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明清时期的进退定律
1334900000066

第66章 政治是一种大智慧·上医医未病

【引言】

中国的医道博大精深,不仅治病救人,也有益于修身治国,所谓上医医未病,中医医将病,下医医已病,足显中国医道之精微。真正的智谋之士一定要做到见微知著,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等到事情发生了再亡羊补牢,即使处理得再好,也不是上上之选。

【事典】

楚汉相争时期,韩信的谋士蒯通曾经劝告韩信背汉自立,韩信不听,最终为吕后所杀,追悔莫及。然而,他的智谋也可谓“流泽深远”了,数百年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陈宝应那里找到了知音。只是陈氏所用不当,成了自取灭亡之道。

梁武帝末年,发生了“侯景之乱”。当时,名士虞寄正在梁朝廷内做官,当京城被侯景攻陷后,虞寄便逃回到家乡。后来,他的朋友张彪前往临川,强请虞寄与之同行,不料中途发生变故,虞寄便被劫持到晋安郡(治今福建福州)。其时,占据福建地区的是豪强陈宝应。陈宝应听说虞寄有才,便将他留在自己手下。陈霸先起兵,虞寄劝陈宝应响应,陈宝应从之。后来,朝廷要召虞寄为和戎将军、中书侍郎,陈宝应爱虞寄之才,便以道路险阻为由,留住他不放。

陈宝应是地方上的豪强,其家为闽中四姓之一,势力十分强大。他的父亲陈羽,有才干,为郡中雄豪。萧梁之时,晋安郡数次发生反叛朝廷的事件,陈羽先为叛乱的扇动与参与者,后又为官军向导,帮助镇压叛乱,因此掌握了一郡的兵权。梁末陈初,地方豪强势力崛起,朝廷对他们控制不住。陈羽自觉年事已高,便将郡守之位传给儿子陈宝应。

陈宝应大权在握,渐渐地生出了反叛之意。对此,虞寄已经有所察觉,他多次利用一切机会,向陈宝应暗示叛逆必亡的道理,但陈宝应都当做耳旁风。有一次,陈宝应让左右之人为他念《汉书》,他自己斜卧在床上闭目聆听。正好念到《蒯通传》中的蒯通劝韩信造反一节,只听人念道:“蒯通知天下权在信,欲说信令背汉,乃先微感信曰:‘仆尝受相人之术,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而不安;相君之背,贵而不可言。’”陈宝应听到这里,猛地坐起来,连声称赞说:“蒯通真是智士。”

虞寄听了他的话,知道陈宝应的心思,便严肃地说:“蒯通在韩信身边,一番话使郦食其丧生,又一番话使韩信骄狂,使得二人都没有什么好下场,算得上什么智谋之士!”陈宝应虽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不高兴。虞寄察言观色,知道陈宝应反意已定,自己劝也无用,为避免陈宝应祸及于己,便辞别陈宝应在东山寺中隐居。陈宝应多次派人前来请他,他都推说脚有病,不能走。陈宝应认为虞寄佯装,便派人在他的屋外放了一把火,告诉下人说,只要虞寄躲避,便说明他能走,立即将他带来。放火以后,眼看着燃着了虞寄的卧室,亲近之人都劝虞寄避一避,虞寄说:“生死有命,我能逃到何处?”仍坚卧不动。放火的人见虞寄没有动静,只得将火扑灭,返回去复命。陈宝应这才认为虞寄真的有脚病,没有什么用处,不再强求他了。

后来,陈宝应果然举兵造反,被朝廷军队打败。那些与陈宝应有关系的人全都受到株连,只有虞寄免于祸难。

黔国公沐朝弼(驻守云南)违犯了国法,按理应当被逮捕。朝廷中商讨此事时,大家都觉得很为难,都说沐朝弼有上万训练有素的军队,如果逮捕他,怕引起士兵不满,一旦激起边疆少数民族的反叛,后果会很严重。张居正认为不难处理,他先是提升了沐朝弼的儿子,使地方有了新的主人,然后再派一名使者去逮捕沐朝弼。结果是士兵都不敢动。后来,把沐朝弼逮到京城,又请求皇上免去他的死刑,而是把他囚禁在南京的大牢里。人们都觉得张居正处理得十分得当,为他的计策而高兴。

明朝庄浪地方部落首领鲁麟,本来是守甘肃的副将,他曾经向朝廷要求当大将而没有获准。鲁麟心中不服,依仗自己部落强大,向朝廷示威,擅自离开副将的岗位,而自行回庄浪部落,以孩子幼小为理由请假,不愿守边。面对这种情况,朝廷里有人觉得他不好对付,主张封他为大将,有的主张把他召到京城,给他封地。唯有尚书刘大夏不同意这种做法,他说:“鲁麟性格暴虐,不善于管理部落,他不会有什么作为的,然而他又没有犯罪。现在如果授他大将官印,不合朝廷的法规。如果召他到京城,他恐怕不会来,那有损朝廷的威严。应该采取不理他的办法,疏远他,另外表彰他的先世对朝廷的忠贞,而听任他在家赋闲。”结果,鲁麟对此毫无办法,他自觉没趣,心情忧郁而病死。

【评议】

虞寄可谓是一个洞烛幽微的人,可贵的是,他不仅能够根据具体的历史情况,分析蒯通其人的特点,更能够认清当时的情况,及早抽身,还躲过了陈宝应的试探,免于刑戮。他无力劝阻陈宝应,但能保全自身已属不易了。张居正和刘大夏是明朝的名臣,他们处理一些案件的方法十分有特色,既不像有些人那样一味妥协,使国家的法律失去了尊严;也不是像有的人那样按条文生搬硬套,结果激出变故来;而是预先设置好防备的措施,在未病之时就未雨绸缪,使整个过程按自己的设计一步步走过来,应该说是大有高明之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