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松下幸之助:经营之神铸就百年基业的层层突破
13341100000002

第2章 纵横商海的巨子

幼年时代的松下幸之助

松下幸之助家族,祖祖辈辈耕种务农,先人既没出过达官显贵,也没出过武士学者,全都平平庸庸。到20世纪,千旦之木名气渐响,蜚声日本,则是因为出了一个松下幸之助。这也应验了中国古代的一句名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松下幸之助是松下电器的创立者,被人们尊称为“经营之神”。

据说“松下幸之助”一姓,源于屋前一棵800年的古老松树,又名“千旦之木”。这里是松下幸之助的故乡,也是他的出生地:日本和歌山县海草郡和估村千旦之木。

松下幸之助家族,祖祖辈辈耕种务农,先人既没出过达官显贵,也没出过武士学者,全都平平庸庸。到20世纪,千旦之木名气渐响,蜚声日本,则是因为出了一个松下幸之助。这也应验了中国古代的一句名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894年11月27日,松下幸之助出生于日本和歌山县海草郡和估村千旦之木,他是家里的第8个孩子。松下幸之助家族本来是一个富裕的家族,但是,由于松下幸之助的父亲——松下正楠经营失误,松下幸之助家族骤然中落,松下幸之助家族的人饱受贫困的煎熬。松下幸之助的几个哥哥姐姐因病相继夭折,松下幸之助成为长子,也是家中惟一幸存的男孩。凭着清政府的甲午战争赔款,松下幸之助上了小学,虽是短短的4年,但这对于他以后接受新知识有极大的好处。

1903年,松下幸之助被父亲送到大阪一家火盆店做店员,一年以后,他转到一家贩卖脚踏车的商店做学徒,脚踏车店的老板夫妇没有子女,便把松下幸之助当成儿子一样看待,在这里松下幸之助感受到了“家”一样的温暖。6年后当松下幸之助看到电子产业广阔的发展前途时,尽管他难以对老板开口,但还是决定离开。如果松下幸之助继续呆在自行车店,他可能至今默默无闻,但是松下幸之助明白自己不能错过良机。

离开脚踏车店后,他没能立即到大阪电灯公司工作,就在一家水泥公司做临时搬运工。在这段日子里,松下幸之助虽然过得很苦,但这也培养了他的独立和冒险精神,更重要的是他学习到了如何克服困苦和从逆境中汲取力量。

从1910年10月21日开始,他转到大阪市电灯公司工作,这是一个日益扩大和充满变动的产业,他称之为“电力事业”,这份工作使他有机会面对大城市的人生百态。16岁时,松下幸之助开始管理指挥多数比他大三四岁的人,初次展露管理才华,同时他到关西商业工业学校夜间部就读。大阪电灯公司是他的课堂,而同事就是他的老师。在大阪电灯公司工作的这段时间,松下幸之助学到了许多有助于他日后创立企业、雇用人才的技能。

成年后的松下幸之助

随着销路的打开,松下幸之助开始进军东京。为了克服销售中的困难,他直接向零售商提供免费民用产品,成功地开拓了新市场。这种销售方法与当时通过批发商销售产品的方式相反,被称为“反推销术”。在松下电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松下幸之助开创了许多新的营销方式。

松下幸之助进入大阪电灯公司3年之后,母亲去世,在姐姐的安排下,他与井植梅野结婚。1917年,松下幸之助研制出了改良型电灯插座,公司却不愿生产,他毅然辞职并决定创立自己的公司。他最初创立的“松下电器制造所”只有三个人:松下幸之助、他的妻子和内弟井植岁男。他们历尽艰辛生产出新型插座样品,可是市场对新产品反应平淡。松下幸之助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这种对推广新产品的坚定信念对他以后的经营有很大益处。后来一张生产电风扇底座的订单挽救了“松下电器制造所”。当公司的经营渐渐步入正轨后,松下幸之助又开发出了新产品——“炮弹型车灯”。只有依靠创新,企业才能不断发展,这也是松下幸之助摸索出的经营理念。

