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验方大全
13229800000006

第6章 内科(5)

〔加减〕上方为基础方,临床辨证分型加减:脾肾阳虚加太子参、焦术、河车粉:湿热蕴结去淮山药、白芍,加焦山栀、碧玉散、田基黄、大黄、金钱草、二丑;肝郁气滞加柴胡、青皮、枳实、川楝子、延胡;淤血阻滞加川芎、甲珠、鳖甲、二丑、猪苓、泽兰:寒湿困脾加制附片、厚朴、苍白术;肝肾阴虚加生地、女贞子、麦冬、山楂肉:便血、衄血加地榆炭、丹皮、犀角粉:腹水消后加白术、黄芪;神志迷乱加安富牛黄丸;有黄染加田基黄、金钱草。

〔典型病例〕张某,女,42岁,白领。

1998年5月因确诊为肝硬化住院治疗两个月无效,于同年12月18日来诊。

患者半年前因腹胀,少食,右胁下疼,经医院诊为“慢性肝炎”,间断服用肌苷、齐敦果酸片等西药无效,自觉腹部隆起,食后更为腹胀,倦怠乏力,大便稀,小便少,体检:神志清楚,语言清晰,面色白,巩膜皮肤无黄染,颈部有二枚蜘蛛痣,腹部膨大,腹壁青筋显露,肝脾大,肝在右肋下2cm可触及,脾在左肋下2cm可触及,质硬,移动性浊音(艹),下肢浮肿。实验室检查SGPT68单位,TTT16单位,TFT(艹),黄胆指数6单位,蛋白倒置A/G=2.8/3.6。超声波检查:腹水(十)。X线食道钡造影示:食道下段静脉曲张。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缓。诊断为肝硬化腹水,属脾肾阳虚型。服20剂基础方后,腹水基本消退,精神、食欲有所好转,余症均有不同程度减轻。再服10剂基础方,复查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蛋白已不倒照。继以益气健脾温肾法疗之,方用香砂六君汤加温肾之品以巩固疗效。迄今未见复发,仍继续工作。

〔按语〕本方为肝硬化本虚表实、虚实夹杂而设。若腹水严重,小便不利者,当佐以臌胀消水丹(见后),并随时注意肝功能及电解质、血氨等情况,以避免伤正。腹水消退后,宜在本方基础上重点温补脾肾,以免反复发作。另外,姜黄的运用超出常量数倍应予重视。考《唐本草》谓其:“主心腹结积疰忤,下气破血。”《大明》谓其:“治症瘕血块”等,可见本方对于肝硬化的治疗有其理论根据。现代不少医家如赵绍琴教授等也善用本品治疗肝病,且用率颇高,似又可说明本品于肝病的恢复有益。

2.7消症利水汤

〔组成〕柴胡9克 茵陈20克 丹参加克莪术15克 党参15克 炒白术20克 炙黄芪20克 淫羊藿20克 醋鳖甲30克 五味子15克 大腹皮20克 猪茯苓20克 泽泻20克 白茅根20克

〔功效〕培补脾肾,祛淤化症,利水消肿。

〔主治〕肝硬化代偿失调所出现的水肿膨胀、肝脾肿大。

〔用法〕水煎服,每天1剂,早中晚分三次服。

〔方解〕肝硬化腹水的形成,表现“虚”,“淤”交错的病理特点。一由脾肾阳虚,水不化津,而致水液潴留,此因虚:一由气血淤滞,血不循经,津液外渗,“血不利则为水”,而至腹腔积液,此因淤。故重用补益脾肾之淫羊藿、参、术、芪和活血祛淤之丹参、莪术等,以达到温阳化津和祛淤以利水之目的。同时活血散淤之品亦能改善肝微循环和解除循环障碍,而有消症散结、回缩肝脾肿大之效效。在此基础上,再用理气利水之大腹皮、猪苓、茯苓、泽泻、白茅根等,更有利于消除臌胀腹水。更用柴胡、茵陈以调达肝气,清利湿毒;鳖甲以软坚消散,五味子以补益肝肾、酸收降酶。如此标本兼顾,各种药效有机结合,共有消症利水、恢复肝脏功能之效效。

〔加减〕肝病虚损严重,肝功障碍,絮浊试验、血清蛋白电泳试验异常,可加培补脾肾之品,白术可增至40克,另加仙茅20克、女贞子20克、鹿角胶9克(烊化)。经验证明,重用扶正培本、补益脾肾之品,症候和肝功化验、免疫指标都能得到相应改善,说明扶正补虚是降絮浊和提高血清蛋白的关键。当然,虚与淤是互为因果的,肝病虚损严重,抵抗力低下,微循环障碍,又能因虚致淤,导致肝脾肿大,形成症积肿块。故在扶正补虚的同时尚须重用活血祛淤之品。对此我们通常是轻重药并用,加重丹参、赤芍、莪术等药之分量。补虚与祛淤多是综合运用,不过有时有所侧重罢了。

