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懂得选择 不要放弃
13346500000003

第3章 坚持一下,成功就在你的脚下(3)

一个好的个性,在工作上必会有所表现、突破,无论在哪个部门都是别人急于网罗的对象。如果某人老是呆在同一个地方,容易守旧,丧失创造力,也会成为包袱对象。如果你是只想过众生营营般的生活,你可以维持现状,但你是想过大生活的人,就要奋力去争取每个升迁机会。

11.最浪费时间的一件事就是太早放弃

很多时候,人们会开始一个新工作,学习新的技艺,然后就在成果出现之前失望地放弃。

如果你参观过开罗博物馆,你会看到从图坦·卡蒙法老王墓挖出的宝藏,令人目不暇接。庞大建筑物的第二层楼大部分放的都是灿烂夺目的宝藏:黄金、珍贵的珠宝、饰品、大理石容器、战车、象牙与黄金棺木,巧夺天工的工艺至今仍无人能及。如果不是霍华德·卡特决定再多挖一天,这些不可思议的宝藏也许仍在地下不见天日。

1922年的冬天,卡特几乎放弃了可以找到年轻法老王坟墓的希望,他的赞助者即将取消赞助。卡特在自传中写道:

这将是我们待在山谷中的最后一季,我们已经挖掘了整整六季了,春去秋来毫无所获。我们一鼓作气工作了好几个月却没有发现什么,只有挖掘者才能体会这种彻底的绝望感;我们几乎已经认定自己被打败了,正准备离开山谷到别的地方去碰碰运气。然而,要不是我们最后垂死的努力一锤,我们永远也不会发现这远超出我们梦想所及的宝藏。

霍华德·卡特最后垂死的努力成了全世界的头条新闻,他发现了近代惟一一个完整出土的法老王坟墓。

最浪费时间的一件事就是太早放弃。人们经常在做了90%的工作后,放弃了最后可以让他们成功的10%。这不但输掉了开始的投资,更丧失了经由最后的努力而发现宝藏的喜悦。

12.只要坚持下去,总有一天情况会好转的

罗纳德·皮尔经常对别人说:“只要坚持下去,总有一天情况会好转的。”

罗纳德·皮尔曾经给别人讲过自己的亲身经历:

每当我失意时,我母亲就这样说:“最好的总会到来,如果你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你会交上好运。并且你会认识到,要是没有从前的失望,那是不会发生的。”

母亲是对的,当我于1932年大学毕业后我发现了这点。我当时决定试试在电台找份工作,然后,再设法去做一名体育播音员。我搭便车去了芝加哥,敲开了每一家电台的门——但每次都碰了一鼻子灰。在一个播音室里,一位很和气的女士告诉我,大电台是不会冒险雇用一名毫无经验的新手的。“再去试试,找家小电台,那里可能会有机会。”她说。我又搭便车回到了伊利诺斯州的迪克逊。虽然迪克逊没有电台,但我父亲说,蒙哥马利·沃德公司开了一家商店,需要一名当地的运动员去经营他的体育专柜。由于我在迪克逊中学打过橄榄球,于是我提出了申请。那工作听起来正适合我,但我没能如愿。

我失望的心情一定是一看便知。“最好的总会到来。”母亲提醒我说。父亲借车给我,于是我驾车行驶了70英里来到了特莱城。我试了试爱荷华州达文波特的WOC电台。节目部主任是位很不错的苏格兰人,名叫彼特·麦克阿瑟,他告诉我说他们已经雇用了一名播音员。当我离开他的办公室时,受挫的郁闷心情一下子发作了。我大声地问道:“要是不能在电台工作,又怎么能当上一名体育播音员呢?”

我正在那里等电梯,突然我听到了麦克阿瑟的叫声:“你刚才说体育什么来着?你懂橄榄球吗?”

接着他让我站在一架麦克风前,叫我凭想象播一场比赛。前一年秋天,我所在的那个队在最后20秒时以一个65码的猛冲击败了对方。在那场比赛中,我打了15分钟。彼特告诉我,我将选播星期六的一场比赛。

在回家的路上,就像自那以后的许多次一样,我想到了母亲的话:“如果你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你会交上好运。并且你会认识到,要是没有从前的失望,那是不会发生的。”

在生活中的不幸面前,有没有坚强刚毅的性格,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区别伟人与庸人的标志之一。巴尔扎克说:“苦难对于一个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而对于庸人却是一个万丈深渊。”有的人在厄运和不幸面前,不屈服,不后退,不动摇,顽强地同命运抗争,因而在重重困难中冲开一条通向胜利的路,成了征服困难的英雄,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

