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现代物流运输管理
13237500000030

第30章

3)安全库存法许多企业都会考虑保持一定数量的安全库存,即缓冲库存以防在需求或提前期方面的不确定性。但是困难在于确定什么时候需要保持多少安全库存。安全库存太多意味着多余的库存,而安全库存不足则意味着缺货或失销。

安全库存每一追加的增量都造成效益的递减。超过期望需求量的第一个单位的安全库存所提供的防止缺货的预防效能的增值最大,第二个单位所提供的预防效能比第一个单位稍小,以次类推。如果安全库存量增加,那么缺货概率就会减少。在某一安全存货水平,储存额外数量的成本加期望缺货成本会有一个最小值,这个水平就是最优水平。高于或低于这个水平,都将产生损失。

生产企业保持产成品安全库存可以在零售和中转仓库的需求量超过平均值时有能力补充它们的库存,半成品的额外库存可以在工作负荷不平衡的情况下,使各制造部门间的生产正常化。准备这些追加库存是要不失时机地为客户及内部需要服务,以保证企业的长期效益。

对于安全库存量的计算,可以根据顾客需求量变化、提前期固定,提前期变化、顾客需求量固定或者两者同时变化三种情况分别计算。

(1)需求量变化,提前期固定。假设需求的变化服从正态分布,由于提前期是固定的数值,因而可以根据正态分布图,直接求出在提前期内的需求分布均值和标准差,或通过直接的期望预测,以过去提前期内的需求情况为依据,确定需求的期望均值。在这种情况下,安全库存量的计算公式为式中,σd—提前期内的需求量的标准差;L—提前期的时间;z—一定客户服务水平下需求量变化的安全系数,它可以根据预定的服务水平,由正态分布表查出。

(2)需求量固定,提前期变化。当提前期内的客户需求情况固定不变,而提前期的长短随机变化时,安全库存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z—一定客户服务水平下需求量变化的安全系数;σL—提前期的标准差;d—提前期内的日需求量。

(3)需求量和提前期都随机变化。多数情况下需求量和提前期都是随机变化的,如果可以假设需求量和提前期是相互独立的,那么安全库存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σd、σL、z的含义同上;d—提前期内平均日需求量;L—平均提前期。

3.订货方式的选择1)订货点法订货点法(定量订货方式)是流行最广泛的传统库存管理方法。所谓订货点法,是指库存量下降到一定水平(订货点)时,按固定的订货数量进行订货的方式。该方法的关键在于计算出订货点的储备量,对于某种物品来说,当订货点和订货量确定后,就可以实现库存的自动管理。订货点的计算公式为订货点=平均日需求量X平均订货周期+安全量订货点法的优点:管理简便,订货时间和订货量不受人为判断的影响,保证库存管理的准确性;由于订货量一定,便于安排库内的作业活动,节约理货费用;便于按经济订货批量订货,节约库存总成本。

订货点法的缺点:不便于对库存进行严格的管理;订货之前的各项计划比较复杂。

2)固定订货周期法固定订货周期法(定期订货方式)的特点是按照固定的时间周期(一个月或一周等)来订货,而订货数量则是变化的。一般都是事先依据对产品需求量的预测,确定一个比较恰当的最高库存额,在每个周期将要结束时,对存货进行盘点,决定订货量,货物到达后的库存量刚好到达原定的最高库存额。

这种方法不必严格跟踪库存水平,减少了库存登记费用和盘点次数。价值较低的商品可以大批量购买,也不必关心日常的库存量,只要定期补充就可以了。

如果需求和订货提前期是确定的,并且可以提前知道,那么使用固定订货周期法时,每周期的订货量是一样的。如果需求和订货提前期都不确定,那么每周期的订货量就是需求和订货提前期的函数。

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确定订货周期,订货周期是指提出订货、发出订货通知,直至收到订货的时间间隔。采用这种库存管理的方法进行订货时,需要预先掌握每个时期内订货点的库存量,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L—平均订货时间;D—平均日需求量;T—订货间隔时间;S—安全储备量;Q0—现有库存量;Q1—已订未达量。

