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心禅语:受用一生的佛禅哲理与智慧
13348500000030

第30章 成败皆有因,命运非天定(1)

佛说,成败皆有因,命运非天定。成败不是永恒的,世上没有永远的成功,也没有永远的失败。成功是因为找到了成功的方法,失败是因为承认了失败。相由心生,命由己造。命运并不是天生注定的,而是由我们自己来决定的——人是可以修炼命运,并改变命运的。

无所事事地混日子,和死没有什么分别

佛陀格言

生命不是用来浪费的,而是用来体现价值的。

有一位年轻的流浪汉依靠着一棵大树晒太阳,他衣衫褴褛,神情萎靡,不时有气无力地打着哈欠。

有一位老僧人从此经过,好奇地问道:“年轻人,如此好的阳光,如此难得的季节,你不去做你该做的事,懒懒散散地晒着太阳,岂不辜负了大好时光?”

“唉!”流浪汉叹了一口气接着说,“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我自己的躯壳外,我一无所有。我又何必去费心费力地做什么事情呢?每天晒晒我的躯壳,就是我做的所有的事情了。”

“你没家?”

“没有。与其承担家庭的负累,不如干脆没有。”流浪汉说。

“你没有你的所爱?”

“没有,与其爱过后便是恨,不如干脆不去爱。”

“没有朋友?”

“没有。与其得到后还会失去,不如干脆没有朋友。”

“你不想去赚钱?”

“不想。千金得来还复去,何必劳心费神动躯体?”

“哦!”老僧人若有所思,“看来我得赶快帮你找绳子。”

“找绳子干什么?”流浪汉好奇地问。

“帮你自缢!”

“自缢?你叫我死?”流浪汉惊诧了。

“对。人有生就有死,与其生了还会死去,不如干脆就不出生。你的存在,本身就是多余的,自缢而死,不是正合你的逻辑么?”

流浪汉无言以对。

哲理与智慧

一个人不能满足于碌碌无为地混日子而没有追求。哀莫大于心死。一个人可以没有金钱,可以没有名利,但如果没有了希望,没有的信念,那和死了没什么分别。只有树立远大的志向,不断努力和拼搏,才能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的价值。

没有从天而降的幸福,也没有不劳而获的收获

佛陀格言

靠祈求并不能得到什么,想得到什么要靠付出劳动。

从前,一个穷汉每天都在地里劳作。有一天,他突然想:“与其每天辛苦工作,不如向佛祖祈祷,请他赐给我财富,供我今生享受。”

他深为自己的想法得意,于是把弟弟喊来,把家业委托给他,又吩咐他到田里耕作谋生,别让家人饿肚子。一一交代之后,他觉得自己没有后顾之忧了,就独自来到一座寺庙,为佛祖摆设大斋,供养香花,不分昼夜地膜拜,毕恭毕敬地祈祷:“佛祖!请您赐给我现世的安稳和利益啊,让我财源滚滚吧!”

佛祖听见这个穷汉的愿望,内心暗自思忖:“这个懒惰的家伙,自己不工作,却想谋求巨大财富。倘若他在前世曾做布施,累积功德,那么,方便给他些利益也未尝不可。可是,查看他的前世行为,根本没有布施的功德,也没有半点因缘,现在却拼命向我求利。不管他怎样苦苦要求,也是没有用的。但是,若不给他些利益,他一定会怨恨我。不妨用些方便,让他死了这条心吧!”

于是,佛祖就化作他的弟弟,也来到这座寺庙,跟他一样祈祷求福。

哥哥看见了,不禁问他:“你来这儿干什么?我吩咐你去播种,你播下了吗?”

弟弟说:“我也跟你一样,来向佛祖求财求宝,佛祖一定会让我衣食无忧的。纵使我不努力播种,我想佛祖也会让麦子在田里自然生长,满足我的愿望。”

哥哥一听弟弟的祈愿,立即骂道:“你这个混账东西,不在田里播种,想等着收获,实在是异想天开。”

弟弟听见哥哥骂他,却故意问:“你说什么?再说一遍听听。”

“我就再说给你听,不播种,哪能得到果实呢!你不妨仔细想想看,你太傻了!”

这时佛祖才现出原形,对哥哥说:“诚如你自己所说,不播种就没有果实。想要得到,你必须先要付出!”

哲理与智慧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种下的是萝卜,就不要指望能收获黄金。付出与收获总是成正比的,一分付出,一分收获。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幸福,也没有不劳而获的收获。

禅机妙语

一天,佛印禅师登坛说法,苏东坡闻说赶来参加,座中已经坐满人众,没有空位了。禅师看到苏东坡时说:“人都坐满了,此间已无学士坐处。”

苏东坡一向好禅,马上机锋相对地回答禅师说:“既然此间无坐处,我就以禅师四大五蕴之身为座。”

佛印禅师说:“四大本空,五蕴非有,请问学士要坐那里呢?”

