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10秒钟打造成功高手
13333400000027

第27章 成功需要不断开拓创新(2)

大脑的思维创新往往需要一段酝酿过程,最佳的解决办法总是姗姗来迟。大部分人都有这种体验,对某个问题冥思苦想,很久很久却得不到答案,于是你只好停下来去做其他的事情。然而,在你不留意的时候,头脑中突然闪现出一个极其巧妙的新点子,真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种情况常常使人感到懊恼不已:如此简单的点子,为什么不能早些想到它呢?所有创意的出现也是要等待时机的。

角色易位,寻求创新

同一本《水浒》,不同的人读出的含义不同;同是一个故宫,不同的人去参观,得出不同的结论;同是一部“贝多芬”,在不同的指挥家手下演奏出不同的味道;同是一位罗斯福,在不同作家的笔下有着不同的形象。

人们观察和思考外界的事物,总是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用自我的目的、自我的需要、自我的态度、自我的价值观念及情感偏好,去衡量外来的事物和观念。

每个人都处在一个小小的“围城”内,透过围城的窗户看着外部的五彩世界。他把自我摆在这个世界的中心,夹带着自己独特的经验、感情和价值模式,去观察、理解并判定别人乃至整个世界的其余部分。

从创新思维的领域来说,局限于“自我视角”会使得眼界狭窄,有害于创新思维。因而要多多地进行“非我视角”的训练,力求超越“自我”,用佛学的话来说,要不断地破除“我执”;充分发挥思维主体的“角色易位”,学会从他人的角度观察和思考事物,尽力体谅并宽容与己相异的人、事、物,以开放的心灵接纳整个世界。

这就要求人们,在思维过程中尽力摆脱“自我”的狭小天地,走出“围城”,站在“城外”对同一事物和观念进行一番思考,就有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发现创意的苗头。当然,这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它首先要求人们就像一个演员,必须首先透彻地了解角色,才有可能扮演好这个角色。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透彻了解的过程,往往也就是角色易位形成的过程。解决这个难题,既需要科学的思维训练,也需要经验和见识的积累。

汉莎公司副总裁查尔斯蒙格在一家渔具生产企业中,看到其产品都配有漂亮的绿紫色羽毛诱饵,便问道:“鱼儿真能对这玩意儿感兴趣吗?”结果得到的回答却是:“我们又不是把这玩意儿卖给鱼儿!”

这位渔具生产商非常聪明,他不单把诱饵的对象定位在鱼上,更定位在钓鱼人——消费者身上。鱼对漂亮与否的诱饵不感兴趣,但购买诱饵的是人,而不是鱼——人对漂亮的诱饵感兴趣。

在模仿中创新

有什么事物可以让自己模仿、学习一下吗?模仿它的形状和结构会有什么结果?学习它的原理技术,又会有什么创新?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为开发新产品,广泛搜集各国名牌车,逐项分析各自优点,组织人员评出400多项优点,有80%的优点体现在创新上,终于创出了自己的名牌。福特看到生产线上装配一辆车需12个半小时,他认为太慢了,决心改进,但苦无良策。后来他去参观屠宰场制作肉罐头,看看他们运输材料的生产过程。在那里他看到生产线上的整块猪肉经切碎、蒸煮、装罐,输送过程全用滑轮,不用人力,迅速简便。看了一个多小时,立即回厂,召集技术员设计制造了装配汽车的输送带,装配车辆的时间降低了72分钟,极大地提高了装配速度。

4善于创新

成功人士都具有一项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基本的心理素质——独立思考。

达尔文说:“我耐心地回想或思考任何悬而未决的问题,甚至连费数年亦在所不惜。”

牛顿说:“思索,继续不断地思索,以待天曙,渐渐的见到光明,如果说我对世界有些微小贡献的话,那不是由于别的,却只是由于我的辛勤持久的思索所致。”他甚至这样评价思考:“一个人的成功就当归功于精心的思索。”

从这些名言中不难得出这样一条道理:独立思考是一个人成功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心理素质。所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是想成大事的青年人必备的条件。

一位教授强调:要提高你的创造能力,一定要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良好习惯,千万不要人云亦云,读死书,死读书。

一位学者指出:“人们只有在好奇心的引导下,才会去探索被表面所遮盖的事物的本来面貌。”好奇,可以说是创造的基础与动力。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都具有常人少见的好奇心;而居里夫人的女儿则把好奇称为“学者的第一美德”。成功人士总是善于在人们熟视无睹的大量重复现象中发现共同规律,特别注意反常现象而有所创造。而漫不经心的人,往往就不怎么注意那些新奇而有用的东西。纵观一切创造性人才,他们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品质,就是敢想、敢干、敢于质疑,遇事都要问一个为什么。