7.2.2现代企业库存管理方法

在今天的经济环境中,企业的生产目标、生产组织结构、生产方式和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对传统的库存管理方法提出了挑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创新性的现代库存管理方法得到普及和推广。这些方法包括物料需求计划、制造资源计划、分销资源计划和企业资源计划。

1.物料需求计划物料需求计划(MRP)把原料和零部件的需求看成是最终产品需求量的派生需求。其出发点是要根据成品的需求,自动地计算出构成这些成品的部件、零件,以致原材料的相关需求量,然后根据成品的交货期计算出各部件、零件生产进度日程与外购件的采购日程。换句话说,MRP系统依据主生产计划、产品结构、库存状态来计算每种材料的净需求量,并把需求量分配到每个时期。MRP的思想很早就产生了,但直到计算机产生、信息系统实施以后,MRP才真正得以广泛应用。

1) MRP系统的目标

(1)保证在客户需要或生产需要时,能够立即提供足量的材料、零部件、产成品;(2)保持尽可能低的库存水平;(3)合理安排采购、运输、生产等活动,使各车间生产的零部件、外购件与装配的要求在时间与数量上精确衔接。

因此,MRP系统可以指明现在、未来某时的材料、零部件、产成品的库存水平。MRP系统的起点是需要多少最终产品,何时需要。然后再分解到每一种材料、零部件,并确定需求时间。

2) MRP的输入信息

MRP有三种输入信息,即主生产计划、产品结构信息和库存状态。

依据客户订单和需求预测,主生产计划(MPS)驱动整个MRP系统。主生产计划描述了最终产品需要何时生产、何时装配、何时交货。

产品生产计划根据市场预测与用户订货来确定,但它并不等同于预测,因为预测未考虑企业的生产能力,而计划则要进行生产能力平衡后才能确定;预测的需求量可能随时间起伏变化,而计划可通过提高或降低库存水平作为缓冲,使实际各周期生产量趋于一致,以达到均衡稳定生产。产品主生产计划是MRP的基本输入,MRP根据主生产计划展开,求出构成这些产品的零部件与材料在各周期的需求量。

产品结构信息说明了生产或装配一件最终产品所需要的材料、零部件的数量,也称为物料清单(BOM)。结合最终产品的需求量就可以计算出各零部件的毛需求量,同时还能够指出使用这些零部件的确切时间。产品结构信息还表明了各种零部件之间的数量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重要程度。

库存文件(ISF)应保存所有产品、零部件、在制品、原材料(以下统称项目)的库存状态信息,主要包括当前库存量、计划入库量(在途量)、提前期、订货(生产)批量、安全库存量。此外,还应保存组装废品系数、零件废品系数、材料利用率等信息。

3) MRP工作程序

MRP首先根据主生产计划规定的最终产品需求总量和产品结构信息,对产品的需求进行分解,生成对部件、零件以及材料的毛需求量计划。然后根据库存状态信息计算出各个部件、零件及材料的净需求量及期限,并发出订单。

4)输出信息

MRP程序可以为管理者提供的信息主要有:订货数量和时间;是否需要改变所需产品的数量和时间;是否需要取消产品的需求;MRP系统自身的状态;等等。

5) MRP系统的评价

只要建立了主生产计划,MRP系统就可以确定不同时期的库存计划。MRP产生材料需求计划以满足装配或制造特定数量产成品的要求,因此它是一种推动方式的系统。当对材料、零部件的需求是最终产品的派生需求时,MRP比较适用。MRP是从系统的角度来解决材料供应的。

MRP系统的主要优点在于:①维持合理的安全库存,尽可能地降低库存水平;②能够较早地发现问题和可能发生的供应中断,及早采取预防措施;③它的生产计划是基于现实需求和对最终产品的预测;④它并不是孤立地考虑某一个设施,而是统筹考虑整个系统的订货量;⑤它适合于批量生产或间歇生产或装配过程。

MRP系统的不足之处在于:①在使用中,它是高度计算机化的,难以调整;②降低库存导致的小批量购买使订货成本和运输成本增大;③它对短期的需求变动不如再订货点法敏感;④系统很复杂,有时不像预想的那样有效。

