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气功点穴按摩术
13236000000024

第24章 妇科、儿科疾病的气功点穴按摩治疗(2)

(3)手法:点按法、揉法、推法等。

(4)患者改为仰卧式,闭目,全身放松。

(5)取穴:气海、关元、血海、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等穴。

(6)手法:点按法、掌按法、摩法、揉法、振颤法等。

4注意事项

(1)患者在经期,不要进行气功点穴按摩治疗。

(2)如果患者白带中带有脓血和腥臭味,最好在气功点穴按摩治疗之前,到医院认真检查。

(3)若自我治疗,方法是:自我点按气海、关元、血海、阴陵泉、足三里和三阴交等穴位。并且运气于手掌揉按下腹部,顺时针方向揉按9次,逆时针方向揉按9次,重复一遍,共36次。每晚睡觉前躺在床上做一次,一直做到来月经为止。经期,不要自我治疗,经期过后,再按以上方法接着做,直到痊愈为止。

4同“月经不调”注意事项第4。

5病例

(1)闫某某,女,20岁,未婚,北京某宾馆服务员,1987年8月17日来求治。自述患病数年,白带过多,带下色黄,腹部发凉,腰酸乏力。我按上述方法为其治疗一次后,患者自感腹部、背部发热,浑身轻松。复诊,她自述,症状已明显减轻。后又连续治疗4次,痊愈。

(2)王某某,女,30岁,已婚,北京某机关干部。1988年3月12日初诊。自述自从两年前流产以后,身体一直比较虚弱,阴道经常发炎,白带过多。药物治疗,时好时犯。我按以上方法为其连续治疗14次(隔一天治疗一次),治疗期间教其练气功,身体素质明显增强,症状消失,疾病痊愈。

四、盆腔炎

1病因

本病多见于中年妇女,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内膜和盆腔腹膜以及周围结缔织织的炎性病变。有的某一部位发病,有的几个部位同时发病。因此,往往在临床上很难区别,统称为“盆腔炎”。一般说来,本病是因生育、人工流产、妇科手术后、经期同房等受感染而引起。

2症状

多数患者下腹部胀痛,腰部酸痛,并且伴有月经不调,白带增多和阴道少量出血等症状。另外,下腹部有明显的压痛感,甚至病程久者,下腹部有肿块。

3治疗

(1)患者取俯卧式,腰带松开,闭目,全身放松。

(2)取穴:肾俞、白环俞、八骼、环跳等穴。

(3)手法:点按法、揉法、推法等。

(4)患者改为仰卧式,闭目,全身放松。

(5)取穴:气海、关元、箕门、血海、阴陵泉、三阴交等穴。

4注意事项

同“白带过多”第4注意事项。

5病例

(1)张某某,女,25岁,已婚,北京某研究所工人,1988年6月10日初诊。自述近几个月来下腹部时常隐隐作痛,月经常提前一周,医院诊断为“盆腔炎”,药物治疗不见好转。我按以上方法为其治疗一次后。患者自我感觉很好,腹部发热,也不感怎么疼痛,后又连续治疗数次痊愈。

(2)高某某,女,42岁,已婚,北京某机关干部。1988年4月来找我医治肥胖病期间,诉说自己患盆腔炎数月。时常下腹部疼痛和腰部酸痛,希望一起治疗。根据她的具体情况,我用气功点穴按摩减肥术和以上方法,为其进行综合治疗,连续几次,患者除肥胖的体型明显消瘦一些外,所患疾病也得到了痊愈。

五、产后受风

1病因

本病是指妇女生育后不慎感受风寒引起的局部或全身酸痛的一种病症,俗称“月子病”。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月子病还需再坐月子才能治好。不管这种说法对与否,对大多数妇女来说,这种说法是不现实的,也是消极的。患了病,应积极治疗。

2症状

产后气血耗损,筋脉失养,易感受外邪,出现浑身不适和疼痛。一般来说,按症状可分为3种类型:

(1)产后身痛型:浑身关节酸痛,严重者腰背强硬,手足拘挛,届伸不利,恶寒怕风,或遍身刺痛难忍。

(2)产后胁痛型:产后两胁刺痛,不得转侧,恶露不畅,心

烦胸闷。失眠。

(3)产后腰痛型:腰痛,头晕目眩,手足心热,咽干口燥,恶露不畅,有的兼有足跟痛等。

3治疗

(1)准备:患者取坐式,闭目,放松。

(2)取穴:百会、风池、风府、肩井、天宗、肩偶、曲池、手三里、内关、合谷、劳宫等穴。

(3)手法:点按法、揉法、拿法、拍法、振颤法等。

(4)患者改为俯卧式,腰带松开,闭目,全身放松。

(5)取穴:大椎、至阳、命门、腰俞、肾俞、环跳、殷门、委中、合阳、承筋、昆仑等穴。

(6)手法:点按法、掌按法、揉法、摩法、振颤法等。

(7)患者改为仰卧式,闭目,全身放松。

(8)取穴:膻中、中脘、气海、血海、膝眼、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上巨虚、昆仑、解溪等穴。

