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10秒钟打造做人高手
13334100000004

第4章 做人要管住自己的嘴巴(1)

1.和长舌妇一刀两断

管住自己的嘴巴清清净净做人,首先要学会跟这些“长舌妇”一刀两断。

三个女人一台戏。在办公室里,女人们也会议论纷纷地说长论短。如果你是女人就最好别加入,祸从口出没试过也听过;如果你是男人就千万要远离,以免惹火烧身后悔莫及。

办公室里的长舌妇

过去妇女习惯在井边闲谈,现代妇女闲聊的场合已经扩张到了办公室。男人顶多只是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借吃饭喝酒的机会大肆地批评一番,女人却能够利用一天24小时来批评别人。另外还有一种人,虽然自己不会开口批评别人,但却没有自己的判断力,别人说什么他就跟着附和。

远离长舌妇的议论

即使别人说没有真凭实据的事也随意地附和,甚至跟着添油加醋。在办公室,这种损人不利己的长舌妇容易被人利用。你可千万不要在别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时候,也兴致勃勃地加入。千万别忽视了这三姑六婆的传闻,这可能是掀起大风波的起源。

小心长舌妇把你酸死

这些喜欢聚集在一起交头接耳说长论短的人,通常在开始的时候都是不经意地随口说话,然后整件事在传述的过程中就好像发酵了一样愈来愈膨胀,最后演变成了不可收拾的局面。尤其是女人本来就是容易嫉妒的,你一不小心触动了她的嫉妒心,那从她嘴里说出来的话更是足够把你酸死。

所以,当你要和女性交往的时候,可千万要注意别惹上了这种女人。

千万别在长舌妇面前发牢骚

如果因此而将女性列为拒绝往来户,这不但使你的生活变得乏味和单调,你的交际范围也会受到限制。

事实上,完全不与女性交往就未免太过于舍本逐末了。只是,在交往的过程当中一定要绝对避免涉及人身攻击,尤其千万别在女性的面前发牢骚。不论你所抱怨的对象和她有没有关系,你所说的话早晚会传到对方的耳朵里,而且会被传得完全走了样,这可能是你在不经意地发牢骚时没有想到的后果。

2.脚步踩滑总比说溜了嘴来得安全

人与人的关系,一旦变得亲密就容易不拘小节,甚至逾越了界线。界线一旦逾越了,必会危及彼此的交情。气味相投就很容易陷于松懈或粗心大意,心里想到了什么就随意地冲口而出。

阿拉伯有句谚语说:“脚步踩滑总比说溜了嘴来得安全。”不论多亲密的朋友,还是必须有所节制,才不致坏了交情。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每天的心理状况都不会相同。不但如此,每天受到天气、季节变化的影响所产生的情绪也各不相同,甚至早上起床时的情绪也会影响到整天的心情。所以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是随时在变化的。

简单地说,一个人的反应会因为纷扰的心情而有所不同。如果你以为对方和自己的关系非比寻常,不会和自己计较或是以为对方能够了解自己的心意而未加注意,反而很可能在不经意的情况之下受到伤害。

与人诚心交往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但却不是把心中所有的事都和盘托出,而是要一步一步慢慢地进入状态。

不论是多么亲密的朋友,交谈的措辞都不可疏忽。人的内心深处绝对还是有与他人“不同”的地方存在。

3.尊重隐私

管好自己的嘴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尊重他人的隐私,更不要随便打听他人的隐私,特别是跟外国人说话的时候。

一天,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孙妮小姐被派到外地去出差。在卧铺车厢内,她碰到了一位来华旅游的美国姑娘。由于对方首先向孙小姐打了一个招呼,孙小姐觉得不与人家寒暄几句实在显得不够友善,便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大大方方地随口与对方聊了起来。

在交谈之中,孙小姐有点没话找话地询问对方:“你今年多大岁数呢?”不料人家所答非所问地予以搪塞:“你猜猜看。”孙小姐觉得没趣,转而又问:“到了你这个岁数,你一定结婚了吧?”这一回,那位美国小姐的反应更令孙小姐出乎意料:居然转过头去,再也不搭理她了。一直到分手,她们两个人再也没有说上一句话。

孙小姐与那位美国姑娘话不投机,不欢而散,主要是因为孙小姐在交谈中向对方所提出的问题,在国外统统纯属是不宜向他人打探的个人隐私。按照常规,对方是有权利拒绝回答的。

所谓个人隐私,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出于个人尊严和其他某些方面的考虑,因而不愿意公开,不希望外人了解或是打听的个人秘密、私人事宜。在国际交往中,人们普遍讲究尊重个人隐私,并且将尊重个人隐私与否,视为一个人在待人接物方面有没有教养,能不能尊重和体谅交往对象的重要标志之一。

