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天衣无缝的说话办事
13229200000007

第7章 巧说话胜于多说话(3)

丈夫也不答辩,而是以冷静的口气对她说:“昨天,我路过你弟弟家,你妈哭着对我说你弟媳妇又和她大吵了一场,好像是为了钱的事。”

妻子一听就气得大骂她的弟媳:“那个贪得无厌的小东西,整天就只知道要钱。”

丈夫说:“是不是你妈也有不会做人的地方?”

妻子肯定地回答:“胡说!我妈对她好着呢,钱都用在她身上了,是她自己不知好歹,一点都不知道感恩。”

“照你这么说,婆媳关系不好的原因,并不都是因为婆婆不会做人啦?”妻子这时被反驳得哑口无言。

还有一对夫妻,结婚已经有十多年,并且每个月都要给双方的父母寄生活费。这事一直由妻子来办,可是妻子每个月给自己的父母寄500元,却给丈夫的父母寄200元。丈夫一直恼怒在心,却也不好发作。

平时,丈夫每天下班总要先抱抱小儿子,可这天回家后,他见到小儿子正在摇车里哭,却假装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一样,一反常态地走到5岁女儿的身旁,把5岁的女儿抱了起来。

正在做饭的妻子扭头看到了,急忙喊道:“儿子都哭成那样了,你怎么不去哄哄他?”

丈夫不紧不慢地说:“这200块的,还是你来抱吧!我要抱500块的。”

聪明的丈夫风趣而又不失原则地请妻子进入了自己所预设的“圈套”,有力地针对事情的实质还击了自己的不满。

妻子听后觉得很不好意思,以后每月也开始给丈夫的父母寄500元钱了。

好口才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在反讥的过程中,要击中对手的要害就要有力量,你完全可以捡起对方扔过来的石头砸他们自己的脚。

该拍的“马屁”不能省

莎士比亚说:“我们所得到的赞美就是我们的薪水。”

赞美是温暖灵魂的力量,任何人都需要赞美。赞美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的照射我们就无法生长。

我们必须清楚,承认一个人的价值和赞美一个人,与“奉承”是有区别的。“奉承”是毫无事实根据地混淆是非、颠倒黑白,而赞美却是在他人优点的基础上适当地加以夸张,因而使听者感到温暖,无意中会对说话人产生一种依赖和亲切感。这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秘密武器!

乾隆皇帝就是一个非常好玩的人,他一生中先后7次下江南,游遍了全国名山大川,乾隆也是个喜欢读书的人,曾多次游历,再加上饱读诗书,所以学识渊博,兴趣广泛。同时,他也喜欢在处理政事之余品茶、论诗、题字。

有一天,宰相张廷玉刚上完朝,办完公事,回到家休息。乾隆突然来造访,张廷玉感到这是莫大的荣幸,忙跪拜乾隆道:“臣在先帝爷手下当了13年差,从来没有这个例,哪有皇上来看下臣的?真是折杀老臣了!”

张廷玉深知乾隆很好茶,命令家人把家里的陈年雪水挖出来煎茶给乾隆品尝,乾隆很高兴地招呼跟随的人坐下:“今儿个我们都是客,不要拘君臣之礼。席坐而论道品茗,不亦乐乎?”

水开后,乾隆亲自给各位泡茶,还讲了一番茶经。张廷玉听后由衷地叹服:“我只知道吃茶可以解渴提神,一样的茶和水,却从来没闻过这样的香味。”李卫也乘机称赞道:“皇上圣学渊源,叫人叹为观止,吃一口茶竟然有这么多学问!”乾隆听后心花怒放,谈性大发,从“茶乃水中之君子,酒乃水中之小人”讲到“宽猛之道”,妙语连珠,滔滔不绝,众臣洗耳聆听。

