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天衣无缝的说话办事
13229200000026

第26章 把事办得圆满的策略(3)

教授仔细询问了一番之后,频频点头:“嗯,你们的想法很好,这样搞就对路子了,我愿意帮助那些有作为的年轻人。”接着他又蛮有把握地许诺说:“我的学生中现在有许多已经是企业和一些部门的领导了,他们一向很尊重我,也非常关心和支持我现在搞的这项事业;我请他们搞点赞助、广告什么的,估计不成问题。”

教授一次次满有把握的回话,使主编大喜过望,信心也顿时大增,连忙动用各种关系,好话说了千千万,才把一些“德高望重”的名人拉来捧场。

可是,就在快要发布消息的时候,教授却忽然销声匿迹了。教授曾经许诺肯定能拉来的赞助款一笔也没弄到,教授吹牛收不了场,跑了。而这边各路菩萨都已一一拜到,杂志社不但白白劳神费力搭钱,而且又出丑又失信于人。

后来,朋友碰到老教授提起这件事,他的两颊不禁泛起了红晕,他叹着气说:“唉,为拉赞助,我不知费了多少口舌,跑了多少路,好话说了几十车,把我的老脸都丢尽了。谁知那些人原来说得好好的,什么愿意给文化事业投点资,什么您出面我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可事到临头,该往外掏钱了,就都变卦了!这下我可倒好,成了猪八戒照镜子——里外都不是人了。”

信誉是一种人格力量,具有不可逆转性。有多少人信任你,你就拥有多少次办事成功的机会,所以,言必信,行必果,能帮则帮,但不可轻易许诺!

办事要量力而行,说话要注意掌握分寸。自己应该是最了解自己的,能吃几碗饭,能干多少事,自己最清楚。有的人爱打肿脸充胖子,自认为特别能干,朋友一求,马上一拍胸脯,包在身上。更有甚者,明知自己办不成,硬往自己身上揽。这样的人实在不敢恭维。

三国时的蒋干就是这么一个人,他自以为了不起,认:为自己的口才可以同春秋战国连横、合纵的雄辩天才相比。他向曹操自荐.他可以去说服周瑜投降曹操,而且信心十足。就这样,他青衣小帽,再加一个书童,一叶扁舟就去见周瑜了。

周瑜岂是白吃饭的?年纪轻轻便能统率百万军队,岂是一个同窗的说客可以动摇的?他来到周瑜的兵营,连三句半都没说上,就被周瑜玩得团团转,最后走得也不很正大光明,并且带回的密信让曹操上了当,损失了两员大将。

办事千万别逞强,除了办不了,说不定你还会将事情搞砸。办不成的事,要老实地说,没什么不好意思的。蒋干就是这么没有“心眼”的人,自不量力,事没办好暂且不说,反而还上了人家的当。

办不了的事就是办不了,朋友之所以来找你,就因为他也办不成,别为你帮不上别人的忙而难受,与其搞砸了一件事,还不如让他另请高明。

为人办事,信守诺言是非常重要的。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之一,自古以来,中国人都十分注重讲信用,守信义。清代顾炎武曾赋诗言志:“生来一诺比黄金,哪肯风尘负此心。”以此说明自己坚守信用的处世态度和内在品格。

可以说,中国人历来把守信作为为人处世、齐家治国的基本品质,言必信,行必果。

东汉时,汝南郡的张劭和山阳郡的范式同在京城洛阳读书,学业结束,他们分别的时候,张劭站在路口,望着天空的大雁说:“今日一别,不知何年才能见面……”说着,流下泪来。范式拉着张劭的手,劝解道:“兄弟,不要伤悲。两年后的秋天,我一定去你家拜望老人,同你聚会。”

落叶萧萧,篱菊怒放,这正是两年后的秋天。张劭突然听见空中一声雁叫,牵动了情思,不由自言自语地说:“他快来了。”

说完赶紧回到屋里,对母亲说:“妈妈,刚才我听见空中雁叫,范式快来了,我们准备准备吧!”“傻孩子,山阳郡离这里一千多里路,范式怎会来呢?”他妈妈不相信,摇头叹息:“一千多里路啊!”张劭说:“范式为人正直、诚恳、极守信用,不会不来。”老妈妈只好说:“好,好,他会来,我去备点酒。”其实,老人并不相信,只是怕儿子伤心,宽慰宽慰儿子而已。

约定的日期到了,范式果然风尘仆仆地赶来了。旧友重逢,亲热异常。老妈妈激动地站在一旁直抹眼泪,感叹地说:“天下还真有这么讲信用的朋友啊!”

