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20世纪中国名曲鉴赏
13233400000024

第24章 松花江畔的呼唤

——谈谈张寒晖的歌曲《松花江上》

宋歌

有机会谈一谈与家乡有关的歌曲,我感觉非常荣幸。我的家就住在松花江畔,提起松花江,我总会不由得想起一首歌。那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每当我听见这熟悉的旋律,将眼前和平静谧的松花江与抗战时期硝烟四起的松花江相对比,内心都禁不住此起彼伏,那是一种对家乡的复杂情感。

《松花江上》创作于1936年,词曲作者都是张寒晖。这首以松花江为主题的歌曲并不是诞生在东北,而是诞生在与之千里之遥的西安。1936年,正处于抗日救亡的高潮时期,然而自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将军被迫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率领数十万东北军退入华北、华中地区,尔后又被驱使到陕西,甘肃一带与红军作战。东北军放弃了东北老家,有家不能归,有仇不能报,还要为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去卖命,内心充满了悲愤。当时在西安第二中学教书的张寒晖经常到驻扎在西安的东北军中开展宣传工作,他目睹了这种情景,深切体会到他们心中的丧家之痛,以一种不可抑制的激情,谱写出了《松花江上》这首感人肺腑的歌曲。

《松花江上》是一首带尾声的二部曲式歌曲。前半部分由两个平行乐段组成,旋律优美平和,音乐富于叙事与抒情性特点,以第一人称倾诉着自己对家乡东北的无限思念。后半部分的旋律以反复咏唱的方式得到展开,随着感情的越来越激动,歌曲情绪也逐渐走向高潮,给人以回肠欲断的感觉。“九一八、九一八”处以哭喊似的音调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东北后的滔天罪行,表达了东北人民要求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例25

同时,在调性方面这一段也有了变化,由原来的宫调式转为了暗淡的羽调式,增强了音乐的悲痛感。张寒晖曾说:“我把北方娘们在坟上哭丈夫、哭儿子的那种哭声变成《松花江上》的曲调了。”尾声处呼天喊地式的下行的音调,就是从这种哭声中吸取的素材,旋律处处体现了内心的悲痛,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西安事变”爆发后,《松花江上》以其牵动人心的主题和高度的艺术性迅速在西安和整个东北军中传唱开来,继而又传遍了全国,成为了救亡歌咏运动中广为传唱的一首歌曲。周恩来同志在当时曾多次指挥群众高唱《松花江上》,他还写道:“成千上万的青年人无家可归,无学可求,尤其是东北的青年朋友……一支名叫《松花江上》的歌曲,真使伤心的人断肠。”《松花江上》是张寒晖创作的第一首广为流传的歌曲,但是在很长时间里,人们并不知道这首歌的作者是谁,著名音乐家刘雪庵曾将这首歌曲编为他的《流亡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也只是署名“佚名”。这就是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革命音乐家张寒晖和他的《松花江上》。

张寒晖是一位戏剧专家,也是一位坚持创作的业余作曲家,他一生其创作了五十余首歌曲和几部秧歌剧,其中绝大部分是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斗争生活的,如《游击乐》《抗日军进行曲》等,还有一部分是选用民歌、小调填配的歌曲,如《军民大生产》《去当兵》等,同时,他还创作了一些与抗日斗争有关的儿童歌曲,如《日本鬼子我不害怕》《骂汪精卫》等。张寒晖一生作品的虽然数量不是很多,但是《松花江上》和《军民大生产》两首歌曲却至今还广为流传。

如今,每当我漫步在美丽宁静的松花江畔,望着两岸如诗如画的景色,看着每一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感叹:在张寒晖创作《松花江上》的年代,他一定无比盼望松花江上会有如此美丽的今天。现在我可以骄傲地告诉他,松花江畔比以前更加富饶美丽了,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实现了他的心愿,并且会一直“欢聚一堂”,走向更加辉煌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