苏东坡一时为之语塞。

只是坐吃山空,就永远摆脱不了穷困的命运

佛陀格言

勤奋使人富有,懒惰致人贫穷。

从前,有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做邻居。穷人家里十分贫困,经常吃了上顿没有下顿,一家人衣不遮体。富人后来信奉了佛教,经常做些善事。

有一天,富人动了仁慈之心,想帮助穷人摆脱贫困,于是就送他一头牛。富人一再地叮嘱穷人要好好地开荒,来年春天在地里撒上种子,秋天就能够有一些收获。富人说,如此连续辛勤地耕耘几年,土地一定不会辜负他的付出,他一定会逐渐地脱离贫困,摘下那顶穷帽子。富人叮嘱完穷人后,就上外地做生意去了。

于是,穷人充满信心地开始了摆脱穷困命运的奋斗。然而,不久穷人就发现,自己以前只要混口饭吃就可以了,而现在比以前更累更穷,因为他平时除了劳动还要给牛打草吃,冬天没有草的时候还要省下口粮给牛吃。因此穷人想,干脆卖掉这头牛,再买几只羊,先杀一只,然后让剩下的羊生小羊,等小羊长大了之后再卖掉,这样也可以赚许多钱。

穷人卖掉那头牛买了几只羊,先吃掉一只,大饱了一次口福。然后穷人就开始等待大羊生小羊。可是,等待的日子并不好过,而且更加艰难,穷人既要自己吃饭,还要为几只羊的生活忙碌。于是,没有几天穷人就再也忍不住了,又吃掉了一只羊。不久,穷人喂的羊很快就剩下了一只。穷人想,这样下去还要受穷的,不如卖掉羊买几只鸡,因为鸡生蛋的速度总是比羊生小羊的速度要快,并且鸡还可以孵小鸡,好日子很快就会降临。

把羊换成了鸡之后,穷人发现日子依然没有得到改善。于是他又开始杀鸡吃,就这样又过了几天较为舒适的日子。终于在杀得只剩下一只鸡时,穷人感到自己致富的理想已经像那美丽的肥皂泡一样破灭了。穷人灰心地想,致富已经没有任何希望了,还不如干脆一些,卖掉这一只鸡,打一壶酒,买一盘花生米,然后一醉方休,就什么愁都没有了。

穷人喝酒的这一天恰恰是惊蛰,他的邻居富人从外地回来了,并兴致勃勃地为他来送一些种子。富人却发现穷人的院子里空空的,那头牛早就没有了。富人走进穷人那座已经透风的旧房子,发现穷人正在守着半盘花生、一壶酒开怀畅饮。此时穷人早已喝得醉眼蒙眬,嘴中还喷着酒气要请富人坐下来喝酒。

富人望了望穷人那副醉相,无奈地摇摇头,转身走了。

哲理与智慧

一般说来,有的富人之所以能够致富,是因为他们具有发家致富的思想观念,并且能不断地付诸行动;有的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他们目光短浅,没有一个长远的打算,关键是不肯为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付出努力。不思进取,坐吃山空,只能越来越贫穷。

年少如果不努力,到老一定会吃苦

佛陀格言

年轻之时当精进,年老之时当安乐。

有一天清晨,佛陀与尊者阿难衣着整齐,手持食钵,一同入舍卫城乞食。在城里的时候,他们见到有一对年纪很老的夫妇,衣衫褴褛,已经牙齿掉落,头发花白,脊背也已经弯得像弓一样,拄着拐杖,双双在城里的大街小巷的垃圾焚烧池旁,找寻食物,围火取暖。远望过去,只见二人犹如两只瑟缩在沼泽池边的老鹳雀,但二人互相对视时,眼神里却又充满了贪婪的欲望。

佛陀就向尊者阿难说道:“那两位愚痴老迈的夫妇,犹如两只鹳雀般弓背颤抖,但是当他们互相望着时,你看见了他们眼内的贪婪欲望了吗?”“是的,我都看见了,世尊!”尊者阿难回答道。

佛陀就对阿难说道:“这一对老夫妇,如果他们在少年盛壮的时候,能够勤求财物的话,现在可能已经是舍卫城的首富了。又或者,如果他们那时能够剃除须发,出家修习清净梵行,精勤修学的话,或者现在就已经体证了最殊胜第一的阿罗汉果了。其次,假如他们能够在青年盛壮时期,或者中年时期,以至壮年之身,努力工作,勤求财物的话,现在也可能成为舍卫城中第二富者,或第三富者,或第四富者。但是阿难,你看他们的一生都没有做好俗家人在世间应做的事情,也没有出家修习清净梵行,以至蹉跎了大好岁月,现在已经很老了,身体四肢已经退化,弄得现在既没有钱财,又没有谋生知识,什么都不懂,也没有谋求钱财的技能,也没有好好修习福德智慧,以至虚度了一生的光阴。”

