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给自己看病:疾病信号早知道
13351100000010

第10章 藏于口腔的疾病信号(1)

味觉改变与疾病自测

专家提醒,味觉改变很可能是人体某个章出了问题,可以按以下提示,自己判断:

1.口苦早晨起来如口苦尿黄,可能是肝热,可吃些苦瓜。若同时伴有右肋饱胀,吃油腻食品或饱食后加重,可能是肝病或胆石症。

2.口甜如觉得口中发甜,应吃一些青菜清火,如果口甜还伴有口渴、多尿、多食,就应到医院检查是否有糖尿病。

3.口咸如果伴有小便多、夜尿多、腰酸乏力、怕冷、手足发凉、舌苔白、脉沉无力,就应考虑肾气虚的可能,可以吃些金匮肾气丸,如不见效,应到医院检查。

4.口酸如有口酸乏力、脉弱、情绪低落、不想吃东西等表现,可能是肝郁脾虚,可吃些健脾养肝的药,如香砂和胃丸,更年期女性可吃加味逍遥丸。

5.口淡多是脾虚,可用山药、白扁豆煮粥或做菜吃,如伴有乏力脉弱,可吃些人参健脾丸。

6.口腥如伴痰黄、痰多、口干,可吃一点鱼腥草、百合、枇杷、梨、杏仁之类以清肺养阴。

7.突然失味老年人突然味觉丧失,可能是脑梗死的先兆,应尽早到医院检查。

此外,久病卧床的患者或危重患者,长期食欲不好,如忽然想吃东西,可能是回光反照的表现,应引起警惕。

为什么有的人口中奇臭

医学专家认为,口臭的产生源于人体的各种急慢性疾病,它本身虽不是病,却是一种病症。一般人认为,口臭是由于口腔不卫生引起的,为了消除口臭每天需要增加刷牙次数,嚼食口香糖、用漱口药水漱口等,但这些办法都是暂时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中医认为,引发口臭的主要原因是胃热证、胃阴虚证,其中由胃热症导致者居多,常并发严重口臭、牙龈肿痛、便秘、胃痛、消化不良、烦躁等症状。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肝炎、肺结核、糖尿病、癌症、接受化疗者亦会产生强烈口臭。

对于口臭的治疗宜药疗食疗双管齐下。药疗方面先用金菊花、溪黄草、夏枯草、白芍等平肝熄火的药材合煎,每天饮用。另外,酌加养阴之物如石斛,作用是滋养肾水,使肝肾两脏更趋平衡。肝经热者,可用白菊花、夏枯草、白芍煲水,日常当水饮。如嫌味苦,可调蜜糖饮用,减轻苦味。另外。

亦可自制漱口水,用以上方剂煲茶,另加桑白皮(清肺热),特别适合抽烟人士享用。食疗方面,可用红萝卜、马蹄(荸荠)、竹蔗加雪梨煲水饮,这味性质略寒,脾胃弱者不能常饮,但有实热在身者正好适用。

经常口干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人们一旦口干,想到的便是喝水。殊不知,经常性的口干也可能是患了某些疾病,常见的原因有:

1.口腔疾患有的人上下牙对合不好、鼻中隔偏歪、下鼻甲肥大、鼻息肉的人经常张口呼吸,口腔内气体吸进呼出时,带走较多水分,致使口干。

2.慢性肺病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特别是一些老年人,肺功能一般较差,机体缺氧严重,因而常张嘴代偿性呼吸,一旦肺功能有所改善,口干症状便可缓解。

3.糖尿病如果身体出现持续口渴、体重下降、食量越来越大等现象,就一定要找医师检查,看是不是得了糖尿病。

4.干燥综合征口干是干燥综合征主要症状之一,表现为口干往往难以忍受,即使水不离口也不解渴。患者唾液减少,吞咽干的食物十分困难,舌及口角开裂疼痛,易生龋齿。半数左右患者腮腺肿大,章患者有颌下腺或附近淋巴结肿大的症状,章患者伴有关节疼痛,以肘关节和膝关节多见。

