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给自己看病:疾病信号早知道
13351100000002

第2章 头面异常识疾病(1)

经常头痛不仅仅是头的问题

头痛的原因众多。只要是头部的组织(如头部的肌肉、血管、神经等)受到刺激、发炎、扩张、牵扯时,都会引起头痛。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经常头痛,说明机体已经发出健康警报,健康已经受到损害。也就是说大多数人经常性的头痛往往不是单独出现的,它往往与慢性疲劳、失眠、神经衰弱、颈椎病、脂肪肝、胃肠疾病等相伴而生。如果经常头痛不及时加以调适,可能反过来引起其他身心疾病和生活方式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等,甚至癌症。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现代社会往往给人一种紧迫感,逼着人勇往直前,以征服的姿态去对待一切。但就像机器会磨损一样,人的生命质量也会透支。因为快节奏、高强度的现代生活方式向人们的身心承受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人们必须从心理上抵御这种生活方式的侵害。那么人们该如何应对经常性的慢性头痛呢?

首先,对于经常性的头痛要在医师的指导下尽快地检查和治疗。其次,如果没有发现引起头痛的头部器质性的病变和能引起头痛的全身疾病,就要检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心理状态。要求在成就事业的同时,也要重视自身的健康。要以健康乐观的心态来面对紧张的现代生活,不过度追求完美,该慢得慢下来,该放弃的要放弃,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注重生活质量,积极投入工作并懂得享受生活。

头痛的部位与疾病有关吗

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看,头部神经和血管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当该神经或血管的分布区域有了病变或受到伤害时,一般多出现相应部位的疼痛。

通常由颅外病变引起的头痛,疼痛多在病变处,或位于病变附近。如常见的眼源性、鼻源性、牙源性头痛等,其疼痛部位多位于这些器官附近。

青光眼引起的头痛,疼痛部位多位于眼眶周围或眶额部;一侧枕大神经病变时,疼痛多位于该侧枕部。

然而对于颅内病变而言,头痛部位与病源部位不一定符合。颅内外感染及出血性疾病(如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头痛多为全头痛;额顶部的头痛,以血管性头痛为多见;双额部的头痛以肌紧张性头痛为多见;后枕部头痛,以颈源性头痛,以肌紧张性头痛为多见。

头痛的性质与疾病有关系

1.胀痛为一种钝性疼痛,多呈持续性全头痛,头痛的同时常伴头胀之感,或伴以头晕,头沉。常见于神经性头痛、普通性偏头痛、脑积水、头部器官疾病所致头痛,以及原发性高血压、慢性脑供血不足所致头痛等。

2.钝痛病势缓慢,呈持续性,是多种疼痛的概括(如胀痛,紧压痛)。多见于慢性疾患所致头痛。

3.跳痛疼痛呈阵发性有节奏的头痛。常见于血管性头痛及感染、中毒、中暑及头部血管疾患所引起的头痛。

4.紧压痛头痛伴有束紧感,压迫感。多见于肌紧张性头痛及颈椎性头痛等。

5.钻痛、刺痛在持续性隐痛的过程中,出现的尖锐的、不连续的快速疼痛,重者如钻,轻者如刺。多见于神经血管性头痛、神经痛等。

6.灼痛在疼痛的同时伴灼热感。见于脑神经痛、偏头痛等。

7.牵扯痛头痛连及周围组织,如有钩牵拉,相互加重,甚至有抽动样痛。常见于肌紧张性头痛、占位性病变所致压迫性头痛等。

8.刀割样痛系尖锐的连续性剧痛,似刀割样,呈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常见于蛛网膜下脑出血、急性脑膜炎等病的早期。

9.电击样痛为短促的剧烈的锐利疼痛,持续数秒至数分不等。常见于脑神经痛,如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枕大神经痛等。

