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道家智慧活学活用
13345700000019

第19章 极端

博弈原则的失落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老子

“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不希望出现太多所谓的忠臣义士,忠臣义士吃香,并不是好现象。一个忠臣的形成,往往反映了一代老百姓的苦难。如岳飞、文天祥、史可法等人,都是大家景仰的人,他们对国家民族忠心耿耿,临危受命,连个人宝贵的生命,都可以牺牲。可是,这些可歌可泣的忠臣事迹,无不发生于历史混乱、生灵涂炭的悲惨时代。假使国家风调雨顺,处于太平盛世,社会上,大家自重自爱,没有杀盗淫掠之事,那么岂不个个是忠臣、人人是好人了吗?因此,他主张不需特别赞美某人好、某人不得了。

的确,“仁义”总是给人一种包揽了所有善心的感觉。孔子效法周文王、周武王,标榜“仁义”,可是儒家推崇的“仁义”之人却只是尧和舜少得可怜的几个人。于是不禁要问,究竟是“仁义”之术造就尧舜,还是时代造就了“仁义”?

奴隶时代,知识分子觉得,惟一可以说服君王的,就是告诉他做一些对老百姓有利的事,才能稳固权力,否则就会失去权力。什么叫有利的事呢?这些有利的事叫什么呢?知识分子就说,做对老百姓有利的事,叫“仁义”。

另外,“仁义”是变化的,封建社会取缔了活人殉葬,但是奴隶社会的殉葬并没有认为是不“仁义”的。而且“仁义”是因人而变的,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

奇怪的是,最终维护“仁义”的却是武力、刑罚等,并且法律可以维护更多的利益。就像儒家需要“礼法”一样,法家也讲求教育,“仁义”的存在只是个人专制的需要而已。

所谓的仁义忠孝背后,其实更多的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局部的个别的仁义忠孝,是在整体的宏观的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下才凸现出来的,不过这一凸现更加引人注目。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历史的真相,老子是最早的礼乐文化的叛逆者、觉醒者。

有失必有得,是自然界的对立法则:废弃了自然法则的研究,就会有仁义的产生;一旦弘扬了人类的智能,虚伪狡诈也会随之产生;六亲之间关系不融洽,从而产生了尊老爱幼的孝道和怜悯心;正是因为有国家的混乱,才产生了忠贞守节之臣。

老子讲“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很多人认为太刻薄了。

我认为是爱之切,所以责之严。人有了智慧,智慧的反面就是奸诈,用得好就是大智大慧,用歪了就是老奸巨猾,全在一念之间。因此孔子强调“用人之智去其诈”。而大勇的人,往往气魄大,脾气也大。大勇的反面,就是多怒,佛家称之为“嗔”。仁慈本是件好事,但是仁慈太过了,变得婆婆妈妈,待人接物软塌塌的,心理上难免有一种不自觉的贪恋、执着。因此,能够保持一片仁慈博爱之心,而无这层贪着之念,那便不会发生不良的副作用了。

老子认为,光讲仁义道德,说得天花乱坠都没用,反而有人会加以利用,做出假仁假义、欺世盗名的事情,结果弄巧成拙,照样害人。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病态严重,所以强调仁义也很积极。老子生活在这种环境中,讨厌这种风气,所以疾呼:“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智慧与奸诈,是一体两面,现在电脑黑客,都是高智商的人,他们散布电脑病毒,就是坑人太深。诚实的智慧才合于“道”,用它来做事情,为人类社会谋福造利,是正确的行为。用什么名字来称呼这种行为呢?于是人们用“德”来称呼它。并进一步说,道是体,德是用。

老子反对仁义,反对智慧,反对作忠臣,反对作孝子。容易被人曲解。

但老子并不完全反对这些,他只是要我们预防其中可能产生的不良作用而已。每一件事,都有正反两面,我们同时必须考虑到。有的人刚接手干一件事,很认真,效率也高,可时间久了,他就放松了自己,做事开始走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