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20世纪中国名曲鉴赏
13233400000066

第66章 荒漠中的一片绿洲

——施光南的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赏析

宋歌

提起我国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无论老年人还是青年人都会举出许多他创作的经典歌曲。在他众多的作品中,流传最广的有《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洁白的羽毛寄深情》等等,这些旋律美妙、富有创作个性的歌曲传唱至今,经久不衰。其他如声乐套曲《革命烈士抄诗》,小提琴独奏曲《瑞丽江边》,电影《幽灵》的配乐等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此外,他还创作了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的歌剧《伤逝》的音乐,出版有《施光南歌曲选》等。

《打起手鼓唱起歌》创作于1972年,是施光南创作的歌曲中很富有代表性的一首,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歌曲。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文革”期间,音乐以“高、快、硬、响”为主要特点,而那些抒情性的歌曲都被称为“靡靡之音”加以批判。在这种社会状况下,施光南以一曲优美抒情的《打起手鼓唱起歌》给当时的音乐界带来了冲击,这首歌曲如荒漠中的绿洲一般,带给人们内心一股清凉和舒爽,使人们在那个人心惶惶的时代中得到了心灵上的慰藉。

《打起手鼓唱起歌》是一首带前奏的二段体结构歌曲。它以朴实、生动的歌词和轻松、欢快的旋律塑造了一位骑着马、打着手鼓的歌手的音乐形象,通过歌手对沿路风光的歌唱来赞美各民族人民的新生活。

歌曲的第一部分是起承转合的四个乐句的方整型结构。前两个乐句运用了相同的旋律,曲调虽然建立在中低音区,但简短、欢快的节奏却使音乐充满了喜悦之情,着力表现了歌手骑马看到的祖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例103

第三乐句运用级进手法将旋律上扬,尤其突出了“纵情歌唱”处的旋律,将歌曲推向了一个高点,借歌手的“纵情歌唱”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颂和内心的欢愉。第四乐句则综合了前面音乐的特点,将旋律进行了小的收尾,以便将歌曲引入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是副歌性质的长衬句,歌词只有一个“唻”字,作为全曲的情绪补充。音乐比较舒展,运用了同音反复和较长的附点四分音符来使音乐充分展开,然后再运用一连串的前八、后十六节奏型将旋律以回旋的形式结束在主音上,艺术化地模仿了手鼓的节奏型。在歌曲最后结尾段时,这个主音被延长到九拍,歌曲被推至高潮,所要表达的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

整首歌曲是以简单、朴实的风格呈现在听众的面前,这与歌词的艺术风格也十分一致,使歌曲唱起来琅琅上口,通俗易懂。而且,歌曲欢快轻松的节奏也似手鼓的演奏,歌词与旋律结合自然。E大调的七声音阶旋律,让富有浓厚的新疆民歌特点的曲调更加突出。这2都是作者创作中独具匠心的地方,即在平凡、朴实的音乐中体现其独特与精致。

《打起手鼓唱起歌》经女中音歌唱家罗天蝉和关牧村演唱后,迅速在全国各地流传起来,现在已经成为中同歌曲的经典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