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道家智慧活学活用
13345700000099

第99章 精诚

保持真实就保持了大美的境界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

——庄子

道家的核心思想是“真”,庄子反对矫揉造作的东西,庄子把“本真”看作是精诚之极至,不精不诚,就不能感动人。

庄子也经常提到,除了《庄子·渔父》中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徐无鬼》有:“反己而穷,循古而不摩,大人之诚。”又说:“修胸中之诚,以应天地之情而勿撄。”

这说明了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如《荀子·修身篇》说:“端悫诚信,拘守而详。”《荀子·不苟篇》说:“夫诚者,君子之所守,而政事之本也。”又《荀子·乐论篇》说:“著诚去伪,礼之经也。”又《荀子·大略篇》说:“小人不诚于内,而求之于外。”《周易·文言传》说:“闲邪存其诚。”乃至要求“修辞立其诚”,这个“修辞”是指说话及作文而言的。同时《礼记·学记》中对利用他人也从“诚”上着手:“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拂。”

《中庸》中对“诚”的功能讲得很透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又说:“惟天下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大学》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不自欺,自然也就不至于欺人,自然也就能立身端正,而行事也就自然能合于大道。古人有一句成语,“自欺欺人”,就是说,凡自欺的,势必要欺骗他人,最终结果招致天怒人怨,以致欺人者人亦欺侮之,自尝恶果或苦果。

可见,人之立身行事,要想不坠入他人圈套或陷阱的,要想独立不阿、不偏不倚,行于中道的,要想在行为上减少一些差错或偏颇,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和损失的,有必要强调至诚之心地的养成。养成了至诚之意,自然待人就真切,自然就能行于正道,而不至于倾跌。

“诚”是“真”的体现,而有“诚”才有“信”。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说:“信,诚也”,古代的圣贤哲人对诚信有诸多阐述。“君子之言,信而有征”。征,为证明,证验之意,“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就是说人说话要算数。“诚信者;天下之结也”,意思是说讲诚信,是天下行为准则的关键。孟子说:“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墨子说:“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老子把诚信作为人生行为的重要准则:“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韩非子则认为“巧诈不如拙诚。”

“诚”和“真”是不自欺,是内心和外部行为合一的道德修养境界。一般人是很难做到的。原因是内心总会有冲突,他一方面知道要为善去恶,而另一方面他还为情欲所蔽。“欲动情胜”,所以其内心总会有不自愿遵行道德的想法。诚实守信,是真、是善、是美,是真、善、美的统一,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修养,才能达到这一美好境界。

“真”之所以位列人类三大美德“真、善、美”之首,是因为“真”是一切美德的核心和基础。如果不以“真”为基,善可能成为伪善,美可能成为虚美。在我们周围,有些事情乍一看好像使人眼前一亮,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却渐渐黯然失色,究其原因,多与失“真”有关。譬如,有的人话说得很好听,或慷慨激昂,或热言热语,或信誓旦旦,或一见如故,可实际上却是口是心非,说一套做一套;有的人看似很有学问,精装书摆得不少,文凭也不断升级,其实摆书是附庸风雅,文凭也是“水货”,至于阳奉阴违、尔虞我诈,人前笑面虎、背后使绊子等等,都是失“真”的不美行为,令人憎恶。

人贵“真”:真心,真诚,真实,真情,真挚,本真,纯真,率真。“真”是要剥去一切伪装的,任何冒充都会在它面前丑态百出。“真”是最令人感动的,它虽不事雕凿和张扬,却点点入心,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就是此理。“真”虽说是人的本色,有许多本然成分,但作为一种稳定的品质沉淀在人的灵魂深处,是需要经过长期的修养、历练甚至磨难,在大浪淘沙中提炼才能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