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常见疾病首选药物方略
13341900000025

第25章 常见妇科疾病首选药物方略(2)

(1)孕酮撤退试验:常用黄体酮20mg/d,连用3~5d肌注。或口服醋甲孕酮(安宫黄体酮)10mg/d,共5d。停药3~7d 观察有无阴道出血,有出血为阳性,说明子宫内膜良好。

(2)雌激素撤退试验:己烯雌酚1mg/d,连用20d,或炔雌醇0.05mg/d,连服20d。在服药的16d 开始每日加用黄体酮20mg/d,肌注3d,或口服甲孕酮10mg/d,连服5d。停药后有阴道出血为阳性,说明子宫正常,阴性为子宫性闭经。

(3)促性腺激素试验:对雌激素试验阳性者寻找雌激素缺乏原因。目前多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促卵泡生成激素>40U/L 提示卵巢功能衰竭。促黄体酮生成激素<5U/L 表示促性腺激素功能不足。若促卵泡生成激素及促黄体生成激素均低,提示垂体或垂体以上部位及下丘脑功能不足。

(4)垂体兴奋试验:上午进行,将100μg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LHRH)溶于5ml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射,于30秒内注完。于注射前和注射后15、30、60、120min各采血2ml,分离血清,放射免疫法测定促黄体生成素的含量。在注射后15~45min测定促黄体生成素较注射前增高3倍以上说明闭经原因在下丘脑以上部位。

4.其他辅助诊断

(1)阴道雌激素测定:了解体内雌激素水平。

(2)基础体温测定:了解有无排卵。

(3)激素测定:了解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情况。

(4)子宫内膜活检:排除子宫病变。

(5)蝶鞍相检查:了解有无垂体瘤。

(6)性染色体检查:除外性发育异常。

(7)腹腔镜检查:了解子宫卵巢情况。

【治疗】

1.一般治疗合理安排工作与生活,避免精神紧张及过度劳累,加强营养,治疗慢性病。

2.激素治疗根据年龄及闭经的原因,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及有无生育要求,选择治疗方案。应用性激素引起撤退出血模拟月经:

(1)孕激素:此法适用于一般闭经。常用黄体酮20mg/d,肌注,连用3d。安宫黄体酮10mg/d,连服5d。

(2)雌激素:适用于卵巢性闭经及某些性发育异常替代疗法。常用己烯雌酚0.5~1mg/d,连服20d 为1个周期,撤退出血后第5d继续服用,共3~6个周期。

(3)人工周期:雌孕激素联合应用。己烯雌酚0.5mg/d,连服20d。第21d开始肌注黄体酮20mg/d,连用3d为1个疗程。

3.诱发排卵撤退出血第5d 开始口服氯米芬(克罗米酚)50mg/晚,连用5d,同时每日测基础体温。有效者体温呈双相。

4.中医药治疗

(1)中医方剂一(人参养荣汤加减)

组成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各15g,当归、白芍、生地黄、熟地黄各12g,牛膝9g,炙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此方适用于气血亏虚型的患者。

(2)中医方剂二(小营煎加减)

组成熟地黄、枸杞子各15g,当归、山药、阿胶、党参、黄芪各12g,白芍、女贞子各9g,炙甘草6g,便秘者可加肉苁蓉15g。水煎服,每日1剂。此方适用于阴虚血亏型的患者。

(3)中医方剂三(通瘀煎加减)

组成乌药、莪术、当归、桃仁、红花各9g,青皮、木香、香附、延胡索、牛膝、泽兰各12g,桂心3g,丹参30g。水煎服,每日1剂。此方适用气滞血瘀型的患者。

(4)中医方剂四(温经汤加味)

组成党参、当归、白芍各12g,牡丹皮、苍术、茯苓、牛膝各9g,川芎、莪术各6g,桂心、吴茱萸、炮姜、甘草各3g。水煎服,每日1剂。此方适用寒湿凝滞型的患者。

五、更年期综合征

绝经前后一段时间称更年期,在这个过渡时期中,绝大多数妇女被一系列或轻或重的症状困扰,重者使人很痛苦,影响生活。

更年期可分为:

1.绝经前期卵巢功能开始衰退,临床上表现月经周期不规则,经量逐渐减少。

2.绝经期月经停止。

3.绝经后期月经停止后至卵巢分泌功能完全消失时期,即进入老年期前的阶段。

【临床表现】

更年期综合征(menopausalsyndrome)的症状几乎涉及全身各个系统。

1.心血管系统常见皮肤潮红、出汗、心悸、眩晕等。发作的时间与频率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持续时间不等。

