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对男人最有影响的女人是母亲和妻子。母亲对儿子的影响是在早年,对于儿子个性的形成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母亲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儿子的性格,甚至决定了儿子的命运。而妻子的影响则不同,妻子往往很难改变丈夫早年形成的性格,但对丈夫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时却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可以这样说,好的母亲塑造了一个男人的性格特征,好的妻子塑造了一个男人的行为方式。一个男人如果早年有好的母亲,婚后有好的妻子,也许他的生命已经成功了一半。另一半,就靠自己的禀赋和努力了。
【事典】
独孤皇后是隋文帝杨坚之妻,她出身北周的名门望族。其父亲是北周的大司马,姐姐是周明帝的皇后,长女又是周宣帝的皇后,这样的人家,可谓“贵戚之盛,莫与为比”,确实是当世无双的。但她却没有丝毫骄傲之气,相反,倒是能柔顺恭孝,谦卑自守。在隋文帝杨坚登基前后,始终如一,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不可多得的相夫教子的贤内助。
当初周宣帝死后,杨坚以外戚身份辅佐幼主,实际上他已完全掌握了朝政,与皇帝已经没有什么区别,文武百官也趁此机会讨好他,劝谏谋划,让杨坚以接受禅让的形式登基称帝,建立新朝代。在这关键时刻,文献皇后也看清了形势,觉得如果不按照群臣的意思去办,将会使得天下大乱。于是,她派人敦促杨坚说:“大势已定,你没有犹豫的必要,当断不断,自取其乱,你不必退让,努力吧。”杨坚在她的鼓励之下,终于接受禅让,建立隋朝,自己也逐渐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开明皇帝。
隋朝初年,南朝的陈国尚存,皇帝并不是高枕无忧,加之边患不断,百废待兴,因此,创业是十分艰难的。为了更好地辅助皇帝,文献皇后常常陪同上下朝,并在后庭等候,每每发现政有所失,便随时匡谏。她的许多建议,对于朝政多有裨益。文献皇后深明事理,有一次突厥商人带来一箧明珠,价值八百万,幽州总管阴寿劝皇后买下为自己所用。文献皇后当即表示:“这不是我所需的,当今戎狄屡屡侵略边关,将士疲劳,不如用这八百万分别奖赏有功的将士。”这件事使文武百官倍受感动,从此大家都敬重皇后,连杨坚这位皇帝也敬畏三分。
文献皇后不仅尽心尽力地相夫,对族人和子女要求也极严格。她常告诫各位公主说:“周家公主,类无妇德,对公婆无礼,离薄人家的骨肉,才使自己的江山不能万世永固。这等不孝顺的事和作为,你们当作教训应时刻谨记。”
外戚干政乱政,也是中国历史上常见的弊病,这与皇后的态度是息息相关的。文献皇后在这方面处理得就十分谨慎,也很有分寸。她的表兄弟大都督崔长仁犯法当斩,隋文帝因为皇后的缘故,想赦免崔长仁的死罪,文献皇后知道后,当即制止,疾言厉色地对他说:“国家大事,怎么能只顾私情而枉法呢!如果这样,天下岂不是就要无法可依,民心大乱了吗?”崔长仁最终被处死。
当时朝野之上对皇后的评价很高,史书记载说:“每与上言及政事,往往意合,宫中称为二圣。”由此可见文献皇后在隋朝初建帝业中的作用。《后汉书》的作者范晔评论说:“家道正则化行天下,由近及远,自家刑国,配天作合,不亦大乎!兴云是系,不亦重乎!”的确,尽管隋朝没有传之久远,但文献皇后的功德还是不可埋没的。
如果说文献皇后是好妻子的话,那么,杜太后就是好母亲。
杜太后是北宋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的母亲,她的出身虽然并不高贵,但由于她目睹了战乱年代的皇权变更,对政治更迭深有感触,所以,她对赵宋政权的建立和稳固都起过一定作用,甚至赵光义能成为皇帝也是由于杜太后的遗命。