乾隆话刚结束,张廷玉就赞道:“下臣在尚书房办事几十年,只要不病,与圣祖、先帝算是朝夕相伴。午夜扪心,凭良心说话,私心里也常有‘圣祖宽,世宗严,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个想头。只是我为臣子的,尽忠尽职而已,对陛下的旨意,尽力往好处办,以为就是贤能宰相。今儿个皇上这番宏论,从孔孟仁发端,譬讲王朝政纲,虽只讲‘超中庸’三个字,却振聋发聩,令人耳目一新,皇上圣学,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在场的随从都应声附和,乾隆心中自然乐不可支。

赞美是门艺术。托尔斯泰说得好:“就是在最好的、最友善的、最单纯的人际关系中,称赞和赞许也是必要的,正如用油润滑轮子是必要的一样,可以使轮子转得更快。”

也许批评可以使人醒悟,但总会令人垂头丧气;而赞美与表扬则可以使人骄傲,但总让人满怀希望,有了希望才有了努力的源泉和力量。

这样批评最有效

批评的前提是事实清楚,责任分明,有理有据。无凭无据地批评别人,其结果只能给人留下“蓄意整人”的坏印象。在没有实施批评之前,一定要细致调查、搞清事实,不能听风就是雨,这样极容易使自己处于被动局面。

批评是一种艺术,它也具有一定的技巧。批评别人而要让他心服口服,就要运用一定的技巧。批评和责备不等于劈头盖脸乱骂一通,批评、责备用得好便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否则就有可能发生激烈的冲突。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恰到好处呢?

你可以采用这些方法:

——请教式批评,即用请教的口气包含批评的意思,给个台阶让别人下得了台。

有个人正在一个养鱼池里钓鱼。这时,鱼池的主人走了过来。那人心里一凉,糟了,这下不但要挨骂,恐怕还要受处罚!谁知,鱼池主人走近后,指了指池中“禁止钓鱼”的牌子,不仅没有教训他,反而很客气地说:“先生,你在这试钩,是不是太浪费了?”

那人面红耳赤,连忙道歉,收起钓竿走了。鱼池主人把批评变成了请教,既达到了目的,又维护了对方的自尊,使对方心服口服,制止了他的不道德行为。

——暗示型批评,即不从正面提出批评,而是采取隐晦、含蓄的方法把批评的意思暗藏在谈话之中,巧妙地向对方发出某种暗号,让被批评者自己去理解并接受,使他改变自己的行为,这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特殊方式。

某公司总经理的助理欧贝和他的女友莎拉决定旅行结婚,准备到风光旖旎的瑞士去度蜜月。

他正在为计划做准备的时候,公司的总经理问他:“你们已经决定要旅行结婚了吗?”

欧贝说:“决定了。”

“真心祝福你们,什么时候出发呀?”

欧贝高兴地说:“就这几天吧!”

总经理又无奈地说:“唉!公司正要与一个客户谈判并签订一份重要的合约,你是唯一的谈判人选,而且你一向都是以公司大局利益为重的,不巧的是公司签约跟你个人的喜事凑到了一块,你要是走了,公司签约的事还真没有人能替代呀!”

在这个对话中,双方都有理由,欧贝与女友旅行结婚已经决定,无可非议,总经理有一个重要合约要签订,唯一的谈判人选又不能离开。公司总经理无法批评助手欧贝,但在强调欧贝的谈判地位时就暗中含有批评之意,当然也含有期望。

聪明的欧贝不会不了解,而结果不说大家也知道。

——安慰型批评,即一面指出对方的错误,另一面又对他表示肯定的批评,让犯错者得到真正的安慰。

年轻的莫泊桑向著名作家布耶和福楼拜请教诗歌创作。两位大师一边听莫泊桑朗读诗作,一边喝香槟酒。布耶在听完后说:“你这首诗,句子中的意象过多,虽然不易理解,像吃一块牛蹄筋,不过我读过更坏的诗,这首诗就像这杯香槟酒,勉强才能吞下去。”

这个批评虽严厉,但仍留有余地,给了对方一些安慰。把批评的语言用安慰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批评语言的诀窍。

——模糊式批评,用模糊的言辞替代直截了当的批评,虽没有指名,但实际上已道了姓。

某公司职员工作一度十分松懈,公司经理便召开职员大会进行“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