最后,佛陀感慨地说:“年少的时候不好好修习清净的梵行,不学习谋生的技能,又不积聚财宝,就好像那老鹳雀,空自在池边徘徊。由于他没有智慧的资粮,只是随着自己的喜好过日子,以至老了仍要吃苦受穷。”

哲理与智慧

年轻时不努力拼搏,年纪大了后就只能徒然地悲伤。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时光,奋发有为,努力进取。这样才能老有所获,老有所终,也不会因为当初没有好好努力而后悔。

佛林百科

十八罗汉

十八罗汉在佛教寺庙中一般都有专门的罗汉堂,他们在佛教中有许多的传奇色彩,但十八罗汉的名称却鲜有人知,现兹略如下:坐鹿罗汉、喜庆罗汉、举钵罗汉、托塔罗汉、静坐罗汉、过江罗汉、骑象罗汉、笑狮罗汉、开心罗汉、探手罗汉、沉思罗汉、挖耳罗汉、布袋罗汉、芭蕉罗汉、长眉罗汉、看门罗汉、降龙罗汉和伏虎罗汉。

求人不如求己,靠自己来拯救自己

佛陀格言

这世上唯一能拯救你的人,就是你自己。

洙水河上有一个古渡口,古渡口上拉着一条绳索,绳索下有一条木船,过往的人们就是坐在船上一手换一手地拉着这根绳索,作为行船的动力来回摆渡的。而这个渡口平时过往的行人特别稀少,常常是“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一天,惟信禅师访友归来,路过洙水河,刚登上那条渡船,身后就赶过来一位脏兮兮的乞丐,他爽手利脚地也登上了这条渡船。惟信禅师一看又上来一位,就赶紧走下船来,坐在岸边的石块上。

乞丐说:“老和尚不必这样,我来拉绳还不行吗?你何必要下去呢?”

惟信禅师平静地说:“我不渡你,也不被你渡,我要自渡。”

乞丐听得迷迷糊糊,由于急着赶饭时,就撇下惟信禅师,独自渡过河去。可是,就在他吃饱喝足,返回对岸时,看到惟信禅师还端坐在水边的石块上。两个时辰过去了,居然没从彼岸过来一个人。

乞丐拉着绳索独自过来,非常不解、非常遗憾地对惟信禅师说:“你这个老和尚啊,偏偏不与我同渡过河,这不是和自己过不去吗?”

惟信禅师依然心平气和地说:“干任何事儿都要依靠自己,指望别人的照顾是没有保障的。所以,我不渡你,也不被你渡,我要自渡。”

直到这时,乞丐方如醍醐灌顶,悟出了惟信禅师话中的禅机。他马上跪在老禅师的面前,感激地说:“谢谢您的指点,我不会辜负您,也不会辜负我自己的,我要自力更生,重新振作……”

转眼就是几年。一天,一位气宇轩昂的施主来到老禅师跟前,二话没说,就跪下了。惟信禅师微启双目,静静地说:“你就是当年的那个叫花子吧?”

施主说:“正是。受您点化之后,我经过几年的努力,先学石匠,后来做了工匠,现在已事业有成了。我这次就是来报答您的,我要为您修建一座更气派的寺院……”

惟信禅师依然心平气和地说:“佛不要报答。你就在古渡口处修建一座石桥吧。”不久,洙水河上就架起一座彩虹似的石拱桥。

哲理与智慧

有些事只要自己努努力就能做到的话,就不必求人搭人情。因为别人帮得了你一时,却帮不了你一世。遇事先自己想办法,不依赖他人的恩赐,才能自主、自强、自信,才能做最好的自己。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自己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善听、善想、善做,就能改变命运

佛陀格言

自己的命运,自己说了算,由自己去改变。

佛陀曾给弟子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人名叫张三,他拥有父亲留下来的大笔遗产,却不知如何管理。他生性好吃懒做,不务正业,又交了一帮坏朋友,没有多久,就把父亲辛辛苦苦挣下的家产挥霍得一干二净。

张三的父亲生前有位朋友,是当地有名望的富翁,财产多得不计其数,人又很善良,常常帮助别人。他听说张三有困难,便前来看望他教他如何治家、如何创造财富,并送给他一千两金子,作为开业的资本。

张三恭恭敬敬地听着,口里连连称是,但是一点也没有改邪归正的决心。他虽照着富人教的办法学做买卖,却仍忘不了吃喝嫖赌;他试着用各种办法积累财富,但这少得可怜的积累,远不够他花天酒地的开支。没过多久,那些钱就被吃用一空了。

富人前后帮助了他五次,可是每次给他的钱,都被他花得一干二净,最后仍是一贫如洗。富人虽然很生气,但念及与其父的交情,依然想尽办法开导他、劝说他。

有一天,富人看见门外的粪堆上有一只死老鼠,便借机开导张三说:“一个聪明的、善于动脑筋的人甚至可以靠这只死老鼠来立业。一个人有了一千两金子,怎么还会贫穷呢?我今天再给你一千两金子,你要努力干出点事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