13.永远不要满足

永不满足于已有的成就,以更大的热情去获取更大的成功,不断地给自己加压,永远不让发动机熄火,才能使自己的生命之车驶至尽可能远的奇境。

齐白石本是个木匠,靠着自学,成为画家,荣获世界和平奖金。然而,他始终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不断吸取历代名画家的长处,改变自己作品的风格。他60岁以后的画,明显地不同于60岁以前。70岁以后,他的画风又变了一次。80岁以后,他的画的风格再度变化。据说,齐白石一生中,画风至少变了五次!即使他已80高龄,还每日挥毫不已。有时,来了客人或身体不适,不能作画,过后也一定补画。正因为齐白石在成功之后仍然马不停蹄,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为成熟,形成了独特的流派与风格。

美籍中国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因发现“J”粒子而获得1976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金。他继续发奋攻关,于1979年又获重大成果——发现了“胶子”。他为什么能接连获胜呢?这是因为他在获奖后不但没有放松自己,反而自我加压。他每天只睡四至六小时,硬是挤出时间用在科学研究上,决不因获奖而增加社会负担或放慢前进的步伐。

面对现实,自暴自弃,甘居人后;还不如来个“先飞”“多练”,由勤而熟,由熟而巧,通过以勤补拙,成为“巧鸟”。

生物遗传工程著名专家童第周17岁那年考入宁波师范学校的预科班,第2年后,他又考入一所教会中学。这所中学对数理化、英语课的要求很严格,而这几门功课童第周的基础最差,有的课甚至根本没学过。当时有人讥笑他说:我保证你不出3个月就得回家种地。果不其然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他的总平均成绩是45分,按学校规定,总平均成绩不及格的人必须退学或降级。

童第周本来比同班同学的年龄大好几岁,再降一级怎么行呢?他硬着头皮去央求校长,校长最后勉强答应让他试读半年。自此,童第周每天天不亮就悄悄爬起来在路灯下朗读英语;晚上,熄灯的铃声响了,别人睡下后,他又悄悄地来到校园的路灯下,复习当天的课程。监学被他的顽强的学习毅力打动了,破例地允许他在学校熄灯铃打过以后在路灯下学习。就这样,童第周赢得了时间,赢得了学习上的突飞猛进。第二学期的考试成绩公布了:他的总平均分超过了70分,几何还考了个百分。

童第周经过刻苦勤奋的学习,在28岁那一年终于以复旦大学生物系高材生的优异成绩留学比利时。

张博从小就酷爱学习,他嫌自己记忆力不强,为了做到博闻强记,凡是所读的书一定要亲手抄写,抄写朗诵一遍,就把它烧掉,又重新抄写,像这样要抄它六七次直到能背诵时,方才作罢。由于经常抄写,他右手握笔管的地方长成了老茧。冬天手指开裂,每天要在热水里浸好几次才能屈伸。后来他把自己的书房叫做“七录斋”。勤奋学习,坚持不懈,终于使他成为明末著名的文学家。张博写作思路敏捷,各个地方的人向他索取诗文,他从来不打草稿,都是当着来客的面,一挥而就,因此,名噪一时。

梅兰芳在刚学戏的时候,面对一个很不利的条件——眼皮下垂,迎风流泪眼珠转动不灵活。“巧笑情兮,美目盼兮”,唱旦角的眼睛不好,那还成吗?亲戚朋友为他顾虑,他自己也常发愁。后来,他偶然发现观察飞翔的鸽子可以使眼珠变灵活,于是他每天一早起来就放鸽子高飞,盯着它们一直飞到天际、云头,并仔细地辨认哪只是别人的,哪只是自家的,终于练就了舞台上那一双神光四射、精气内涵的秀目。

对许多人来说,要想成功,笨鸟先飞是最好的方法。只要多付出,不怕苦,一样可以做得很好,或许只是能否坚持。

14.不要放弃,成功有80%的希望

不理想,选择行动,有50%的成功希望;不放弃,能够坚持理想,那么成功就有80%的希望。

要取得事业成功、生活幸福,重要的要有积极的自我心像,要敢于对自己说:“我行!我坚信自己!我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

1862年9月,美国总统林肯发表了将于次年1月1日生效的《解放黑奴宣言》。在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一位记者去采访林肯。他问:“据我所知,上两届总统都曾想过废除黑奴制,《宣言》也早在他们那时就起草好了。可是他们都没有签署它。他们是不是想把这一伟业留给您去成就英名?”林肯回答:“可能吧。不过,如果他们知道拿起笔需要的仅是一点勇气,我想他们一定非常懊丧。”林肯说完匆匆走了,记者一直没弄明白林肯这番话的含义。

