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周恩来总理访美。一记者突然问:总理先生,请问为什么中国人走路都低着头,不像我们总昂着头?周总理审视其人,意味深长地答道:我们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所以低着头;你们走的是下坡路,所以昂着头嘛!
记者又立刻发难:“总理先生,为什么你们国家把人走的路称‘马路?”’周总理机敏地回答:“因为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
江泽民主席在克林顿执政时访美。一次在一所大学演讲,介绍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会场内时时报以热烈的掌声,而会场外也有一些反华组织游行呼号,企图阻挠中美合作。演讲结束,一记者突然问:“主席先生,是否听到了会场外的那些声音?对此有何看法?”江主席微笑着答道:“我听到了。我的看法是:我们的声音一定要高过他们!”
西方国家历来重视口才的作用,善用口才利器的人更是不胜枚举。
西塞罗是古罗马最负盛名的雄辩家,他常运用自己的三寸之舌将政敌致于死地。公元前63年,他任执政官时期,喀提林那准备发动贵族叛乱,西塞罗就在元老院接连发表了四次反喀提林那的著名演说,使后者大失下属支持,从而最终失败,西塞罗也因此赢得了“祖国之父”的盛誉。
1959年美国副总统尼克松访苏。在此之前,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关于被奴役国家的决议,对前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攻击。在尼克松与赫鲁晓夫会晤时,赫鲁晓夫对尼克松说:“这个决议臭极了,臭得像刚拉下的马粪,没有比马粪更臭的东西了!”赫鲁晓夫出言粗俗,欲使尼克松难堪。谁知尼克松回敬道:“我想主席先生大概搞错了,比马粪还要臭的东西是有的,那就是猪粪。”
尼克松因为知道赫鲁晓夫年轻时曾当过猪倌,所以就借题发挥,歪打正着,使赫鲁晓夫脸上泛起了羞涩的红晕。
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生活俭朴,戴着破旧的帽子在街上行走,有富人嘲笑他:“你脑袋上的那个玩意儿是什么?能算是帽子吗?”
安徒生回敬道:“你帽子下边的那个玩意儿是什么?能算是脑袋吗?”
针锋相对,以牙还牙的机智幽默被安徒生用于攻击对方。攻击的力量是非常大的,对方简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人们总是把激烈的语言交锋称为唇枪舌剑,有时候两片嘴唇一条舌头,比真枪实弹的威力还要大。海涅是犹太人,经常因此而遭到一些“大日耳曼主义者”的攻击。一次晚会上,一个自称是“素有教养”的旅行家想要挖苦犹太人,在讲述他在环球旅行中发现的一个小岛时,他说:“你们猜猜看,在这个小岛上,有什么现象最使我感到惊奇?”接着他说:“在这个小岛上,竟没有犹太人和驴子!”一些软弱的犹太人只好忍气吞声,海涅却不然,他并未拍案而起,而是不动声色地反击道:“先生,如果我和你同去那个小岛,就正好能弥补那个缺陷了。”旅行家把犹太人与驴子相提并论,海涅却机智巧妙地将对方比作驴子,从而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人的智慧的高低,在语言的应用上便可看出来,能力较高者,是十分善于运用幽默语言的。
萧伯纳是英国著名作家,年轻时遇事胆怯,但他以不怕出丑学溜冰的精神练习演讲和论辩,后来成为闻名于世的演说家。萧伯纳说:“幽默是使人发笑的一种主要因素。”他本人就是幽默大师,身体很瘦,有一次在宴会上,一个胖资本家笑着对他说:“哈罗,萧伯纳先生!一见到你,我就知道目前世界上正在闹饥荒。”萧伯纳立即回答道:“先生,我见到你,就知道世界上正在闹饥荒的原因。”指责他将粮食囤积起来,以谋暴利。
还有一次,他写的新剧本《武器与人》首次演出,获得成功。剧终时,许多观众要求萧伯纳上台,接受大家的祝贺。可是,当他走上舞台时,突然有个人冲到台前,对他大声喊叫:“萧伯纳你的剧本糟透了!谁要看这个破戏!赶快收回去。停演吧!”
