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菜根谭(第六卷)
13215400000022

第22章 绳钜木断,瓜熟蒂落

“原文”绳锯木断,水滴穿石,学道者须加力索;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得道者一任天机。

“释义”如果用绳索当锯来锯木头,时间久了也可以将木头锯断,水滴落在石头上,时间久了也可以穿透坚硬的石头,同样的道理,人在做学问的时候,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够有所成就。几条小河中的水汇集在一起自然能形成一条较宽的河流,瓜果成熟后,自然就会从枝头掉落,同样的道理,修行学道的人也只有遵守自然规律才能修成正果。

坚持不懈,终成正果

王羲之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其《兰亭集序》写得龙飞凤舞,气魄豪放,把书法艺术提高到当时的最佳境界。全文324个字,字字清晰。文中共有20个“之”字,各有风采,绝无雷同之处。因此,这篇序文被后世视为珍宝,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王羲之在东晋时曾做过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他写兰亭序时只有32岁。一个刚过30岁的人在书法上能有很高的造诣和他自幼便勤学苦练分不开的。王羲之在六、七岁时学习书法,他的叔父王廙是当代的书法家,王羲之学习书法深受他的影响。王羲之又拜卫夫人为师,卫夫人更是当代著名的书法家,她的书法又得于楷书字体的开创者钟繇。

在名家的指点下,王羲之学习书法简直入了迷。他整天拿着笔写,走路时不能拿笔,就用手指在自己的衣襟上比划;坐在那里和别人谈话时也不停地用手指在衣裳上比划,时间一长衣襟都被戳破了。他每天坚持练字,练完后就在家边的一口池塘里洗笔。这样日复一日,竟将整口池塘的水染成了黑色,像墨一般。于是人们把这口池塘叫做“墨池”,也叫“洗砚池”,“洗笔池”。他成名后,在给别人的一信中说过:“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使之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张芝是东汉末年的书法家,善写行草,后人称其为“草圣”。王羲之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张芝曾用水池中的水磨墨洗笔,久而久之,水池全变成黑色了。要是有张芝这种刻苦精神,其成就未必比张芝差。王羲之的书法成就要比张芝大,他所下的刻苦钻研的功夫是要超过张芝的。然而王羲之学习前辈的书法经验,并不完全是模仿和继承。他博采各家之长,经过自己的融会贯通而创新,独成一体。

别人曾这样评论王羲之的字体:“割破张公(指张芝)之草(书),而浓纤折衷,乃愧其精熟;损益钟君(指钟繇)之隶(书),虽运用增华,而古雅不逮。”因此,刻苦钻研,善于集各派之长而独创一家,是王羲之成为“书圣”的主要原因。

学贵有恒,以勤为本

语言学专家王力教授也自有其一番激人奋进的经历。王力教授常常向青年一代传授他的治学之道。他说他的成功来自于刻苦勤奋。他年轻时夜以继日地看书,天文地理、经史子集,无所不包,为后来做学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24岁学英语,27岁学法语,50岁学俄语,80高龄开始学日语。这种精神是他后来精通六国语言和几十种中国方言的秘籍所在。

“文革”期间,王力遭到批斗,晚上坚持著书立说。1976年以后,他加快了研究的进度,每天坚持工作8小时以上。正是勤奋刻苦地学习,才使得王力教授博学多才而且硕果累累。

王力教授一生写了40多部学术著作;近200篇科学论文,共上千万字(译著不计在内)。他的研究涉及语言学的广阔领域,无论是语法、音韵和词汇,还是汉语的现状和历史,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一切,无不是用勤劳的学习而获得的。

王力非常关注语言文字的运用,在文字改革,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还积极领导汉语教研室对语言文字教学的课程进行改革、创新。他主编的《古代汉语》,从1964年出版至今,一直是全国高等院校古汉语教学不可替代的好教材。

如果说天才,王力教授可以算得上是一位天才了。可这“天才”不是天生造就的,而是通过勤奋学来的;如果说成功,王力教授也是当之无愧的,而这成功的途径,是用辛勤刻苦的汗水来换来的。

求学问道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想学有所获、学有所成,需要长期积累并勤加练习。只有这样,坚持如一地朝着既定目标做下去,才能够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俗话说的“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也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