直到1914年林肯去世50年后,记者才在林肯留下的一封信里找到了答案。在这封信里,林肯讲述了自己的幼年时的一件事:“我父亲以较低的价格买下了西雅图的一处农场,地上有很多石头。有一天,母亲建议把石头搬走。父亲说,如果可以搬走的话,原来的农场主早就搬走了,也不会把地卖给我们了。那些石头都是一座座小山头,与大山连着。有一年父亲进城买马,母亲带我们在农场劳动。母亲说,让我们把这些碍事的石头搬走,好吗?于是我们开始挖那一块块石头。不长时间就搬走了。因为它们并不是父亲想象的小山头,而是一块块孤零零的石块,只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们晃动。”

林肯在信的末尾说:有些事人们之所以不去做,只是他们认为不可能。而许多不可能,只存在于人的想象之中。

这个故事很有启迪性。它告诉大家,有的人之所以不去做或做不成某些事,不是因为他没这个能力,也是客观条件限制,而是他内心的自我想象首先限制了他,是他自己打败了自己。

一些成功学研究大师分析许多人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天时不利,也不是因为能力不济,而是因为自我心虚,自己成为自己成功的最大障碍。有的人缺乏自重感,总觉得自己这也不是,那也不行,对自己的身材、容貌不能自我接受,时常在人面前感到紧张、尴尬,一味地顺从他人,事情不成功总觉得自己笨,自我责备,自我嫌弃。有的人缺乏自信心,怀疑自己的能力;有的人缺乏安全感,疑心太重;对他人的各种行动充满戒备,有的人缺乏胜任感,工作中缺乏担当征途的气魄,甘心当配角;也有的人反其道而行之,为掩饰自己的缺点或短处,夸张地表现自己的长处或优点……

这些人们真正的敌人是他们自己。

每个人在一生之中,或多或少总会有怀疑自己,或自觉不如人的时候。

研究自我形象素有心得的麦斯维尔·马尔兹医生曾说过,世界上至少有95%的人都有自卑感,为什么呢?电视上英雄美女的形象也许要负相当大的责任,因为电视影响人心实在太大了。

有些人的问题就在于太喜欢拿自己和别人比较了。其实,你就是你自己,压根儿不需要拿自己和任何其他人比较。你不比任何人差,也不经任何人好,造物者在造人的时候,使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不与任何其他人雷同的。你不必拿自己和其他人比较来决定自己是否成功,应该是拿自己的成就和能力来决定自己是否成功。

拿破仑希尔指出:在每一天的生活中,如果你都能够尽力而为、尽情而活,你就是“第一名”!

许多人喜欢看NBA的夏洛特黄蜂队打球,特别喜欢看1号博格士身高只有1.6米,在东方人里也算矮子,更不用说即使身高两米都嫌矮的NBA了。

据说博格士不仅是现在NBA里最矮的球员,也是NBA有史以来破纪录的矮子。但这个矮子可不简单,他是NBA表现最杰出、失误最少的后卫之一,不仅控球一流,远投精准,甚至在高个队员中带球上篮也毫无所惧。

每次看到博格士像一只小黄蜂一样,满场飞奔,心里总忍不住赞叹。其实他不只安慰了天下身材矮小而酷爱篮球者的心。

博格士是不是天生的好手呢?当然不是,而是意志与苦练。

博格士从小就长得特别矮小,但他非常热爱篮球,几乎天天都和同伴在篮球场上玩耍。当时他就梦想有一天可以去打NBA,因为NBA的球员不只是待遇奇高,而且也享有风光的社会评价,是所有爱打篮球的美国少年最向往的梦。

每次博格士告诉他的同伴:“我长大后要去打NBA。”所有听到他的话的人都忍不住哈哈大笑,甚至有人笑倒在地上,因为他们“认定”一个1.6米的矮子是绝不可能混到打NBA的地步!

他们的嘲笑并没有阻断博格士的志向,他用比一般高个子的人多几倍的时间练球,终于成为全能的篮球运动员,也成为最佳的控球后卫。他充分利用自己矮小的优势:行动灵活迅速,像一颗子弹一样;运球的重心偏低,不会失误;个子小不引人注意,抄球常常得手。

一个人在精子和卵子相遇的一刻,就注定于是一个成功者。因为成千上万的精子在奔向惟一的卵子时,争斗比人间还激烈,最后成功的那二个,构成了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