巴尔扎克认为:“一切科学之门的钥匙都毫无异议地是问号,我们所有伟大发现都应该归功于疑问,而生活的智慧大都源自逢事都问个为什么。”

每个人在生活工作中都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发现问题或在解决问题时,可能会出现突如其来的新想法、新观念。善于及时捕捉这种创造性想像与创造性思维的产物,把它迅速而准确地记录下来,进行思维加工与实践检验,就可能获得创造性活动所带来的很有价值的成果。

具有创造性的人与众不同,而且自己并不介意与众不同,具有创造性的人应当认识并接受这一点。

具有创造性的人一般都有乐观、开朗的性格。从不把任何事情看得过于严重,即使是很严肃的事情也是如此。

具有创造性的人从不循规蹈矩,对一些简单的工作总是不屑一顾。他们往往放荡不羁,喜欢标新立异、独辟蹊径,爱以新的方法去干老的工作。

具有创造性的人崇尚冒险精神,特别热衷于具有挑战性的活动与工作,喜好探索周围的世界以及人们的内心世界。

具有创造性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很难做到准确、准时和恰到好处,因为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东西。

具有创造性的人富有幽默感,喜欢在工作的时候开开玩笑,因此他们一般都与同事朋友相处得较为快乐和谐。

具有创造性的人具有独立工作的能力,有时也好独自相处,他们往往与大多数人的意见不一致,而且往往对自己的信念充满信心,并坚持着继续下去。

具有创造性的人对于艺术和美都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和看法,他们对艺术和美的理解超出了艺术和美本身的含义;在他们眼里的美已不仅仅是一朵花的形状和颜色,而是设计一部良好的机器的完善的功能,是体现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或者一种思想的完美境界。

具有创造性的人热情高涨、富有理想并且责任心强,他们相信高涨的热情可以使一切成为可能。

具有创造性的人具有雄心壮志,他们愿意同充满信心、洞察力强、顽强执著的人一道工作。他们区别于一般人,能够迅速意识到某一件工作的实质和重要性,他们不受自身想法的约束,愿意检验自己的想法,愿意看到别人的挑战。

具有创造性的人擅长于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来评价和判断事物。他们具有特殊的综合能力,往往别出心裁,当别人说2+2=4时,他们也许会说2+2=22。

具有创造性的人不畏艰难险阻,在他们的眼里每一个困难都是一次成功的机会,就好像登山者看待即将攀登的高山,艰难困苦过后会使人心旷神怡。

具有创造性的人不满足于浅显的、世俗的、平庸的或迂腐的东西。他们绝不会只给那些有价值的问题一个答案。在不断的追求和探索中他们感到其乐无穷。

具有创造性的人,懂得何时应该以及如何才能够从不利于发展的死胡同中走出来,有效地利用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具有创造性的人具有耐心。尽管他们从不在琐碎,繁杂的小事上浪费自己的宝贵时间。但是在等待时机、等待成果或等待灵感时却十分耐心。

具有创造性的人有信心、有勇气,做事情持之以恒,并且懂得如何合理地集中运用时间和精力达到预期的目标。

实际上人人都可以成为有创造性的人,就看你如何发掘自己的创造性。你如果发现自己缺乏创造性,可以参照下列标准,检查自己的不足之处。

1.缺少确定的奋斗目标;

2.惧怕失败;

3.担心成功可能带来不利的影响;

4.贪图眼前既得利益;

5.害怕生活的改变对自己不利;

6.缺乏体力或精力。

只要你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认识并注意克服自己的缺点,你就一定能成为一个有创造性的人,并且在所进行的创造中获得无穷的乐趣!

青年人要成大事,首先要做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人,充分利用独立思考的习惯,这样你就会在拼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方向。

5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成功

如果一个人有着很强的创新思维能力,那么这个人就有了达到成功的最有力的保证。如果运用得当,他们的事业将会前程似锦,像网易的CEO丁磊、赛特集团的杨壮和报业界的佼佼者丁望,都因创新而成就了他们的事业。

网络神话因创新而成

现在的时代是一个网络时代,人们的生活与网络越来越密切。随着互联网用户的增多,其经济应用价值也应运而生,也造就了一批年轻的百万甚至亿万富翁,网络界年轻的亿万富翁——网易的CEO丁磊就是其中的一个。他虽然还不到而立之年却拥有公司六成多的股份。虽然丁磊看起来完全不像一个老板,但千万别小看他,正是这个朴实无华的年轻人,一手缔造了网易在中国网络界不可动摇的地位,也造就了中国因特网经济时代个人致富的神话,他创办的网易公司短短数载,价值就达到了4亿人民币。

