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汉译佛教经典哲学
13240000000042

第42章 大乘佛教主要经典的若干考察(二)(17)

早期佛教已经传说,释迦初生即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地上,唯我独尊。”在《华严》这里,则指出了其所以超人因而独尊的理由。但他与超人论者又有不同,菩萨只是在悲天悯人,在人格上并不贬损和轻蔑群盲,而且强调,菩萨生来必须学习,如在“童子地”,要“学一切世间巧妙、谈论、诸嬉戏”,包括书数、算计、刻印方便;乘象马、车乘、弓射等技艺。善财童子则是样板。

与此有关,需要建立一种尊重他人一切善行的“不轻心”,并定为“普贤行”的首要条件。文见《十回向品》的“无缚无著解脱回向”。它所列举的不轻范围,包括一切善根、出生死心、摄善根心、悔过心、随喜善根心:礼他方佛、恭敬合掌、礼拜塔庙、劝请他方诸佛转法轮等,由此即可达到“无缚无著解脱心”,变成像普贤一样的超人了。所谓“彼善根回向具足普贤身口意业……修习普贤勇猛精进……具足普贤无碍音声陀罗尼门,充满十方……得持普贤一切劫行陀罗尼,于一切世界具足修习诸菩萨行……于一众生身,尽未来劫,示现普贤菩萨一切自在神力……一切众生亦复如是:得普贤一法门,于无量无数劫示现诸佛无尽自在,悉能度脱一切众生”,得普贤自在,“于一花中令一切严净世界皆悉安住”,“出生普贤微妙音声,充满法界十方佛刹,随其所应,皆悉得闻”;修普贤行,“得无量无边智慧……成就(与具足)普贤菩萨所行……于一毛道,分别无量无数佛刹,悉能包容一切法界,究竟空界……能以无量无数阿僧祇劫为一念,能以一切众生诸念以为一念……于一心内悉能容受无量诸身……分别一切平等法界,令杂世界悉为一形,无量种种世界、无量方便,入深法界,皆如虚空,而亦不坏世界之性……于一念中悉能了知(一切诸想),心无虚妄;悉离诸想,心无所著;一切如来智慧充满”(卷二)。

这其实是由“定”发“慧”,描述如何从幻觉的神力无穷中,得出“入深法界,皆如虚空”这一结论的思维过程。它的超人,是存在于虚幻中的;超人的智慧,是这种虚幻的结晶。

然而在《十明品》中,普贤所讲的智慧,则完全是基于现实生活的需要了。这里略摘一点,可供比较:

其七,“分别一切言音智明”:于微尘数世界种种音声语言悉能了知,“善分别知,入一切施设,深入了解一切世谛;悉知种种诸言音法……随其所入,游行世界,悉能了知此世界中众生之性”(即声明)。

其八,“出生无量阿僧祇色身庄严智明”:知一切色不生,无任何色,但依旧要“深入法界,住持变化种种形色”,“入无色法界,住持变化种种形色,随所应故,所谓见教化,正念教化……亲近教化,随逐教化……悉能度脱一切众生”。此相当于“工巧明”和“医药明”(如长养色、最坚固色、胜色等),故要住持和变化种种形色,亦名“一切种行足具普贤菩萨色”,成了普贤行和普贤变现形象的重要内容。

其九,“一切诸法真实智明”,知诸法无名字,无有性,无来无去,不生不灭,无所从来,去无所从至,无我无比,但“知一切法别异,知一切法无别异;知一切法不二,非不二……知如是诸法故,不著世谛,不著第一谛:不虚妄取诸法,不起诸文字,随顺寂灭性,不舍一切愿;见第一实义,决定知诸法,兴无量法云,普雨一切甘露法雨……成就大慈悲。无文字境界,出生文字义,不坏文字性。观察诸法,悉从缘起,无所染著”(卷二八)(此般若后来发展成为因明和内明)。以上为大乘“五明”之根据。

其十是总结,“一切诸法灭定智明”:“于念念中入‘灭一切法’三昧正受”而不舍菩萨事,“于一切世界悉能善学一切所学,一切法相,深入法相。善知诸法,悉从缘起,了一切法无有真实,随顺世间诸语言法,于一切法无所沾染;方便演说一切诸法……于有于无,悉无所作,悉能成办诸菩萨事……不舍普照一切诸趣,于正受地寂然不动”(卷二八)(精通各种语言、变化各种身份、把握真实,而学习一切应该学的东西,这是普贤行的精要)。