因此,中国人在涉外交往中,务必要严格遵守“尊重隐私”这一涉外礼仪的主要原则。也就是说,在与海外人士打交道时,一定要充分地尊重对方的个人隐私权。进而言之,在言谈话语之中,对于凡涉及对方个人隐私的一切问题,都应该自觉地、有意识地予以回避。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在同海外人士交谈时信口开河,将“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这一中国式的做法滥施于人。甚而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不管对方如何反响,依然故我,“宜将剩勇追穷寇”,“打破沙锅问到底”。这极有可能会令对方极度不快,甚至还会因此损害双方之间的关系。

一般而论,在国际交往中,下列八个方面的私人问题,均被海外人士视为个人隐私问题。

其一,收入支出。在国际社会里,人们普遍认为:任何一个人的实际收入,均与其个人能力和实际地位直接存在着因果关系。所以,个人收入的多寡,一向被外国人看作自己的脸面,十分忌讳他人进行直接或间接地打听。除去工薪收入之外,那些可以反映个人经济状况的问题,例如,纳税数额、银行存款、股票收益、私宅面积、汽车型号、服饰品牌、娱乐方式、度假地点,等等,因与个人收入相关,所以在与外国人交谈时也不宜提及。

其二,年龄大小。在国外,人们普遍将自己的实际年龄当做“核心机密”,轻易不会告之于人。这主要是因为,外国人一般都希望自己永远年轻,而对于“老”字则讳莫如深。中国人听起来非常顺耳的“老人家”、“老先生”、“老夫人”这一类尊称,在外国人听起来却如诅咒谩骂一般。特别是外国妇女,最不希望外人了解自己的实际年龄。所以在国外,有这么一种说法:一位真正的绅士,应当永远“记住女士的生日,忘却女士的年龄”。

其三,恋爱婚姻。中国人的习惯,是对于亲友、晚辈的恋爱、婚姻、家庭生活时时牵挂在心,但是绝大多数外国人却对此不以为然。他们认为,让任何一个人面对交往不深的朋友,去老老实实地交待自己“有没有恋人”、“两人是怎么结识的”、“跟恋人相处多久了”、“结了婚没有”、“夫妻关系怎么样”、“婆媳关系如何”、“有没有孩子”、“为什么还不找对象”、“为什么还不结婚”、“为什么还不生孩子”,都不仅不会令人愉快,反而肯定会让人难堪。在一些国家里,跟异性谈论此类问题,极有可能被对方视为无聊之至,甚至还会因此被对方控告为“性骚扰”,从而吃上官司。

其四,身体健康。在中国人相遇后彼此打招呼时,大家经常会相互问候对方:“身体好吗?”要是确知交往对象身体曾经一度欠安,那么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关心,与其见面时,人们往往还会热心而关切地询问对方:“病好了没有?”如果彼此双方关系密切的话,则通常还会直接向对方打探:“吃过一些什么药”、“怎么治疗的”,或是向对方推荐名医、偏方。可是在国外,人们在闲聊时一般都是“讳病忌医”,非常反感其他人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关注过多。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人的身体健康都被看作是他的重要的“资本”。

其五,家庭住址。在中国人的人际交往之中,大家对于自家的住址通常是不保密的。对于自己的家庭住址、私宅电话号码等等,人们一般都会有问必答,甚至于还会主动地相告于人。不仅如此,中国人还喜欢串门,并且往往乐于请人上门作客。而在国外,通行的做法却恰好与我国相反。外国人大都视自己的私人居所为私生活的领地,非常忌讳别人无端干扰其宁静。在一般情况下,除非知己和至交,他们一般都不大可能邀请外人前往其居所作客。为此,他们都不喜欢轻易地将个人住址、住宅电话号码等纯私人资讯“泄密”。在他们常有的名片上,此项内容也难得一见。

其六,个人经历。初次会面时,中国人之间往往喜欢打听一个交往对象“是哪里的人”、“哪一所学校毕业的”、“以前干过什么”。总之,是想了解一下对方的“出处”,打探一下对方的“背景”,摸一摸对方的“老底”。然而外国人却大都将这些内容看作是“商业秘密”,并且坚决主张“英雄莫问出处”,反对别人询问自己的既往经历,外国人还认为,要是一个人动辄就对初次交往的对象“忆往昔峥嵘岁月”,甚至“痛说革命家史”,并不见得是坦诚相见,相反却有可能是别有用心。