丁磊凭借自己在编写软件方面的天赋,大学毕业后的第一年就为自己赚回了100万,然后又凭借自己敏锐的洞察力,率先进入因特网,以一连串的免费行动让因特网在中国逐渐火爆起来。

丁磊无疑是技术方面的天才,他牢牢掌握着网易的发展方向,使网易始终走在世界的前面,就像比尔盖茨之于微软。

丁磊在谈到网易的成长过程时说:“网易的成长没有得到任何帮助,没有人会贷款给一家网络公司。”从1997年成立伊始到1998年初,网易没有赚到一分钱。因为所有的钱都投资在开发软件上面了,当时丁磊凭借敏锐的观察,发现因特网是很有前途的事业,于是他把开发的软件卖掉,然后再进行公司的扩张,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和帮助,只能一边进行软件开发,一边赚钱。

网易的成功其主要原因是丁磊的敏锐的市场触角和不断开拓的创新精神,网上拍卖、免费电子邮箱、免费个人主页等都是网易的创举,从成立到现在都走在中国同行的前列。这位因特网的技术天才认为一个公司必须有创新才能成长,这方面在互联网尤为重要。可以说,创新成就了丁磊的一切。

不断创新使他成为了一位董事长

作为一名登山爱好者,北京赛特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杨壮的确有些先天不足,椎管狭窄使他的腰腿多有不便,但他却喜欢登山,而且惟一的目标就是山顶,用他的话说:不上山顶就不叫爬山。

杨壮对待事业的态度就有如爬山,作为一家合资企业的领导人,他从管理上追求中西合壁,取其精华为己所用,简言之,外国的先进经验要借鉴,中国自己的优良传统要保持,更重要的是能够不断创新,就是这样赛特集团的业绩才蒸蒸日上。

杨壮于1991年到赛特做总经理时,赛特负债3000万人民币,濒临破产,员工人浮于事。他接过这个“烂摊子”,不断对公司进行改革,在管理经营方面、员工的积极性方面都做了很大的改进,而且在制度方面也不断推陈出新。

杨壮认为,赛特这些年来能够取得成功,重要的一点是超前意识和创新意识。这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超前的思维,任何事情讲求一个前瞻性,不能只看眼前,要为未来多设想,要动脑,分析研究,不断创新;二是来源于和国外接轨,把国外先进的技术拿来改进和完善。

其实,赛特的超前意识与杨壮在国家科委做外事工作的经历密切相关。他说作为一个领导人,除了睡觉外,时时刻刻都要想着有什么东西需要创新,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每个企业总在琢磨的事情,在现有的条件下谈继续创新,积极创新,仍然要从管理上下功夫。

杨壮虽然年近花甲,但依然喜欢挑战性的工作。赛特发生的新鲜事总与他那跳跃性思维有关,当让杨壮谈成功的秘诀的时候,他说出了八个字:“优质服务,不断创新。”

执著创新的创业人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用《滕王阁序》里这句名言评价这位70多岁的老人特别合适。他的名字叫丁望。一个老而弥坚,依然像青年人一样经常在网上冲浪的报业老板。谈起丁望的创业史,的确有点传奇色彩。1949年,他和爱人一起从延安到北京,领导见他写的一篇文章文笔不错,于是让他到《中国青年》杂志社工作。其实那篇文章是他爱人写的,有点歪打正着,但丁望也有相当的文字功底。就这样,他在新闻界工作了50年。丁望是个不甘寂寞的人,总是不断挑战自我。先后在《中国青年报》、《中华工商时报》、《工人日报》、《经济时报》工作,每当工作走向正轨,事业兴旺时,他就“跳槽”,去重新开拓一个新战场。也许就是他这种执著的性格,注定他的一生需要不断地创业。

如今他已70多岁了,仍然要再度创业,他指出今后的报业市场有很多的发展机会,他准备办一份给有文化的劳动者看的报纸。这些人正在成为中国社会的中坚。对于一个在报界声名大噪的企业老板,一个衣食无忧的老人,在谈到这么多年来成功的经验时,他指出意识要创新,要瞄准市场,服务读者,准确定位,内容创新,全面满足“有文化的劳动者”的需要。

最近,他正忙着和一家广告公司谈判,看来,新的道路将在他的脚下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