因此,范式重信守诺的故事也一直被后人传为佳话。

在现实生活中讲信用,守信义,是立身处世之道,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和情操,它既体现了对人的尊敬,也表现出了对自己的尊重。但我们反对那种“言过其实”的许诺,也反对使人容易“寡信”的“轻诺”;我们更反对“言而无信”、“背信弃义”的丑行!

在社会交往中,如果真能主动帮助朋友办点事,这种精神当然是可贵的。但是,办事要量力而行,因为,诺言的能否兑现不仅有自己努力程度问题,还有一个客观条件的因素。有些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办到的事,后来由于客观条件发生了变化,一时办不到,这种情况也是有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朋友面前,不要轻率地许诺。有的事,明知办不到,就更应向朋友说清楚,要相信朋友是通情达理的,是会原谅的,千万不要打肿脸充胖子,在朋友面前逞能,轻率许诺。这样,不但得不到友谊和信任,反而会失去朋友。

吃透对方心理,抓住“心”来谈

办事要多替别人设想,那你将成为一个受人尊重、会办事的人。在办事中,人们往往只想到自己的需要而忽略了别人的需求。这往往是在办事中遭到拒绝的主要因素。

卡耐基指出:“请求对方帮一个忙,不但能使对方觉得自己重要,而且也能使你赢得友谊与合作。”

他讲述了自己的一次经历:

初到一个海滨城市,有一次在暮色苍茫时,他要去一个自己没到过的郊区。前半截的路线他知道怎么走,可是下了公共汽车换乘另一路车时,却怎么也找不到另一路车的车站了。

于是,他走到一群下棋的本地老头面前,请教他们该怎么换车到想去的地方。

没想到这么一问效果惊人。他们听出是外地口音,而且是在快要天黑时往郊区走,就感到事关重大,于是就七嘴八舌地向他指点路线,连下车后该怎么走都讲得清清楚楚。有一位老同志为了这稀有的机会而兴奋不已,站起来让所有的人都不要讲话了,他要独自享受这指示方向的快乐。

因为要去的地方是一个军事基地。这些人听说要去的地方与军队有关联,更加兴奋,感到能够有机会给这样的人指路实在难得。那位站起来的老同志还放下手中未下完的棋,专门把他送上了末班公共汽车。

到一个陌生城市后,向一个地位低于你的人请教:“不知道能不能请你帮我一个小忙,告诉我怎样才能到某个地方?”相信你会有一个良好的收获。

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经运用这项原则,把一个刻薄的敌人变成了他一生的朋友。

那时,年轻的富兰克林凭着自己的才干,不但建立了一个小印刷厂,还当选为费城州议会的文书办事员。

可是,他的能干却招致了议会中另一位同样有钱又能干的议员的敌对。这位议员不但不喜欢富兰克林,还公开斥责他。

富兰克林觉得这样的一种情况非常不利于自己发展,他决心使对方喜欢自己,他听说对方图书室里存有一本非常稀奇而特殊的书,就写给他一封便笺,表示自己非常希望借来一阅。

这位议员马上叫人把那本书送了过来。过了大约一周,富兰克林把那本书还给议员,并附上一封信,表示非常感谢。

以后在议会里相遇的时候,这位议员居然一反常态,跟富兰克林打起了招呼,并且很有礼貌。自那以后,他随时都很乐意帮富兰克林办事,他们二人成了很好的朋友,一直到他去世为止。

富兰克林虽是200多年前的人了,而他所运用的心理方法,也即请求别人帮你办事的心理方法,对现代人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你求人办事感到为难的时候,不妨在心里告诉自己:“这样也能使对方感到满足。”这样,你办起事来就会感到很容易了。

找人办事,“礼”要先行

送礼既然是一门办事艺术,那么礼物的轻重便不该是以金钱来衡量的。从这种意义上讲,送礼送的是一份关爱,一份情谊。正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人的感情具有物化性,仅用话语来表达你对朋友的关心和友谊不太实际。仅凭两片嘴就能达到办事成功是不可能的,还要有点物质上的交流。这就需要你运用一些小礼品来沟通与办事人的关系。