〔按语〕根据病毒性肝炎的症状和体征,欧阳氏在临床上通常将其分为湿热未尽、肝郁脾虚、气阴两虚、虚淤症积四型。肝硬化代偿失调,肝脾肿大,腹水潴留,属于虚淤症积型,突出表现虚淤交错、虚实夹杂之病理特点。因此,在治疗上,多补虚、祛淤综合运用,再辅以利水消肿,西医认为,腹水的形成,是由于血浆白蛋白减少,且伴有门脉压力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毛细血管床的滤过压增加,伽血管中的水分外渗,形成腹腔积液。这与中医的道理有共同之处。

〔典型病例〕李某,男,33岁,靖远电厂职工。

1986年4月经诊断为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曾两次因病情恶化出现腹水、吐血住院抢救。1988年元月又因大量吐血和肝硬化腹水住进某医院。经住院治疗3个月之久,病情未见明显好转。病人精神负担沉重,生活无望,焦苦万分,乃出院于1988年4月25日来诊,出院时化验,表面抗原1:128,黄痘指数17单位,麝香草酚浊度21单位,硫酸锌浊度20.4单位,麝香草酚絮状试验(卅),血清总蛋白6.2%,白蛋白2.6克%,球蛋白3.6%,谷丙转氨酶325单位,血小板计数3.8万/立方毫升。

症见:两胁痛,胁下症(肝脾肿大),触痛,腹胀腹水,腹大如鼓,全身浮肿,饮食不进,面色黧黑,牙龈出血,舌质暗淡,小便不利,脉弦涩,诊系肝硬化失代偿期,病情危重。中医辨证为虚淤交错,血淤肝硬,脾肾两虚,水津不化,水邪潴留,拟培补脾肾,祛淤化症,利水消肿。治用舒肝消积丸,配服消症利水汤,稍施加减,连续服丸、汤药3个月,腹胀腹承消除,诸症悉减,肝功能已接近正常。又服药治疗半年多,于1989年3月6日化验,除乙肝表现抗原滴度为弱阳性外,肝功能和蛋白电泳、血小板计数已完全恢复正常,脾肿大已回缩,诸症悉除,身体无任何不适。现已上班恢复工作。

2.8商陆二丑汤

〔组成〕潞党参15克 焦白术12克 西砂仁45克 广木香45克 花槟榔10克 江枳壳6克 广陈皮5克 焦六曲12克 云茯苓15克 福泽泻12克 商陆根15克 黑白丑45克 腹水草15克

〔功效〕益气调脾,渗湿行水。

〔主治〕肝硬化腹水,症见胸痞纳少,脘腹胀满,饮食不化,小溲短少,大便干燥,舌淡红,苔薄腻,质淤,脉细濡滑,中医辨证为脾气虚弱、水湿泛滥者。

〔用法〕日一剂,水煎服,早晚两次。

〔方解〕党参、白术、云茯苓健脾益气,化水湿;砂仁、木香、槟榔、陈皮、六曲宽中理气:泽泻、二丑、商陆根、腹水草渗湿行水,使腹水由小便外解。诸药合用,共有培土制水之剂。

〔加减〕大便通行不畅加9克生军:腹部膨胀不减加3克川椒,甚则加9克舟车丸(分二次吞服);服闷呕吐去黑白丑,加9克半夏,9克藿香:口粘纳呆苔腻去泽泻,加5克厚朴,9克炙鸡内金;小溲不利去枳壳,加15克车前子;大便溏稀、频繁去槟榔、白丑,加9克大腹皮、12克香谷芽:下肢凹陷性水肿可加30克陈葫芦皮。

〔按语〕本方系参苓白术散和木香槟榔丸加减而成。使用本方须根据临床症状、舌脉以据,只可暂且应用,注意中病则止,不宜久服。

〔典型病例〕王某,男36岁,学者。

患者慢性肾盂肾炎、贫血史,否认有急性肝炎史。1989年10月因肝区胀痛,腹部膨大突增,下肢浮肿明显来院诊治。

检查:面萎黄,神清,全身皮肤暗黄,巩膜混浊,双手背掌可见蜘蛛痣,下颌、颈前、锁骨上未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腹满,移动性浊阴阳性,肝脾触诊不满意,腹壁静脉曲张,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肝功能:麝浊14单位,麝絮,锌浊度32单位,锌絮,SGPT57单位,总蛋白75克%,白蛋白23克%,球蛋白52克%,白/球=047:1。凝血酶原时间14秒。蛋白电泳:清蛋白32%,球蛋白:α8%,β10%,γ50%。超声波发现大量腹水。胸透心脏无异常,两横隔以右横膈为主往上平均抬高约3横指。抽腹水常规检查,蛋白未见结核菌及癌细胞。尿常规:白细胞,红细胞少许,蛋白。血常规:红细胞150/立方毫米,血色素4.7克%,白细胞7400/立方毫米,中性77%,淋巴23%。肾功能:非蛋白氮68毫克%,肌酐34毫克%,尿索氮36毫克%,诊断为肝硬化腹水。

