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居民防骗指南
13234800000014

第14章 情感和婚姻诈骗(4)

5.“飞鸽女”的人生轨迹

初中毕业的龙婧婧出生于贵州乡村,由于家境贫寒,17岁时便和几个同乡一起到四川成都打工。由于人生地不熟,加上又没有技术,只能在餐馆里干些涮碗、洗盘子、拣菜之类的粗活,工资待遇很低。

一天,餐厅里来了一对衣着时髦的夫妇,男的拿着手机,自称姓王,做药材批发生意,与龙婧婧是同乡。见到衣衫不整的龙婧婧,聊了几句家常就知她是一个涉世不深的孩子。他们装出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有时会送几只苹果给龙婧婧,有时“王老板”的妻子上街给龙婧婧买些袜子之类零碎的小东西。相处了两天,龙婧婧就觉得投缘,越拉越近乎,渐渐地丧失了警惕。第三天,这对男女约龙婧婧出去吃饭,龙婧婧欣然前往。席间“王老板”提出:“龙妹,我们要到上海去进货,如果你愿意的话,随我们到上海,我们每月开你800元工资,你看咋样?”龙婧婧想到人家“大老板”只是想请自己给他照料照料琐屑小事,每月发800元钱的薪水,相当于自己三四个月的收人,这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她来不及多想,脱口而出:“行,以后你王老板的事就是我龙婧婧的事,请你们多多关照。”于是,龙婧婧便辞去了成都餐馆的活计,收拾好行李和王姓夫妇登上了去上海的火车。

在成都车站,“王姨”随手递给龙婧婧一听饮料:“婧婧,渴就喝这个。”龙婧婧想也没想就把饮料一饮而尽,不一会儿便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等她醒来时发现自己并不在上海,而是在江苏阜宁一个叫“沟墩”的镇上。“王老板”将龙婧婧领到徐大爷家。只见他一会儿跟徐大爷耳语,一会儿用手在徐大爷面前比划。最后徐大爷塞给他一沓用报纸裹着的东西。“王老板”对龙婧婧说:“我和你王姨去看货,你在徐大爷家等我们。”龙婧婧看到“王老板”神秘兮兮的样子,心想不该自己问的不要多问,便点头答应留下来。可到晚上还不见他们回来,龙婧婧便开始着急,想出去找“王老板”,哪里还走得了。这时她才知道,“王老板”已将自己以8000元钱的价格卖给徐大爷的儿子做老婆了。

徐大爷的儿子小徐此时正在北京某建筑工地打工。这天突然接到家中电报:“家有急事,速回!”他不敢耽误,立即风风火火地赶回苏北老家。当他知道父亲给他买了一个贵州的媳妇,便犯难了。他对父母说:“现在‘放鸽子’的多,这样做搞不好要人财两空的。”于是小徐主动找龙婧婧谈了起来。他听了龙婧婧悲怆的诉说,非常同情,有心想让龙婧婧回家。他把父亲拉到一边,坚决地讲:“爸,这个婚我不能结,我们不能为自己害了人家。你们硬要我娶这个买回来的媳妇,是让我干犯法的事,那是把我往火坑里推,到时候不但娶不回媳妇,还会把儿子搭进去的,你们说值吗?”徐大爷一听娶个媳妇要犯法,顿时愣住了,但仍禁不住唠叨:“我那8000块钱怎么办啊?”小徐说:“钱,儿子可以用劳动去给您挣回来,人还是放了好。”

回到老家的龙婧婧,有了一次教训,便不再外出打工了。不知不觉地在劳碌中度过了3年时光。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她的父亲患上了慢性肾炎,并出现早期尿毒症症状。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家中花光了所有的积蓄。望着病中的父亲和破碎的家,龙婧婧心灰意冷,手足无措。好心邻居提醒她:“听说换肾效果最好,你是长女,何不想办法给他试试。”但换肾费用很高,需要各种费用近10万元,对龙家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又有人给她出主意:“现在有些人在外面‘放鸽子’,一次就得手几千块,你可以去试试。”龙婧婧想,为了父亲和两个未成年的弟弟,也只有如此了。

