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菜根谭(第六卷)
13215400000020

第20章 求学问道,常悟常新

“原文”凭意兴作为者,随做则防止,岂是不退之轮?从情识解悟者,有悟则有迷,终非长明之灯。

“释义”人如果仅凭一时冲动和兴致去做事,就不会坚持到最后,因为激情和兴致一过,就再也不能坚持下去了,这样是难以长久奋发上进的;从情感出发去领悟真理的人,有能领悟的地方,也会有被感情所迷惑的地方,毕竟情感不是一种永久光亮的引导明灯。

手不释卷,创造帝业

学习使人进步,这是人人尽知的道理。对于普通人来说,找点时间学习是非常正常的,但是对做了皇帝的人来说就不那么容易了。然而,康熙执政61年,却能一直坚持学习,博览群书,这在中国诸多皇帝中是非常少见的。

康熙从小就养成了爱好读书的习惯,做了皇上后仍是如此,一生好学不倦。从中国的四书五经、辞章、历算等传统文化到西方的人文、地理、医学、几何等自然科学知识,他无不进行研读,尤其对儒家的经史子集更是情有独钟。他的御书房里,摆满了各种古今书籍,其中有好多是他亲自主持编纂的,如《数理精蕴》、《康熙字典》、《律旨正义》等等。正如他在《庭训格言》中所叙:“朕自幼好看书,今虽年高,犹手不释卷。诚天下事繁,日有万机,为君一身处九重之内,所知岂能尽乎!时常看书,知古人事,靡可以寡过。”从他的话中可以看出,他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附庸风雅、炫耀知识,而是“于典籍训诂之中,体会古帝王孜孜求治之意,即欲使古昔治化,实现于今。”身为一国之君,他为求治国之道,使自己少犯过错,常以古今义理自悦,数十年如一日,不知疲倦。

康熙认为:在马上可以得天下,但不能在马上治理天下。如果不钻研儒家思想,不通晓“帝王之学”,便不能有效地治理天下。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支持下,即便是严冬酷暑,他都能坚持学习。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他下令将朱熹的灵牌入祀孔庙,让其进入“十哲”之列。他以理学为其制定政策、驾驭群臣、教育百姓的理论基础,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重用了一批理学名儒。如重用理学家李光地,责成他编成了《朱子全书》和《性理精义》,鼓吹程朱“存天理灭人欲”和“忠孝节悌”等理学要义。

对于外来文化,康熙也是持积极态度的。对于自明末开始传入中国的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他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对于只要不犯法度而又精通科技的西洋人,他都积极加以任用。

他曾任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作为自己学习天文和数学的启蒙教师。在那段时期内,他学到了天文历算的基础知识,了解了当时天文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另外,他曾向法国传教士白晋、张诚学习过几何、代数三角等课程。他不仅自己学习,而且还积极组织数学家编写《律历渊源》和《数理精蕴》,为传播西方科学技术作出了贡献。

除此以外,康熙对音乐、美术也很感兴趣。根据法国传教士白晋的回忆,康熙曾经学习过西洋乐理,并且能够演奏西洋乐器。为了更好地学习,他仿效法国科学院,在宫中建立了有画家、雕刻家、制造钟表和天文仪器的工匠等人参加的科学院,还曾经举办过西方美术作品展览。

康熙勤奋好学、读书不倦的精神,不仅给了他文治武功的能力,而且陶冶了他的情操,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功业卓著的政治家,成为名垂千古的帝王。

坚持学习,完成巨著

汉代的王充,是通过敏而好学,刻苦努力而成功的。王充,东汉时会稽上虞人,出身于“房门种族”,没有什么家底储备,过着清贫的日子。在《论衡·自纪篇》中,王充这样叙述自己的青少年时代:童年时与其他儿童游戏,不随便打闹,“侪伦(指小伙伴)好掩雀、捕蝉、戏钱”,“充独不表”。

王充15岁时到京师洛阳进太学深造,开阔了眼界。但太学里的学习并不能使王充感到满足。《后汉书·王充传》说他“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即学习时不拘于经典词句,而是广读群书。由于家境贫寒,买不起书,他经常到洛阳的书肆中去看书。在热闹的街市里,他也能全神贯注,甚至暗暗背诵下特别好的词句。王充学成之后,感到自己在仕途上不会有太大的成就,于是回到家乡,一面授徒讲学,一面自己著述。

王充所处的时代,虽然表面上显得比较平静,但仍旧潜伏着社会危机,阶级矛盾也有所激化。当时社会上谶纬之学大盛。谶,就是伪造上天所谓的文书,其中有预言、启示之类;纬,就是用天人感应的神学理论去注解古籍。显然,这种谶纬学说是充满各种迷信的荒诞之说,其影响所及,使“众书皆失实,虚妄之言胜真美”。王充对此“疾之无已”,因而奋笔著书。针对当时思想界的问题,他写下了《大儒》、《讥俗》、《节义》、《政务》、《论衡》、《养性》等书。现在保存下来的只有《论衡》一书。《论衡》分30卷,85篇(现存84篇),约30万字,这是王充从34岁开始,前后用30多年时间,写出的一部充满战斗精神的唯物主义哲学巨著。

《后汉书·王充传》说他在写这部书时,闭门谢客,拒绝一切婚丧庆吊的应酬。在自己卧室的书架上,到处放着笔砚、刀和竹木简,一有什么想法就随时记下来。王充解释《论衡》这一书名时这样说:“论衡者,所以铨轻重之言,立真伪之平。”就是衡量言论得失和真伪之作。在这部巨著中,王充在对已成为官方思想的汉代唯心主义哲学和神学迷信进行系统的批判中,展现了大无畏的精神。同时他又对先秦以来的主要思想流派进行了评论,从思想的承继关系中,对汉代思想作出总结。

王充晚年生活困苦,直到71岁去世时也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的著作。到东汉末年,经过蔡邕、王朗等人的整理,这位伟大而杰出的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家的著作才得以流传后世,成为伟大而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王充一生从来没有中断过学习,他所取得的成就,验证了活到老、学到老的重要意义。

做学问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也是无穷无尽的,集中起来,离不开“有恒”二字。能否做到“有恒”,是决定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