严重者可致肾小管受损,造成心律失常等危险后果。患干燥综合征者眼内还常有异物感、烧灼感,且鼻腔结痴。

口干的现象在中医里叫做阴虚。中医理论中把人体分为阴阳两章:阴代表身体内血液、唾液、泪水、精液等液体。而阳就代表了身体的功能。当感觉身体出现了多喝水都不能解决的口干、鼻子干、皮肤干等现象的时候,说明身体内“阴分”不够,也就是阴虚,这时候应该寻求中医大夫的帮助,从养阴入手,调理身体的阴阳。另外,阴阳是讲求平衡的,如果身体燥热,阳气过足就会导致阴分相对不足。所以阴虚的人除了会感觉干燥之外,还会感觉容易疲劳、手脚冰凉、精神不好等现象。所以在饮食方面,应该多吃一些天然的蔬菜、水果,补充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

口腔黏膜白斑属癌前征兆

被称之为癌前病变的口腔黏膜白斑在起病初期并无异常感觉,一般无自觉症状,白斑可发生于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但以颊黏膜口角处、舌尖、舌缘为多见。随着病情的发展,在黏膜上凸起白色斑块,似云雾状,境界清楚表面粗糙,有时发生溃疡糜烂。如果白斑柔软光滑,手指触感不明显,尚无大的妨碍,即无癌变的可能。如果颜色变白,表面变粗糙,一旦出现皲裂溃疡等现象时,则揭示有癌变可能,一般50~70岁的中老年人口腔黏膜白斑最易癌变。中老年人应避免诱发口腔黏膜白斑的因素,如吸烟、大量饮酒,嗜食辛辣食物,不注意口腔卫生等。防治方法是勤做自我口腔检查,及时治疗口腔疾病,如拔除病牙,不吸烟,少饮酒,保持口腔清洁,多吃水果蔬菜,增加机体抵抗力,有症状时尽早就医等。

牙龈癌有哪些早期信号

牙龈癌的发病率约占口腔癌的1/2,它的早期信号也同绝大多数的口腔癌一样,即表现为溃疡,一般情况下,人们容易把这种癌性溃疡同正常情况下的口腔溃疡相混淆。牙龈癌的早期溃疡多发生在上颌部,尤其是在磨牙和前磨牙区(6龄齿周围)更多。除了以早期溃疡为最常见之外,还有乳头状和结节状也是牙龈癌的早期信号之一。早期溃疡的特点是不疼痛但发展较快、溃疡的基部及周围较硬,边缘隆起呈堤状,继而表面有菜花样改变.癌灶侵犯神经或有继发感染时有自发性疼痛;如下齿槽受累则下唇麻木;如癌灶侵犯破坏了牙槽骨则牙齿松动、疼痛;如继发感染或有组织坏死,则会出现特殊的恶臭味。

下牙疼痛宜防冠心病

人常说:“牙痛不是病”。可能很多人会认为牙痛根本不算什么,所以也就不把它放在心上。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有时牙痛会是冠心病的征兆,尤其是对运动、劳累、情绪波动后出现的下牙痛更应警惕。最为明显的例证就是有些人下牙痛用止痛药无效,而做全面检查后发现他们患有冠心病,服用冠心病的治疗药后下牙痛消失。由此,心血管专家们认为下牙痛和下颌痛往往是冠心病的信号。所以临床医师强调,50岁左右的人,特别是男性,出现服用止痛药不能缓解的下牙痛,口腔科检查又无异常者,应考虑是否患有冠心病,并及时到医院做检查,以便确定诊断。