观众大吃一惊,以为萧伯纳准会气得浑身发抖,愤怒抗议这个无理挑衅者。谁知道萧伯纳不但不生气,反倒彬彬有礼地向那个人深深地鞠了一躬,笑容满面地说:“我的朋友,你说得很对。我完全赞同你的意见,但遗憾的是,我们两个反对这么多观众有什么用呢?我们俩能禁止这个剧本的演出吗?”这下子引爆了全场的哄堂大笑,紧接着是暴风雨般的热烈掌声。在掌声中,那个挑衅者只好灰溜溜地走了……倘若萧伯纳直言对抗,尽管也能取胜,但绝不可能会取得如此简洁有力的奇妙效果。
二战结束后,英国首相丘吉尔到美国访问,当记者问他对美国的印象时,丘吉尔说了句“报纸太厚,厕纸太薄”,引得记者们哄堂大笑。但笑过之后,人们才发现丘吉尔语言的尖刻。
讽刺是幽默语言的一个特点,也是幽默语言的一个功能。在辩论中利用幽默语言,讽刺一些人的无知及其违反情理的言行,揭露恶人的丑陋行径,就能达到鞭挞社会生活中一些谬误和丑恶行为的目的。口才就是领导力
曾几何时,我们见到平日纵横捭阖、趾高气扬的商界“领袖”们一站到讲台上便语无伦次,在聚光灯的照射下汗如雨下;席间觥筹交错之际不知所云,只能干陪笑脸以“荤”段子解闷,这种“领袖”纵使家财亿万,又有几人能对其真正心服?在员工眼中,讲台上大呼小叫的只不过是个暴发户而已,没给予半点尊敬。
相反,我们也看到,牛根生可以面对挑剔的北大学子侃侃而谈企业经营之道;张瑞敏可以在海尔因进军国际而饱受非议之际一语定乾坤;史玉柱可以以远逊于当年的资源说服段永基收购健特。——我们与这些商界领袖差别在哪里?
我们还可以看到,现代企业诞生100年来,人们不断地追逐着成功领导者的步伐,模仿着他们经典的理论和言行。对于松下幸之助而言,计划是领导力;对于韦尔奇,“萝卜加大棒”的手腕是领导力。这些东西表面看起来并不是深不可测,也不难模仿,但为什么同时代仅有那么一两位管理大师?那是因为我们所模仿的仅仅是这些大师的技巧,而冰山下面的东西被很多人忽略掉了。你与商界领袖的差距不是学历,不是魄力,不是财力,而是领袖人物的公众影响力。任何高明的管理技巧都是以高超的表达和沟通能力为前提的。口才,才是核心的领导力。自克林顿提出“口才就是领导力”以来,美国政界和企业界领导人开始接受这样一门课程训练:《商界领袖口才艺术》,超过80%的参训者感受到了奇迹。
其实,道理并不复杂。举个浅显的例子:人们听某位领导讲话时,如果领导照本宣科,按秘书写的讲稿一念到底,甚至连念都念不顺溜,那么,人们肯定会对这位领导的能力产生怀疑,感觉他没有真才实学、不怎么的。这样的话,即使讲话中有些不错的内容,也不会有多少吸引力和感染力。相反,如果领导讲得具体生动,自然会引起听众的注意和兴趣,而且会使人们感觉到这位领导干部智能不凡,颇有才干,值得尊敬和信赖。
卡耐基曾作过一个调查,即让人们说说希望从口才演讲训练课中获得什么。调查的结果令人吃惊,大多数人的中心愿望与基本需要都是基本一样的,他们是这样回答的:“当人们要我站起来讲话时,我觉得很不自在,很害怕,使我不能清晰地思考,不能集中精力,不知道自己要说的是什么。所以,我想获得自信,能泰然自若,当众站起来并能随心所欲地思考,能依逻辑次序归纳自己的思想,在公共场所或社交人士的面前侃侃而谈,富有哲理且又让人信服。”普通人姑且不论,经常在各大电视传媒上亮相的“领导”们,要么面无表情地背诵或朗读秘书事先写好的稿件,要么口齿含混、语无伦次,能做到面对众人关注尚能侃侃而谈又有几人?如此沟通能力和公众形象又怎能使他人心服口服?其领导力又何从谈起?
不管一个人生性多么聪颖,接受过多么高的教育,拥有多么雄厚的资产,如果无法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仍旧一无是处。
在当今的商界,执行成为众多企业家关注的重点,但你有否想过,拥有良好口才的企业家,其所在企业的执行力也就相对较高。为什么?因为他能准确向下级传递信息并且说服员工朝自己的既定目标努力;而一讲话就语无伦次的人虽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但却是“茶壶煮饺子——倒不出来”,仅仅依靠行政命令,又怎么能激励员工,执行又从何说起?