初诊:1989年8月16日。患者面色萎黄,腹部膨胀,腹部青筋暴露,两足肿胀,小溲短少,纳差,大便失调,舌淡红,苔薄,质淤,脉细弦滑。肝瘸及脾,气血两虚,湿困水聚,不宜骤攻,暂拟益气养荣,佐以行水化湿为治。方用:15克党参、12克白术、12克山药、15克带皮茯苓、12克泽泻、9克香附、9克当归、45克枳壳、45克陈皮、9克炙鸡内金、9克牛膝、12克车前子、30克陈葫芦皮。

二诊:同年8月30日,7剂后,小溲较前增多,但腹部依然膨胀,胸闷气短,两足肿胀步坚,纳谷渐思,舌脉同前,再用:15克党参、12克白术、24克带皮茯苓、12克泽泻、12克焦六曲、6克陈皮、9克炙鸡内金、45克木香、9克槟榔、9克大腹皮、15克商陆根、15克腹水草、30克陈葫芦皮。

三诊:同年9月5日,连投益气调脾、化湿行水之剂,小溲明显增多,腹部膨胀退,纳谷渐增,大便亦调,舌质红,苔薄腻,质淤、脉濡细滑,再拟前法一攻再攻,继用: 15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茯苓、9克泽泻、9克藿佩、3克厚朴、6克陈皮、45克木香、45克黑丑、9克枳壳、9克鸡内盒、15克商陆根、15克腹水草。

四诊:同年9月9日,服药4剂后,连日来大便迭通,先坚后溏,小溲日见增多,腹部膨胀日渐消退,胸闷得宽,纳谷日增,舌苔薄腻,脉来濡滑,脾运日渐恢复,水湿日趋下行,再拟原方加减。9月12日至10月24日将上方去商陆根、腹水草、黑丑、白丑、厚朴、川椒等药,再加黄芪、山药益气调脾,枳壳、焦曲消食宽胀,采用消补兼施,从而达到腹水全消,精神日佳,食欲增进,调治两个月痊愈。现已17年之久,身体康复,一切正常。

方氏根据中医“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理论,一直以补脾调脾为立法。盖脾为后天之本,生化气血之源,益气必须补脾,摄血亦须调脾,化湿行水也须理脾,为此治疗肝硬化腹水一症,益气补脾、化湿行水是基本方法。

2.9臌胀消水丹

〔组成〕甘遂粉10克 琥珀10克 枳实15克 沉香10克 麝香15克

〔功效〕行气逐水。

〔主治〕肝硬化腹水。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装入胶囊,每次4粒,间日1次,于空腹时用大枣煎汤送服。

〔方解〕肝硬化的病机主要是肝脾肾三脏的损伤和功能失调,导致气滞、血淤、水停。腹水形成是肝硬化进入晚期的标志,是影响气血运行、妨碍脏腑功能的主要因素。本着《内经》关于“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小大不利治其标”的原则,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自拟臌胀消水丹以行气逐水,前后分消。水去则经隧通、气血行,诸症即可缓解。

本方以甘遂泻腹水而破淤血为主,辅以枳实破结气而逐停水,沉香降逆气而暖脾肾,佐琥珀利小便而通经络,麝香通诸窍而活血滞。上药装入胶囊,枣汤送服,其旨在顾护脾胃,免伤正气。诸药合用,滞气散则腹水消,脏腑气血可望恢复。

〔按语〕本方由逐水、下气、活血诸药组成,虽装入胶囊并由枣汤送服以缓其性,但仍不失为一首峻猛之剂。故应与扶正之剂配合运用,并以中痫即止,不可久服。

〔典型病例〕何某,女,39岁。

患肝硬化腹水,住院治疗5个多月无明显好转。就诊时形体瘦怯,精神萎靡,腹大如鼓,巩膜皮肤黄染,晦暗不鲜,小便短少,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沉弱。肝功能化验:SGPT480单位,黄疸指数40单位,TTT20单位,TFT卅,A/G倒置。首投消水丹以折其水,腹水大减后,予茵陈附子理中汤合五苓散以温中健脾,化气行水。服13剂后腹水全消,黄疸尽退,肝功能明显改善,精神、食欲大增,二便正常。调治3个月后复查,肝功能全部恢复正常,体重增加,康复上班。追访8年,未见复发。

2.10鳖蒜汤

〔组成〕鳖鱼500克 独头大蒜200克或鳖甲 30~60克大蒜15~30克

〔功效〕益肝阴,健脾气,破淤软坚,行气利水,消食杀虫。

〔主治〕臌胀(肝硬化、脾肿大)。

〔用法〕以鳖鱼、大蒜水煮烂熟,勿入盐,每天一剂,分三次〔早、午、晚〕饮汤食鱼和蒜令尽。或用鳖甲、大蒜为主,辨证配药,每天一剂,水煎两次,上、下午各服一次。

〔方解〕本方鳖甲性味成寒,功能入肝以育阴潜阳,破淤软坚;大蒜性味辛温,功能健脾暖胃,辟秽杀虫,行气导滞,破淤利水。二药一阴一阳,相须相济,能攻能补,合而用之,对肝脾气滞血淤而又气血不足的寒热虚实错杂之臌胀有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