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10秒钟打造说话高手
13333700000011

第11章 你应该这样跟客户说话(2)

5.个人的不幸

不要提起客户所遭受的伤害,例如他离婚了或是家人去世等。当然,若是对方主动提起,则需表现出同情并听他诉说,但不要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追问不休。与刚刚遭受到不幸的人谈话,你最好是让他尽自抒发。

6.老生常谈或过时的主题

那些会使人在心里想“又来了”的话题并不是好的话题。

7.关于不同品位的故事

黄色笑话在房间内说可能很有趣,但在大庭广众下说,效果就不好了。常说黄色笑话的主管会被认为是缺乏自信与能力的人,只有用这种方式才能吸引别人的注意力。

8.害人的谣言

社会中常有很多机会可以散布对他人前途不利的谣言,当你要开始谈论这些话之前请先思考一下:无论是“添油加醋”,还是这些内容可能都是真的,一旦说出口都会对他人造成伤害。

如果要停止客户继续讨论这些话,可以准备一些有趣的话题转移他的注意力。

什么话题可供交谈?

在社交场合,谈论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的形势,当然是一个重要的话题。特别是国际上出现重大事件的时候,往往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在这样的时候,往往可以听到最新消息的传播,可以听到各种不同观点的阐述,有心人应当重视并善于运用这种机会。

社交场合的话题是十分广泛的。除了上面谈到的政治性问题以外,人们最共同关心的全球性问题,如环境保护、人口增长、交通拥挤、疾病防治;青少年教育、老龄问题等等,以及体育运动、电影电视、绘画音乐、民情民俗、科技发展、未来世界等等,都可以成为有趣的话题。

对于中国特有的事物,如中医中药、太极拳、气功、京剧、中国菜等等,外国人也常有兴趣谈及。可以结合所处的环境、场所、谈话对象的职业、兴趣,个人的知识水平等等,就地取材,引出话题,由浅入深。

如何赞美客户

如果你对一位女士说“您的上衣真漂亮”,她一定会相信。但是如果你对她说“小姐,我们新推出的这种款式肯定更适合您”,她通常会表示怀疑而犹豫不决。

其实,不光是女士会有这样的反应,这是人的一种本能。如果他觉得这件事将有利于你,他就会怀疑你说的话的真实性。但是,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不时需要说服别人接受我们的产品或者观点,让人们相信我们说的。成功的“推销者”总是能够说服他的客户。其实,这并不难。

一个比较简单但是很实用的方法就是:不要自己直接说,而要借用别人的口。相信大家都见过那些“托”吧?不要小看他们的威力!中国人总是喜欢“随大流”,所以借了“托”们的口,一切都好办啦!我们不妨借用一下这种技巧。比如你想推销你的护肤霜,你说多么多么的好不见得有多少用处,但是如果你说:“我认识的女孩子都用这种牌子,都说效果不错!”恐怕她就会动心了。没有人会去考察你那些也许不存在的女孩子有没有用,但是她相信:这种牌子真的不错!瞧,你已经成功啦!

帮助你的客户作决定

有的时候,我们需要让别人作出决定,比如让她决定买你推销的长裙。这个时候,决定权在别人的手里。但是,如果你能聪明地施加影响的话,那就不同啦!很可能,决定权就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

1.给我一个理由

人们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总是习惯先考虑为什么。所以如果你想让别人作某个决定,先告诉他们这样做的理由。但是,你提供的这个理由必须能够让他(她)接受,否则会适得其反。你要让他们相信,你的理由对他们有利。如果照你说的做,他们是真正的受益者。

2.思维误区

在涉及真的需要作出决定的问题之前先问一些其他的有“明确答案”的问题,比如:“您希望日子过得更好一些是吗?”或者是“您希望钱花在最有价值的东西上,是吗?”等等。这些问题通常是只能用“对”来回答的。这样,人们就会进入一个表示同意的思维框架,在需要作决定的时候,他(她)就更容易说“对”。

3.非此即彼

在期待对方做出决定时,如果你让对方发现不管怎样说,她只是在选择对你说“对”的方式,那你就成功了。比如,你可以说:“你喜欢这一件还是白色的那一件?”,而不要说:“你要一件吗?”