2.精神症状常有忧虑、记忆功能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易激动、失眠、夜汗等。

3.月经紊乱是更年期综合征最早的临床表现,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或多或少。

4.骨及关节的症状骨质疏松是绝经期妇女最主要的并发症。常见关节痛、腰背痛,易发生骨折。

5.泌尿生殖系统外阴阴道逐渐萎缩,分泌物减少,尿频、尿急,或患老年性阴道炎。

【诊断】

1.激素测定促性腺激素、雌孕激素、雄激素测定可以反映卵巢功能的衰退。

2.骨质检查进行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尿钙测定。

【治疗】

由于更年期是一个生理过程,因症状轻重不一,故治疗的方法亦应因人而异。

1.一般治疗对于症状比较明显者,医务人员应消除她们的顾虑,树立信心,保持乐观,坚持锻炼等。

药物选择:

(1)地西泮(安定):2.5~5mg,每晚1次或每日2~3次。

(2)眠而通:200mg,每日2次或200~400mg,每晚1次。

(3)苯巴比妥:30mg,每晚1次。

(4)苯巴比妥:15~30mg,加颠茄流浸膏10mg 及酒石酸麦角胺0.5mg,每日2~3次,有稳定神经作用。

(5)谷维素:10~20mg,口服,3次/d,调节自主神经功能作用。

(6)维生素:维生素E50mg,维生素B6、谷维素各10mg,每日2次,有抗衰老作用。

(7)可乐定:0.1~0.4mg,口服,每日1次,共2周,可减少潮热症状。

以上药物因人而异,具体看每个个体对药物的反应情况,合理搭配使用。待症状有所控制后,即可停用。

2.激素代替疗法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应用,因为长期大剂量使用有诱发子宫内膜癌的可能。

凡具有下列情况可以使用:①更年期综合征状严重者。②由于雌性激素水平低落引起的阴道炎、尿道炎、性交困难者。③绝经后明显衰老、脂代谢障碍及明显骨质疏松等。④服药期间定期检查血象,宫颈涂片,肝功,盆腔B 超及乳房变化。症状控制后酌情减量至停用。

首选药物:

(1)己烯雌酚:0.5~1mg/d。生理替代量为1mg,肌注或口服。

(2)炔雌醇(己烯雌二醇):0.005mg、0.01mg、0.025mg、0.05mg,口服。生理替代量约为0.05~0.1mg,每日用量为0.01~0.05mg。

(3)苯甲酸雌二醇:每支1mg、2mg,每日或隔日肌注。1~2mg,每日生理替代量0.4mg。

注意:长期服药应采取雌孕激素续贯疗法。常用安宫黄体酮4mg,每日1次,第12d开始共用10d。对月经周期延长或不规则者,可于周期第15~25d,口服安宫黄体酮4~8mg 或炔诺酮25mg,每日1次。

3.雄激素的应用

(1)甲基睾丸酮:5~10mg/d,口服或舌下含服。

(2)丙酸睾丸酮12.5~50mg,肌注。每月总量不应超过300mg。

可配合雌激素应用:己烯雌酚0.25mg/d,甲基睾丸酮5mg/d 间隔使用。

4.月经异常者

(1)月经量多或淋漓不净者应对症止血或用孕酮周期撤退,20mg/d,肌注。连用3个月。无效者可进行诊断性刮宫。

(2)子宫出血周期可肌注丙酸睾丸酮25mg,每5d1次,共4次。用2个月后改为每周期第12d及第19d各肌注25mg。

注意:更年期症状明显者可以从小剂量开始,与周期第6~11d肌注丙酸睾丸酮1.25mg,每日1次,共6次。或甲基睾丸素5mg舌下含服,每日1次。每月总量不宜超过200mg,一般用3个月停药观察。以防男性化。

5.局部用药

老年性阴道炎:常用己烯雌酚栓剂,每晚1次置入阴道内,7~10d为1个疗程。可重复使用。

6.中医药治疗

(1)中医方剂一(镇肝熄风汤加减)

组成白芍、龟甲各30g,山茱萸、玄参、牛膝、川楝子各9g,熟地黄、生龙骨、牡蛎、生赭石各15g。水煎服,每日1剂。此方适用于肝肾阴虚型的患者。

(2)中医方剂二(补心丹加减)

组成生地黄、熟地黄、玄参、党参、丹参各15g,天冬、麦冬、柏子仁各12g,当归、炒远志各9g,炒枣仁30g,五味子6g。水煎服,每日1剂。此方适用于心肾不交型的患者。

(3)中医方剂三(附子理中汤加减)

组成制附子、党参、白术、白茯苓、扁豆、陈皮、山药各9g,薏苡仁15g,砂仁、炙甘草各6g。水煎服,每日1剂。此方适用于脾肾阳虚的患者。

(4)中医方剂四(甘麦大枣汤加味)

组成甘草15g,浮小麦60g,大枣12枚,柴胡、当归、枳实各9g,白芍、白茯苓各15g。水煎服,每日1剂。此方适用于情志抑郁型的患者。

六、盆腔炎

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临床上发病过程可为急性、恶急性、慢性。感染部位可以是单纯子宫内膜炎;也可以是无合并症的输卵管、卵巢炎;甚至子宫旁结缔组织炎、盆腔腹膜炎、盆腔脓肿及累及全身的败血症等。