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正月,赵匡胤在赵光义、赵普等人的协助下发动了陈桥兵变,当使臣楚昭辅向赵匡胤的母亲报告说“点检已做天子了”时,赵匡胤的母亲说:“吾儿素有大志,现在果然当了天子,这本是意料之中的事。”
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尊自己的母亲为皇太后。在堂上向母亲行礼叩拜,众人都一起向杜太后表示祝贺,君臣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只有杜太后并没有显出十分高兴的样子。左右大臣对杜太后说:“臣等听说过这么一句话,叫作‘母以子贵’,现在您儿子作了天子,您怎么不高兴呢?”杜太后说:“我也听说过一句话,叫作‘为君者难’,天子位居亿万士民百姓之上,如果治国有道,那么当天子是很尊贵的。倘若无法掌握大权,那么到那时不想做天子,只想当个匹夫百姓也是不可能的,那是会有杀身之祸的。所以我为我的儿子担忧,心中不快。”赵匡胤听了她的这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深为母亲这种居安思危的精神所感动。
杜太后亲历乱世,对兵变夺权、朝代更替深有体会,自从宋太祖赵匡胤当了皇帝之后,她时时刻刻都在思考如何才能使赵氏天下传之万世,不再像五代那些王朝一样短命。她帮赵匡胤决定国家大事,寻找可靠的辅政大臣,她主张让赵普为书记,并时常对赵普说:“赵书记多费心吧,吾儿没有经过这些事情,不懂得如何处理。”杜太后对自己的三儿子赵光义更是喜爱,从未对赵光义发过火、变过脸,赵光义每次出去办事,她总叮嘱说:“一定要和赵书记一起去才行。”只要赵光义远行,她总是翘首期待儿子按时归来。
杜太后生病,自知将会一病不起,赵匡胤端汤送药,不离杜太后左右。当杜太后病危时,她命人叫来赵普,记下她的遗嘱。杜太后对宋太祖赵匡胤问道:“你知道你是怎么得天下的吗?”宋太祖赵匡胤痛哭失声,不能回答。杜太后再次催问。宋太祖赵匡胤说:“都是托祖宗和太后的洪福。”杜太后说:“你说的不对!你能夺取天下,正是由于柴世宗柴荣传位给幼子,让小孩统治天下,大臣离心,不再为其出力。如果周有年长的君主继位,你还能做天子得天下吗?你和光义都是我的亲生骨肉,你死以后要把皇位传给你的弟弟,天下太大,事务太多,天下能立长君,是社稷之福啊!”
宋太祖赵匡胤哭着叩头说:“我怎敢不听母亲的教诲。”
杜太后又看着赵普说:“你也一起记下我的话,不得违背。”赵普在杜太后的榻前记录下杜太后的遗嘱,并在纸末尾写上“臣普记”。宋太祖将杜太后的遗嘱放到金匮中收藏起来,命可靠的太监保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金匮之盟”。
至于赵光义是如何即位的,历史上有不同的说法,甚至对于“金匮之盟”也有异议。但这些还是留给历史学家去考证吧,我们应当看到的是,一位贤良的母亲,对于后代是如何的重要。
【评议】
在传统社会中,以贤妻良母来评价女人,是有其社会历史根源的。因为女人很难直接参与家庭以外的社会活动,所以,她们的社会价值往往要通过儿子和丈夫体现出来。俗话说的“母以子贵”,“妻以夫荣”,便是这种观念的极好体现。其实,这种观念直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消失,例如,现在流行这样的话,叫作“男人通过征服世界而征服女人,女人通过征服男人而征服世界”,说的仍然是“母以子贵”,“妻以夫荣”的意思。然而,即使在传统社会,女人也决不仅仅是男人的附属物,女人无法自己到家庭以外的社会上去实现自己的影响,就将所有的精力到放到了家庭之内,放到了孩子和丈夫的身上。因此,在这一意义上,说女人塑造了男人也并不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