10.撞击痛为一种不连续的、似重物敲打一样的钝性疼痛,较之搏动性头痛频率更慢,程度更重。常见于高血压性头痛、月经期头痛、偏头痛等血管性头痛。

偏头痛是怎么一回事

不少人有过偏头痛的经历,但多数人去医院做脑电图、CT、磁共振等检查,钱没少花,检查结果却是没查出什么毛病。虽说检查结果没有毛病,但是偏头痛却是依旧。那么,偏头痛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偏头痛发生的高峰期在20~35岁,它可能是每几天就发作1次,或好几个月才1次。偏头痛发作的因素有很多种,压力过大是最常见的因素。其他如饥饿、疲乏、乙醇(尤其是白酒)、咖啡因、尼古丁、亮光、巨大的噪音、某些臭味,以及睡眠太多或睡眠太少等,都会诱发偏头痛。此外,雌激素也是影响偏头痛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根据研究显示,偏头痛是一种女性常见的疾病,80%的偏头痛患者是女性。月经来潮之前或之间,雌激素含量骤降时,或患者服用避孕药时,偏头痛就会出现。怀孕时,偏头痛的症状通常较轻微,但或是停止。最后,偏头痛常随着更年期的到来而消失,只有少数人的症状仍然持续。严重的偏头痛还会引起脸部的麻木及叮痛感、一只眼睛看不见,或双眼都只剩一半的视力。各种偏头痛还常常引起情绪上的变化,例如抑郁、易怒或丧失食欲,然后引起恶心及呕吐,通常会持续4~12小时。那么患了偏头痛该如何应对呢?

没有器质性病变的偏头痛患者要注意少吃或者不吃巧克力,不饮用咖啡、浓茶、啤酒、白酒,不要吸烟。偏头痛家庭治疗是尽可能多休息,但要避免睡眠过多。睡眠过量,反而会出现偏头痛。要平躺着睡,睡眠姿势怪异或趴着睡(腹朝下),皆会收缩颈部肌肉,进而引发偏头痛。而平躺的睡姿对偏头痛恢复有益。另外,还需要在医师指导下做冷敷与热敷、做脸部美容操。

深呼吸是缓解因精神紧张引起的偏头痛的好方法,当你呼吸时如果腹部起伏比胸腔还明显,表示你的做法是正确的。另外,扎头带是防治偏头痛的一种好方法,因为在头上绑一绷带,可减少流向头皮的血液,因而减轻偏头痛,有偏头痛的患者不妨一试。

持续头痛需要警惕脑肿瘤

持续性头痛可以由各种原因引起,但尤其需要预防脑肿瘤。脑肿瘤有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之分。无论良性还是恶性,都将压迫脑细胞,表现出不同症状,但最为明显的症状就是持续性的头痛,同时可伴有其他症状。

早期的头痛是间歇性发作,多发生于夜间或清晨。当肿瘤增大时,疼痛加剧,并逐渐转为持续性,咳嗽、打喷嚏、呕吐、用力排便等都会使头痛加重。改变体位也会影响到头痛的程度,如站立时,脑压相对降低,疼痛减轻;卧位时,脑压相对增加,疼痛加剧。头痛剧烈时伴有恶心、呕吐,但吐后短期内头痛症状减轻。当脑肿瘤直接压迫视神经,不仅视力突然下降,还可能导致失明。身体其他部位已发现恶性肿瘤,随后出现头痛、呕吐等,很可能是癌细胞转移至大脑所致,常见的这类癌症有肺癌、绒毛膜上皮癌等。

除此之外,有的脑肿瘤患者还可出现精神异常,由于位于大脑前部额叶的脑瘤可破坏额叶的精神活动,引起兴奋、躁动、忧郁、压抑、遗忘、虚幻等精神异常表现。有脑肿瘤患者还可出现幻嗅、耳鸣、耳聋,耳鸣、耳聋现象多在打电话时发觉,即一耳能听到,另一耳则听不到,该表现多是听神经瘤的先兆。有的患者可出现踉跄步态或偏瘫。总的来说一旦出现上述症状,需要到医院进行脑血管或脑室造影,以及CT扫描等,一旦确诊,要尽早手术切除。不宜手术切除者应采用减压,或者放疗。

后枕部头痛有可能是颈椎病引起

许多人头的后枕部经常出现疼痛,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疼痛越来越频繁,但多数人经过医师检查之后,没有发现头的后枕部有问题,大多数人却被诊断为颈椎病。临床认为,颈椎病之所以能引起头痛主要有以下5个原因。

1.颈椎病累及颈部肌肉,引起颈部肌肉持续痉挛性收缩,导致颈部肌肉的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后枕部经常出现疼痛。

2.颈椎病直接刺激、压迫或牵拉头的枕部头痛敏感组织而引起后枕部经常出现疼痛。

3.颈椎病变刺激、压迫或损伤第一、二、三对颈神经而引起头痛,尤以枕部为重,也可通过神经的反射作用,使疼痛放射至头部。

4.病变可刺激或压迫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丛或颈部其他交感神经,使椎-基底动脉系统或颅内外动脉舒缩障碍而产生头痛。

5.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因病变直接累及椎动脉,使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而产生头痛。

