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满分作文通关宝典
13228300000005

第5章 巩固基本功,字立闪光点(4)

解决问题(结论)一般指把问题分析透彻、清楚后得出结论,如《想和做》结尾总结全文,再次强调开动脑筋的重要,深化中心论点。《从三到万》结论部分提出希望:正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从三到万为例,举一反三,更好的学习。《俭以养德》结论赋予“德”以新的内容,以号召收束,有很强的感染力。

9.说明文写作

说明文就是说明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和发生发展过程的一种文体。

写说明文要注意:说明的对象、事物的特征、说明的顺序、说明方法、说明的层次及语言特点。

写说明文的要求:内容的科学性;结构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选材的典型性。

安排说明文的顺序,一般采用先总说后分说,或先分说后总说。也有的说明文说明的顺序是由一般到特殊,由简单到复杂。还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和程序顺序等。为了说明事物的特征或说明事理,需要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等。

说明文的语言要准确,否则会破坏文章的科学性,还要做到简洁(即不哕唆,不含糊)和周密。

说明语言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与准确性并不矛盾,多样和灵活必须以准确为前提。说明语言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具有丰富的内涵,但主要是平实用语和生动用语两种。

写说明文要安排好层次段落。一般可有以下几种方法:

(1)按制作过程、原料、原理和使用方法安排层次段落,

(2)说明事物的功能,一般按其功能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来安排层次;

(3)说明事物的构造,一般常依据构件的方位和构成的顺序来安排层次,

(4)说明事物的发展过程和趋势,一般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段落,

(5)如果将说明内容分成几个方面依次说明,这几个方面就是层次段落。

说明文的种类。按说明对象划分,可分为实体事物说明文和抽象事物说明文;按说明内容的性质和写法可分为一般说明文和实用说明文。

10.应用文

应用于社会公私事务的文字,多是日常应用的,所以叫应用文。

写应用文应注意:

(1)应用文应用于社会公私事务的文字。如公文、书信、合同、诉状、计划、总结、通知、启事、章程、日记等。

(2)应用文的对象有限制,如政府机关与机关、政府机关与人民、人民与人民之间。

(3)应用文一般是临时性的,只有传达当时的公私事务的价值,但也有少数有历史价值的应用文。

(4)应用文的语言结构多有一定的程式,尤其是公文,不允许各人自己创造一套,这是因为办事要迅速统一,必须讲究一种共同遵守的程式。

(5)应用文的内容要简明扼要,真实准确。

(6)应用文的语言要简洁明快,不必多加修饰。

写书信的基本要求;

(1)内容要有重点,感情要真挚。

(2)表达要求说得清楚、明白、简洁。

(3)严格遵守格式要求。一般书信包括五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每个部分都有一定的格式。

第一行顶格写收信人的称呼。

第二行起,是正文部分,每段起行都空两个格。

正文写完,写表示祝愿或敬意的话,如“此致敬礼”等。一般分两行写。

以“此致敬礼”为例,“此致”写在正文后第…行空两格,“敬礼”写在第二行顶格处。

署名写在结尾祝愿的话再下—行的后半行。

年月日写在署名的下一行,写在右下方。

11.供材料作文

供材料作文不仅能考察写作能力,还能考察阅读理解能力,同时给予选择的空间也比较大,角度也比较多。所供材料主要有图画和文字材料两种。

写好供材料作文,首先是读懂所给的材料。对材料进行深入分析,把握所提供的有效信息,特别是关键性信息。

二是以材料中带有暗示或提示性的词语为线索去发现给定的思路,按其思路去精心选材和确立中心。

三是依据所给的材料审清重点。

四是选择立意的角度,角度选择不好,作文是难以写成功的。

还有就是在对材料阅读、思考、分析的基础上,把握材料的内涵,找出自己认识最深的地方,确定好题目,题目拟的好不好,关系到写作成功与否。拟好题目是成功的一半,是马虎不得的。

除了读懂材料外,还应注意题目中的要求,如体裁、篇幅(字数)、重点和中心等。对此既不能忽视,也不能有任何改变。否则就偏离了题意。

(1)对于文字材料,要审清的重点是:写什么体裁;写什么内容;表述什么中心。

(2)对于画面材料(即看图作文),要审清的重点是,看清画面上的人、景物,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是停留在画面的现象上,而是透过画面理解其潜在含义。还要看出画的标题和画面上文字所表达出的意义。

如果要求写记叙文,则要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如人物活动的场景、事件起因、经过和结果,通过描写、抒情或议论,把画面内容形成文字。

如果要求写说明文,也同样在观察的基础上,根据画面的布局,将画面分成几部分,按一定的顺序一一说明,或者按其内在联系,说明事理(科学原理)。

如果是写议论文,则要根据画面内容概括出论题并确立论点,然后选择恰当的论证方法,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其步骤基本上可以按照写议论文的路子就行了。