(一)急性盆腔炎

【病因】

常见产褥感染:如分娩时胎膜早破,产后宫腔内胎盘、胎膜残留,恶露或血块潴留,不全流产等,致使原来存于阴道及宫颈管内的病原菌和外界病原菌侵入后上行感染,形成急性炎症。还有宫腔内操作时,宫颈手术消毒不严,经期不卫生,经期性交等。子宫内膜息肉或黏膜下肌瘤坏死引起感染。

【临床表现及诊断依据】

1.症状患者常有全身乏力、发热,下腹胀痛下坠,腰骶部酸痛,脓样或血样白带,有异味。

2.阳性体征小腹压痛,严重时有跳痛感,肌紧张,宫颈触痛,宫体增大伴有压痛,有血块。

3.辅助检查白细胞增高,中性细胞增高,血沉加快,宫颈分泌物涂片及培养查到细菌。

【治疗】

1.一般治疗取半卧位,高热量易消化饮食。高热者给予补液,以防脱水及电解质紊乱。腹痛严重者给予镇静、止痛药。下腹部热敷,避免不必要的内诊检查。病情稳定后给予红外线、超短波透热理疗。

2.首选药物(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及类杆菌)

(1)庆大霉素:8万~16万U/次,每日2~3次,肌注。

(2)甲硝唑(灭滴灵):0.4g/次,每日3次,口服。或250~500ml静滴,每日1次。

(3)四环素0.5g/次,每日4次,共10日。

注意:如患者所患炎症与分娩或流产有关,则致病菌有可能是BD 族链球菌或淋菌。

3.次选药物

(1)青霉素:80万~120万U,每日3次,静滴或肌注。

(2)氯派嗪青霉素:250mg/(kg·d),静滴。

(3)对于感染严重者,用广谱抗生素加肾上腺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200~400mg 与5%葡萄糖溶液100ml,每日1次,静滴。稳定后改为口服泼尼松30~60mg/d,逐渐减至每日10mg,连用1周。但抗生素仍需应用4~5d,即先停激素后停抗生素。

(4)如有脓肿形成应后穹窿穿刺证实后切开引流,青霉素40万U,加链霉素1g,溶于生理盐水中注入,总量不超过排出量的2/3,置橡皮条引流。

3.中医药治疗

(1)中医方剂一(银翘红酱解毒汤)

组成金银花30g,连翘15g,红藤、败酱草各18g,牡丹皮、栀子、赤芍、薏苡米各12g,桃仁、川楝子、延胡索各9g。水煎服,每日1剂。恶寒者加荆芥、牛蒡子各9g,便秘者加大黄12g,腹胀者,加枳实9g。

(2)中医方剂二(仙方活命饮加味)

组成金银花、天花粉、浙贝母、皂刺、赤芍、牡丹皮各15g,穿山甲(代)、当归尾、乳香、没药、桃仁各9g,陈皮、芒硝各6g。水煎服,每日1剂。痛甚者,加红藤、徐长卿各15g,有肿块者,加三棱、莪术各9g。白带多者,加黄柏、椿根皮各12g,腹胀者,加枳实、柴胡各9g。

(二)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常由于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及时、不彻底或不恰当,炎症迁延不愈而形成。临床上常以盆腔疼痛而就诊,病情反复或时有急性发作,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和避孕措施的落实。

【病因】

盆腔炎在性生活活跃者中多见,阴道冲洗也是盆腔炎常见的感染因素,尤其是近年来性传播疾病发病率的增高,人工流产等宫腔操作增加均使盆腔炎发病率增高。致病菌可通过淋巴系统蔓延或经生殖道上升感染。

【临床表现及诊断依据】

1.月经不规律或有子宫出血,经期延长。

2.约半数患者有下腹痛或坠胀感,尤以劳累或经期时疼痛加重,盆腔粘连较重者可有膀胱和直肠的刺激症状,尿频,里急后重。

3.白带量多,色黄,异味。

4.少数患者可有发热。

5.主要体征有子宫增大、压痛,活动性差,宫旁增厚、压痛,附件区可触及包块。

【治疗】

1.物理疗法常用超短波、红外线照射疗法。

2.首选药物

(1)青霉素:80万U/次,每日2~3次,肌注。

(2)甲硝唑:0.4g,每日3次,口服。

(3)金鸡冲剂:1~2袋,每日3次,口服。

(4)青霉素钠:800万U(根据药敏及临床反应予以调整);甲硝唑注射液0.4g;氧氟沙星注射液0.4g,静滴,7~10d 为1个疗程。同时可根据病情酌情加地塞米松或氢化考的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