最后,应该说《华严》的基调是与人快乐;自己快乐,也要让众生快乐。因此,它的救世,不是消极地灭苦,不像早期佛教那样,苦是灭了,人也灭了。它强调的是与众生以乐,取代众生之苦。所以全经对菩萨行的描述,多从饶益众生、安乐众生、惠利众生等方面着笔。它认为,此等善行不但是为了讨众生的喜欢,而且也是讨如来的喜欢;如来是否欢喜,即体现在众生是否欢喜上。作菩萨的唯一目的是为了利益众生,菩萨的利益只能实现在利益众生之中,离开众生利益,就没有菩萨的利益。就此而言,《华严》是提倡彻底的利他主义的,问题出在利益的内涵究竟是什么,这就需要具体分析了。

且就《十回向品》中的“随顺平等善根回向”来看,此“回向”主要是为王者说的:若为王时,得胜国土,安隐丰乐,降伏怨敌……功盖天下,德覆十方,万国归顺,无敢违命,兵仗不用,自然泰平。以四摄法善摄众生……具足修行一切布施……若见狱囚受诸楚毒(按:此即现实的地狱之原本)起大悲心,舍诸库藏、妻子眷属,以身处狱,救苦众生;见送狱囚趋于死地,自舍己身,以代彼命……为求正法,投身火坑;为求法故,举身具受无量众苦;为法难故,能舍大地四海国土……国土丰乐,人民炽盛……自在法王,断除一切屠杀恶业,普施无畏……或施大地,起佛殿堂,造僧房舍,安处菩萨圣众福田;或建尊庙,随应一切;或施僮使,供给三尊、父母、知识一切福田。以身布施,一切给使;复以一身普覆诸佛,以自身施一切众生……只此一回向,就用了三卷半的篇幅(卷一六至一九中)。而叮嘱王者理应施乐与人的程度及其落实的所在是民众和佛教。

“回向”一词是个外来语,或作“施向”、“转向”,在汉语里很难找到更恰当的意译,意思是指,个人所积累的功德善根,无条件地转给他人享有,或作为祝愿他人的依据。像布施,能够培植出施者的“善根”,而施者同时可将这一善根回向于“众生和诸佛”,譬如:若施饮时,如是回向:以此善根令一切众生饮法甘露,成菩萨道,除灭渴爱;常乐大乘,离五欲爱,得净法爱,法身柔软,三昧调心,未曾散乱入智慧海,兴大法云,雨法甘露。(卷一六,下同)布施的范围,从身家性命,而饮食、美味、车乘、衣服,以及各种用品、设施和装饰品,如华蔓、涂香、床座、灯明、汤药、杂宝、车乘、象马、盖、幢、幡、竿、缯、明珠、宝冠之类,对于施者(菩萨)而言,都应如此回向。《十回向品》是专门讲这一法门的。

就施者自身言,布施不但会培植自己的“善根”,而且必得优厚的报酬,所以布施亦称“福田”——为自己种植福报的田地:若诸方来一切福田(按:此指向菩萨索取布施),或承菩萨名闻故来,或与菩萨因缘故来,或闻菩萨本愿故来,或复菩萨心愿请来,菩萨于彼悉乐惠施而无厌倦。尔时菩萨于来求者发悔过心,作如是言:诸人当知,我应诣彼礼拜供养种种惠施,而今为我故从远来……处令安隐,供给所须:或施摩尼宝车,载以阎浮提内第一宝女;或施金车,载以己国最胜宝女;或施清净琉璃宝车,载以内妓;或施乐车,载以童女,容美如天……以如是等种种宝车,随其所求皆给施之,满足彼愿,欢喜无量。菩萨摩诃萨,诸乘施时,如是回向:以此善根令一切众生乘不退转摩诃衍乘,诣不思议菩提树下……令一切众生乘般若波罗蜜乘,化身充满一切法界及佛境界。令人奇怪的是,在一切布施中,总是翻来覆去地要求“菩萨”去布施女人。卷一八记:(菩萨应)布施宝女,侍人眷属,技术悉备,才能巧妙,善于言戏,欲仪具足,奉事恭顺,能感人心;世间功德,无不备举,庄严绮丽,回动天人;言音和雅而无粗陋,侍主尽礼,不失其意,姿容殊妙,见者无厌。千亿技直,供侍宝女,皆是菩萨净业果报,而用布施……布施宝女眷属善根回向……菩萨摩诃萨住如是法,生如来家,出生一切智道……布施宝女眷属所摄善根,回向众生,令一切众生逮得无量三昧眷属……令一切众生悉行菩萨不可思议自在游戏三昧。此名“布施宝女眷属善根回向”。接下去是布施“妻妾男女”,是又一个原则,讨众生欢喜:普于众生,行一切施,于未满足者,悉令满足;护持安慰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皆悉欢喜。从这里看,做菩萨也实在不容易,首先得有宝女、童女可供布施;如果没有,把自己的妻妾贡献出来也行,但经文始终没有明确接受这类布施的那类人,不像般若经类等所言,接受布施的只能是大菩萨。记得华严宗的法藏说过,穷人是做不了菩萨的,因为只布施一条,他就过不了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