(3)给书面材料再加工。如把《皇帝的新装》的结尾当做开头,接着往下续写。这就要根据原来的故事和人物性格加以想象发挥。其写法应与写记叙文的方法相同,此外,缩写、改写、仿写、续写、读后感等均属供材料作文。

12.读后感

阅读一篇文章、一本书或下部作品(包括看影视、戏剧、看一幅画的观后感)之后,把所产生的感想、体会和收获写成文章,就叫读后感。写读后感是供材料作议论文的基本类型。

与读后感,“读”是“感”的前提与基础,而“感”是“读”的继续与发展。如果不掌握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往往会犯相互脱节的毛病,写出文章来,也会不着边际,离题万里。

写好读后感,应注意以下要求:

(1)读懂所提供的材料,真正理解其深刻含义,引出自己的看法,去阐发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2)写读后感,要理清自己的思路,抓住重点,把主要问题说清、说透。或褒或贬,都要观点明确,立场鲜明。

(3)写读后感,不能大段地照抄所提供的材料,而侧重点应该是联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思想实际,写出真情实感。这样“感”才不空洞、宽泛,才能有的放矢,言之有物。

(4)要写感受最深的东西,感情真实,不矫揉造作。

(5)在表述上,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引用原文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而且不要过多过长。

(6)写好读后感,还要注意两点:一是选择好角度,如果面面俱到,则会蜻蜓点水、写不深入。因此从自己感受最深处着笔,集中一个观点,说深说透。二是善于联想。通过类比、对比、象征等方法的有机运用,定会写得内容厚实,思路开阔,有说服力。当然,联想要紧扣中心,否则会导致牵强附会,偏离题旨。

写读后感要处理好“感”与“叙”、“感”与“评”的关系。“叙”是为“感”服务的;“感”着重在作者的感受上,而不在于对所供材料的分析和评论。切忌把读后感写成文章分析或评论。

作文如何以“小”见“大”

立意的高低,往往决定着文章的成败。立意高的文章,能够以尺水见波澜,反映社会生活,能让人感觉到时代发展的步伐。但在我们同学的实际生活中,所接触到的都是一些平凡的人和事,犹如和风,犹如细雨,犹如闲云,犹如轻烟,要用小弦拉出高调是何等困难!实际上,“小”与“大”是对立统一的,“小”是现象,“大”是本质,小是大的一部分,大是通过小来反映本质特征的。因此,在写作中,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通过小题材反映大主题。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应该从下面几点入手:

1.联系实际,挖掘材料的闪光点。生活中有些事情看似平淡无奇,但它却是整个社会的基础,对这些生活素材进行多方面的思考,深入的开掘,就能够从具体的人事景物概括出人类普遍的感情和抽象的道理。从平凡中见不平凡,从无奇见有奇,使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如作文《习惯》,写自己上学时习惯走老路,生怕走新路耽搁上学时间,有一次自己提前上路,放胆走一回新路。一路忐忑不安,但终于走到了学校。由此感悟到:“我们平时生活中,之所以保持旧习惯,不敢尝试,不也往往是患得患失心理在作祟吗?”。再如作文《鲇鱼跑了》,写家人虽然对买来的鲇鱼严加防范,但第二天发现它们还是逃脱了。作者不由感叹:“拼搏中的生命具有不可遏止的力量!”这两篇作文的题材都很平淡,但主题却比较深刻,成功之处就在于深入挖掘!

2.想象联想,赋予新的内涵。想象和联想是写作中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它可以使我们在写作中由物及人,由人及社会,由平淡到有奇,由小到大。如《蒲公英》,作者由眼前的蒲公英想到战时的蒲公英,再想到自己收养的像蒲公英一样的孩子,从而揭示了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主题。再如《白杨礼赞》,作者由西北高原上平凡的白杨树,联想到抗战军民及其精神。这两篇的题材也很平常,但是作者通过想象和联想,赋予了事物新的内涵,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3.放开眼量,提升到时代高度。优秀的文章总是跃动时代脉搏,传递时代信息,表现时代精神。小中见大,不是简单的结论和生硬的哲理,而是贵在从小事中折射出时代风貌。如作文《争》通过描写一家三口几年前争看电视和现在争用电脑两个场面,反映了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变。由家庭生活的细枝末节展示出时代风貌,文章的境界顿出,这不正是作者放开眼量的结果?

成功与失败往往仅一步之遥,如果没有对材料进行精心提炼,用心挖掘和认真构思,即使是很有价值的材料,也可能造成一文不值的平庸之作;相反,如果我们在写作时,追求高的立意,那么即使是平淡无奇的材料,也能写出意味隽永的佳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