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语文知识小丛书)
13233200000023

第23章 古代饮食、衣饰知识(1)

【五谷】上古粮食作物总称。按一般说法是指黍、稷、麦、菽(豆)、麻。但古代说法不一。(一)《周礼·天官·疾医》:“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郑玄注:“五谷,麻、黍、稷、麦、豆也。”(二)《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赵岐注:“五谷,谓稻、黍、稷、麦、菽也。”(三)《楚辞·大招》:“五谷六仞。”王逸注:“五谷,稻、稷、麦、豆、麻也。”(四)《素问·藏气法时论》:“五谷为养。”王冰注,以为乃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此外,还有“六谷”之说,即指稻、稷、黍、麦、菽、麻。水稻本南方作物,后来才传到北方。

【稷(粟)】稷(jì),就是粟(sù)。稷是谷子,脱壳即小米。一说稷与黍为一类,黍的籽粒呈黄色,有黏性;稷的籽粒呈白色,无黏性。稷是重要食用作物之一。约距今五、六千年前我国北方已普遍种植。古人以稷为五谷之长,代表谷神,与社神(土神)合称社稷,并以此作为国家之代称,由此可见稷在上古的重要性。如韩愈《马说》:“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此处“粟”即指小米或谷子。粟,有时也作粮食之通称。

【禾】即粟,也作为黍、稷、稻等粮食作物之总称。如《诗经·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这里的禾,乃稻谷之泛称。禾,有时指稻,如黄庭坚《戏咏江南风土》:“禾舂玉粒送官仓。”

【黍(shǔ)】即北方所谓黍子,又名黄米。籽粒呈黄色,有黏性。上古时,黍被认为是比较好吃的粮食之一。《诗经·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又如《论语·微子》:“杀鸡为黍而食之。”这里的黍,均指黄米。

【麦】麦有大麦、小麦、燕麦、黑麦,其中以小麦、大麦种植最广。古代小麦叫“来”,大麦叫“麰”。如《诗经·周颂·思文》:“贻我来牟。”牟也作“麰”。如《孟子·告子上》:“今夫麰麦,播种而耰之。”《诗经·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麦!”这里的麦,指小麦。

【菽(豆)】菽(shū),就是大豆,引申为豆类的总称。上古只称菽,汉以后才叫豆。约于1790年左右传入欧洲,当时只作为一种观赏植物。1908年以后欧美才开始大面积种植。

【麻】古时专指大麻,其籽可食。《诗经·豳风·七月》:“九月叔苴(jū)。”苴,即麻子。麻不是主要粮食作物,主要是用其纤维纺线织布,故古代常以丝麻或桑麻并称。后来,麻又有大麻、亚麻、苎(zhù)麻、苘(qǐng)麻之分。

【粱】谷子(稷)的良种。其籽可食,又可酿酒。古时常以稻粱并称,是两种较好吃的粮食。另外,古人也常以粱肉或膏粱并称,认为它是精美的膳食。如《汉书·食货志上》:“衣必文采,食必粱肉。”又,王褒《圣主得贤臣颂》:“去卑辱奥渫(xiè)而升本朝,离蔬释蹻(juē)而享膏粱。”奥渫,污浊。蹻,同“屩”,草鞋。

【糗(qiǔ)】干粮。即炒熟了的米麦等谷物。携带时常装在竹器中,调和糗的水浆则装在瓦壶里,即所谓“箪(dān)食(sì)壶浆”。《尚书·费誓》:“峙乃糗粮。”峙,储备也。

【糒(bèi)】干粮。多在旅行或行军时食用。如《李愬雪夜奔蔡州》:“命士少休,食干糒,整羁靮。”干糒,干粮。又如《汉书·李广传》:“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1áo)遗广。”醪,酒酿。

【五菜】在战国、秦、汉时期,蔬菜品种不多,最主要的有下列五种:葵、韭、藿、薤(xiè)、葱。《灵枢经·五味》:“五菜: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

【葵】即“冬寒菜”,学名“冬葵”。乃古代重要蔬菜之一。如《诗经·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亨,即“烹”)。王祯在《农书》中尊之为“百菜之主”。唐以后,种植逐渐减少。李时珍《本草纲目》将其列入草部,不再以蔬菜看待。

【藿(huò)】即大豆的嫩叶。《广雅·释菜》曰:“豆角谓之荚,其叶谓之藿。”乃先秦时主要蔬菜之一。《战国策·韩策一》记:“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可见当时百姓常吃藿菜汤。

【菘】即白菜。菘有数种:色微青者叫青菜,色白者称白菜,色淡黄者名黄芽菜。后经劳动者辛勤培育,品质有了很大改善,成为人们经常食用的蔬菜。梁陶弘景说:“菜中有菘,最为常食。”到了宋代,则培育出了一种结实、肥大、高产、耐寒的优良品种。苏东坡用“白菘类羔豚,冒土出熊蹯”的语句来赞美白菜味道之鲜美。

【菠菜】最初叫“菠棱菜”。据《册府元龟》记载:菠菜是唐朝贞观二十一年(647年)由尼波罗国(尼泊尔)传入中国。其性比较耐寒,一年四季均可种植。苏东坡有“雪底菠棱如铁甲”,“霜叶露芽寒更茁”等诗句,对菠菜深表赞赏。

【葑菲】葑即蔓菁,一名芜菁;菲即萝卜。《诗经·邶风·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下体,指根和茎。)萝卜,古代盛行栽培,产量较高。蔓菁,也原产中国。《吕氏春秋·本味篇》:“菜之美者,具区之菁。”(具区,指今太湖一带。)杜甫曾说“冬菁饭之半”,说明当时蔓菁可以当做粮食吃。