4.“我期待着您说‘好’”

几乎所有的人都是中立的,他们在决定面前习惯于被领导。所以,你要让他们作决定之前明确地感觉到,你在期待着他们说“好”。这种感觉往往让许多人毫不犹豫地随你而去,学会说“好”。

怎样说服顾客

如果顾客想购买你的商品,你可以将此商品的优点、作用以及价格等,向其娓娓道来。假若顾客看后,不想购买你的商品,而你所卖的商品确实物美价廉时,你是否有回天之力——将其召回,使顾客变“不买”为“想买”呢?以下四法,可供借鉴。

1.设置疑问法

顾客看完你的商品后,并不想去购买。这个时候,你直接向其讲述该商品同其他商店所售商品相比,质量如何如何好,价格如何如何低,顾客是听不进去的。假若有一种法子,能够使顾客抱着一种好奇心,停下来,听听你的讲解,则就能够使你所售商品卖出。这种法子就是设置疑问法。

一次贸易洽谈会上,卖方对一个正在观看公司产品说明的买方说:“你想买什么?”买方说:“这儿没什么可以买的。”卖方说:“是呀,别人也说过这话。”当买方正为此得意时,卖方微笑着又说:“可是,他们后来都改变了看法。”“噢,为什么?”买方问。于是,卖方开始了正式推销,该公司的产品得以卖出。

该事例中,卖方在买方不想买的时候,没有直接向其叙说该产品的情况,而是设置了一个疑问——“别人也说过没有什么可买的,但后来都改变了看法。”——从而引发了买方的好奇心。于是,卖方有了一个良好机会,向其推销该产品。

2.对症下药法

顾客在不想买你所售商品时,有时候会说出不想买的原因。这时候你可以针对此原因,对症下药。这副“药”,一定要一针见血,即通过一句话,就要说得顾客心里高兴。具体讲,当顾客有自卑心理时,你可以采用赞美法;当顾客闷闷不乐时,你可以采用幽默法。

有位农村大娘去商店买布料,售货员小陈迎上去打招呼:“大娘,您买布吗?您看这布多结实,颜色又好。”不料,那位大娘听了并不高兴,反而嘀咕起来:“要这么结实的布有啥用,穿不坏就该进火葬场了。”对大娘这番话,小陈不能随声附和,但不吭声又等于默认了。略一思索,小陈便笑眯眯地说:“大娘,看您说到哪儿去了。您身子骨这么结实,再穿几百件也没问题。”一句话说得大娘心头发热,不但高高兴兴买了布,还直夸小陈心眼好。

这位农村大娘开始不想买的原因是自身存有自卑心理——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售货员小陈用“身子骨这么结实”这句赞美之语,去掉了大娘的自卑心;用“再穿几百件”这句幽默之语,引得大娘心里高兴,并且话说到点子上,简单的只言片语便使得这位大娘心情愉快地购买了布料。

3.背道而驰法

顾客不想购买你的商品,有时候是因为你所售的商品有点瑕疵。对于此种情况,与其遮遮掩掩,不如大胆指出。销售商品时,你说出与你自己不利的话语,顾客会在意外之余,油然产生一种信任。因此,顾客会变“不买”(因为商品有瑕疵)为“想买”(因为你坦诚)。

王小姐去服装市场购买衣服,她找到了一件款式、颜色都比较称心的套裙,可惜这件套裙上有一处小毛病。文静的王小姐发现后,并没有告诉售货员,而是想到别处看一看。这时候,售货员说话了:“欢迎您来到我们店,可惜这种式样的衣服就一件啦,并且这一件还有点小毛病,我如果长得像您这样标致,我也不买。”王小姐听后心思:这位售货员大姐可真够坦诚,从她这里购买衣服肯定不会上当受骗。她转身又看了看那套裙,觉得虽然有点小毛病,但是并不显眼,算不上什么问题。于是,王小姐心情顺畅地购买了这套衣服。

销售衣服,只向顾客讲解衣服的优点,避免提到衣服的缺点,这本是常理中的事。但该售货员并没有讲一句该套裙如何如何好,也没有去劝王小姐买,而是反其道行之,直率地道出了该套裙的瑕疵。这种违背人们价值推理的做法,使得王小姐打消了不买的疑虑,欣然地购买了服装。

4.热情有加法

顾客在你商店挑选了半天,没有购买一件商品。这时候,你可能会生气。假若你不将不满意的心情表现出来,并且对此时不想购买的顾客更加热情,说不上,为你感动的顾客会回转身来,心甘情愿地买走你所售的商品。

一次,一个旅游团不经意地走进了一家糖果店。他们在参观一番后,并没有购买糖果的打算。到了临走的时候,服务员将一盘精美的糖果捧到了他们面前,并且柔声慢语:“这是我们店刚进的新品种,清香可口,甜而不腻,请您随便品尝,千万不要客气。”如此盛情难却,恭敬不如从命。旅游团成员觉得既然免费尝到了甜头,不买点什么,确实有点过意不去。于是每人买了一大包。在服务员“欢迎再来”的送别声中离去。

此事例中,糖果店没有对旅游团的“开始不买”持责怨态度,相反,却是更加热情。这种居家待客式的真诚招待,使顾客不知不觉进入了糖果店营造的一种双方好似亲友的氛围之中。“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既然领了店家的“情”,又岂能空手而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