舌下小血管异常与冠心病

舌诊是几千年来中医主要诊断方法之一。临床经验提示,观测舌下的小血管变化是了解心脏冠状动脉循环状态的一种简便方法。中老年人如果血液黏稠度过高,就有可能在舌下小血管中表现出来。那么如何观察舌下小血管的变化呢?方法是:把舌卷起,可见到舌下中央有一纵行的皱襞呈八字样排行、小皱襞的边缘不齐,有许多锯齿状小突起,称为伞襞。伞襞和舌系带之间的黏膜深处,可见有浅蓝色的舌静脉,黏膜下则为分散的小血管,这些小血管就是主要的观察对象。若将舌下分为内、中、外三个侧带,以舌系带至伞襞为内侧带,伞襞与舌的边缘之间的章一分为二,在近中间的区域为中侧带,靠近舌边的区域为外侧带。正常黏膜下小血管没有扭曲和扩张,更没有出血瘀点,而是呈由近到远,由大到小的血管网,主要分布在内侧带,黏膜表面光滑、细腻、色泽红润。如果舌下血管扭曲、扩张或有出血瘀点或瘀斑,即表示有瘀滞现象。舌下血管曲张分布的章限于中侧带以内,且没有瘀点(斑)者为轻度,如果外侧带血管也呈曲张且有明显出血瘀点则为重度。如果中老年人有瘀滞现象,就要加强对冠心病的预防了,因为在某种意义上舌下小血管异常也是冠心病的早期信号。

牙舌长期不和睦者要防舌癌

据研究发现,36%的青壮年鳞状上皮舌癌,与患者的牙齿畸形同时存在,有人调查了一批20~30岁的舌癌患者,其中有86%的患者有牙齿向舌侧倾斜或向舌侧突出,即存在牙齿与舌患部的异常接触现象。专家认为,牙齿与舌头长期不和睦,经常碰碰撞撞,虽然并不是舌癌的一种前期征象,但却可以在长期接触磨损中使舌头的局部形成慢性病灶。当然,一般的牙齿与舌头碰撞几下,并没有多大问题.但如果因牙齿畸形而常使舌头受害,则要到医院口腔科对畸形牙齿进行矫正处理,尤其是对那些向舌侧倾斜或向舌侧突出的牙齿,更应及早正畸。

舌是脏腑的镜子

舌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舌通过经络与五脏相连,因此人体脏腑、气血、津液的虚实以及疾病的轻重变化,都有可能客观地反映于舌象,通过舌诊可以了解脏腑的虚实和病邪的性质、轻重与变化。中医将舌划分为舌尖、舌中、舌根和舌侧,认为舌尖属心肺,舌中属脾胃、舌根属肾,舌两侧属肝胆。根据舌的不同部位反映不同的脏腑病变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能机械地看,需与其他症状和体征综合加以考虑。

舌质的颜色变化与疾病预测

舌质是指舌的本体,主要观察其色、形、态三方面。正常舌质为色泽淡红,含蓄荣润,胖瘦老嫩适中,运动灵活自如,表示气血充足。中医认为舌质的变化主要反映脏腑的虚实和气血的盛衰。舌质的颜色变化需要注意以下5点:

1.淡舌舌色较正常浅淡,主虚证、寒证,多见于血虚,为阳气衰弱、气血不足象。色淡而胖嫩为虚寒;胖嫩而边有齿痕为气虚、阳虚。

2.红舌舌色较正常深,呈鲜红色,主热证,多为里热实证。舌尖红是心火上炎;舌边红为肝胆有热;红而干为热伤津液或阴虚火旺。

3.绛舌舌色深红,为热盛,多为邪热深入营分、血分或阴虚火旺。红舌绛舌的颜色越深,表明热邪越重。

4.瘀斑舌舌上有青紫色之瘀点或斑点,多为内有瘀血蓄积。

5.青紫舌全舌舌质呈现青紫,或为热极,或为寒证。舌质绛紫色深而干燥为热极,温热病者为病邪传入营分、血分;舌质淡黄紫或青紫而滑润者为阴寒证。

舌形变化与疾病预测

舌形主要是观察舌质的老嫩、胖瘦、芒刺、裂纹等。

1.老嫩“老”即指舌质纹理粗糙,形色坚敛,多属实证、热证:

