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20世纪中国名曲鉴赏
13233400000080

第80章 心里流出的歌

——陆在易的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赏析

唐晓飞

人们总是把祖国比作母亲,因为只有“母亲”这个词,才能表达我们对祖国最忠诚,最真挚、最深厚,最伟大的感情。当我们的爱国之情在心中燃烧时,唱一唱陆在易的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吧,因为它最能拨动你内心无法言表的最纯洁的赤子情愫。

陆在易是当今中国乐坛著名作曲家。他1943年出生于浙江余姚。1955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1967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并留校执教。后曾任上海乐团专职作曲,团长、艺术指导、《上海歌声》主编、上海歌剧院艺术指导。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作曲。其创作体裁以合唱、套曲、独唱、重唱等声乐曲为主。

1981年,陆在易见到词作家张鸿喜创作的歌词后,强烈的感情共鸣激起了创作的欲望,随即谱写了这首歌。

这是一首带尾声的两段体歌曲。钢琴前奏中,右手以丰满的八度弹奏歌曲高潮部分的旋律,左手则以流动的三连音予以衬托,引出歌曲情绪的主色调,之后用“大波浪”的三连音引出歌曲主题。第一部分音乐主题为2/4拍,作者使用了大量的切分音、附点音符。旋律犹如波澜起伏,加上疑问的语气,诉说的音调,让真挚、炽热的情感在听众心灵里自然地滋生、蔓延。

例121

《祖国,慈祥的母亲》采用西方小调式的七声音阶作为音乐发展的内在动力,用主功能与属功能和声主导歌唱旋律,使歌曲情绪深沉庄重又细腻真切。节奏虽复杂多变,但旋律与歌词音调和节奏有机吻合,歌唱起来自然、顺畅,易于抒怀。伴奏以分解的三连音为重,形成波浪起伏的缠绵和声效果,与诉说的旋律形成对比与互补,使音乐形象在听众内心留下深深的烙印。

第二部分音乐气息拉长,节拍改为3/4拍。旋律一开始就由岛音区爆发出来,用呼唤、倾诉式的音调直抒胸怀。四个乐句的力度由强到中强再到渐弱,四个乐句的音区由高逐句降低。歌曲的最高潮在第二段开头,这与高潮处于结尾的常规歌曲作法相反,但歌唱时并无不舒服的感觉。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歌曲共29小节(除去引了与尾声),高潮正处于第18小节,也就是恰好在黄金分割点的位置上,这是艺术美,更是自然美。尾声用第一段的音乐素材,用衬腔歌唱,渐弱结束,使音乐形象久久萦绕,余韵悠长。

歌曲从篇幅上看并不算长,但是给人的感觉却非常丰满。它所表达的情感是内在的涌现,有不可阻挡的内在感染力,让人歌唱时总有按捺不住、亟待抒发的感觉。再加上细腻的情感宣泄,使得听众欣赏后其内心的音乐感觉永久凝固。

这首歌曲在1982年第十届“上海之春”音乐会上首唱。并获得“优秀作品奖”。在1983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经男高音歌唱家张建一演唱后传遍全国,深受歌唱者的喜爱,成为男高音独唱的经典曲目。随后作者又将其改编成合唱曲,保留了歌曲的抒情风格,增强了和声立体感,使得作品流传得更加广泛。该曲后来还被改编为男声二重唱、男女声八重唱等各种形式,音色、力度变化更为丰富,进一步增强了歌曲的艺术感染力。

人们喜爱这首歌,是因为它唱出了每一个爱国者心灵的声音,正如曲作者自己所说的:“我笔下的每一个音符都是从我心里流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