送礼,本身是一种礼貌、尊重、感谢的表示,但也是一种办事的“手腕”。它本来要求是“礼轻情意重”,礼物应是小巧玲珑,不必价值过重,又不是给对方的物质援助或经济补贴。

现在人们爱用礼品的轻重来衡量友情浅深,认为礼轻情亦浅,礼重情才深。所以我们再谈礼轻情意重时,似乎有点不合时宜。

其实,只要仔细分析一下,“礼轻情意重”这句话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你一定要明白:当你送给对方很重的礼物时,你心里会有什么想法:一是有事相求,二是希望得到某种更贵重的东西,否则对方也不会无缘无故接受你的重礼。相反,对方也会这样想:你是否有事求他。因此,在接受你的礼品时,他会很慎重,甚至会拒绝你。并且,在他那儿送礼的多了,面对着同样的礼物早已麻木了,受礼者的心情可想而知。

究竟该送什么样的礼物才能不落俗套、打动人心呢?这就需要你动点心思了。

一般情况下,礼物的挑选应该经过认真考虑,做到新颖别致,别出心裁,以使收到礼物者过目不忘,留下深刻印象。

我们所说的“礼轻情意重”,是说在无求于对方时给对方送礼品,而且也没有任何其他目的,仅仅是为了与对方达到相互了解,加深感情,促进友谊。当对方有喜事时前去恭贺与对方同喜;当对方有困难时给对方送去温暖,帮助解决;当对方生病时前去安慰表示关心……这种情况下你送的礼品虽然很轻,但却是对方最看重的。

人们通常出于面子的需要,觉得一件小东西拿不出手,要送,就送货真价实的大礼。钱虽然花了不少,但效果却未必好。特别是第一次见面你提了那么重的礼物,人家还以为你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呢,谁还敢收。如果主人不肯收,你的处境就尴尬了,提走不是,不提走也不是,于是,你推我让,最后,难下台的还是你自己。

当然,“礼轻”也要看情况而言,要看对方与你的亲密程度。随着双方感情越来越深,礼品可以适当地加重一些。但无论你送多重的礼品,都只是为了表示感激对方,不要有其他想法。

期待或送礼物给那些对你来说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怎么款待,怎么送礼,什么时候款待,什么时候送礼,这里面很有学问。在别人给你帮过忙之后,再将礼物送过去,对方一定认为你这样做是理所当然的。如果从未拜托人家帮忙,却将礼物煞有介事地送去,受礼者的想法就会大不一样。送礼给才上任的总经理与送礼给即将调至其他公司的总经理,所取得的效果也将有显著的差异。送礼给原为自己上司,但即将调到其他部门担任其他职务的人,会使对方非常感动。

我们活在一个讲“礼”的环境里,如果你不讲“礼”,简直就寸步难行。送礼还要讲“手腕”,如果送礼的功夫不到家,就收不到预期的效果。一个人要想能够成功办事,就要学习和把握送礼的技巧。

要想走好送礼这步棋,你不妨试试以下几种方法:

——借花献佛。如果你送上土特产品,你可以说,是老家来人捎来的,分一些给对方尝尝鲜,东西不多,又没花钱,不是特意买的,请他收下,一般来说受礼者那种因盛情无法回报的拒礼心态可望缓和,会收下你的礼物。

——暗度陈仓。如果你送的是酒一类的东西,不妨假借说是别人送你两瓶酒,来和对方对饮共酌。这样喝一瓶送一瓶,礼送了,关系也近了,还不着痕迹,岂不妙哉。

——借马引路。有时你想送礼给人,而对方却又与你八竿子拉不上关系,你不妨选受礼者的生诞婚日,邀上几位熟人一同去送礼祝贺,那样一般受礼者便不好拒绝了,当事后知道这个主意是你出的时,必然改变对你的看法。借助大家的力量达到送礼联谊的目的,实为上策。

——移花接木。老张有事要托小刘去办,想送点礼物疏通一下,又怕小刘拒绝,驳了自己的面子。老张的爱人与小刘对象很熟,老张便用起了夫人外交,让爱人带着礼物去拜访,一举成功,礼也收了,事也办了,两全其美。看来,有时直接出击不如迂回运动能收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