2.制造资源计划生产管理系统是企业经营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与其他子系统,尤其是经营与财务子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对MRP进行研究,并吸取精华、克服缺点以后,制造资源计划(MRPⅡ)应运而生。在MRP完成对生产的计划与控制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将经营、财务与生产管理子系统相结合,形成制造资源计划。

一些生产管理先进的国家的专家和学者认为,运用现代生产管理思想和方法建立的电脑化生产系统MRPⅡ是一个先进的生产管理系统。MRPⅡ软件是根据订单和预测,安排生产任务,对生产负荷和人员负荷与生产能力进行平衡调整,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到一个最佳生产组合顺序的主生产计划。根据主生产计划的要求及库存记录、产品结构等信息,由计算机自动推导出构成这些产品的零部件与材料的需求量,产生自制品的生产计划和外购件的采购计划。根据物料需求量计算的结果,分阶段、分工作中心精确地计算出人员负荷和设备负荷,进行瓶颈预测,调整生产负荷,做好生产能力与生产负荷的平衡工作,制定能力需求计划,按照计划进行生产,在生产过程中,若出现问题,还可再进行调整。

它用科学的方法计算出什么时间、需要什么、需要多少,在保证正常生产不问断的前提下,根据市场供货情况,适时、适量分阶段订购物料,尽量减少库存积压造成的资金浪费,在解决物料供应与生产的矛盾、计划相对稳定与用户需求多变的矛盾、库存储备增多与减少流动资金的矛盾、产品复杂多样化与生产条理化的矛盾中起很大的作用。

MRPⅡ是一个很好的计划工具,能够进行因果分析,因此有助于分析在物流、生产、市场营销、财务等领域应用某一战略所产生的结果。例如,MRPⅡ可以解决企业物流中设施内部及设施之间的产品移动及存储问题。

3.分销资源计划

分销资源计划(DRP)是把MRP的原则和技术推广到最终产品的存储和运输领域。MRP包含一个主生产计划,然后把它分解成零部件的毛需求量和净需求量;相应的,DRP从最终用户(POS系统)的需求量开始(这是一种独立需求),向生产企业倒推,建立一个经济的、可行的系统化计划,来满足用户需求。

利用准确可靠的需求预测,DRP制定一个分阶段的产品从工厂或仓库到最终用户的分销计划,解决分销商品的供应计划和调度问题。它的基本目标是合理进行分销商品资源配置,达到既保证有效地满足市场需要,又使得配置费用最省的目的。

DRP系统对于现实需求非常敏感,使合适的产品及时到达用户手中,是替代传统再订货点法的一种手段。

1)适用DRP的企业类型

DRP系统主要在流通企业与具有销售网络和储运设施的生产企业中应用。

(1)流通企业。特别是一些含有物流业务的企业,如储运公司、配送中心、流通中心等。为简单起见,我们将它们统称为“物流中心”。不论这些企业是否从事商品销售业务,它们都必然有储存和运输的业务,也就是有进货或送货的业务。

物流中心或是接受一些生产企业的委托存货,或是自己从生产企业购进货物存放在自己的仓库里,然后为生产企业销售部门或流通企业向它们的订货用户送货。物流中心可能还有自己的下属物流中心,它们分布在各个地区,也从本中心进货在当地进行配送。物流中心追求的目标是:一方面保证满足用户的需要;另一方面又争取自己的总费用最省,自己的资源(车辆、仓库等)利用率最高。

(2)自己具有销售网络和储运设施的生产企业。有的生产企业,特别是大型生产企业,有自己的销售网络和储运设施。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或完全自己销售,或部分自己销售、部分交流通企业销售。这样的生产企业是面对市场来生产自己的产品,既搞生产,又搞流通。它们的分销业务,通常由企业的流通部门承担,具体组织储、运、销活动,而由企业的生产部门提供商品资源。

生产企业分销业务模式与物流中心分销业务模式基本一样。不同点只在于生产企业的流通部门代替了流通企业物流中心的工作。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一是接受广大的社会需求,并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为自己全部工作的宗旨;二是都依靠一定的物流能力(包括仓储、运输、包装、装卸、搬运等能力),以物流活动作为基本手段来满足社会的商品需求;三是为满足社会需求,要从商品生产企业(商品资源市场)组织商品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