良好的口才是在努力成为一个领导或在实施领导行为的过程中,更恰当、更合理地向公众宣扬自己的主张,从而达到说服人的目的。这一点在政治领域也尤为突出。
美国前总统里根决定恢复生产新式的B-1轰炸机时,曾引起了许多美国人的反对。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他面对一帮反对他这一决定的人说道:“我怎么不知道B-1是一种飞机呢?我只知道B-1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维生素。我想,我们的武装部队也一定需要这种不可缺少的东西。”这个形象贴切的双关语,使他最终说服了众多的反对者。
良好的口才既能说服公众又能战胜对手,所以它常常可以使领导者摆脱困境。
里根就任总统后在对加拿大的第一次访问期间,当举行反美游行示威的人群不时地打断这位总统的演说时,里根面带笑容地对陪同他的加拿大总理皮埃尔·特鲁多说:“这种事情在美国时有发生,我想这些人一定是特意从美国到贵国来的,他们想使我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这种随机应变的解嘲使宾主双方都摆脱了极其尴尬的局面。
然而最有名的还是尼克松那个挽救自己政治生命的“切克尔斯狗的故事”。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口才素养十分优秀。1952年,尼克松被提名为艾森豪威尔的副总统候选人。然而在竞选期间,报纸突然报道尼克松曾接受过一小批加利福尼亚商人的贿赂,舆论顿时哗然,甚至连共和党、民主党的领导人都一致认为尼克松担任副总统是不合适的,艾森豪威尔也打算抛弃这一名声不好的伙伴。可尼克松决心为自己辩护。于是尼克松夫妇、两个女儿和一只身上有黑白斑点的小狗坐在书房里的画面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尼克松在这轻松的氛围中开始向公众演说。他说他个人并没有花不属于他的钱,他一生只接受过一次馈赠,就是别人送给他女儿的这条小狗,他诚恳地为自己辩解道:“在选举之后,我们的确得到一件礼物,一位住在得克萨斯的人听到我们的两个孩子希望有一条狗,信不信由你,我们进行这次竞选旅行的前一天,得到巴尔的摩市联合火车站的通知,说他们那里有一件寄给我们的包裹。我们取了包,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是一条西班牙长毛垂耳小狗,身上有黑白班点,它装在一个板条箱中,从得克萨斯远道而来。我们6岁的小女儿特里西亚把这只狗叫做切克尔斯。你们知道,孩子们是喜欢这只小狗的。正好此刻我要讲这件事,不管他们对此说些什么,我们一定要养这只狗的。”尼克松没有高谈阔论,而是像道家常一样,这些看似平常的话出自一个老谋深算的政治家之口,它不仅为尼克松自己洗清了污点,还以一个忠诚、充满爱心的形象感染了无数选民,从而最终获得成功。
在具体管理过程中,精通表达艺术的管理者,能够运用自己的口才去说服人,向人们灌输企业的价值观,让人们重新认识自己,使个人在企业组织内能得到价值观的满足。管理者还可以在谈话中展示自己,从而达到相互理解的坦途。作为管理者,要置身于各种各样需要讲话的场合。他要宣传政策,鼓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生产热情,介绍经验,传授知识,发表对企业发展战略的观点,还要向客户推销产品等等,这一切都需要好的口才。在企业管理和经营活动中,谈判是经常性的,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对于管理者来说,学习和掌握谈判的技巧和方法,已显得日益重要。谈判也是一种说话的艺术,因此,有着好口才,通晓谈判中的说话技巧和方法的管理者,往往能在谈判中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口才就是领导力。在这个竞争的年代,公众魅力对于一个组织的领导人而言犹为重要。我们需要更多表达力非凡、出口成章的成功领导者。
营销全凭一张嘴
营销的过程,实际上是营销人员运用各种营销技巧,说服顾客购买其商品或劳务的过程。俗话说:“十分生意七分谈”,谈生意主要是一个“谈”字,“谈”就是口才交际过程。
在某公司举办的化妆品展销会上,几位年轻的营销人员用十分专业的术语详细地向消费者介绍了公司产品原料、配方、性能、使用方法,给人以业务精通的印象。他们在回答消费者提出的各种问题时表现出的反应快,对答如流,既彬彬有礼又幽默风趣的谈吐,更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有消费者问:“你们的产品真的像广告上说的那样好吗?”一位营销人员立即答道:“您试过之后的感觉会比广告上说得更好。”
消费者又问:“如果买回去,用过以后感觉不那么好怎么办?”另一位营销人员笑着说:“不,我们想念您的感觉。”
这次展销会获得很大成功,不仅产品销量超过往次,更重要的是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大大提高。在公司召开的总结会上,公司老总特别强调,是营销人员语言训练有素促成了这次展销活动。他要求公司全体人员应该像营销人员那样,在“说话”上下一番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