如果确诊头痛是由颈椎病引起,那么就要避免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或仰头看电视。睡眠时要选择适当的枕头,其高度以10厘米左右为宜。要保持头颈正确姿势,防止各种外伤事故,尤其是脑力劳动者,如长期从事财会、写作、编校、打字、文秘等职业的工作人员,由于长期低头伏案工作,要注意休息,以减轻颈部的疲劳。办公室工作人员在坐姿上尽可能保持自然的端坐位,头部略微前倾,保持头、颈、胸的正常生理曲线;尚可升高或降低桌面与椅子的高度比例以避免头颈部过度后仰或过度前屈;此外,定制一个与桌面呈10°~30°的斜面工作板,更有利于坐姿的调整。对于长期伏案工作者,应在工作1~2小时,有目的地让头颈部向左右转动数次,转动时应轻柔、缓慢,以达到该方向的最大运动范围为准,每当伏案过久,应抬头向远方眺望半个小时。这样既可消除疲劳感,又有利于颈椎的保健,还要采取多种治疗方法。

眩晕有可能是什么病引起

在神经内科医师、耳鼻喉科医师和骨科医师之间,围绕眩晕的病因也常常有扯不清的“官司”,更不用说患者自己了。医师通常用一句流行语“病人一晕,医师也晕”来形容眩晕症复杂而又不明的发病原因,也就是说引起眩晕的病因多种多样。那么,在医学上,眩晕是如何定义的呢?

眩晕是由多个系统发生病变时引起的主观感觉障碍。头晕时患者感到周围景物向一定方向转动或自身的天旋地转,称为旋转性眩晕或真性眩晕;如患者只有头昏、头重脚轻感而无旋转感,则统称为眩晕。如果在头晕时伴有下列症状,则可能预示有相关的疾病,应及时请医师检查确诊,以免贻误病情。

1.头晕,伴上肢或下肢的无力,瘫痪或麻木感,或伴视力模糊或暂时失明或说话困难,可能有中风的危险。

2.头晕伴持续或反复的头痛或伴有恶心、呕吐、惊厥、人格改变、视力丧失、语言障碍、乏力或瘫痪、记忆力减退、协调或平衡障碍,检查是否有脑肿瘤。

3.转头时出现头晕,伴关节疼痛及僵硬,年龄在50岁以上者需小心颈部骨关节炎。

4.持续性剧烈头晕,活动时加重、听力丧失、耳鸣;伴有恶心、呕吐;之前有病毒感染,请检查是否有内耳和神经感染。

5.颈椎病中也只有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者才会出现眩晕。就是临床医师常说的“颈性眩晕”,而所谓“颈性眩晕”则是指由于某些病因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的一类中枢性眩晕。

总之,患了眩晕症应尽快找出病因。如果头晕不伴有其他明显相关症状,则应检查一下发作时的相关条件,如是否为药物引起,因为许多药物都可能引起头晕,例如非甾体类消炎药、抗生素与降压药等。另外当头晕发生时,你可以坐下,闭上双眼,低下头,然后做深呼吸,这样可以帮你恢复正常。不要快速转头,平时应注意避免极快速地移动头部或变换姿势,以免引发眩晕。一般来说,姿势性眩晕不需要治疗,几秒钟内就会自行缓解。当然,如果当你转头时症状严重,应找医师检查。而转头锻炼可以使你逐渐适应而不再晕眩,但练习要循序渐进。

高血压患者的头部常有哪些症状

头痛、头晕和头胀是高血压患者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高血压患者还有可能出现颈部板紧感。高血压患者的头痛易在醒后出现,起床后好转一些,当剧烈运动或情绪紧张及疲劳后又有可能加重。高血压患者也有可能出现脑中嗡嗡响、耳鸣等症状,高枕卧位时头痛可以减轻,经降压后头痛一般也可减轻。当出现高血压危象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时,可出现与内耳眩晕症相类似的症状。

高血压患者有哪些最危险的征象

高血压患者突然视物旋转、耳鸣、呕吐、取物不准,四肢麻木无力且反复发作,有可能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预示该系统将要发生严重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因为高血压病人发生眩晕,中风的发生率要比未出现者高出16倍。这可能是血压突然上升,血管应激能力增加,使血管发生痉挛,导致脑血流量减少的结果,如未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可能导致脑出血。高血压患者如果出现神志改变、恶心呕吐、腹痛、呼吸困难、心绞痛等严重表现,必须高度重视,及时处理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1.当高血压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后要立即绝对卧床休息,让患者头部抬高,取半卧位,尽量避光。注意保持昏迷者呼吸道通畅,让其侧卧,少饮水。并尽快送患者到医院救治或拔打120求救。

2.高血压患者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在送往医院的路上,给氧和行车尽量平稳,以免因过度颠簸而造成脑出血。

高血压患者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持精神愉快,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精神紧张,坚持服药治疗,定时监测血压,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坚持低盐低脂肪饮食和清淡饮食,控制体重,戒烟等。如此有可能预防上述情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