【三牲】指用以祭祀的牛、羊、豕(shǐ)。祭祀时,三牲齐全叫“太牢”,也叫“大牢”;只用羊、豕而不用牛,叫“少牢”。三牲中,牛最珍贵,只有统治阶级吃得起。比较普通的肉食是羊肉,所以美(美味)、羞(馐)等字从羊,“羹”字从羔,从美。

【脯(fǔ)】上古时干肉叫脯,叫脩(xiū),或叫脩脯。《礼记·内则》:“牛脩鹿脯。”制作方法是,将肉置入沸水中煮至半熟,然后加作料,使之干燥,便成。如《论语·乡党》:“沽酒市脯不食。”

【醢(hǎi)】一般指肉酱。此外,还有鱼醢、蜃醢(蛤蜊酱)等。《周礼·天官·醢人》:“醢人掌四豆之实。”郑玄注:“醢者必先膊(bó)干其肉,仍后莝(cuò)之,杂以粱曲(麯)及盐,渍以美酒,涂置瓶中,百日则成矣。”膊,暴。莝,切碎。《楚辞·离骚》:“固前脩以菹醢。”

【菹(zū)】剁成肉酱叫菹。腌肉腌鱼也叫菹。如鹿菹、鱼菹等。《礼记·少仪》:“麋鹿为菹。”菹与醢意义相近。《楚辞·离骚》:“固前脩以菹醢。”

【齑(jī)】切碎的瓜菜做成的腌菜或酱菜。《楚辞·九章·惜诵》:“惩于羹者而吹齑兮。”

【羹】上古时,羹有两种:一种是不调五味、不和菜蔬的纯肉汁,是供饮用的。另一种是肉羹,即把肉放入烹饪器里,加五味煮烂。所谓五味,是指醯(xī,即醋)、醢、盐、梅和一种菜(如葵、韭、葱、藿、薤等,不同的羹用不同的菜)。其中,咸与酸是其主要味道。如《孟子》:“一箪食,一豆羹。”后来,羹也泛指煮成浓液的其他食品,如菜羹、肉羹、豆腐羹、橙子羹等。

【鬯(chàng)】商代时的高级酒。是用黑黍加香草酿成的一种美酒。《诗经·大雅·江汉》:“秬(jù)鬯一卣(yǒu)。”(秬,黑黍。鬯,香草。卣,古代酒器。)又,《礼记·表记》:“粢(zī)盛(chéng)秬鬯,以事上帝。”(粢盛,古时盛在祭器中以供祭祀的谷物。)可见,这种酒当时主要用于祭祀。

【醴(1ǐ)】乃古时普通饮用的酒。是一种用蘖(niè,麦芽)做的甜酒。《荀子·礼论》:“飨(xǎng)尚玄尊,而用酒、醴。”飨,用酒食款待人。尊,古代酒器。

【醨(1í)】薄酒。《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众人皆醉,何不醨其糟而啜其醨?”醨,即指薄酒、淡酒。

【衣裳】古时上曰衣,下曰裳(cháng),指裙子。《诗经·邶风·绿衣》:“绿衣黄裳。”《毛传》:“上曰衣,下曰裳。”当衣、裳并举时乃仅指上衣。古人最早下身穿的是一种类似裙子一样的“裳”。“裳”字也写作“常”。《说文》:“常,下帬也。”“帬”是裙的古体字。《释名》:“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障”是保护之意,“蔽”有遮羞之意。由于古代纺织工具简陋,布的幅面很狭,所以一件下裳往往要用几块狭幅布横并于一起,样子像一幅腰围,正如郑玄所讲:“凡裳,前三幅,后四幅。”这种只知蔽前,不知蔽后的下裳,直到周代还作为礼服的一部分保留着,在祭祀和朝会时穿。后来,衣裳(shang)泛指衣服。如《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深衣】是诸侯、大夫、士平时穿着的衣服,流行于战国时。如《礼记·玉藻》:“夕深衣。”其特点是:上衣与下裳相连,下摆不开衩将衣襟接长,向后拥掩,即所谓“续衽钩边”。湖南一带楚墓中出土的木俑和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衣服实物以及西安一带出土的陶俑衣服,都是这样。

【胡服】北方游牧民族为游牧骑马方便,多穿短衣、长裤和靴,这种服装称为胡服。公元前325年,赵武灵王采用“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成为“七雄”之一。从此,胡服就成为汉民族服装形式的一部分,并沿用了两千多年。

【品服】又名“品色衣”。出现于隋代。官吏的服色,按品级高低各有规定,到唐便形成了制度。如唐贞观四年规定:三品以上着紫衣,四、五品着绯(大红)衣,六、七品着绿衣,八、九品着青衣。平民百姓,多穿白布。士兵在汉代衣赤,隋代衣黄,唐代则衣皂。

【补服】明、清时代官服。前胸及后背缀有用金线和彩丝绣成的“补子”,也叫“背胸”,是品级的徽识。此制始于明代,清代作为官服的制度固定下来。据《清朝通典·礼·嘉四》记载,清代文官绣鸟,武官绣兽。一品,文官绣“仙鹤”,武官绣“麒麟”;二品,文官绣“锦鸡”,武官绣“狮”;三品,文官绣“孔雀”,武官绣“豹”;四品,文官绣“雁”,武官绣“虎”;五品,文官绣“白鹇”,武官绣“熊”;六品,文官绣“鹭鸶”,武官绣“彪”;七品,文官绣“紫鸳鸯”,武官绣“彪”(如武六品);八品,文官绣“鹌鹑”,武官绣“犀牛”;九品,文官绣“练雀”,武官绣“海马”。此外,都御史、按察使等,均绣有“獬豸(xiè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