“嫩”指舌质纹理细腻,形色浮嫩,多属虚证或虚寒证。

2.胖瘦“胖”指舌体胖大、肿胀,多与水湿停留有关。舌质淡而胖,舌边有齿痕者,多属脾虚或肾阳虚、水湿停留;舌质红而肿胀,多属湿热内蕴或热毒亢盛。“瘦”指舌体瘦小而薄,多属虚证。舌质淡而舌形瘦者,多为气血不足;舌质红绛而舌形瘦者,多属阴虚内热。

3.芒刺舌乳头增生、肥大,突起如刺,多属热邪亢盛。临床上芒刺多见于舌尖与舌边,舌尖芒刺多属肝胆热盛。

4.裂纹舌体上有多种纵行或横行的裂沟或皱纹,多由于黏膜萎缩而形成。裂纹舌可见于少数正常人。舌质红绛而有裂纹者多属热盛;舌质淡而有裂纹者多属气阴不足。

如何观察舌态的变化断定疾病

舌态主要是观察舌体有无震颤、歪斜、痿软、强硬等。

1.震颤舌体不自主地颤抖,多属气血两虚或肝风内动。

2.歪斜舌体偏歪于一侧,多为中风偏瘫或中风先兆。

3.痿软舌体伸卷无力,多因气血俱虚筋脉失养所致。

4.强硬舌体不柔和,屈伸不利,甚至不能转动,多属高热伤津,邪热炽盛,或为中风的征兆。

舌苔的颜色与疾病预测

舌苔的变化主要用来判断感受外邪的深浅、轻重,以及胃气的盛衰。舌苔是胃之生气所现。中医认为“舌之有苔,犹地之有苔。地之苔,湿气上泛而生;舌之苔,胃蒸脾湿上潮而生,故曰苔。”现代医学认为舌苔的形成,主要为丝状乳头之分化。丝状乳头之末梢分化成角化树,在角化树分支的空隙中,常填有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食物碎屑及渗出的白细胞等,组成正常的舌苔。正常的舌苔为薄白一层,白苔嫩而不厚,干湿适中,不滑不燥。

观察舌苔时主要看苔的颜色、厚薄及润燥。舌苔颜色主要有白苔、黄苔、灰苔、黑苔等。

1.白苔白苔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其他颜色的苔可以认为是白苔基础上转化而形成的。中医认为白苔一般属肺,主表证、寒证,但临床上也有里证、热证而见白苔者。如薄白而润为风寒;薄白而燥为风热;寒湿之里证可见白而厚腻之苔。

2.黄苔有淡黄、嫩黄、深黄、焦黄等不同。一般说,黄苔的颜色越深,则热邪越重。淡黄为微热;嫩黄热较重;深黄热更重;焦黄则为热结;黄而干为热伤津;黄而腻则为湿热。

3.灰黑苔多主热证,亦有寒湿或虚寒证。舌苔灰黑而干,为热盛伤津;舌苔灰黑而湿润,多属阳虚寒盛。灰黑苔多见于疾病比较严重的阶段。

舌苔的厚薄与疾病预测

苔的厚薄有薄苔、厚苔、少苔、无苔。薄苔多为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病情较轻;厚苔多示病邪较盛,并已传里;或有胃肠积滞;或有痰湿。苔愈厚表示邪越盛,病情愈重。但舌苔的形成,反映了胃气的有无,舌苔虽厚,说明胃气尚存的一面,而少苔常表示机体正气不足,无苔则是胃气大虚,缺乏生发之机。舌面上有不规则的舌苔剥脱,剥脱处光滑无苔,称为花剥苔,多属胃的气阴不足,若兼有腻苔则表示痰湿未化而正气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