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杨派太极十三式:拳、剑、刀、棍、枪精练
13237700000003

第3章 杨派太极剑十三式精练(1)

§§§第一节 杨派太极剑十三式简介

杨派太极剑十三式,是以传统杨式太极剑51式套路为基础,面向广大初学者的人门套路,本着简便、易学、易练、易掌握的原则,在传统套路的基础上进行了精心的选编,选取原套路中部分有代表性的动作和经典剑法,保留其传统的风格特点、练习方法和练功要求,编排合理,动作合顺,简便易学,有助于初学者掌握和练习传统杨式太极剑。

杨派太极剑十三式的风格特点是:剑势美观大方、步法清楚、剑法准确、平稳缓慢、以意运剑、身械合一。其套路动作简单,易学易练,往返仅有13个动作组合,前进方向有6个,返回原地有7个。剑法包括缠绕、戳、截、架、刺、斩、劈、压、抽、捧等,从起势到收势用时2~3分钟,套路短而精,极大地提高了初学者练习太极剑的兴趣。经常练习不仅有利于学练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且有助于缓解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提高生活质量和身体素质。

§§§第二节 杨派太极剑十三式简谱

前进方向:

第一式 开步合剑

第二式 弓步前指

第三式 虚步前戳

第四式 独立架剑

第五式 弓步下刺

第六式 弓步探刺

返回原地:

第七式 转身劈剑

第八式 并步点剑

第九式 叉步斜斩

第十式 虚步压剑

第十一式 歇步抽剑

第十二式 开步捧剑

第十三式 并步合剑

§§§第三节 杨派太极剑十三式动作图解

前进方向:

第一式 开步合剑(假设面向正南)

(1)并步抱剑

两脚并步站立;左手心向前握剑柄,剑身垂于左臂前,剑尖向上,右手五指并拢,贴靠于右腿外侧;眼看前方。

(2)开步分举

左脚向左开步,与肩同宽;同时,左手抱剑、右手握成剑指,两手向两侧分举,手心向前,高与肩平;眼看前方。

(3)开步持剑

下肢动作不变;左手抱剑,剑柄领先,臂内旋向前划弧至左肩前,下落于左胯侧,手心向后,成左手持剑;同时右手剑指随臂内旋向前划弧至右肩前,下落于右胯侧,手心向下,剑指向前;眼看前方。

要点

①身体要正直,左手持剑绕环,剑尖和剑刃均不可触及身体。

②剑把和剑指随臂内旋绕环时,要以肘为中心绕弧,高不过头,绕弧时剑尖稍下垂。

③要虚领顶劲,两肩松沉,心静体松,协调圆活。

杨派太极剑十三式,是以传统杨式51式太极剑中的经典动作为代表,其中起势动作与其他剑术预备势和起势不同,以并步抱剑的姿态出现,运行时两手皆以肘关节为中心,从两侧向前划小圈绕环,意含起动就有阴阳与开合。左手用剑把向左侧划弧,手心向上意为阳、为开势,内旋翻转向下为阴、为合势;同样右手剑指向右侧划弧,手心向上意为阳、为开势,内旋翻转向下为阴、为合势。动作别具风格,特点突出。

第二式 弓步前指(剑指正东)

(1)右左举臂

身体半面右转;同时,右手剑指经体前举至右侧前方,手心向外,指尖斜向上,腕与肩平;左手持剑,剑柄领先经体前,屈臂举至右肘内侧,手心向下;眼看右手剑指。

随即身体再半面左转,右脚尖内扣45°踏实;同时,左手持剑,剑柄领先,经体前平举至左侧前方,手心向下,腕与肩平;右手剑指经体前屈臂平举至左肘内侧,手心向下;眼看左手。

(2)转体收脚

身体稍右转,右腿屈膝下蹲,左脚收点于右脚跟内侧;同时,剑柄领先,屈肘划弧经脸前下落于右肩前,剑身贴靠于左前臂,手心向外,剑尖向左;右手剑指向上翻腕,从下经腹前向外翻腕,举至右肩侧上方,手心斜向外,指尖斜向上,腕与肩平;眼看右手剑指。