其七,信仰政见。在国际交往中,由于人们所处国度的社会制度、政治体系和意识形态多有不同,所以要真正实现交往的顺利、合作的成功,就必须不以社会制度划线,抛弃政治见解的不同,超越意识形态的差异,处处以友谊为重,以信任为重。如果动不动就对交往对象的宗教信仰、政治见解品头论足,甚至横加责难,或是将自己的观点、见解强加于人,都是对交往对象不友好、不尊重的表现。最为明智的作法,就是在涉外交往中对此避而不谈。

其八,所忙何事。在国内,熟人见面之际,免不了要相互询问一下对方:“忙什么”、“上哪里去”、“从哪儿回来”、“怎么好久没见到你”。但是,外国人对于这一类的问题皆属个人私事,“不足为人道哉”,绝对没有“曝光”的必要。向别人探听与此相关的问题的人,不是好奇心过盛,不懂得尊重别人,就是别有用心,或者具有天生的“窥视欲”。被问及这类问题时,外国人往往会“王顾左右而言他”,甚至还会缄口不语。

上述八个方面的问题,即收入支出、年龄大小、恋爱婚姻、身体健康、家庭住址、个人经历、信仰政见、所忙何事等等,皆属于个人隐私问题。要尊重外国友人的个人隐私权,首先就必须自觉地避免在与对方交谈时,主动涉及这八个方面的问题。为了便于记忆,它们亦可简称为“个人隐私八不问”。

4.多听少说

管好自己的嘴巴并不是什么都不说,跟人家交往的时候,应该记住一个原则那就是多听少说。这样的人往往比那些喜欢高谈论阔的人更受欢迎。

卡尔被邀请去参加一个桥牌集会。他个人不玩桥牌,在场的一位金发女郎也不玩。她发现卡尔以前曾是罗维尔·托马斯进入无线电业之前的经理,也发现卡尔在帮助他准备生动的旅行演讲的时候,曾在欧洲各处转过,因此她说:“我要请求你把所有你去过的那些美妙的地方,以及你所见过的那些美丽景色,全部告诉我。”

坐在沙发上,她说她和丈夫最近刚从非洲旅行回来。“非洲!”卡尔叫起来,“多么有意思!我一直想看看非洲,但除了有一次在阿尔及利亚待了24小时以外,我从没去过。告诉我,你是否去过那个狩猎王国?真的,我多羡慕你,请把非洲的情况告诉我。”

45分钟就这样解决了。她一次也没有问卡尔到过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她不想听卡尔谈论自己的旅行,她所要的只是一个感兴趣的听众,她滔滔不绝地告诉卡尔她到过什么地方,这样她才能提高她的自尊。

她与众不同吗?不是,许多人都像她那样。

例如,卡尔在纽约出版商格林伯所主办的一个晚宴上,见到了一个著名的植物学家。卡尔以前从没有跟植物学家谈过话,卡尔发现他很有意思。卡尔专注地坐在椅子边沿倾听着他谈论大麻、印度以及室内花园。他还告诉卡尔有关马铃薯的一些惊人事实。卡尔自己有一座室内花园,他教卡尔如何解决一些关于植物养殖的难题。

刚才说过,是在一个晚宴上,在场的还有十多个人。但是卡尔违反了所有的礼仪,忽略了其他所有的人,只顾听那位植物学家谈话,听了好几个小时。

午夜来临了,卡尔向每一个人道了别,走了。那位植物学家接着转向他们的主人,说了几句赞美卡尔的话。说他是“最有意思”的人。他最后说,卡尔是一个“最有意思的谈话家”。

一个最有意思的谈话家卡尔。卡尔做到了这点:专心地听讲。因为卡尔真诚地感兴趣,而他能够感觉到这一点。自然,这使他高兴。专心地听别人讲话,是我们所能给予别人的最大的赞美。杰克马弗在《陌生人在爱中》里写道:“很少人经得起别人专心听讲所给予的暗示性赞美。”卡尔不只是专心听他讲话,卡尔还“诚于嘉许,宽于称赞”。卡尔告诉他,他感到非常有意思,受益良多——的确是如此。卡尔告诉他,他希望拥有他的知识——事实上,他也的确是如此希望。卡尔告诉他,他想同他漫游大地——卡尔真的是那么想。卡尔告诉他,他必须再见见他——事实上,他也真是必须如此。

因此,卡尔使他认为自己是一位优秀的谈话家,而事实上他只是一位好听众,鼓励他开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