(9)手法:点按法、揉法、摩法、拍法、拿法、振颤法等。

4注意事项

(1)一般情况下,产后一个月,最好恶露干净以后,再进行气功点穴按摩治疗。手法要轻柔和缓,切忌用蛮力。

(2)产后受风的症状表现方式不同,有人重,有人轻,有人局部酸痛,有人浑身酸痛。治疗时,要根据每人的具体情况辨证施治。如果只是肩部、上肢酸痛,只治疗这些部位即可。如果全身酸痛或主要部位酸痛,就按以上方法进行全身治疗。

(3)若自我治疗,方法大致相同。

(4)患者为了尽快地恢复健康和生育以前的体型,可适当参加一些体育锻炼。活动量开始小些,待身体适应后,逐步加大。

也可练习本书中的“四平桩功”、“站桩气功”和“静坐气功”等。

5病例

(1)许某某,女,28岁,已婚,北京某机关干部。198711月5日初诊。自述3个多月前生育后,坐“月子”因天热。开窗户不慎受风,肩部、两臂酸痛,至今未愈。我按以上方法为其治疗一次后,症状显著减轻。后又连续治疗3次,痊愈。

(2)陆某,女,32岁,已婚,北京某机关干部。1986年5月14日初诊。自述7年前产后受风,浑身酸痛,头痛,头晕,失眠多梦,食欲不佳,每天只能吃二两饭,八九天才大便一次,五六个月才来一次月经,7年以来,到处求医,药吃了不少。没有明显好转。患者未老先衰,看样子像40多岁的妇女。失去了生活、工作信心,非常痛苦。我按以上方法为其治疗一次后,她顿时感到浑身轻松。她自述:“过去总感觉头就像有块石头压着似的,头沉重,头痛,头晕。治疗后,好像这块石头搬掉了,感到头脑清醒。”本来,陆某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来治疗的。这下她信心百倍。我连续为其治疗12次,每次治疗,她都认真配合,所以恢复较快。症状明显减轻,睡眠良好,食欲增加,每天已能吃五六两饭,精神状态也好多了。

六、小儿消化不良

1病因

本病是小儿科常见病,夏秋季节较多见。常因喂养不当,如过多地增加食物及突然改变饮食,或吃一些不易消化的食物。均可影响肠胃的消化功能而引起本病。另外,居住环境突然改变,受气候影响以及受细菌和病毒的感染,也是导致本病的一些因素。

2症状

大多患儿消瘦、食欲不振、呕吐、腹部隐痛。腹泻也是本病的主要症状,每天数次,有的多达十几次,大便呈蛋花水样或带黄绿色,混有少量粘液及白色或黄色奶瓣。

3治疗

(1)准备:患儿取俯卧式,如患儿太小不听话,家长抱着也可以,医者立于其旁。

(2)治疗:医者运气于手掌,从患儿长强穴,用推法,轻推至大椎穴处,然后再用摩法,原路返回至长强穴。这样一推一摩为一遍,如此往复9遍。如果患儿已3周岁以上,还可以轻轻点按胃俞、脾俞、大肠愈等穴位。

(3)患儿改为仰卧式。

(4)治疗:医者运气于手掌劳宫穴,轻轻揉按患儿腹部。顺时针方向揉按9圈,逆时针方向揉按9圈,再重复一遍,共36圈。如果患儿已3周岁以上,还可以轻点按鱼际、中脘、足三里等穴位。

4注意事项

(1)为小儿治病,一定要谨慎小心,手法要轻柔。

(2)小儿若腹泻严重,可配合药物治疗。

(3)在治疗期间调节患儿的饮食,多食稀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大米、小米稀饭等,少吃油腻、生冷的食物。

5病例

(1)赵某某,女,10个月,消化不良,不想吃饭,大便次数多,面黄消瘦。1986年10月7日,我按以上方法为其治疗一次后,据其父母讲,当晚吃饭吃得香,也较往常稍多些。第二天又治疗一次,从此食欲很好,面色也比以前红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