于是,她第二次来到江苏阜宁。她为什么把作案地点选在阜宁呢?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江苏经济条件好,钱好骗。她想,再碰到小徐那样的好人,说不定会发善心捐助点钱,省得自己去“放鸽子”。路上她已想好了,碰不到好人就骗,骗到钱后把钱交给同来的两人,让他们先走,自己跟对方周旋。同来的两人再三提醒她,别忘了到时候把随身带来的特制的药丸子放到对方的锅里或饮食里,让他们失去知觉后脱身。他们很快找到了买主刘某。这个已过而立之年的光棍汉,一听有个黄花闺女想嫁人,迫不急待地取出自己的多年积蓄1.2万元交给龙婧婧。龙婧婧将1万元现金交给同来自称是其亲戚的两个人,2000元钱交给刘某,让刘某把婚宴办得风光些。刘某当晚办了4桌丰盛的酒席,酒足饭饱后,在龙婧婧的搀扶下入了洞房。听刘某喊口渴,龙婧婧随即到厨房冲了杯茶。龙婧婧手里捏着药丸,头上豆大的汗珠往下掉,她考虑再三又把药丸放回到兜里,没有放到茶水中给刘某喝下。

不胜酒力的刘某烂醉如泥,拥着娇“妻”,很快进入了梦乡。龙婧婧想到已到手1万元钱,异常兴奋,怎么也睡不着,心想:这样干他十来次,就可以回老家为父亲治病了。深夜12时,龙婧婧爬起来,借着月色悄悄地离开了刘家。

警方在接到刘某的报案后,迅速行动,很快就将龙婧婧及两名同案犯抓获归案,并将赃款发还被害人。

编者点评

本案中的龙婧婧前后经历了一条受骗——骗人的人生轨迹。骗子常常利用贫困地区人群急于脱贫的心理,对文化程度低、涉世未深的女子以介绍高薪工作或介绍富裕婆家等名义进行诱骗拐卖。

一些男女骗子则合伙作案,以女人嫁人作为行骗的手段,待把对方钱财骗到手后立即逃之夭夭。这种“放鸽子”骗术自古即有,当前在不少地方依然存在。未婚男子要特别留心,当有人前来要你花钱买媳妇时,千万别上当。任何开口就要钱的婚姻都是买卖婚姻,都是国家法律所不容的。

6.骗财骗色者心理简析

几千年来的人类历史,基本上都是男性占主导地位的历史。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领域内,男人们以其优势统领世界。同样,在社会生活中,以种种谎言进行欺骗的现象男人也比女人多得多。那些骗财又骗色的男子明明知道他们的骗局一旦败露,不仅会名声扫地,甚至会锒铛人狱,没有几个会有好下场,那么为什么还要铤而走险呢?

简单分析骗子们的心理状态,大概有这样几种因素:

第一,男人首先是七情六欲旺盛的人,而这个世界上对他们形成诱惑的事物又如此之多:高官显贵、华服美食、宝马良驹、金钱美女、豪华汽车、高级别墅……人的生命之短暂,即便穷尽一生的精力也不能使自己毫无止境的欲望获得满足,如果以诚实的手段公平地去参与竞争,又需要假以时日,所得更为有限,于是,那些心术不正之徒就想到了欺骗。试想,正常情况下靠诚实、勤奋的劳动,有的甚至连一生的积攒也买不到的高级别墅和豪华轿车,靠正直、朴实的生活作风和一定的经济基础才能赢得的感情与幸福,如果利用谎言和欺骗一下就能轻而易举地到手,骗子们便开始挺而走险了,但他们最终必然跌入犯罪的深渊。

第二,男人们的一生所取得的成功并不是相同的,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天赋差异,也许有的人辛苦奋斗一生,只能到达另外一些人生命的起点,何况奋斗历程中许许多多的劳动可能只是徒劳。如果能用谎言填补一下中间的鸿沟,无论是骗住别人还是骗住自己,都能使自己的尊严和虚荣心得到一种满足,从而达到一种心理上的平衡。于是骗子们开始行动了。殊不知,骗子的骗局即使成功,他们所得到的虚荣心的满足和心理上的平衡也是短暂的,等待他们的是法律的制裁。

第三,男人们在生活中所面临的生存竞争,从来就比女人们所面临到的要激烈。政治、经济等事业向来只以成败论英雄,而从不问手段。欺骗如果是有效的手段之一,就会有人毫不犹豫地加以选择和利用。金钱和女人,可以说是除权势以外骗子最热衷的两个内容。

骗财骗色的行为往往具有极大的冒险性。成则可能春风得意,大富大贵;败则可能威风扫地,沦为阶下囚。综合本章所列案例,这些骗子无论是外表潇洒、举止不凡,如冒充日本人的王某;或是相貌猥琐,坐在残疾车上的无腿人李某;或是冒充哈佛博士,骗得蓝女士34万的杨某;还有善于扮演不同角色的夏某,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一个个都精明过人。善良的女人们,千万不要轻信他们,否则就会成为他们敲诈勒索、诱骗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