,常常只让孩子在“是”或“不”之间进行选择。其实这样会限制孩子的思考范围。但话又说回来了,刚开始的时候,也应提倡孩子在两样东西之间进行选择,以免把选择范围弄得太大,孩子无法进行有效的选择。

如果孩子选择了父母所提供的范围以外的东西,父母可以这样教导孩子:“这个选择不错,但它不在我们选择的范围之内。”让孩子有不符合游戏规则的感觉。

2.让孩子感到同父母一起做事有意思

孩子之所以愿意与父母一起做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意思。比如,孩子刷牙的时候,父母给他念一首刷牙的儿歌,让他跟着歌中的步骤刷牙,孩子就会感到很有意思。如果孩子拒绝穿衣服,父母可以对他说:“听,小裙子说话了:我是你的小裙子,快点把你的头伸进来。”父母大概会觉得这样做有点可笑,但孩子却是很喜欢的。

3.父母要强调合作的益处

父母要让孩子知道,跟大人合作也是为了他自己好。如果孩子明白了这一点,就会产生很高的积极性。一般的情况是,两三岁的孩子已经懂得好多道理了,父母用孩子能够接受的语言跟他解释做这件事对他的益处,孩子是可以接受的。比如说:“你和我一起把桌子收拾干净就可以画画了。”“你换好睡衣就可以听妈妈讲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