(3)虚步收指

身体稍左转,左脚向左前方上步,后脚跟落地,成左虚步;同时,右剑指收举至耳侧,手指向上,手心向前;左手持剑下落于腹前,手心斜向下;眼看前方。

(4)弓步前指

身体继续左转至前方(正东),重心前移,左腿屈膝前弓,成左弓步;同时,左手持剑,剑柄领先经体前向下搂至左膝外侧,剑身竖直于左前臂后,剑尖向上;右手剑指经耳旁随转体前指出,手心斜向前,腕与肩平;眼看前方。

要点

①弓步时,要一腿稳定重心,另一腿向前迈步,脚跟先着地,屈膝前弓,不能超过脚尖,前后脚的横向距离约与肩宽。屈膝下蹲虚点脚尖时,要用前脚掌点于另一脚脚跟的内侧,两脚横向距离一拳宽。以下动作中凡是做弓步或虚点的脚尖动作时,都应如此。

②两臂的左右划弧要以腰带动而行;左手持剑,剑刃不能触及身体,右手剑指向前指出,不宜超过身体中线。

③转体、弓步与剑把左搂、右手剑指向前指出,要协调柔和、自然连贯,同时完成;定势时要立身中正安舒,沉肩垂肘。

第三式 虚步前戳(剑把东南)

身体微右转,重心稳于左腿,右脚向右侧前方上步,前脚掌着地;同时,左手持剑上提剑柄,经右手剑指上方向前穿出,手心向下,高与喉平;右手剑指摆向东南,外旋翻转,手心向上,回收托住剑穗,手指斜向左;眼看前方。

要点

①虚步方向为东偏南30°,右膝盖微屈,两脚横向距离约30厘米。

②剑柄戳击时,要屈肘上提剑柄,剑身贴于左前臂,剑尖略下垂,并与右剑指托剑穗形成上下交错姿势,力注剑把后端。

③剑柄穿击、剑指回收与脚掌着地,三者要同步进行,连贯圆活。

戳剑是传统杨式太极剑中特有的用剑方法,运用剑柄后端戳击对方。此动上存顶头悬,中藏进攻,下有虚步,灵活多变。

第四式 独立架剑(剑尖正东)

(1)接剑下撤

右脚跟下落,全脚踏实,重心前移至右腿,左脚跟至右脚内侧,脚尖点地;同时,右手接握剑,立剑从左臂外侧,经体前下撤于右胯前,手心向左,剑尖与胸平;左手变为剑指,附于右前臂;眼看剑尖。

(2)独立架剑

左膝提起,脚尖下垂,右腿直立支撑,成右独立步;同时,右手持剑内旋翻腕,经体前向头右侧上方撑架,手心向外,剑尖向左略低;左手剑指向上经下颌向左指出,手心斜向前,指尖向上,腕与肩平;眼看剑指。

要点

①右脚跟要在原地下落,不可任意扭转挪动,落脚应在东南45°。

②右手接握剑后,要从左侧向体前划圆,剑刃不可触及左臂;回撤剑身时,右肘不能上扬或夹紧腋部,腋下应留出一拳空隙。

③架剑时剑身要由下向上横向架起,剑刃向上举过头顶,剑尖略低,力达剑身前段。

独立架剑动作,是以杨式传统51式太极剑中的“大魁星”为基础,魁星是星座名,是北斗七星中形成斗形的四颗星,它在古代神话故事中属于主管天空文事的星宿。“大魁星”动作,借助神话传说,勾画出舒展大方、优美潇洒的剑势动作,寓意顶天独立,撑架四海,剑法变化,多姿文雅。

在练习向上架撑动作时,要注意重心稳在右腿之后再提左膝独立。独立时,上体正直,不可前俯后仰,右腿自然直立,左膝尽量上提(膝盖指向正东),脚尖下垂微内扣护住裆部。要求做到左肘与左膝、剑指与剑尖上下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