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验方大全
13229800000017

第17章 内科(16)

〔加减〕冠心病;上方加毛冬青、太阳草,以扩张血管;若兼气虚者,加黄芪、生脉散以补益心气:若心血淤阻甚者,加冠心二号以活血化淤。

病毒性心肌炎:上方加郁金、板蓝根、草河车以清热解毒活血。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心律失常:上方配合甘麦大枣汤或百合知母汤,以养心安神,和中缓急。

〔按语〕本方系《验方新编》“四妙勇安汤”加丹参而成。四妙勇安汤为治脱疽验方,郑氏亲身尝试该方加丹参对冠心病有显著疗效。那是1965年时,郑氏到高山区万县白土区巡回医疗,正值风雪交加的严冬,途中突然冠心病旧疾复发,心绞痛,冷汗淋漓,将要虚脱,急以硝酸甘油片含化,半小时后逐渐好转。但到白土区后,胸闷、气短,心前区时而绞痛,终日惶惶然,不知所措。经用西药硝酸甘油片、潘生丁等及中药瓜蒌薤白枳实汤加活血化淤药,初期有效,久服仍无起色,时将一月一心情更加紧张。偶阅《中医杂志》报道四妙勇安汤治疗脱疽,因思脱疽系气滞血淤,经络阻塞,不通则痛。而冠心病因寒冷诱发,使血管痉挛,致供血不足,发生疼痛,其病理亦属痛则不通,既然四妙勇安汤用于脱疽有效,若用于冠心亦或有效。由于这种思路,当即大胆试用四妙勇安汤,药用当归、银花、玄参、甘草各30克,服后约半小时,顿觉胸中豁然开朗,胸闷、气短、疼痛消失。高兴之余,立即背上出诊箱,缓行10余里,不觉疲倦,从此症状缓解。每天服四妙勇安汤,在高山区工作约4个月,每天行程约20里,再未复发。

自此以后,20余年来郑氏应用本方治疗冠心病心痛以及肝肾区绞痛,疗效满意。从临床实践中体会到,该方具有活血化淤,缓痉止痛之效效,可以扩张血管,缓解血管痉挛。

〔典型病例〕李某,女,65岁。

患冠心病10余年,近年又患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近日卒感胸闷,气短、心悸,脉结代,口腔溃疡,舌质光泽无苔。方用:当归、玄参、银花、太子参、玉竹、太阳草各20克,麦冬、五味子各15克,甘草10克。

服上方6剂,脉结代好转,由三至一止,变为二十四至五止,继用上方。三诊脉已不结代,但口渴眩晕,上方加花粉、石斛、天冬。经过三诊,心律基本正常,观察一年半,病情无反复。

11.3宁元散

〔组成〕西洋参10克川三七10克鸡内金10克琥珀10克珍珠粉10克麝香0.3克

〔功效〕解毒强心,利尿安神,活血祛淤。

〔主治〕元气虚衰,倦怠纳呆,头痛恶心,小便短少,心悸气短,出现尿毒症状或心绞痛、心肌梗塞均可服用。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调匀,每次服2克,一天2~3次。

〔方解〕《景岳全书》认为本病为肺脾肾相干之病,焦氏谓:“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为气,其标在肺:水唯畏土,其制在脾。”《医学入门·水肿》认为:“脾病水流为湿,久则湿热壅滞,经络尽皆浊腐之气,津液与血并化为水。”西洋参《医学衷中参西录》云:“补阴退热,益气扶正气”,配以川三七散淤消肿。《本草新编》云:“本品加入补血补气药则更神,盖此药得补而无沸腾之患,补药得此而有安静之休也。”西洋参、川三七二味配合,补气活血,因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亦行。佐以鸡内金消积滞,健脾胃,《医学衷中参西录》云:“鸡内金,脾胃药也。居中焦以知降气化,若有淤积,气化不能升降……无论脏腑:何处有积,鸡内金皆能消之。又凡虚劳之症,其经络多淤滞,加鸡内金于滋补药中,以化其经淤滞,而病始可愈。”加鸡内金为增强气化,而小便自利。麝香开窍散淤,能引药透达。《医学入门》云:“麝香,通关透窍,上达肌肤,内入骨髓。”《本草纲目》云:“盖麝香走窜,能通诸窍之不利,开经络之壅遏……孔窍不利者,安得不用为引导以开之通之耶。”琥珀,陶弘景《神农本草经集注》谓:“安五脏,定魂魄,消淤血,通五淋。”《本草衍义补遗》云:“琥珀属阴,今古方用为利小便,以燥脾土有功,脾能运化,肺气下降,故小便可通。”加入麝香、琥珀以益气、活血、利尿,对慢性肾炎小便不利,全身浮肿,气虚倦怠,有尿毒症状出现者,用之有效。

