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道家智慧活学活用
13345700000050

第50章 转化的契机

鼎盛时期冷静地调整方向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

——老子

人想进入一种无知无欲、无忧无虑的超然状态,很难。后来的道士想把自己修炼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的人,不知几个人实现了。其实我们可以把毒虫、猛兽、攫鸟看作各种诱惑,我们的周围的确存在着不为财色所动的人。

老子多次提到婴孩,“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沌沌乎如婴儿之未孩”,“圣人在天下,将世人当婴孩看待”……又说“含德之厚,比之赤子”。

在养生学上,讲究弃绝功、虚静功、柔卑功、无为功、和合功。婴儿没有贪婪的欲望,与世无争,安静地依偎在母亲怀中,婴儿软弱柔顺,又谦卑自守。婴儿与母亲与天地与自己,身心浑然一体。人们多么羡慕婴儿啊,于是想达到婴儿的状态。对一般人而言,不切实际,也没必要,但对于修道之人,有这复归婴儿的目标,是可以理解的。

不懂得养生之道,就会放纵欲望,对外执着于名利,或作损人之心,或作防人之心,终日疲惫不堪;对内追求感官刺激,贪杯贪色,吸烟吸毒。如此以来,内损外耗,元气大伤,阴阳失和,于是各种疾病相伴而生:头疼感冒、神经衰弱、失眠健忘、阳痿早泄、高血压、糖尿病、脑血栓、心脏病、艾滋病、各种老年性痴呆症、精神忧郁症等等。

老子总是以日常生活中能看到的现象打比方,例如,他说婴儿还不知道男女交合是什么,但生殖器却时时勃起,是什么原因呢?是精气充沛丰盈的缘故。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有人从这句话上读出老子的“生育观”来,不是没道理。

“和”是一种和谐状态。从生育观上来讲,指人口的再生产要与社会家庭以及个人的各方面状况自觉地相协调,不可人为地过分干预。至于“益生曰祥”,卿希泰解释为“贪图多欲、过度生育会带来祸害”,并认为“老子就是人类历史上首先提出节育思想的先贤”。道教从天道自然,阴阳平衡的立场出发,主张男女平等,男女比例要保持在一定的动态平衡之中,反对在生育上的性别偏好、反对歧视妇女和任意残杀女婴。

“物壮则老”,任何事物发展到鼎盛,就意味着接下来进入衰退阶段了,这是规律。为了不使自己过早衰亡,就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更重要的是要创新。海尔集团的张瑞敏,他的经营智慧的两条主线,一条来源于德鲁克、迈克尔·波特等西方管理、战略思想,另一条则源于老庄、孙子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老子所说的“物壮则老”让他深有感触,不断创新才能避免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