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教故事经典(一)
13348400000029

第29章 傲乃武林第一大忌

河北香河县马神庙村,是个把式窝,村里大小孩子没有不会武的。这个村在大清国时期出了个武林大师,名叫张策,名声非常大。

张策从五岁起,就开始练少林功,他爸爸特意给他做了一双铁鞋,一件铁坎肩。从五岁练到十三岁,那功夫已经练得够瞧的了。有一回,家里杀了一头牛,他爹让他蹬梯子上房,把湿牛皮晾上。张策朝他爹一笑,拿脚尖轻轻一挑,偌大的一张湿牛皮,“哧”地一声就上房了,吓了他爹一大跳。

小张策的功夫深了,傲气也就来了,喜欢在人前显摆显摆。他经常和村里的伙伴们在东大庙演武,虽然是点到为止,小伙伴还是被弄得鼻青脸肿的,最后都没人敢跟他练了。

这天,张策大清早就穿好练功服,在东大庙练上了。张策这一趟少林弹腿,可就显出真能耐来了。开始还能看出一招一式来,到后来就好像转动的纺车轱辘似的。练到兴头上,一腿飞去,把场边的一棵碗口粗的小树踢成了两截儿。

这时,就听场外有人“唔呀”一声:“小小年纪,有些功夫!”

张策听得有人说话,赶紧收住了招数。扭脸一看,场子外边站着一个云游老和尚,笑呵呵地,正像大殿里的弥勒佛。张策一看和尚那模样就乐了,说:“大师父,你看练得怎么样?”

和尚呵呵一笑:“阿弥陀佛,可惜小施主有些地方练得还不到家!”

张策一听就恼了:“少林武功,天下第一,你懂么?”

老和尚还是乐呵呵地说:“洒家当初也练过几趟拳脚。可惜年深日久,胳膊腿都锈了。小施主要是拜我为师的话,我就把想起来的招数教教你。”

张策一听,鼻子差点儿气歪了:就凭你这泥胎儿似的,还练武?别糟改活人了。心里这么想,话里可就带出来了:“要想让我拜师,咱们得先试试。”

老和尚挺高兴,走到场子里,拍了拍肚皮:“你不是腿上有功夫吗?来,你踢着我就算你赢!”小张策心说:“好!我一脚踹你庙里头去,倒看看谁是谁师父。”这么想着,他的腿上可就较上劲了。左一腿,右一腿,里腿、外腿、鸳鸯腿。可也怪了,明明看着老和尚就在那儿站着,可就是踢不着,倒把小张策忙出一身汗来。他急了发起狠来,瞅准老和尚狠狠一脚踹去,就见老和尚不慌不忙,伸出了一个手指头,小张策只觉得脚心像被锥子剜的一样,“咚”地一下飞出好几丈远摔倒在地。

老和尚呵呵地笑着:“怎么样,徒儿快拜师吧!”

张策跳了起来,嚷嚷着:“不算,不算!”

老和尚一笑:“不算,重来!”

小张策拍拍身上的土,心里算计着:腿踢不,这回使拳吧。他猛地一下子蹿上去,挥拳就打。据说,他使的这趟拳叫燕青拳,还是燕青打擂时传下来的。

老和尚这回不等着挨打了,拳一到,人就闪开了。张策拳出得快,老和尚闪得也快。到后来,张策就觉得前后左右都是老和尚了,那么胖,也不知怎么那么轻巧,脸上还总是像弥勒佛那么笑着,气得张策照老和尚眉心就是一拳,拳到了,人也没了,张策还满地找,就觉得背上有人轻轻一推,连着踏出二十几步去,才算稳住了脚。

老和尚笑着说:“拜师吧?”

小张策一拨浪脑袋,“我不服,你要真有能耐,就老老实实让我踢上一脚,经得住,我就拜师!”

老和尚一听,哈哈大笑:“好徒儿,好徒儿!”老和尚把僧衣-敞,露出了肚皮,笑着叫他:“来,照这儿来!”

张策犹豫了,心说:我这一脚蹬出去,把肚皮给蹬漏了怎么办?老和尚就像钻进他心里看了似的,笑着:“来,铆劲儿来!”张策见老和尚直叫阵,犟劲儿又上来了,铆足了十二成的劲儿,照准和尚肚皮踢出。一脚就踢了进去,吓了张策一大跳。他一看老和尚没事儿人一样,就想把脚收回来。谁曾想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也没拔出腿来,就像让吸铁石吸住了似的。脸上的汗珠子登时就下来了,高声地叫了声:“师父!”老和尚一笑,肚皮一鼓,“咚”地把张策弹出了好远。张策爬起来,几步奔到老和尚跟前,跪在了地上:“师父!徒儿莽撞了!”

老和尚笑了笑:“徒儿,以貌取人,以流派取人,往往失之千里。切记,切记,傲乃武林第一大忌。”

老和尚见张策很有天资,又很有根基,就真的收他做了徒弟。老和尚在马神庙住了二年,把全身的本领都传给了他。张策勤学苦练,融和各家之长,后来成了一代武林大师。

感悟

当一个人有一点成绩的时候,往往会显出一些傲气来,甚至会变得骄傲起来,这样他就不会再取得进步了。如果一个人在取得一些成绩之后,还能够继续向别人虚心请教,那么,他就会学到更多的东西,就会在所钻研的领域里取得更大的成就。

佛学常识娑婆

“娑婆”是梵语的音译,也译作“索诃”、“娑河”等,意为“堪忍”。它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娑婆世界”的众生罪业深重,必须忍受种种烦恼苦难,故“娑婆世界”又可意译为“忍土”,被称为“五浊世间”,是“极乐世界”“净土”的对立面,这里容易产生各种罪孽,因此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另一层意思,是说释迦牟尼等佛菩萨堪能忍受劳累,难说能说,难化能化,在污浊的“娑婆世界”中不懈地教化众生,表现出大智、大悲和大勇的精神。

佛学典籍《华严经》

《华严经》的原本只有一种,但分量很大。印度人计算篇幅的大小,是以偈颂为单位,说一偈或一颂是同样的意思,都以四句为一单位。不论是偈颂、长行或密咒,也以四句为一单位;一单位里,字数并不相等。《华严经》总共有十万颂,也就是四十万句,可见其分量之大。分量多就容易散失,所以《华严经》传入中国时,就是一个残缺本。

首次传入是在晋朝,只有三万六千颂,是十万颂的三分之一,其中三分之二都遗失了。将三万六千颂翻译成华文,总共有六十卷,称为《晋经》,也称为《六十华严》。现在还有流通,但是读的人较少。

第二次是在唐朝证圣年间(695年),即武则天执政时,由实叉难陀大师从西域带来,比上次增加九千颂,总共有四万五千颂,共翻译出八十卷,称为《八十华严》。

第三次在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4年),印度有个小国,对中国进贡。礼品里有一部《普贤菩萨行愿品》,经文完整无缺,非常珍贵。由印度高僧般若法师译成华文,总共四十卷,称为《四十华严》。所以《四十华严》就是《普贤菩萨行愿品》。现在《华严经》每一品都有缺文,唯独《普贤菩萨行愿品》是完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