〔加减〕若肾阳虚,四肢不温,加肉桂2克(研末调匀):若神清惊悸,加珍珠粉2克;若神志错迷,热痰壅盛,加牛黄1克;若惊悸抽搐,加羚羊角粉2克;若惊悸发热,加熊胆1克;若神错谵语,配服安宫牛黄丸1粒:若烦躁不眠,风痰壅盛,配服至宝丹5丸(如梧桐子大);若痰壅气闭,不省人事,配服苏合香丸1粒。

〔按语〕本方是盛国荣教授多年来治疗慢性肾炎出现病情恶化或伴发其他症状之应急方。在慢性肾炎多治无效时,可试用本方。

12.心肌炎

12.1清心生脉饮

〔组成〕川黄连3克潞党参15~30克麦冬12~15克丹参30克北沙参15~30克元参9~12克五味子3~5克郁金12克降香5~9克瓜蒌皮9克薤白5~9克苦参10克

〔功效〕益气养阴,豁痰化淤,清心定悸。

〔主治〕病毒性心肌炎、胸痹之气阴两虚兼痰浊淤滞者。症见胸闷心悸心烦,舌尖红、舌下淤紫、苔黄,脉细数。

〔用法〕日一剂,水煎服。

〔方解〕本方取川黄连、苦参苦寒泻心火、清热毒而定悸;党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生津;北沙参、元参群阴清肺,解毒利咽,与生脉饮同用,养阴之力增强,又制黄连之燥;丹参与降香、郁金同用,行气活血散淤,又清心经血分之热:瓜蒌皮、薤白通阳散结,豁痰下气。全方合用有益气养阴、清心定悸、通阳豁痰、化淤行滞之效效。本方滋而不腻,寒而不峻,清热不伤阳,益阴不恋邪,通心阳振心气而无刚燥之弊,且化淤不伤血,涤痰不损阴,融益气养阴、清心解毒、化淤涤痰为一炉。以上药物经现代药理证实有强心与改善心肌营养之效,川连还有抑制流感病毒之效。实为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妙方。

〔加减〕咽痛红选加金果榄、射干、板蓝根、金银花、木蝴蝶;低热不退加白薇、地骨皮;苔黄腻去北沙参、元参,加竹茹、陈皮;舌红绛少津加生地、玉竹;舌淡胖加生黄芪;脉结代加茵陈、山楂。

〔按语〕清心生脉饮为陆芷青教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有效验方,经十余年的临床使用,对气阴两虚夹痰淤者效果显著,有效率达93%以上。此外还可用于冠心病气阴虚夹痰淤者。

〔典型病例〕郑某,女,38岁。1991年8月31日初诊。

主诉:胸闷心悸、失眠,五心烦热三月余,被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住杭州某医院治疗,好转后出院。半月来。诸症又发,心电图揭示Ⅱ、Ⅲ、aVF、V5T波低平,遂寻中医求治。

诊查:舌尖红,边有齿痕,苔黄腻,舌下淤紫,脉细。

辨证:心气阴两虚,痰火内壅,淤血阻滞。

处方:川连3克、麦冬15克、紫丹参30克、潞党参30克、五味子5克、瓜蒌皮10克、薤白5克、郁金12克、陈皮5克、竹茹10克、降香5克、炒枣仁15克、生牡蛎30克(先煎)、生龙骨15克(先煎)、白薇10克7剂

二诊:1991年9月7日。

胸闷心悸、五心烦热减轻,仍失眠,苔黄腻,效不更方,原方再进7剂。

三诊、四诊:1991年9月14日,1991年9月21日。

心悸已平,五心烦热,脘痛而痞,胃不和则卧不安,苔薄黄,舌尖红,治拟养阴清热,舒胸和胃(9月17日心电图复查Ⅱ、Ⅲ、aVF、V,T波改善)。

上方去生龙骨、生牡蛎加夜交藤30克。

五诊:1991年9月28日。

心悸已平,近日咽红而痛,午后脘痞而痛,苔薄黄,舌尖红脉细数,治拟益气养阴,舒胸活血利咽。

上方加木蝴蝶5克、金果榄10克、桃仁10克,去夜交藤。

六诊、七诊:1991年10月19日。

六诊脘痞消失,七诊咽红消失,夜寐已安,拟原法出入。10月29日心电图复查正常,诸症均瘥,至今未发。

本案初诊胸闷心悸心烦,舌红,脉细数。心阴虚征象明显;乏力,舌边齿痕,心气虚已露端倪;苔黄腻,痰火内壅之症;舌下淤紫,心血淤阻无疑,故初拟川连、白薇清心火,退虚热;生脉饮益气养阴生津;瓜蒌皮、薤白、竹茹、陈皮宽胸涤痰舒痹;丹参、降香、郁金活血化淤;龙牡、枣仁安神定志。药后胸闷心悸、五心烦热逐渐好转,期间因咽红而痛,加金果榄、木蝴蝶等清咽利喉之品,以杜绝热毒蔓延。六诊后痰水渐消,转以益气养阴为主,佐以豁痰化淤,加北沙参、元参以增养阴生津之力。整个治疗过程扶正着眼益气养阴,祛邪不离清火豁痰化淤,病位主在心肺,化裁全在于病机的变化,步步为营,丝丝入扣。