随着销路的打开,松下幸之助开始进军东京。为了克服销售中的困难,他直接向零售商提供免费民用产品,成功地开拓了新市场。这种销售方法与当时通过批发商销售产品的方式相反,被称为“反推销术”。在松下电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松下幸之助开创了许多新的营销方式。

从1918年到1961年,松下幸之助在担任松下电器总裁期间,表现出强大的领导能力和经营才干。在公司成为大企业后,他没有满足于现状不求上进,否则他的成就远远不及现在!二战后,当驻日美军向他发出“A级驱逐令”后,他没有放弃偌大的公司,否则以后的松下政经塾、PHP和日本奖就不会存在。

1961年,在松下电器兴盛之时,松下幸之助急流勇退,辞去公司总裁一职;1973年又辞去董事长职务,最终将权力完全交出,自己退居幕后著书立说,专心于PHP研究并颐养天年。但他时刻关注着自己用半个多世纪的心血建立起的松下电器王国,继续推动事业的车轮滚滚前进。他致力于PHP的研究,研究人的本质,同时投身于松下政经塾的创建,力图培养出未来的政治领袖,并著述成书,作为松下电器公司的文化瑰宝,永存史册。

老年时代的松下幸之助

松下幸之助的真真庵寓所,有一幅以“青春”为题的亲笔字墨,以此为座右铭。“青春,就是永保年轻的心。只要你充满希望与信心,勇敢地面对新的每一天,并全力以赴,那么,青春便永远属于你。”

松下幸之助到古稀之年,有一种老人的普遍心理,渴望二度年轻。

1966年,73岁的松下幸之助参加友人家举行的小孩成年的“弱冠仪式”。面对着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松下幸之助艳羡不已地说:“如果我能够再像你们这么年轻,我愿意抛弃已有一切来换取它。”

1978年,作家石山四郎向松下幸之助请教“青春的秘诀”。85岁的松下幸之助像小孩似的开心笑答:“可能是充满希望的缘故。”

松下幸之助的真真庵寓所,有一幅以“青春”为题的亲笔字墨,以此为座右铭。“青春,就是永保年轻的心。只要你充满希望与信心,勇敢地面对新的每一天,并全力以赴,那么,青春便永远属于你。”

松下幸之助还把“青春”座右铭制成匾额,赠送给松下电器的经销商。纵观松下幸之助一生,他年轻时,对生命是持悲观态度的,而时至晚年,他又是一个乐天派。就这一点,他与一般人的心理变化不同。

松下幸之助曾多次非常自信地宣称,自己能活到130岁,成为跨越这个世纪的人。

1984年11月27日,松下幸之助迎来他的90寿辰。

在寿辰之前,松下幸之助收到数百上千封祝寿贺信。松下幸之助回赠了谢函,谢函是精美的印刷品,而署名“松下幸之助”却是松下幸之助用毛笔亲手签写的。在谢函中,松下幸之助再一次表白他对生命的态度。

托您的福,我健康地迎来了90岁。您在百忙之中,还为我的事费心,我很过意不去。同时,我也十分高兴,衷心地感谢您。

从幼时起一直身体不太健康的我,竟能长寿至今日,连我自己做梦也不曾想。尽管这么说,毕竟到了90岁,不能对健康太有信心了。如今也感觉到了肉体的衰弱。

今天的日子来之不易,把今天——我的生日作为一个新的起点,活着度过三个世纪是我生存的意志力所在。愿尽所能,全力贡献我微薄的力量,就算是我自作主张,答谢您厚爱的一种方式吧。

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生命力再旺盛的人,也有生命终结时。1989年4月27日,松下幸之助因肺炎去世,享年96岁。

松下幸之助的一生可以用12个字概括:“坚忍不拔,锐意改革,积极向上”。松下幸之助,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名字,也是成功的象征,他的经营思想不仅是松下电器所有,也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史册中一份宝贵的财富,为世界企业界、学术界认可和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