13.风心病、肺心病

13.1温肾救心汤

〔组成〕炙附子7.5克白术25克茯苓25克白芍15克生芪25克五加皮25克细辛5克桂枝7.5克五味子10克甘草10克生姜15克

〔功效〕温阳益气,化湿利水。

〔主治〕阴盛于内,水湿内停,上凌心肺引起的心悸怔忡,尿少浮肿,喘不得卧,口唇发青之水气病(肺心病、风心病)。

〔用法〕先将药加水浸泡半小时后,水煎煮。首煎沸后慢火煎半小时,二煎沸后慢火煎20分钟,两煎混合一起,分两次服,每次100毫升,早晚餐后一小时左右服用。

〔方解〕本汤系真武汤衍化。寒淫所胜,治以辛热,附子壮阳益肾,温散水气:选黄芪益气利水,桂枝温阳化水,细辛平喘行水,五加消肿去水,使气化水去而肿消。配五味子收敛肺气,以益心气,使心肺得补,相得益彰。阳复而水化,改善循环,心阳得振,心衰可解。

〔加减〕下肢肿甚加防己15克;上感咽痛加鱼腥草25克:咳喘加车前子25克、杏仁15克;呕逆不食加砂仁10克、藿香45克。

〔按语〕慢性心衰是临床常见重症之一,多年医疗实践,运用此法治疗本病,屡见成效。慢性心衰的发展。心肺两损,气血两耗,正虚邪实,最终精气被夺,出现心阳衰竭之重病。病理变化其标在心肺,基本在肾。阳气虚衰,水湿不化,内停为肿,上逆凌肺则喘,内遏心阳则悸,故肿、喘、悸是心衰主要表现。肾阳既衰,不能振奋心阳,进而导致血行涩滞,呈现唇青、肝大、颈脉怒张等阻於症候。在治疗上,“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的理论,对控制心衰,改善循环具有指导意义。因其衰而彰之,是本病立法之旨。本方在于温补,温补可以化气,从而达到阳复阴化、水行悸安的目的。

盖“风心”及“肺心”两病,一是外邪内侵,留恋血脉,内舍于心,心肌受累;一是内伤痰饮,肺气先伤,痰浊壅塞,水邪内伏,累及心阳。两病始发病因虽然不同,但殊途同归,最终转化为心阳衰竭。

本病具有淤血内停的症候,论治采取何法为宜,是温阳益气固其本,还是活血化淤治其标,是施治心衰主要环节。查氏认为,首先应扶正为主,正复则邪去,气充则血行。若心衰尚未改善,切不可化淤攻邪,徒伤其正也。正气愈虚,气血愈难复,邪气侵凌,导致病势恶化。待心衰控制后,在益气的同时,兼以化淤,攻补兼施,诚为必要。

13.2四合一方

〔组成〕党参15克麦冬10克五味子6克桂枝10克炙甘草5克附子10克北芪15克当归10克

〔功效〕温通血脉,强心助阳。

〔主治〕心阳虚损,心血不足所致的胸闷不舒,心悸怔忡,气短汗出,喘息乏力,动则加甚,面白肢冷,脉象细涩或结代。现代医学包括风心病,室性、房性期前收缩,心动过速,心房纤颤等各种心律失常病症。

〔用法〕清水煎,每天1剂,每剂分2次温服。

〔方解〕本方以生脉散、桂枝甘草汤、当归补血汤、参附汤四方合方而成,故名四合一方。之生脉散,以其人参甘温补气,麦冬养阴补水之源,五味子敛肺生津,全方可益气生津,敛阴止汗,此即张景岳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之意;桂枝甘草温通心阳,专治心阳虚之心悸证,《伤寒论》以本方治“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当归补血汤以黄芪大补牌肺之气,以资生化,当归养血通脉,奏补气生血之效参附汤之附子可强心壮阳,温通血脉。诸方药合用,温通血脉,强心补阳。盖心主血脉,心血不足则心失所养而见心悸气短,怔忡不安等症。肾为元阴元阳所寄之处,肾阻虚,阳失敷布,则气血运行受阻,故见面色白而肢冷、脉结代等。凡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心房纤颤等病,中医辨证皆责之于心阳虚而心血不足,故治用本方可应手取效。

〔加减〕若阳虚肢冷较甚者可加淫羊藿15克;若心阳虚,血脉淤阻,舌质有淤点,唇紫者加丹参12克;若痰热痹阻,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者,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善后调理宜加生姜10克、大枣12克,以调和营卫。

〔按语〕本方对心阳虚之心病有良效。然尽管有麦冬、五味子、当归养血益阴,但总不失为一首温阳之剂,故对阴虚内热者当禁用之。

13.3初肾健脾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